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文字材料看《释亲》及《尔雅》的时代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e_b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尔雅》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儒家经典,它的成书时代一直是学术界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利用传世的先秦文献与《尔雅》相对照,从而判断《尔雅》的成书时代。目前,关于《尔雅》的成书时代有几种说法:(一)西周说;(二)春秋说;(三)西汉说;(四)战国末年说。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何九盈先生提出的“《尔雅》成书于战国末年”的观点①。通过利用地下出土的古文字材料对《尔雅》时代的推断,我们认为何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们所利用的古文字材料主要包括商代的甲骨文,商代西周春秋战国金文,战国、秦代和汉代初期的简帛等材料。一般地说,这些古文字材料本身的时代比较明确,可以利用这些材料作为参照物来判断《尔雅》的时代。而利用古文字材料来判断《尔雅》的成书时代应该说始于郭沫若,郭老根据金文中“祖妣为配”指出《尔雅》中“考妣连言”应该是战国时代的语
  言②。我们将首先利用古文字材料来与《释亲》相对照,论证判断《释亲》的时代,并进而再来推断《尔雅》的时代。
  
  一、从古文字材料看《释亲》的时代
  
  《释亲》解释的是一些表示古代社会亲属称谓的词语,其中一些词语见于古文字材料之中,《释亲》与古文字材料在某些词语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比如表示同一亲属而使用了两个不同的词语,或者是同一个词语在《释亲》和古文字材料里表示的意义并不相同。应该如何解释这种差异呢?我们认为这种差异说明了《释亲》的词语和这些古文字材料不是同一个时代的语言材料,这种语言差异是由于时代差异造成的。那么形成这种语言差异是否存在地域差异的因素,是不是不同方言区人们的语言呢?回答是否定的。这个问题将在后面予以论述。我们选取了一些春秋战国金文和西汉初期的竹简材料来分析《释亲》的时代。
  (一)从金文材料看《释亲》的时代
  《释亲》中的一些亲属称谓词语见于春秋和战国前期的金文之中,而与这些金文材料中所指的亲属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断定,《释亲》与这些春秋战国早期的金文材料不是同一时代的语言材料,也就是说,《释亲》的时代要晚于战国早期。通过分析,以下几条词语晚于战国早期。
  1.《释亲》:“父为考,母为妣。”
  考、妣:郭沫若指出:
  古人常语妣与祖为配,考与母为配。《易·小过》之六二“过其祖遇其妣”,《诗·小雅·斯干》“似续祖妣”,又《周颂·丰年》及《载芟》“烝畀祖妣”,此皆祖妣对文之证。《雍》之“既右烈考,亦右文母”,则考母对文也。金文中其证尤多。
  《齐侯镈钟》“用享于其皇祖皇妣、皇母皇考。”
  《子仲姜镈》“用享用孝于皇祖圣叔、皇妣圣姜;于皇祖又成惠叔皇妣又成惠姜;皇考仲、皇母。”
  《陈逆盨》“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
  ……
  准此可知考妣连文为后起之事,《尔雅·释亲》“父为考,母为妣”当系战国人语。旧语“妣比也,比之於父亦然也”(《释名·释丧制》),可知非妣之初义。《尚书·舜典》“帝(放動)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不独百姓字古无有(古金文中作“百生”),三年之丧古无有(《孟子·滕文公上》“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即此考妣二字连文,亦可知《舜典》诸篇为孔门所伪托。③
  郭沫若所引之《子仲姜镈》为春秋中晚期铜器,《齐侯镈钟》为春秋晚期铜器,《陈逆盨》为战国早期铜器,此三器铭文中均“考母对文”。因此可以说“考妣连文”最早也要在战国中期以后。
  2.《释亲》:“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母之妣为高祖王母。”
  高祖:郭沫若指出,高祖指远祖④,如《叔弓镈》:“弓典其先旧,及其高祖,虩虩(赫赫)成唐(汤),有严在帝所。”(《集成》285)郭沫若解释《叔弓镈》铭文说:“此钟乃齐灵公时器,铭中已明言之。成唐即成汤,叔夷乃春秋中叶人,而称成汤为其高祖,可知高祖即远祖之谓。卜辞有高祖
  ,此字王国维初释,后改释为夒,谓即帝嚳。高祖王亥、高祖乙即大乙。详见《观堂集林》九,《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均称其先王为高祖,与此钟合。《释亲》‘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亦非古语。”⑤
