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斗栱作为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时代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作为各时代不同古建筑的重要鉴别元素,本文主要论述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变,分析其时代风格与成因。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斗栱
1、引言
游历了河北正定隆兴寺(俗称大佛寺)后,被古建筑的宏伟和古人的智慧所撼动。映象最深的莫过于摩尼殿的斗栱形式,然而却因不能准确的判断其建于何年而感伤,于是决心研究古建筑的斗栱。
2、正文
参阅各资料后觉得梁思成先生对斗栱的定义较为准确、严谨、便于理解。斗栱:由一系列置于柱顶的托木组成,在内边它承托木梁,在外部它支承屋檐。一攒斗栱中包括几层横向伸出的臂,叫“栱”,梯形的垫木叫“斗”。
中国最古的建筑遗存是一些汉代的坟墓。墓室及墓前的门墩——阙,虽是石造的,形式却是仿木结构,高起的石雕显现着同样高超的木匠技艺。因资料所限斗栱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在如此早期的建筑中斗栱已具有重要作用。
在以后长达千余年的日子里,斗栱一直在汉代最常见的一斗三升基础上发展着。汉代的画像石中,就已有出跳3~4 跳的斗栱,位置则柱头、补间均有。这就和后世差不多远了。可知远在汉代,斗栱形式就已形成,只差转角斗栱, 其交接问题尚未解决。
至魏齐,方有转角斗栱。已知最古一例为龙门古阳洞北壁佛殿形小龛的转角斗栱。再有,就是人字形铺作的出现。北齐天龙山石窟有一处阑额施于柱头栌斗之上,为一斗三升柱头铺作与人字形补间铺作相间。人字形补间铺作的人字斜边为曲线。在斗栱出跳不多的情况下,人字形补间铺作与柱头铺作极为协调,相映成趣。梁思成、林徽因在1932 年设计的北京仁立地毯公司,就将此阑额形式原样照搬,使之仍旧以浮雕的形式出现,只是去掉栌斗柱头,直接置于柱上。这样一来,假斗栱与柱的衔接就更亲密,更象真的了。一斗三升的斗栱形式作柱头装饰,人字形斗栱间一斗三升作柱间铺作装饰。阑额比例适当,造型考究,形成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优雅的檐下装饰。以此可见北齐斗栱的成功之处,千余年后犹可几乎不做增减删改之类的手术,原汁原味提来使用。以后哪朝哪代的装饰斗栱也不能这样朴素大方,使人运用自如了。
南北朝时期,麦积山石窟十佛阁中的斗栱十分有趣,只仿佛有点斗栱的意思,几乎不能算是斗栱。至于木建筑的柱头如何就变成斗栱,《风水与建筑》一书中如此写道:“面阔七间,方形柱高8. 87 米,上置栌斗承檐额,而栌斗内有梁头伸出,以承庑殿式屋顶。”这或许是斗栱之雏形。中国古代以木結构建筑为主流建筑,就不得不面临解决以木头为建筑材料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如:木头怕雨淋,因此必得有一定尺寸的出檐;木头刚度小,易变形,于是难免枝枝丫丫的左右岔出、前后叠置,以承担出檐的重量。对木构建筑的悉心考虑,使斗栱的形式出现了。
至隋唐时期,斗栱已臻成熟。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是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它单层七间,斗栱雄大,比例和设计无比地雄健庄严。大殿建于公元857年,在公元845年全国性灭法后数年。佛光寺大殿是唯一留存下来的唐代建筑,而唐代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寺内的雕塑、壁画饰带和书法都是当时的作品,这些唐代艺术品聚集在一起,使这座建筑物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
唐代建筑屋身不高,斗栱却大,有二分之一柱身的高度,三四米的尺寸。补间铺作只有一朵,至为简单。它不再是优雅的檐下构件,更不是优雅的檐下装饰。它竟可以说是决定了建筑的近景和中景。门、窗、柱看去仿佛理所当然该顺着它,由它统领着。因为不仅尺度上它们与斗栱不能相比,就是在造型的复杂程度、感观上的视觉效果都远不能比。唐代建筑少有华丽的色彩,色调简洁明快,各处卷杀之类的曲线均与所在构件的受力状况有紧密联系,不见半点待弄风雅纤巧的兴致。斗栱的朴实即为一大明证。近景因此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中景也因宽厚的斗栱、深远的挑檐以及由此而生的沈厚的阴影而显得博大深远。
唐朝以后的木结构建筑保留的数量逐渐增多。一些很杰出的建筑物可以作为宋代和同时期的辽代与金代的代表。
