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灸者,灼也,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古代医家认为灸法有引邪外出,引热外出,引热下移,除瘀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有助气而补阳,使阳生而阴长的作用。一般认为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散瘀、升阳举陷、防病保健的作用,用于治疗寒证、虚证、阴证。自《伤寒论》以来,一直有热证忌灸之说。那么热证到底宜灸还是禁灸,是一个长期颇具争议的问题。在此,笔者就临床几则病例谈谈体会,以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灸法 热性病 胃火牙痛 热疹 痤疮 验案
灸法是用艾绒等药物烧灼或熏熨体表的穴位部位,借灸法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主张“热病忌灸”,有“三阳用针,三阴用灸”之说,论及灸法禁忌及违灸而产生不良后果的条文16条,常可见到“可火”“不可火”“不可以火攻之”“火逆”“火劫”等字眼,认为实热证,虚热症不可灸之。然“热病可灸”论者认为艾灸之火并非火邪,灸法有引邪外出, 引热外出, 引热下移; 有除瘀解毒, 消肿止痛; 并可助气而补阳, 使阳生而阴长的作用。《红炉点雪》指出:“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寒热虚实,轻重远近无往不宜。”早在《灵枢背腧》中就有艾灸补泻之说:“以火补者,勿吹其火,需自灭也,有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需自灭也。”艾灸补泻论说明了艾灸可以用于治疗热性病。现将我几年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几例相关验案介绍如下。
1 胃火牙痛
田某,女,56岁。于2009年5月来院就诊。自述二月前出现左侧下后牙持续性疼痛,自行购买止痛药、抗生素效果不佳,在牙科门诊行根管治疗术,每次治疗后痛可暂缓数日,但随后又发生。来我处就诊时患者牙痛难当,坐卧不宁。查患者左侧下牙疼痛,无龋齿,牙龈红肿,喜食热饮,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诊断为胃火牙痛。用艾灸盒对患者予艾灸治疗,取穴:合谷、支沟、胃俞、足三里、丰隆、内庭。患者取俯卧位,在穴位处固定艾灸盒,艾灸棒点燃后插入艾灸盒,以患者耐受为度,每穴20分钟。第二日患者来就诊时自述牙痛减轻,查体发现胃俞穴处出现黄脓疱,遂将黄脓疱挑破,消毒处理,三次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
按:中医认为下牙属胃。此患者下牙疼痛,牙龈红肿,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属阳明痰火内蕴上攻牙齿而痛,伴龈肿口臭、便秘脉滑。《医宗金鉴·外科心法》指出:“无论阳毒阴毒,通过火灸,轻者使毒气随火气而散,重者拔引郁毒,通彻内外。”所以,笔者根据火性就燥、同气相求之理,用灸施行泻法,以热攻热,以热引热。使火邪里热透达肌表而散之,达到了清热泻火涤痰止痛显著疗效。
2 热疹
王某,男,40岁。患者因外感高热,热退后嘴角及左侧鼻孔处出现米粒大小水泡群,又灼烧刺痛感。查舌红、苔薄黄、脉数。诊断为热疹。用艾灸盒对患者予艾灸治疗,取穴:局部取穴。在出疹处固定艾灸盒,艾灸棒点燃后插入艾灸盒,对准水泡处,以患者耐受为度,施灸20分钟,每日一次。次日病员自觉烧灼感消失,水泡开始结痂。在灸一次,数日后痂壳自行脱落痊愈。
按:热疹是常在发热之后或高热过程中出现的疱疹性皮肤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单纯性疱疹,多为风热外感或肺胃内热蕴蒸所致。灸法性热属阳,有升散,开泻,畅达特点,作用于人体可使经络畅达,气机调达,血脉和利,腠理开散,使体内郁热得以宣泻。
3 痤疮
刘某,女,29岁。患者面部座疮已有十余年,曾用过多种方法包括口服及外涂激素类药物、中药及美容院的专门治疗,但效果均不显著。就诊时见米粒大小痤疮遍布面颊及前额部,面颊部痤疮融合成片,色红,尖部有脓胞。月经前症状加重,并伴有痛经,大便不调,一或二日一行。舌苔白腻,脉弦细滑。诊断为痤疮,辨证兼有胃肠湿热、气血郁滞。用艾灸盒对患者予艾灸治疗,取穴:1.合谷、曲池、肺俞、肝俞、胃俞、大肠俞、肾俞,2.中脘、气海、丰隆、阴陵泉、血海、三阴交、太冲等穴。在穴位处固定艾灸盒,艾灸棒点燃后插入艾灸盒,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日一次,每穴20分钟,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治疗一个月后患者月经情况有明显改善,经行腹痛消失,月经质、量均正常;面部皮损有所改善,但仍有散在痤疮及色素沉着。后逐渐改为每周治疗2-3次,维持治疗3个月后痤疮基本消失,偶于食辣后或月经前起一二个疱疹,经治后可很快消失。
按:中医则认为过食肥甘厚味,以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或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冷水渍洗,血热蕴结,均能酿成痤疮。。艾灸穴位能够通过经络的传导,对机体的功能状态起调节的作用,从而温通气血,扶正去邪,达到“温通”的治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池志勇,灸法治疗热性病临床应用举隅[J]浙江中医杂志,2010, 45(9)
[2]郭金洋、李果、闵庆莉等,论热证用灸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 34(1)
[3]任秀梅、热证禁灸与热证可灸辨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6):482-483.
