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业飞速发展的趋势下,施工现场的管理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要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不断的更新施工现场管理观念、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方法尤其重要。此外,随着国内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化,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绿色施工管理也成为了施工单位的另一大难题。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绿色施工;管理
  建筑行业属于高能耗行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类资源,且对各类资源的消耗量都很大,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建筑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方向,建筑企业需要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创新,并积极倡导绿色施工管理。
  一、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的意义
  (一)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类型变得越来越多,给建筑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建筑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不断研究新的管理模式,以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并提高建筑施工质量。通过管理创新对建筑企业的发展进行引导,能使整个建筑市场变得更加规范,有利于在建筑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二)绿色施工管理的意义
  在可持续理念提出后,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能源的缩减,经济发展会受到阻碍。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越来越重视绿色事业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应该在建筑施工中大力倡导绿色施工管理,对各建筑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建筑行业能够与环境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二、施工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途径
  (一)创新人员培训模式
  相较发达国家,国内的施工队伍建设时间短,导致当下施工人员素质与国内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难以匹配,进而引发了较多问题。所以,为了有效降低施工中质量以及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施工顺利开展,施工单位务必要不断的创新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模式。就传统的培训模式来看,其往往拘泥于安全教育宣传,培训效果欠佳。所以在新时期的建筑施工中务必要一改传统培训模式,具体来说可以在培训中增加由施工人员自主开展安全操作实践模拟的内容,引导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具体的、可行的处置措施,通过贴近现实的培训模式有效强化施工人员对现场的把控能力。
  (二)创新队伍建设方法
  在施工行业中存在着较大的人员流动性,同时很多施工团队由农民工构成,使得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因此,不断完善施工队伍的建设尤其重要。具体来说,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应创新队伍建设思路、完善任务部署思维,在明晰施工队伍架构的基础上,最大化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并明确人员的分工与职责,依据人员的特征分配工作,并依据实际现场情况灵活调动,最终保障施工的高效开展。
  (三)创新成本管控途径
  施工单位务必要不断创新成本管控方式,要保证施工用材质量达标、数量匹配,同时还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进而将材料购置费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此外,考虑到建筑用材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施工单位还应在成本管控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依据市场价格规律,尽可能在低价时购入用材,使得购入用材具备较高性价比。与此同时,为了有效管控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务必要对材料的领用以及入库情况予以详细的电子化记录。
  (四)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
  為了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应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划分安全责任,将安全意识贯穿到各施工流程中。并且应加强安全巡视工作,特别是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更应建立有效的管理措施。当出现突发事故,应先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实施。同时加大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重视安全考核工作。项目管理负责人也应设立安全小组,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其意识到安全施工在建筑工程中起到的重要性。另外,应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定期考核。
  三、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一)强化能源及资源管理
  在建筑施工中需要用到不同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还会用到各类施工设备。施工单位在对其进行选择时,要坚持绿色理念,选择能耗较低,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比如,在照明系统施工中,选用节能性最好的LED灯具,楼道照明灯采用声控开关;提升供热采暖水系统各环路水力平衡,使各处的流量值都能够与要求的平衡调节阀值相符。在施工中用到的各类机械设备,应做好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一旦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则应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加检修。这样能够减少资源浪费,还能避免延误工期。在具体的施工中,施工人员还应对周围的水源进行保护,以免对水源造成污染。如果遇到降雨天气,还可将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建筑施工中的水资源消耗,为建筑企业节约施工成本,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二)材料资源节约与绿色材料使用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成本占了所有成本的三分之二,因此针对材料资源的节约使用以及绿色材料的推行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材料资源节约方面,我国各个房屋建筑体系最应该做的就是注意对建筑材料垃圾的控制,并实现建筑垃圾的回收在利用。特别是在建筑施工工程体系中,关于模板的工程量非常多。为了更好的节省材料与资源,建筑工程可以考虑租赁部分常见的模板,实现材料的节约使用。除此之外,在具体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技术人员也应该尽可能引入一些绿色材料,避免使用那些对于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的各类材料,保证建筑工程具有相应的绿色性。
  (三)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在贯彻绿色节能技术的过程中,水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使用量是非常巨大的,同时工程项目使用的很多水都是自来水。我国的水资源本身就比较短缺,如果不注意建筑用水,那么就会造成显著的水资源浪费。因此在房屋建筑体系中,就应该构建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这之中,施工技术人员也应该对水资源进行分类,比如可以考虑分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等各个类别。一方面能够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保证各类水资源能够用在对应的领域中。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分类循环。对于施工方来说,还应该在施工现场构建水资源回收的综合处理体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四)降低噪声、扬尘污染
  在绿色环保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对噪声、扬尘的处理工作,具体做法可以通过封闭的大棚技术做好噪声处理。如:扬尘污染可以使用采取在线监测的办法,对施工现场的入门处、围栏、裸露的地表进行监测,可以安装扬尘监测系统,一旦出现严重的扬尘现象,系统监测会给相关的单位自动发送现场数据,这时技术施工人员可以及时监测原因,以科学的降尘措施,做好对现场的环境处理。而前文中提到的封闭的大棚处理,是可以进行良好的降噪、避光处理的,监测办法与扬尘污染处理可以使用相同的办法。
  (五)光污染控制
  就建筑工程来谈,光污染主要来源于施工中的电气焊作业,而由于建筑工程中一般会包含大量的电气焊作业,进而会引发强烈的光污染,对操作人员乃至周边环境都造成了恶劣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务必要妥善控制光污染。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对电焊采取遮挡措施;b.采用俯视角的大型照明灯具,避免强光干扰周边居民;c.合理布设维护网,有效控制电气焊作业的亮光波范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创新,并进行绿色施工管理,有利于促进建筑企业、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建筑施工中,建筑企业需要对管理观念及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强化能源及资源管理,并加大建筑施工材料管理力度,尽可能使用节能环保性材料,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珉.绿色节能建筑施工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7.
  [2]陈雪雷.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6.
  [3]贺剑峰.试论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中外建筑,2015.
其他文献
河津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于1950年,共有10个市直企业、10个基层社.资产总值8522万元,在职干部职工823人;各类经营网点450个,总营业面积6032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2000平方
从15年前第一批台商踏上东莞这片土地,胼首胝足创立基业,到2000年东莞台商捐资兴学,创立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一批批眷属团聚东莞。今天,东莞台商社群已经与东莞的经济人文环境
贺某、小嘉、小萌、小童经常在一起玩耍,为了听响声、图刺激、发泄情绪,经常从贺某所住的楼上8层平台往下扔东西。从2009年10月至案发,贺某无故扔东西近20次,小嘉、小萌、小
文中所谓“田间路”是作者故乡的一条步行路。“道路”在海德格尔那里是个极其重要的哲学语词。作者通过描写这条道路来发挥他的哲学思想,同时进行时代批判。海德格尔说田间
期刊
介绍了宣钢棒材连铸热坯输送、接收及加热系统的运行现状,结合自身设备的特点提出适当的方案,通过实施热接设备的改造、加热系统设备的改造两个个方面的内容,改造后的设备事
马惠娣(以下简称“马”):我们注意到,教育问题在您的著述中和社会实践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就此,请谈谈您为什么如此关心教育问题?您眼中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应该如何看
期刊
在一次北京台资企业家们的聚会上,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纷纷向他投来惊奇的目光.原来,在交谈中有位台商发现他不是台湾人,而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并且曾是震
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概貌rn现有市(地)供销合作社13个,县(市、区)供销合作社68个,基层供销合作社847个;各类法人企业1371个;连锁网点20921个;各级供销合作社发展各类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