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隧道施工中,拱顶沉降过大,会造成局部侵入二次衬砌结构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针对隧道暗挖段施工过程中部分拱顶侵限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从施工、地质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深入探讨隧道拱顶侵限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以期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隧道;侵限;换拱施工
1 工程概况
某隧道暗挖段起于X+XXX,止于X+XXX,全长260.75m,隧道下穿繁茂街道及河流。其中X+XXX-X+XXX为明暗交界处,采用Φ108大管棚+CRD法开挖施工,X+XXX-X+XXX段采用超前小导管+临时仰拱法施工。设计采用Ⅵ级围岩复合式衬砌,初支拱墙采用175钢拱架,间距0.65m/榀,二衬厚度60cm。
2 侵限情况
X+XXX-X+XXX段出现拱顶沉降过大,累计沉降最大在X+XXX断面处为724mm,此段局部侵入二次衬砌结构,最大侵限为X+XXX断面处56cm。为确保二次衬砌厚度和施工质量,拟对该段局部进行换拱处理。
3 侵限原因分析
从监控量测数据及现场实际情况观察分析,造成拱顶沉降量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施工原因
(1)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序斜街不紧密,个别循环开挖后,初支施工速度较慢,拱架未能及时落底,仰拱未及时封闭成环导致初支累计变形侵限。
(2)未严格按照临时仰拱法施工要求施工,个别部位未设置临时仰拱。
(3)施工过程中开挖进尺大,未严格按照上台阶每循环进尺1榀,中下台阶每循环不超过2榀,仰拱每循环不超过3m的要求开挖
(4)个别循环左右侧台阶未错开2-3米,且两侧经常同时开挖。
(5)仰拱基底积水排除不及时,导致基底长时间浸泡,降低了基底土承载力。
(6)开挖仰拱时扰动了基底土体,且基底清淤不到位,造成仰拱封闭成环后还连续下沉。
(7)土方开挖时在接近钢拱架拱脚处时未采用人工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扰动了拱脚处原状土,造成沉降。
(8)个别锁脚与钢拱架之间连接不到位,搭接长度不足,焊缝不饱满,钢筋网片及纵向连接钢筋未按设计要求施工。
(9)暗洞左侧降水井,未达到预期的降水效果。
3.2气候原因
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且以垃圾土为主,太原市本年度雨水较多,尤其是7、8、9三个月降雨量较大,雨水下渗后土体开始软化。洞身开挖前,按照设计要求,在隧道两侧打设降水井进行降水,降水后水位下降,土体空隙中水被抽出后,势必会造成土体收缩变形,从而引起拱顶下沉,初支侵限。
3.3管理原因
(1)前期由于监控量测数据出现错误,未能准确反应拱顶下沉量,导致拱顶下沉后,未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由于部分点位布设不及时,量测数据未能反应布点前的沉降量,导致量测数据和现场实际沉降存在偏差。
(2)现场管理人员盯控不到位,开挖后立拱架不及时,暴露时间过长。个别拱架拱脚处夯实不到位,导致拱架未能落在坚实基面上,引起拱顶下沉。
(3)工法、工艺设计参数等交底未真正交到作业人员。
(4)现场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未能严格要求施工工班按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5)发现现场与设计不符时,采取措施不力,管理不当。
(6)现场技术员对设计工艺工法等掌握不太熟练,不能正确指导作业人员施工。
3.4地质原因