辽、金的建筑就实物而言,至少在斗栱的尺寸上沿袭了唐风。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奉国寺大殿等建筑,其斗栱与柱高之比例均达一比二之多。建筑风格也以沿袭唐制为要。
宋、元朝为了建筑的外形美观,斗栱与建筑物整体的比例越来越小。另一个共同特点是越往建筑物的两边柱子越高。这一细节处理使檐口呈现为轻缓的曲线,屋脊也是如此,于是建筑物外观变得柔和了。在柱与柱之间还增加了一攒“平身科”,即补间铺作。斗栱既是柱檐之间传递力的关节,也是檐下的一种点缀。江苏吴县玄妙观三清殿是南宋淳熙六年的木构古建筑,其檐下的斗栱迥异于唐风,呈现精妙温雅的气质。然而斗栱至宋起,由大而小,由简而繁,由雄壮而纤巧,由真结构而渐次甚至于增加了掺假成分。宋初斗栱渐见减缩,至北宋末,比例更见缩小仅及柱高的七分之二。到了南宋的苏州三清殿,斗栱的比例又更小了一些。这样尺度的斗栱隐于陡檐之下显得分量得体,大小适宜,加强了建筑的整体感。元朝因种族的差异在斗栱形式上有较明显的差异,民族特色较为突出。
到了明、清,梁柱构架精巧的处理逐渐消失,单体建筑日趋程式化。这个趋势在皇家的纪念性建筑中尤为明显。斗栱亦不幸成为“鸡肋”。 它的结构功能随年代的推移而逐渐淡化,装饰功能逐步强化。河北省昌平县明朝永乐皇帝陵墓的大殿是突出的例子。它的斗栱退缩到无足轻重的地步,非近观不能看见。虽然明、清两代的个体建筑退步,但北京故宫是宏伟的大尺度布局的典范,显示了中国人构想和实现大范围规划的才能。
结语:通过研究我已知摩尼殿的斗栱为北宋时期所建。并与《营造法式》中记载完全相同。怪不得曾让梁思成携夫人林徽因多次探访与考察。并使两位建筑大师惊叹不已称:“只在宋画里见过。”斗栱是中国木建筑一个优越的中坚要素,它的演变历程是中国建筑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斗栱的形式无不蕴含着不同时期中国古人的聪明与智慧,反映着不同年代的诗情画意,令人如痴如醉。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五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梁从诫.林徽因文集(建筑卷) [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4]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5]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6]程建军,孙尚礼.风水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7]李诫.《营造法式》(宋).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斗栱
1、引言
游历了河北正定隆兴寺(俗称大佛寺)后,被古建筑的宏伟和古人的智慧所撼动。映象最深的莫过于摩尼殿的斗栱形式,然而却因不能准确的判断其建于何年而感伤,于是决心研究古建筑的斗栱。
2、正文
参阅各资料后觉得梁思成先生对斗栱的定义较为准确、严谨、便于理解。斗栱:由一系列置于柱顶的托木组成,在内边它承托木梁,在外部它支承屋檐。一攒斗栱中包括几层横向伸出的臂,叫“栱”,梯形的垫木叫“斗”。
中国最古的建筑遗存是一些汉代的坟墓。墓室及墓前的门墩——阙,虽是石造的,形式却是仿木结构,高起的石雕显现着同样高超的木匠技艺。因资料所限斗栱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在如此早期的建筑中斗栱已具有重要作用。
在以后长达千余年的日子里,斗栱一直在汉代最常见的一斗三升基础上发展着。汉代的画像石中,就已有出跳3~4 跳的斗栱,位置则柱头、补间均有。这就和后世差不多远了。可知远在汉代,斗栱形式就已形成,只差转角斗栱, 其交接问题尚未解决。
至魏齐,方有转角斗栱。已知最古一例为龙门古阳洞北壁佛殿形小龛的转角斗栱。再有,就是人字形铺作的出现。北齐天龙山石窟有一处阑额施于柱头栌斗之上,为一斗三升柱头铺作与人字形补间铺作相间。人字形补间铺作的人字斜边为曲线。在斗栱出跳不多的情况下,人字形补间铺作与柱头铺作极为协调,相映成趣。梁思成、林徽因在1932 年设计的北京仁立地毯公司,就将此阑额形式原样照搬,使之仍旧以浮雕的形式出现,只是去掉栌斗柱头,直接置于柱上。这样一来,假斗栱与柱的衔接就更亲密,更象真的了。一斗三升的斗栱形式作柱头装饰,人字形斗栱间一斗三升作柱间铺作装饰。阑额比例适当,造型考究,形成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优雅的檐下装饰。以此可见北齐斗栱的成功之处,千余年后犹可几乎不做增减删改之类的手术,原汁原味提来使用。以后哪朝哪代的装饰斗栱也不能这样朴素大方,使人运用自如了。
