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课是初中教学的必修科目,但是由于在定西市范围内的初中毕业考试中该科目不属于统考科目,加之学校地理教具缺乏、很少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要想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地理知识,老师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学生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积极的参与到这门功课的学习。在落后地区地理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法,提高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利用各方面地理教育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情趣,把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下面就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在地理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来谈一下怎样来培养他们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精心设计课堂引言,巧借古诗文警句教学
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利用生动的语言、传情的教态,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巧借古诗文警句,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就如讲海水的盐度时,可这样导入新课:“不知你是否见过浩瀚的大海,仔细品尝过海水的味道。你会发觉海水的味道又苦又咸。那么,为什么海水又苦又咸呢?”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如果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所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
二、引用歌谣谚语,穿插趣味故事教学
教学中恰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引用“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谚语,可使学生充分理解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讲内蒙古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如讲“日界线”时,可先讲一对孪生姐妹出生的故事。问为什么妹妹反比姐姐大一岁?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学生对跨越“日界线”的日期变更情况容易理解,掌握得牢。
三、利用地理漫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
教学中选用适当的地理漫画作辅助,生动形象、寓意深刻,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森林资源利用问题时,选用一幅“小鸟的悲哀”的漫画。画面上,小鸟哀求:“请把我带走吧!”然后找学生回答:这幅图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由于滥伐森林,造成了环境严重恶化,使生活在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失去了理想栖息地,产生了生存危机,所以,小鸟要伐木工人把它带走。地理教学所涉及到的全球观、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都能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意识。例如,在讲到“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和当代的环境问题结合,从学生最切身的体会入手,从学校周围的环境情况讲起,自然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的教育,增加了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学生懂得环境保护是公民的责任,以增强学生的生态观念。
四、利用直观教具,设计地理简图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地理课本中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例如: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地图来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来记忆寒暖流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这样才能记忆深刻,学生不会觉得死记硬背而枯燥无趣。还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简图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教学。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做法就是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讨论,加强师生交流。课文中安排的活动内容、案例只是提供了一种示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引导学生补充书本以外的地理素材。就是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现象,揭示一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以引发学生的任知需要,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讲解香港特别行政区时,除教材所述香港发展的材料外,还可补充上海经济发展的材料和意大利普拉托省的工业发展材料。然后设问香港地发展与上海及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有何异同之处?在设置问题时,难度要适当,让学生跨越一定的障碍获得知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思考兴趣和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只有潜移默化地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时间一长,学生们才能在上地理课时感到轻松愉快,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觉得既能学到知识,又是一种享受,从而形成爱好地理的良好风气。
(作者单位:甘肃岷县职业技术学校)
一、精心设计课堂引言,巧借古诗文警句教学
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利用生动的语言、传情的教态,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巧借古诗文警句,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就如讲海水的盐度时,可这样导入新课:“不知你是否见过浩瀚的大海,仔细品尝过海水的味道。你会发觉海水的味道又苦又咸。那么,为什么海水又苦又咸呢?”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如果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所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
二、引用歌谣谚语,穿插趣味故事教学
教学中恰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引用“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谚语,可使学生充分理解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讲内蒙古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如讲“日界线”时,可先讲一对孪生姐妹出生的故事。问为什么妹妹反比姐姐大一岁?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学生对跨越“日界线”的日期变更情况容易理解,掌握得牢。
三、利用地理漫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
教学中选用适当的地理漫画作辅助,生动形象、寓意深刻,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森林资源利用问题时,选用一幅“小鸟的悲哀”的漫画。画面上,小鸟哀求:“请把我带走吧!”然后找学生回答:这幅图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由于滥伐森林,造成了环境严重恶化,使生活在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失去了理想栖息地,产生了生存危机,所以,小鸟要伐木工人把它带走。地理教学所涉及到的全球观、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都能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意识。例如,在讲到“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和当代的环境问题结合,从学生最切身的体会入手,从学校周围的环境情况讲起,自然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的教育,增加了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学生懂得环境保护是公民的责任,以增强学生的生态观念。
四、利用直观教具,设计地理简图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地理课本中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例如: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地图来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来记忆寒暖流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这样才能记忆深刻,学生不会觉得死记硬背而枯燥无趣。还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简图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教学。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做法就是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讨论,加强师生交流。课文中安排的活动内容、案例只是提供了一种示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引导学生补充书本以外的地理素材。就是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现象,揭示一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以引发学生的任知需要,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讲解香港特别行政区时,除教材所述香港发展的材料外,还可补充上海经济发展的材料和意大利普拉托省的工业发展材料。然后设问香港地发展与上海及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有何异同之处?在设置问题时,难度要适当,让学生跨越一定的障碍获得知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思考兴趣和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只有潜移默化地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时间一长,学生们才能在上地理课时感到轻松愉快,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觉得既能学到知识,又是一种享受,从而形成爱好地理的良好风气。
(作者单位:甘肃岷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