(1)X+XXX~X+XXX段洞顶覆土厚度实测为7~8米,表层3~4米为杂填土(主要为建筑及工业垃圾),下层为黄土及黏土,隧道围岩极为破碎,此外土体含水量较大,土体自稳能力极差,随着洞身开挖,应力释放集中作用在初支拱架上,导致拱顶下沉。
(2)由于土体强度较底,锁脚锚管起不到锁脚作用,钢拱架未被锁死,导致出现拱顶下沉。
4 换拱施工
4.1换拱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1)测量班对初支侵限地段每榀拱架进行断面净空检查,并绘出超欠挖断面图。断面图所反映出的隧道超欠挖的里程、部位,综合研究确定出每段合理的换拱部位。
(2)监控量测班组需在换拱前布设好拱顶及收敛监测点,严密注意洞內的变形情况。换拱过程中随时观察洞内初支变形情况,变形过大时立即停止施工。
(3)换拱前先在换拱地段用14工字钢制作简易作业平台。
(4)换拱前先对侵限部位进行初期支护背后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地层,从大里程往小里程沿换拱部位环向打设φ42小导管注浆,小导管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导管长4m,壁厚3.5mm。管口应埋设牢固,并有良好的止浆措施。注浆孔按梅花型布置。小导管孔口环向间距约100cm,纵向间距1.3cm(每隔两榀)布置。注浆孔采用风钻开孔,孔径约为44mm,注浆材料采用1:1普通水泥浆(注浆小导管布置如下图所示)。注浆压力:设计注浆压力(终压值)一般参考注浆处静水压力加上0.5~1.5MPa进行。
(5)然后根据初期支护断面测量成果,测量班需确定拱部初期支护侵限范围,在现场用红漆画出换拱范围,由大里程到小里程顺序反向施工。
(6)根据每榀拱架不同的换拱部位采取出有针对性的换拱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4.2换拱原则
先利用小导管在换拱范围内进行预注浆,待注浆达到强度后,先对不需要更换拱架的拱脚部分进行加强锁脚锚管锁紧,方可对侵限部位初期支护分单元进行拆除。从已施工二衬段DK7+472向掌子面逐榀拆换,拆除采用液压破碎炮机辅助风镐进行,拆除顺序采用从下向上、先墙后拱的顺序进行拆换,拆除一段,支护一段。每次沿环向1节段,纵向1榀凿除钢架初期支护,割除侵限部分钢拱架、钢筋网片、连接筋后按设计开挖轮廓线人工修出欠挖部分土体(考虑20cm预留沉降量),然后重新挂设钢筋网片,更换新加工的钢拱架并进行可靠连接,然后喷射混凝土,完成一次换拱循环。换拱长度达到1个衬砌台车长度后,及时施做二次衬砌,保证二衬紧跟。
关键词:隧道;侵限;换拱施工
1 工程概况
某隧道暗挖段起于X+XXX,止于X+XXX,全长260.75m,隧道下穿繁茂街道及河流。其中X+XXX-X+XXX为明暗交界处,采用Φ108大管棚+CRD法开挖施工,X+XXX-X+XXX段采用超前小导管+临时仰拱法施工。设计采用Ⅵ级围岩复合式衬砌,初支拱墙采用175钢拱架,间距0.65m/榀,二衬厚度60cm。
2 侵限情况
X+XXX-X+XXX段出现拱顶沉降过大,累计沉降最大在X+XXX断面处为724mm,此段局部侵入二次衬砌结构,最大侵限为X+XXX断面处56cm。为确保二次衬砌厚度和施工质量,拟对该段局部进行换拱处理。
3 侵限原因分析
从监控量测数据及现场实际情况观察分析,造成拱顶沉降量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施工原因
(1)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序斜街不紧密,个别循环开挖后,初支施工速度较慢,拱架未能及时落底,仰拱未及时封闭成环导致初支累计变形侵限。
(2)未严格按照临时仰拱法施工要求施工,个别部位未设置临时仰拱。
(3)施工过程中开挖进尺大,未严格按照上台阶每循环进尺1榀,中下台阶每循环不超过2榀,仰拱每循环不超过3m的要求开挖
(4)个别循环左右侧台阶未错开2-3米,且两侧经常同时开挖。
(5)仰拱基底积水排除不及时,导致基底长时间浸泡,降低了基底土承载力。
(6)开挖仰拱时扰动了基底土体,且基底清淤不到位,造成仰拱封闭成环后还连续下沉。
(7)土方开挖时在接近钢拱架拱脚处时未采用人工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扰动了拱脚处原状土,造成沉降。