  3.《释亲》:“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舅:公公,丈夫的父亲。《礼记·檀弓下》:“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但在西周金文中妇称丈夫的父亲为“公”,如《害夫叔害夫姬簋》:“害夫 叔 害夫姬作伯媿媵簋,用享孝于其姑公。”(《集成》4062)《遟盨》:“遟作姜淠盨,用享孝于姑公。”(《集成》4436)“姑公”,指婆婆和公公。
  《释亲》中“考妣”、“高祖”等亲属称谓词语的意义与它们在金文中所表示的意义不同,郭沫若已经指出“考妣连言”是“战国时人语”;“高祖”表示曾祖之父也要春秋以后。《释亲》中称丈夫的父亲为“舅”,而在西周金文中以“公”称丈夫的父亲。《释亲》与这些金文的亲属称谓词语之间的语言差异应该如何解释?我们认为,这些金文材料分別属于齐和陈等不同国家,而他们的用词基本相同,因此这些金文的语言不是方言,是那个时代的标准语言。如果这种推断没有错误的话,那么,造成《释亲》与这些金文中亲属称谓词语的语言差异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它们不是同一时代的语言,《释亲》的时代要晚于这些金文材料的时代,因此我们认为《释亲》时代的上限应该晚于战国早期。
  (二)从竹简材料看《释亲》的时代
  通过比较,我们认为《释亲》和这些汉初的竹简材料也不是同一个时代的语言材料。一种情况是,《释亲》中的一些词语见于西汉初期的简帛材料之中,而这些词语在简帛中的内涵发生了改变;另一种情况是,《释亲》和这些简帛材料使用了两个不同的词语来表示相同的内涵。因此,我们说《释亲》与这些西汉初期的简帛材料不是同一时代的语言材料,从而可以断定《释亲》要早于西汉初期。如:
  1.《释亲》:“父之考为王父,父之母为王母。”
  王父、王母:祖父、祖母。郭璞注:“加王者,尊之。”在战国中晚期的《包山》简中称祖父为“王父”,如:《包山》:“攻尹之攻执事人暊、卫妆为子左尹 祷于亲王父司马子音戠牛,馈之。”(224)司马子音是王父。但是,在秦和西汉初期的竹简中称祖父、祖母为“泰父母”或“大父母”,如《周家台秦简·病方及其它》:“过街,即行拜曰:‘人皆祠泰父,我独祠先农。’”(352)《张家山·二年律令》:“子牧杀父母,殴詈泰父母、父母假大母、主母、后母,及父母告子不孝,皆弃市。”(36)《张家山·二年律令》:“民大父母、父母、子、孙、同产、同产子,欲相分予奴婢、马牛羊,它财物者,皆许之,辄为定籍。”(337)
  称祖父、祖母为“王父”、“王母”应该早于秦汉,“王父”、“王母”应是战国或战国以前的称谓。
  2.《释亲》:“晜孙之子为仍孙。”
  仍孙:八世之孙。郝懿行义疏:“仍孙或称耳孙。”但在秦汉一些文献中指曾孙,如《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颜师古注引李斐云:“耳孙,曾孙也。”在《睡虎地》和《张家山》中也指四世之曾孙,如《睡虎地·为吏之道》:“三世之后,欲仕仕之,乃(仍)署其籍曰:故某虑(闾)赘壻某叟之乃(仍)孙。”(20伍)此简中三世之后为仍孙,仍孙当指曾孙。在《张家山》中“耳孙”一词常见,指曾孙,如《张家山·二年律令》:“上造、上造妻以上,及内公孙、内公耳玄孙有罪,其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耐以为鬼薪白粲。”(82)《张家山·二年律令》:“吕宣王内孙、外孙、内耳孙玄孙,诸侯王子、内孙耳孙,徹侯子、内孙有罪,如上造、上造妻以上。”(85)耳孙指曾孙。
  “仍孙”在《释亲》中指八世之孙,而在秦汉的一些文献中指四世之曾孙;而在《张家山》简中又称曾孙为“耳孙”。
  3.《释亲》:“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舅、姑:在《张家山》简中称公公、婆婆为“威公”,不同于《释亲》中“舅、姑”之称,如《张家山·二年律令》:“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奴婢告主、主父母妻子,勿听而弃告者市。”(133)
  《释亲》中“王父”、“王母”之称与战国《包山》简相合,而在秦汉的竹简中称祖父、祖母为“大父母”或“泰父母”。我们认为这也不是地域差异造成的。首先,《周家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不是同一时代、同一地域的文献;其次,我们认为这些文献是当时的法律文书,应该是由政府制定颁布的,是不应该使用方言书写的。因此,我们认为战国时代称祖父、祖母为“王父、王母”,而在秦汉时代则称之为“泰父母”或“大父母”。至于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称谓的变化,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王”也有大的意思,《广雅·释诂》:“王,大也。”“王父”、“王母”与“大父”、“大母”在字面上的意思是相同的。“泰”应是“大”之假借,“泰父母”也就是“大父母”。《释亲》中“仍孙”与它在秦和汉初文献材料中表示的意义不同。《释亲》中称“婆婆”为“姑”,而在竹简材料中称之为“威”。
  《释亲》的这些词语与秦代的《睡虎地》简和西汉吕后时期的《张家山》简不相符合,而与战国时代的《包山》简相合,这种语言差异只有一种解释,《释亲》的时代的下限早于汉代,甚至要早于秦代。
  综上,通过《释亲》与一些金文材料的比照,我们认为《释亲》时代的上限应该晚于战国早期;通过与一些竹简材料的比照,我们认为其时代下限要早于秦代。因此,我们认为《释亲》的时代应该在战国中晚期。
  
