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n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贴近生活、注重体验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二、走进社会、学会实践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
  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
  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1、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
  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
  2、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
  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 ①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③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3、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
  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
  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化教学手段已悄然走进课堂教学,给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强化了教育效果。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
  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 ,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对教者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如何突破这些难点?下面笔者试图就自己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谈一些体会。 “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的规律 ,从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
期刊
素质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目的,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办学宗旨的,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生活技能素质、社会交际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等。素质教育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对教育的巨大冲击,也体现了人们提高民族素质的不懈追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人才培养的需要。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与习惯,增肌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仅是素
期刊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刻不容缓。然而我们知道词汇量的多少是直接影响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作为幼教第一线的工作者,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幼儿积累和丰富词汇。然而,在语言教学中,如何丰富幼儿的词汇呢?怎样使幼儿的语言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呢?作为班主任,我一直都坚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积极与配班
期刊
现代社会尤其提倡个性的张扬,教育也越来越讲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求,应当得到尊重。《数学课程标准》也倡导这样的学习方式:亲身实践,自主探索,勇于创新。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数学知识系统性;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情感体验及个性差异等。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给他们产生积极尝试,探索创新的愿望和对数学的向往,并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
期刊
摘 要: “引申”是指由原意产生出新意,是对某些知识的扩展与加深。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灵活地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进行引申,可有效地解决一些优等生“吃不饱”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引申教法;作用意义;具体方法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优等生“吃不饱”现象,如果教师根据这些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的知识进行灵活的引申,给他们加餐开些小
期刊
创新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创造性的心智活动,需要教师创造性地指导。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创新习作来?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表明,应用以下几种主导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一、显现个性,发掘潜能  (1)释放学生的心灵。学生心灵长期禁锢会导致创新灵感的泯灭,教师应解放思想,废除陈规陋习,彻底放开学生的头脑手脚,容纳学生的奇思妙想,尊重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心灵之
期刊
摘 要: 新的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强调:小学体育教学要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的活动,使孩子们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他们在身体、心理等方面健康地发展,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作用。本文对开展活动课的基本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体育;活动课;优化教学;途径;方法     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任何教育都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体育教
期刊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我们的课堂往往有太多的讲解和不达标准答案不罢休的引导,课是充实的,但往往给人一种密不透风的感觉。学生被圈在一个用标准答案和规矩筑成的圈子里,虽偶有挣扎,但大多碰壁。因此常想起两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要推动地球”。“给我一个空间,我要放飞心灵”。  一、放飞心灵,冲破束缚  放飞心灵,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自由飞翔,就必须打破思维
期刊
摘 要: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重情感教育,实施民主教学,营造创新氛围;鼓励丰富想象,激发探索兴趣,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进行教学改革,突出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多用实验教学,激发动手兴趣,促进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生;创新能力     在近几年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坚持将创新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通过情感教育和民主教学,鼓励丰富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期刊
摘 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知识需要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来获得。本文对课堂动态化运行的基本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课堂;动态化;基本方法;训练;思维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应是动态化的课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主动参与活动,动口、动手会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在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