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分析控制对象,是地面下层岩土体。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我们能准确对工程可行性进行分析,方便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解决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任何技术性矛盾,意义重大。然而遗憾的是目前的岩土工程勘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其发挥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简介了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技术,进而针对于贯穿于这些技术活动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
岩土工程勘察主要分析了工程地面下沉岩土体的物化性质,其勘察成果及得出的工程参数均能有效地方便工程设计人员进行施工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讲,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对不对,直接影响着工程到底能不能按照设计要求有效施工。一个有效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需涵盖相应的规范、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危害性地质现象、地下水等重要内容,能够为工程提供重要参数及建议。基于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国家已相继出台多项法律法规用于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活动,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GB50021-2001》、《GB50007-2002》等,然而即便如此,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其发挥作用。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主要针对于地下环境,受技术限制,基本不可能直接进行分析勘察。又由于岩体各向异性、受力方向制约性强,且种类繁多,因此勘察技术有多种,需要具体情况具体选择。
常见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现场检验与监测。其中工程地质测绘属于基础性工作,主要通过搜集地质信息及地质现象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为后续勘察测试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选择后续勘测方法;勘探与取样主要用于调查地下地质,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开展,是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必不可少的技术;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则通过有效的实验,详细分析了岩土工程的各项参数性质,前者往往于勘探工程同步开展,后者则脱离了现场采样环境,便于得出更准确、详细的地质数据;现场检验与检测是为了进一步保证工程质量而开展的工作,能够反映不同负载下岩土性质的变化,可以检测施工或运营后,工程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
(一)原始信息不充分,难以勘察结果难以指导设计
这里所谓的原始信息,主要是指工程的设计意图。显然,只有设计意图明确了,我们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解决设计和施工中涉及到的岩土问题,提供有效的岩土参数。一般而言,详细勘察和简略勘察的广度和深度是完全不一样的,《GB50021-2001》甚至详细规定了详细勘察时需要搜集的原始信息,其涵盖面非常广。然而,设计工作中,不少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并不注重这部分信息的搜集,仅凭业主的口头阐述制定勘察要求,结果导致勘察报告中的数据要求宽松,对实际设计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海南某工程厂房,其荷载较高,天然地基难以承受,需要用到桩基,但勘探孔却设计地太浅,最终只能导致二次勘察。可见,勘察之初,必须根据实际要求来有效控制报告的深度与广度,遇到需要获得电阻率数据、进行基坑支护的工程时,需要格外注意。
(二)野外勘察质量较低,步骤安排合理性差
首先,岩土工程勘察往往需要工作于野外,事前往往无法有效预计所有问题,这就会导致频繁性的更改勘探方案,无谓的增加设备数量,为监管带来更多的工作内容。一旦出现管理不到位问题,就有可能最终影响勘察报告的结果准确性;其次,野外勘察更为注重工作人员的素质,然而实际勘察中,部分工作人员只注重工期,放松了对质量的管理,必然会影响野外勘探的结果;最后,野外勘察针对于用点的性质衍生出面的性质,一旦步骤安排得不合理,就可能导致试样样本量不充分,难以有效反应整个勘察区域的岩土性质,最终影响勘察结果的质量。
(三)勘察测试的方法选择不当
勘探手段、勘探装备、取样方法等共同构成了勘察测试的全阶段,其具体的内容多变,针对性各异,需要进行有效的选择。以海南某工程为例,第一次岩土勘察时,相关单位为了降低工作成本,全部设置静探孔,造成了结果与实际底层不符合的情况。虽然针对于海南其他地区,淤泥多、地下水位埋藏浅,静探孔有其独有的优势,但此区域地下水位埋藏深,土壤颗粒粗,静探孔下强度变形指标数据明显偏大,最终只能进行二次勘察。由此可见,地基土的性质对方法的选择影响重大,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四)勘察报告完整度、规范度不高
勘察报告是勘察结果的直接反映,属于勘察工作的收尾环节,此报告主要针对于需要使用勘察结果的非勘察工作人员,由于术业专攻不同,如果勘察报告内容不详细、数据不完整,很可能导致报告使用者难以有效应用其中的结果。另有一些报告表达形式不规范,往往会使使用者抓不住重点,浪费大量的设计时间。于此同时,勘察报告还应该提及勘察建议和对部分问题的分析,这有助于后续施工,但部分报告编写人员却并不注重这方面的工作。以上种种问题,均会最终导致勘察报告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措施
在我国基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岩土工程勘察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了更为有效地促进行业整体发展,我们应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勘察工作的准确而高效地开展。笔者总结自身常年工作经验,认为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上述问题。
(一)标准制定需更具针对性,应地方化、标准化
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地区,地质环境之间往往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如果试图以同一的勘察标准指导全国范围内的岩土工程勘察,必然会导致各种地方性问题。因此,地方勘察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工作,以国家指导方案为依据,制定出根据针对性的地方化勘察标准,强化本地区勘察工作的规范度,以小及大,进而使全国范围内的相关工作均能有效开展。