  二、从古文字材料看《尔雅》的时代
  
  (一)从用字看《尔雅》的时代
  大部分的传世文献在流传过程中都曾受到过后世学者的整理改动,《尔雅》应该也不例外。但是与西周、战国、秦汉时期的古文字材料相对照,《尔雅》中仍然保留了一些古字,这些古字非常有幸没有被今字所代替,留下了一些《尔雅》成书时代较早的痕迹。
  1.《释诂》:“希,罕也。”
  希:少,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稀”。《论语·公冶长》:“怨是用希。”《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15、16)
  2.《释诂》:“繇,於也。”
  繇:介词,从、自。郭璞注:“繇音由。”郝懿行义疏:“又通作由。”《释天》:“繇膝以下为揭,繇膝以上为涉。”在《郭店》简中写作“”,如:《郭店·尊德义》:“(繇)礼知乐,(繇)乐知哀。”(9、10)
  3.《释言》:“畣,然也。”
  畣:《经典释文》:“畣,古荅字。”《上博(四)·曹沫之陈》:“曹沫畣(答)曰:‘臣闻之:有固谋而亡固城,有克政而亡克陈。’”(14)
  4、《释言》:“諐,过也。”
  諐:邢昺疏:“皆谓咎过也。”《说文·心部》:“愆,过也。……諐,籀文。”在金文中写作“”,《蔡侯纽钟》:“不(諐)不忒。”(《集成》
  210)《释言》:“爽,忒也。”在《郭店》简中假借“侃”为“諐”,《郭店·缁衣》引《诗》云:“淑慎尔止,不侃(諐)于义。”(32)今本《诗·大雅·抑》:“淑慎尔止,不愆于仪。”
  5.《释言》:“务,侮也。”
  务:假借为“侮”,《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毛传:“务,侮也。”在金文中写作“敄”,如《作册般甗》:“王宜人方,无敄(务),咸,王商(赏)作册般贝。”(《集成》944)《毛公鼎》:“勿敢龏槖,龏橐廼敄(务)鳏寡。”(《集成》2841)于省吾先生解释《毛公鼎》铭文云:“孙云:敄、务声类同。《尔雅·释言》:务,侮也。《诗·小雅·常棣》:外御其务,毛传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传引诗务作侮。”⑥
  6.《释言》:“干,扞也。”。
  干:郭璞注:“相扞卫。”《诗·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在金文中,可用捍卫之意,如:《毛公鼎》:“以乃族干吾(御)王身。”(《集成》2841)《师克盨》:“干害(御)王身,作爪牙。”(《集成》4467)吳大澂对《毛公鼎》解释说:“干即扞,亦作。”⑦干,后来写作“扞”。
  7.《释器》:“辔首谓之革。”
  革:假借为“勒”。《诗·小雅·蓼萧》:“既見君子,鞗革冲冲。”毛传:“鞗,辔也。革,辔首也。冲冲,垂饰貌。”在金文中多作“勒”,即辔首,如:《康鼎》:“王令死(尸)王家,命女幽黄、鋚
  革。”(《集成》2786)《鼎》:“王呼史淢册赐
  玄衣、黹纯、赤巿、朱黄、銮旂、鋚勒(革)、戈琱戟厚柲彤沙,拜稽手。”(《集成》2819)郭沫若对《康鼎》解释时说:“‘鋚革’即《诗》之‘鞗革’,亦即彞铭所习见之‘攸勒’。鋚乃辔首铜,故字从金。勒乃马首络衔,以革为之,故字从革,亦竟称之为革。”⑧
  8.《释天》:“何鼓谓之牵牛。”
  何鼓:古文献中亦作“河鼓”,《史记·天官书》:“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晋书·天文志上》:“河鼓三星,旗九星,在牵牛北。”郭璞注:“今荆楚人呼牵牛星为檐鼓。檐者荷也。”裘锡圭先生云:“‘何’字本作,象人荷物形。”⑨何的本义为扛、担,何、荷为古今字,“何鼓”应读作“荷鼓”。
  《尔雅》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书中还保留了这些古字,这些古字见于出土的地下材料,而有些古字不见于后来的传世文献之中,这说明《尔雅》与这些出土的古文字材料有比较相同的用字习惯,它们应该是时代相近的文献。
  (二)从古文字的用例看《尔雅》的时代
  《尔雅》的前一部分,也就是《释诂》、《释言》、《释训》这三篇的很多词语均见于古文字材料之中,《释诂》有259个,《释言》有84个,《释训》有24个。这三篇是《尔雅》一书中成书较早的部分,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一般认为,《尔雅》的后一部分即后十六篇相对来说可能时代略晚,并且有的学者还对这一部分提出了一些怀疑意见,亚里桑那大学的米歇尔·卡尔博士认为,这些部分包含很多不能与任何已知的早期典籍相联系的许多词义解释⑩。
  通过利用古文字材料来校读《尔雅》,我们发现《尔雅》后十六篇也有很多词语见于古文字材料之中,其基本情况见下表:
  


