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灶性脉络膜炎临床前期眼底血管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23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临床前期多灶性脉络膜炎(Multifocal choroiditis,MC)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同步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10例确诊为M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FFA和ICGA对比分析.结果 10例患者17只眼中只有一例MC复发患者双眼后极部发现3~5个边界清楚的萎缩灶,其余15只眼眼底均未发现异常,3例患者玻璃体发现轻度的炎症细胞存在,17只眼FFA未发现活动期炎症病灶的存在;ICGA早期及中期无异常改变,而后期在后极部或视盘周围则出现圆形或椭圆形低荧光斑,成簇状分布,有的融合在一起.结论 临床前期的多灶性脉络膜炎眼底及FFA无明显改变,易误诊为其他疾病,ICGA有助于确诊,为指导治疗、挽救患者的视力以及缩短患者的病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近视眼验光中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 将80例(156只眼)近视患者进行4分医学验光,分析比较验光结果与患者年龄、戴镜史、优势眼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散瞳前、后及复查时患者平均等效球镜度(AESLD)分别为-(1.92±0.98)D,-(1.60±0.77)D和-(1.71±0.81)D,较散瞳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10).②各年龄段(7~12)岁、(12~16
我院于2006年11月出现同一人双眼均发生角膜瓣制作不良,其中1只眼角膜瓣蒂部边缘翘起;另1只眼同一部位边缘凹陷,同为蒂右侧边缘.本文对其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讨论。
患儿,女,4d.孕周33周,出生体重2550g,因"发现右眼内眦角及内眦角下方肿胀4d"转诊眼科.体检: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右眼睑裂向内上方倾斜,内眦韧带下方可见一直径约2cm的局限性皮肤隆起,皮肤呈现特征性蓝色,表面张力大,挤压无分泌物自上下泪小点返流.倍洛喜表麻下下泪小点扩张,5号泪道冲洗针头经泪小点、泪小管进入泪囊,抽吸出混浊液体,约2ml,皮肤面局限性隆起及特征性蓝色消失.
目的 探讨采取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片、虹膜段切除、晶体超乳吸出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例20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随机分组:实验组10眼行四联手术:对照组10眼行单纯滤过术.常规上方巩膜瓣、小梁切除、上方虹膜节段切除、巩膜瓣下垫压羊膜(商品)、结节缝合巩膜瓣;另采用透明角膜缘切口行超声乳化吸出白内障.手术前测眼压,行前节荧光素造影,统计分析眼压走势、新生血管变化、滤过泡
粘结剂在熔模铸造制壳工艺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讲座应用胶体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基础理论,结合实验和现代检测手段系统地阐述了常用三种粘结剂的性能及其变化规律。讲座
宁波市眼科医院为浙江省三级乙等眼科专科医院,是政府办非营利性医院,是宁波市眼库、宁波市眼视光研究中心挂牌单位。属市重点扶持学科并附市重点实验室,现医疗用房面积达12000平米。医院核定床位80张,开放床位106张,配有十二问净化层流手术室。现有医务人员150余名,其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40余名。现医院年门诊量已突破18余万人次,年手术量9千多例。医院先后投入4千余万元从美国、德国、日本等
青少年型青光眼,往往由于医生临床经验不足或未能作必要的检查,家长和患者对此未引起足够重视,而发生误诊、漏诊。
目的 评价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术眼OCT参数与视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2例32只眼湿性AMD患者接受抗VEGF治疗后5-6月,记录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同一天进行频域OCT扫描,对黄斑中心凹厚度(FT),黄斑中心区厚度(CST),黄斑区容积(CV),黄斑区平均厚度(CAT),视网膜下液(SRF),视网膜内液(IRF),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厚度(CN-V
上一次我们学习了怎样写记人日记,今天我们来说说怎么写记事日记。每天我们的生活中都发生许多事情,学校中的、家庭里的、社会上的,我们经历的或者目睹的,它们真切地发生在我
目的 评价伴前筛窦过度发育的慢性泪囊炎在行泪囊鼻腔吻合术(dacryocystorhinostomy,DCR)时的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方法 167例(1 82只眼)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发现前筛窦过度发育61例(62只眼),按手术方式不同而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将泪囊及鼻黏膜后唇切除,吻合泪囊、鼻黏膜前唇,并留置凡士林纱条33例(33只眼).对照组是单纯将泪囊前后唇与鼻粘膜前后唇分别进行吻合28例(29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