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新”看志愿填报新启示

来源 :求学·志愿填报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boy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两三年,或许大家常听到新工科、新文科等新鲜词,有些对志愿规划上心的家长和考生已经开始研究起了它们。你呢,是否还在后知后觉?
  从2018年起,教育部便召开各项会议、印发系列文件、制订一系列措施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为“四新”),比如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等。
  什么是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
  新工科:新的工科专业+工科的新要求+深度交叉融合再出新;
  新医科:医学的新要求+新的医学专业+医学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核心是创新发展;
  新农科: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培养新型卓越农林人才的新型农业科学;
  新文科: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四新”建设,即从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专业建设、院校建设等方方面面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实力更强的新型工科、医科、农科、文科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各科未来技术领军人才。
  “四新”建设告诉我们,一场专业与院校的变革正在进行着,因此不管你有没有明确想填报的志愿,都可以了解一下,或许它能给你提供新的思路、新的选择。
  这些“四新”政策你看了吗?
  从2018年到2021年,每年都有“四新”建设的相关政策,它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哪些与我们关系密切?小编已经帮你梳理出来了,请往下看。
  2018年10月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四新”建设。
  “六卓越一拔尖”
  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专业点。
  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设一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一万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
  实施高地建设计划,建设约260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
  2019年2月
  教育部召开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年度发布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介绍,要通过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
  新工科
  认定612个新工科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增设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新兴领域急需专业点近400个;
  成立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一带一路”工程教育国际联盟,启动实施新工科建设的“十百万”计划,推动各地各高校加快构建大数据、智能制造、机器人等10个新兴领域的专业课程体系。
  新医科
  开设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专业,批准74家高校附属医院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新农科
  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的涉农专业,并且布局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新型的涉农专业。
  新文科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培养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先进文化,培养优秀的社会科学家,通过推动新文科的建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派。
  2020年8月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全面深入推进“四新”建设将成为教育部在秋季学期重点推进的四项工作之一。
  新工科  将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加强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布局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推动高校建强优势特色专业,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新医科  将研制《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新理念推进医学发展,以新定位谋划医学教育改革,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
  新农科  将推进一批新农科建设项目。
  新文科  将召开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持续推出中国政法、中国新闻、中国经济、中国艺术系列大讲堂。
  2021年2月
  教育部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提出注重分类探索,深入推进“四新”建设。
  ◎深化新工科建设
  推进845项新工科理论研究与实践项目深入实施;
  持续深入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加强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建设。
  ◎加快推进新医科建设
  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
  建设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中医)。
  ◎持续推进新农科建设
  研究制定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设置指南,优化涉农专业结构;
  深入推进407项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实施,推动新农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加快新文科建设
  推出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20讲、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32讲、中国经济大讲堂50讲,启动中国艺术大讲堂;
  持续深化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
  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法律职业伦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专题师资培训,深化教育教學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提高护士对Roy适应模式的认知与正确应用,探寻将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到位的临床护士培训方案.方法 针对2004-2009年ICU专科护士培训课程临床实践的102名ICU护士完成的“运用Roy适应模式理论护理重症患者的个案报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制定“应用Roy适应模式实施护理程序”培训方案,对2010-2011年进行临床实践的62名ICU护士实施方案培训.结果 62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的疾病感知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选取2011年8-12月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门诊随访的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95例,采用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服药依从性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PCI术后患者疾病感知状况:症状识别平均(4.87±3.50)分;病情认知各维度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病程(3.68±1.10)分、
我喜欢做一个不断追逐“我可以”的人,绝不想让一个“我本可以”的悲剧在我身上上演。我不甘落于人后,我一定要追。  我并非天生聪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处于年级排名的中下游。高二文理分班后恍然感受到强烈的升学压力,才慢慢从高一的玩乐心态中抽离出来,逐渐聚焦于书本……  早晨效率高些,于是我便早早起床,开始完成新一天的复习任务,在昨日已定好的计划中打上一天中第一个明媚的勾。上课时,抓住老师每一个讲闲话
期刊
目的 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并提出使用环磷腺苷葡胺后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81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及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并运用相应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美托洛尔治疗,在所有患者入院后以及出院3个月随访时比较彩色心动图变化情况,并测定B型脑钠肽变化,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服药不规则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
目的 推行“身心并护”举措,全面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方法 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干部病房住院患者97例,结合护理临床路径,有针对性地开展“身心并护”服务,制定患者个性化的心理档案,将音乐理疗、肌肉放松、手指操等融入日常护理中.结果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达到资源共享;评估患者情绪,给予不同服务措施;注重沟通,增进护患关系.结论 通过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为患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ion)为目前治疗恶性淋巴瘤、白血病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治疗过程中进行超大剂量的放、化疗,以最大限度清除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然后移植预先采集的造血干细胞,从而重建患者的造血和免疫功能.在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之前,患者处于严重免疫缺乏状态,极易并发严重感染,而无菌层流洁净室(laminar air flow room,
目的 探讨精心设计《护理心理学》授课教案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2008级40名护理本科生,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精心设计授课教案,并在临床见习课中增加沟通能力的训练.采用沟通交流能力评价量表比较护生在教学前后沟通能力的差异,并与55名2007级护生理论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2008级护生《护理心理学》授课教案教学前后护生在沟通能力总分从(57.05 ±6.59)分上升至(67.28 ±7.21
目的 探讨责任制助产模式结合分娩球实施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作用及其在产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2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责任制助产并结合分娩球实施体位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轮班制服务模式及传统的待产接产方式,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为(6.02±1.22)h,第二产程平均时间为(39.18±10.32)min,对照组分别为(9.53 ±2.
肠内营养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重要治疗方法,有效的营养可加快机体修复,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能量.肠内营养液进入人体内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可减少因温度冷凉刺激造成的腹胀、腹痛及腹泻等相关并发症及不适感.关键词:肠内营养;鼻胃管;加温袋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临床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它较普通的引流技术改善了引流效果,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良好的封闭是保证负压引流效果的关键.当实施封闭引流部位比较平坦宽阔时,负压封闭较容易实施,而在有骨折外固定支架的部位,则不容易形成良好的封闭创面,需要依据具体情况灵活操作,这一直困扰着广大医护人员.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自2012年2月对负压封闭引流贴膜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