  到目前为止,后十六篇的词语在古文字里的用例基本上是这个情況,其中有些用例是不见于其他传世古书的,或许在将来出土的古文字材料里可能还会发现更多词语的用例。通过对古文字材料的研究我们知道,在战国时代人们对天文、地理、山川、名物的知识是相当丰富的。《尔雅》后一部分的词语应该在战国时就已经产生,并且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即使目前在古文字中发现的这些用例也足以说明,《尔雅》后一部分中有相当一部分词语见于古文字材料之中,并且这些古文字材料的时代都是很早的。《尔雅》后一部分的成书时代一定要早于西汉初期,并且《释亲》等篇的时代可能要早到战国中晚期。因此,对《尔雅》后一部分的怀疑是没有必要的。
  《尔雅》在西汉文帝时就已经立为学官{11},那么《尔雅》在西汉初期就应该是在当时社会上影响很大的书。秦始皇时代有“焚书坑儒”,在西汉刚刚建立的时期,汉高祖戎马倥偬重武轻文,在这两个时期都没有《尔雅》成书的适宜社会环境。从《尔雅》中保留下来的古字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些古字多见于金文和战国竹简之中,其用字不同于小篆,它们的时代应该是早于秦汉的。因此,我们认为《尔雅》的时代下限应早于秦代,而它成书的时代上限不能早于《释亲》的时代,也就是说不能早于战国中期。因此,我们认为《尔雅》应该成书于战国中晚期,并且在秦代时也没有逃脱“焚书”的厄运,后来在西汉初期重出于世,可能经过当时学者的整理,尤其是在汉文帝将其立于学官之时肯定是要经过一番整理的。后来经过两千多年的世事沧桑,流传于今,也就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尔雅》的样子。
  
  注释
   ①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②郭沫若《释祖妣》,《郭沫若全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2
  ③郭沫若《释祖妣》,《郭沫若全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2
  ④郭沫若《周彞中之传统思想考》,《郭沫若全集》
  第五卷,科学出版社,2002
  ⑤郭沫若《周彞中之传统思想考》,《郭沫若全集》
  第五卷,科学出版社,2002
  ⑥于省吾《双剑讠多 吉金文选》,中华书局,1998
  ⑦吴大澂《愙斋集古录》第4册,上海涵芬楼,1930
  ⑧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⑨裘锡圭《释“勿”“发”》,《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
  ⑩(英)鲁惟一主编、李学勤等译《中国古代典籍导读》(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引米歇尔·卡尔《〈尔雅〉的动物和植物部分的语言学研究》,亚里桑那大学1972年博士论文
  {11}东汉赵岐《孟子题辞》说:“孝文皇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后罢传记博士,独立《五经》而已。”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1984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
  [3]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1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
  [5]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
  [6]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005
  
  (通讯地址:300387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