(二)完善市场化管理体制,加强监管
岩土工程勘察的市场化改革,有效提升了行业内的竞争,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行业整体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遗憾的是,受国情影响,目前的市场监督尚不完善,违法乱纪的行为时有发生,以至于不少业务能力低下的企业也进入了市场,并堂而皇之地获得了勘察权。因此,我们应该完善市场化管理体制,加强监督管理,制定并落实好全面的岩土工程勘察管理条例,对部分影响行业发展的单位企业进行严惩。
(三)加强培训,提高勘察人员专业素养
勘察人员专业素养高了,勘察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所以,相关单位企业应按时对旗下工作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并逐步提高培训的层次,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勘察技术,在提升工作人员水平的同时,保证工程勘察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四)其他重要措施
其他重要措施还包括严格勘察顺序、鼓励第三方监管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理及施工勘察等。一般施工勘探的目的主要在于配合相关施工及设计单位处理岩土工程相关问题。首先,针对重要建筑物及复杂性地基的勘探需要开展施工勘察;其次,在完成基槽开挖操作后,发现实际地质条件与初始勘探质量不一致的情况;再者,深基坑基础施工设计中需实施测试工作时;第四,在地基加固方案与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进行校验时;第五,在土洞及溶洞等发育较大的地质部分,需进一步查明与核实、确认不良地质的作用时;最后,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若发生边坡失衡等地质问题时,均需进行施工勘察,进一步对地质实施观察与处理。
结束语:
从上面的讨论不难看出,随着主观及客观环境的改善与发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然而这也同样暴露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显著问题,因此,我們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严格规范化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一方面,地级勘察部门应该制定极具针对性的勘察标准;一方面,国家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岩土工程勘察市场化管理制度;与此同时,相关工作者还应注意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保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温文富,王义海,杨旭等.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些问题及改进建议[J].山西建筑,2009,35(7):108-109.
[2]王若锋,贾志强.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勘察设计,2009,(2):30-31.
[3]张小军.浅谈如何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J].价值工程,2011,30(6):137-137.
[4]陈俞佐.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10,9(9):44-45.
[5]胡建华.进一步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对策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9,21(11):3-5.
关键词: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
岩土工程勘察主要分析了工程地面下沉岩土体的物化性质,其勘察成果及得出的工程参数均能有效地方便工程设计人员进行施工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讲,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对不对,直接影响着工程到底能不能按照设计要求有效施工。一个有效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需涵盖相应的规范、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危害性地质现象、地下水等重要内容,能够为工程提供重要参数及建议。基于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国家已相继出台多项法律法规用于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活动,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GB50021-2001》、《GB50007-2002》等,然而即便如此,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其发挥作用。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主要针对于地下环境,受技术限制,基本不可能直接进行分析勘察。又由于岩体各向异性、受力方向制约性强,且种类繁多,因此勘察技术有多种,需要具体情况具体选择。
常见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现场检验与监测。其中工程地质测绘属于基础性工作,主要通过搜集地质信息及地质现象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为后续勘察测试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选择后续勘测方法;勘探与取样主要用于调查地下地质,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开展,是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必不可少的技术;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则通过有效的实验,详细分析了岩土工程的各项参数性质,前者往往于勘探工程同步开展,后者则脱离了现场采样环境,便于得出更准确、详细的地质数据;现场检验与检测是为了进一步保证工程质量而开展的工作,能够反映不同负载下岩土性质的变化,可以检测施工或运营后,工程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
(一)原始信息不充分,难以勘察结果难以指导设计