南北朝时期,麦积山石窟十佛阁中的斗栱十分有趣,只仿佛有点斗栱的意思,几乎不能算是斗栱。至于木建筑的柱头如何就变成斗栱,《风水与建筑》一书中如此写道:“面阔七间,方形柱高8. 87 米,上置栌斗承檐额,而栌斗内有梁头伸出,以承庑殿式屋顶。”这或许是斗栱之雏形。中国古代以木結构建筑为主流建筑,就不得不面临解决以木头为建筑材料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如:木头怕雨淋,因此必得有一定尺寸的出檐;木头刚度小,易变形,于是难免枝枝丫丫的左右岔出、前后叠置,以承担出檐的重量。对木构建筑的悉心考虑,使斗栱的形式出现了。
至隋唐时期,斗栱已臻成熟。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是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它单层七间,斗栱雄大,比例和设计无比地雄健庄严。大殿建于公元857年,在公元845年全国性灭法后数年。佛光寺大殿是唯一留存下来的唐代建筑,而唐代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寺内的雕塑、壁画饰带和书法都是当时的作品,这些唐代艺术品聚集在一起,使这座建筑物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
唐代建筑屋身不高,斗栱却大,有二分之一柱身的高度,三四米的尺寸。补间铺作只有一朵,至为简单。它不再是优雅的檐下构件,更不是优雅的檐下装饰。它竟可以说是决定了建筑的近景和中景。门、窗、柱看去仿佛理所当然该顺着它,由它统领着。因为不仅尺度上它们与斗栱不能相比,就是在造型的复杂程度、感观上的视觉效果都远不能比。唐代建筑少有华丽的色彩,色调简洁明快,各处卷杀之类的曲线均与所在构件的受力状况有紧密联系,不见半点待弄风雅纤巧的兴致。斗栱的朴实即为一大明证。近景因此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中景也因宽厚的斗栱、深远的挑檐以及由此而生的沈厚的阴影而显得博大深远。
唐朝以后的木结构建筑保留的数量逐渐增多。一些很杰出的建筑物可以作为宋代和同时期的辽代与金代的代表。
辽、金的建筑就实物而言,至少在斗栱的尺寸上沿袭了唐风。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奉国寺大殿等建筑,其斗栱与柱高之比例均达一比二之多。建筑风格也以沿袭唐制为要。
宋、元朝为了建筑的外形美观,斗栱与建筑物整体的比例越来越小。另一个共同特点是越往建筑物的两边柱子越高。这一细节处理使檐口呈现为轻缓的曲线,屋脊也是如此,于是建筑物外观变得柔和了。在柱与柱之间还增加了一攒“平身科”,即补间铺作。斗栱既是柱檐之间传递力的关节,也是檐下的一种点缀。江苏吴县玄妙观三清殿是南宋淳熙六年的木构古建筑,其檐下的斗栱迥异于唐风,呈现精妙温雅的气质。然而斗栱至宋起,由大而小,由简而繁,由雄壮而纤巧,由真结构而渐次甚至于增加了掺假成分。宋初斗栱渐见减缩,至北宋末,比例更见缩小仅及柱高的七分之二。到了南宋的苏州三清殿,斗栱的比例又更小了一些。这样尺度的斗栱隐于陡檐之下显得分量得体,大小适宜,加强了建筑的整体感。元朝因种族的差异在斗栱形式上有较明显的差异,民族特色较为突出。
到了明、清,梁柱构架精巧的处理逐渐消失,单体建筑日趋程式化。这个趋势在皇家的纪念性建筑中尤为明显。斗栱亦不幸成为“鸡肋”。 它的结构功能随年代的推移而逐渐淡化,装饰功能逐步强化。河北省昌平县明朝永乐皇帝陵墓的大殿是突出的例子。它的斗栱退缩到无足轻重的地步,非近观不能看见。虽然明、清两代的个体建筑退步,但北京故宫是宏伟的大尺度布局的典范,显示了中国人构想和实现大范围规划的才能。
结语:通过研究我已知摩尼殿的斗栱为北宋时期所建。并与《营造法式》中记载完全相同。怪不得曾让梁思成携夫人林徽因多次探访与考察。并使两位建筑大师惊叹不已称:“只在宋画里见过。”斗栱是中国木建筑一个优越的中坚要素,它的演变历程是中国建筑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斗栱的形式无不蕴含着不同时期中国古人的聪明与智慧,反映着不同年代的诗情画意,令人如痴如醉。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五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梁从诫.林徽因文集(建筑卷) [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4]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5]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6]程建军,孙尚礼.风水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7]李诫.《营造法式》(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