(8)个别锁脚与钢拱架之间连接不到位,搭接长度不足,焊缝不饱满,钢筋网片及纵向连接钢筋未按设计要求施工。
(9)暗洞左侧降水井,未达到预期的降水效果。
3.2气候原因
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且以垃圾土为主,太原市本年度雨水较多,尤其是7、8、9三个月降雨量较大,雨水下渗后土体开始软化。洞身开挖前,按照设计要求,在隧道两侧打设降水井进行降水,降水后水位下降,土体空隙中水被抽出后,势必会造成土体收缩变形,从而引起拱顶下沉,初支侵限。
3.3管理原因
(1)前期由于监控量测数据出现错误,未能准确反应拱顶下沉量,导致拱顶下沉后,未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由于部分点位布设不及时,量测数据未能反应布点前的沉降量,导致量测数据和现场实际沉降存在偏差。
(2)现场管理人员盯控不到位,开挖后立拱架不及时,暴露时间过长。个别拱架拱脚处夯实不到位,导致拱架未能落在坚实基面上,引起拱顶下沉。
(3)工法、工艺设计参数等交底未真正交到作业人员。
(4)现场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未能严格要求施工工班按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5)发现现场与设计不符时,采取措施不力,管理不当。
(6)现场技术员对设计工艺工法等掌握不太熟练,不能正确指导作业人员施工。
3.4地质原因
(1)X+XXX~X+XXX段洞顶覆土厚度实测为7~8米,表层3~4米为杂填土(主要为建筑及工业垃圾),下层为黄土及黏土,隧道围岩极为破碎,此外土体含水量较大,土体自稳能力极差,随着洞身开挖,应力释放集中作用在初支拱架上,导致拱顶下沉。
(2)由于土体强度较底,锁脚锚管起不到锁脚作用,钢拱架未被锁死,导致出现拱顶下沉。
4 换拱施工
4.1换拱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1)测量班对初支侵限地段每榀拱架进行断面净空检查,并绘出超欠挖断面图。断面图所反映出的隧道超欠挖的里程、部位,综合研究确定出每段合理的换拱部位。
(2)监控量测班组需在换拱前布设好拱顶及收敛监测点,严密注意洞內的变形情况。换拱过程中随时观察洞内初支变形情况,变形过大时立即停止施工。
(3)换拱前先在换拱地段用14工字钢制作简易作业平台。
(4)换拱前先对侵限部位进行初期支护背后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地层,从大里程往小里程沿换拱部位环向打设φ42小导管注浆,小导管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导管长4m,壁厚3.5mm。管口应埋设牢固,并有良好的止浆措施。注浆孔按梅花型布置。小导管孔口环向间距约100cm,纵向间距1.3cm(每隔两榀)布置。注浆孔采用风钻开孔,孔径约为44mm,注浆材料采用1:1普通水泥浆(注浆小导管布置如下图所示)。注浆压力:设计注浆压力(终压值)一般参考注浆处静水压力加上0.5~1.5MPa进行。
(5)然后根据初期支护断面测量成果,测量班需确定拱部初期支护侵限范围,在现场用红漆画出换拱范围,由大里程到小里程顺序反向施工。
(6)根据每榀拱架不同的换拱部位采取出有针对性的换拱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4.2换拱原则
先利用小导管在换拱范围内进行预注浆,待注浆达到强度后,先对不需要更换拱架的拱脚部分进行加强锁脚锚管锁紧,方可对侵限部位初期支护分单元进行拆除。从已施工二衬段DK7+472向掌子面逐榀拆换,拆除采用液压破碎炮机辅助风镐进行,拆除顺序采用从下向上、先墙后拱的顺序进行拆换,拆除一段,支护一段。每次沿环向1节段,纵向1榀凿除钢架初期支护,割除侵限部分钢拱架、钢筋网片、连接筋后按设计开挖轮廓线人工修出欠挖部分土体(考虑20cm预留沉降量),然后重新挂设钢筋网片,更换新加工的钢拱架并进行可靠连接,然后喷射混凝土,完成一次换拱循环。换拱长度达到1个衬砌台车长度后,及时施做二次衬砌,保证二衬紧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