这里所谓的原始信息,主要是指工程的设计意图。显然,只有设计意图明确了,我们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解决设计和施工中涉及到的岩土问题,提供有效的岩土参数。一般而言,详细勘察和简略勘察的广度和深度是完全不一样的,《GB50021-2001》甚至详细规定了详细勘察时需要搜集的原始信息,其涵盖面非常广。然而,设计工作中,不少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并不注重这部分信息的搜集,仅凭业主的口头阐述制定勘察要求,结果导致勘察报告中的数据要求宽松,对实际设计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海南某工程厂房,其荷载较高,天然地基难以承受,需要用到桩基,但勘探孔却设计地太浅,最终只能导致二次勘察。可见,勘察之初,必须根据实际要求来有效控制报告的深度与广度,遇到需要获得电阻率数据、进行基坑支护的工程时,需要格外注意。
(二)野外勘察质量较低,步骤安排合理性差
首先,岩土工程勘察往往需要工作于野外,事前往往无法有效预计所有问题,这就会导致频繁性的更改勘探方案,无谓的增加设备数量,为监管带来更多的工作内容。一旦出现管理不到位问题,就有可能最终影响勘察报告的结果准确性;其次,野外勘察更为注重工作人员的素质,然而实际勘察中,部分工作人员只注重工期,放松了对质量的管理,必然会影响野外勘探的结果;最后,野外勘察针对于用点的性质衍生出面的性质,一旦步骤安排得不合理,就可能导致试样样本量不充分,难以有效反应整个勘察区域的岩土性质,最终影响勘察结果的质量。
(三)勘察测试的方法选择不当
勘探手段、勘探装备、取样方法等共同构成了勘察测试的全阶段,其具体的内容多变,针对性各异,需要进行有效的选择。以海南某工程为例,第一次岩土勘察时,相关单位为了降低工作成本,全部设置静探孔,造成了结果与实际底层不符合的情况。虽然针对于海南其他地区,淤泥多、地下水位埋藏浅,静探孔有其独有的优势,但此区域地下水位埋藏深,土壤颗粒粗,静探孔下强度变形指标数据明显偏大,最终只能进行二次勘察。由此可见,地基土的性质对方法的选择影响重大,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四)勘察报告完整度、规范度不高
勘察报告是勘察结果的直接反映,属于勘察工作的收尾环节,此报告主要针对于需要使用勘察结果的非勘察工作人员,由于术业专攻不同,如果勘察报告内容不详细、数据不完整,很可能导致报告使用者难以有效应用其中的结果。另有一些报告表达形式不规范,往往会使使用者抓不住重点,浪费大量的设计时间。于此同时,勘察报告还应该提及勘察建议和对部分问题的分析,这有助于后续施工,但部分报告编写人员却并不注重这方面的工作。以上种种问题,均会最终导致勘察报告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措施
在我国基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岩土工程勘察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了更为有效地促进行业整体发展,我们应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勘察工作的准确而高效地开展。笔者总结自身常年工作经验,认为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上述问题。
(一)标准制定需更具针对性,应地方化、标准化
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地区,地质环境之间往往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如果试图以同一的勘察标准指导全国范围内的岩土工程勘察,必然会导致各种地方性问题。因此,地方勘察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工作,以国家指导方案为依据,制定出根据针对性的地方化勘察标准,强化本地区勘察工作的规范度,以小及大,进而使全国范围内的相关工作均能有效开展。
(二)完善市场化管理体制,加强监管
岩土工程勘察的市场化改革,有效提升了行业内的竞争,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行业整体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遗憾的是,受国情影响,目前的市场监督尚不完善,违法乱纪的行为时有发生,以至于不少业务能力低下的企业也进入了市场,并堂而皇之地获得了勘察权。因此,我们应该完善市场化管理体制,加强监督管理,制定并落实好全面的岩土工程勘察管理条例,对部分影响行业发展的单位企业进行严惩。
(三)加强培训,提高勘察人员专业素养
勘察人员专业素养高了,勘察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所以,相关单位企业应按时对旗下工作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并逐步提高培训的层次,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勘察技术,在提升工作人员水平的同时,保证工程勘察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四)其他重要措施
其他重要措施还包括严格勘察顺序、鼓励第三方监管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理及施工勘察等。一般施工勘探的目的主要在于配合相关施工及设计单位处理岩土工程相关问题。首先,针对重要建筑物及复杂性地基的勘探需要开展施工勘察;其次,在完成基槽开挖操作后,发现实际地质条件与初始勘探质量不一致的情况;再者,深基坑基础施工设计中需实施测试工作时;第四,在地基加固方案与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进行校验时;第五,在土洞及溶洞等发育较大的地质部分,需进一步查明与核实、确认不良地质的作用时;最后,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若发生边坡失衡等地质问题时,均需进行施工勘察,进一步对地质实施观察与处理。
结束语:
从上面的讨论不难看出,随着主观及客观环境的改善与发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然而这也同样暴露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显著问题,因此,我們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严格规范化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一方面,地级勘察部门应该制定极具针对性的勘察标准;一方面,国家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岩土工程勘察市场化管理制度;与此同时,相关工作者还应注意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保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温文富,王义海,杨旭等.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些问题及改进建议[J].山西建筑,2009,35(7):108-109.
[2]王若锋,贾志强.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勘察设计,2009,(2):30-31.
[3]张小军.浅谈如何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J].价值工程,2011,30(6):137-137.
[4]陈俞佐.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10,9(9):44-45.
[5]胡建华.进一步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对策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9,2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