[4]郭娜、赵建国,关于“热证可灸”与“热证忌灸”的思考 [J]-针灸临床杂志2013(2)
[5]崔晨华、戚其华、徐涓,灸法在急症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1, (10)
[6]卓缘圆,张家维. 朱丹溪艾灸治疗热证的机理及临床运用[J]. 针灸临床杂志. 2006(08)
[7]张策平,窦娟. 热证施灸的发展概况[J]. 新疆中医药. 1997(04)
【关键词】 灸法 热性病 胃火牙痛 热疹 痤疮 验案
灸法是用艾绒等药物烧灼或熏熨体表的穴位部位,借灸法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主张“热病忌灸”,有“三阳用针,三阴用灸”之说,论及灸法禁忌及违灸而产生不良后果的条文16条,常可见到“可火”“不可火”“不可以火攻之”“火逆”“火劫”等字眼,认为实热证,虚热症不可灸之。然“热病可灸”论者认为艾灸之火并非火邪,灸法有引邪外出, 引热外出, 引热下移; 有除瘀解毒, 消肿止痛; 并可助气而补阳, 使阳生而阴长的作用。《红炉点雪》指出:“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寒热虚实,轻重远近无往不宜。”早在《灵枢背腧》中就有艾灸补泻之说:“以火补者,勿吹其火,需自灭也,有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需自灭也。”艾灸补泻论说明了艾灸可以用于治疗热性病。现将我几年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几例相关验案介绍如下。
1 胃火牙痛
田某,女,56岁。于2009年5月来院就诊。自述二月前出现左侧下后牙持续性疼痛,自行购买止痛药、抗生素效果不佳,在牙科门诊行根管治疗术,每次治疗后痛可暂缓数日,但随后又发生。来我处就诊时患者牙痛难当,坐卧不宁。查患者左侧下牙疼痛,无龋齿,牙龈红肿,喜食热饮,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诊断为胃火牙痛。用艾灸盒对患者予艾灸治疗,取穴:合谷、支沟、胃俞、足三里、丰隆、内庭。患者取俯卧位,在穴位处固定艾灸盒,艾灸棒点燃后插入艾灸盒,以患者耐受为度,每穴20分钟。第二日患者来就诊时自述牙痛减轻,查体发现胃俞穴处出现黄脓疱,遂将黄脓疱挑破,消毒处理,三次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
按:中医认为下牙属胃。此患者下牙疼痛,牙龈红肿,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属阳明痰火内蕴上攻牙齿而痛,伴龈肿口臭、便秘脉滑。《医宗金鉴·外科心法》指出:“无论阳毒阴毒,通过火灸,轻者使毒气随火气而散,重者拔引郁毒,通彻内外。”所以,笔者根据火性就燥、同气相求之理,用灸施行泻法,以热攻热,以热引热。使火邪里热透达肌表而散之,达到了清热泻火涤痰止痛显著疗效。
2 热疹
王某,男,40岁。患者因外感高热,热退后嘴角及左侧鼻孔处出现米粒大小水泡群,又灼烧刺痛感。查舌红、苔薄黄、脉数。诊断为热疹。用艾灸盒对患者予艾灸治疗,取穴:局部取穴。在出疹处固定艾灸盒,艾灸棒点燃后插入艾灸盒,对准水泡处,以患者耐受为度,施灸20分钟,每日一次。次日病员自觉烧灼感消失,水泡开始结痂。在灸一次,数日后痂壳自行脱落痊愈。
按:热疹是常在发热之后或高热过程中出现的疱疹性皮肤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单纯性疱疹,多为风热外感或肺胃内热蕴蒸所致。灸法性热属阳,有升散,开泻,畅达特点,作用于人体可使经络畅达,气机调达,血脉和利,腠理开散,使体内郁热得以宣泻。
3 痤疮
刘某,女,29岁。患者面部座疮已有十余年,曾用过多种方法包括口服及外涂激素类药物、中药及美容院的专门治疗,但效果均不显著。就诊时见米粒大小痤疮遍布面颊及前额部,面颊部痤疮融合成片,色红,尖部有脓胞。月经前症状加重,并伴有痛经,大便不调,一或二日一行。舌苔白腻,脉弦细滑。诊断为痤疮,辨证兼有胃肠湿热、气血郁滞。用艾灸盒对患者予艾灸治疗,取穴:1.合谷、曲池、肺俞、肝俞、胃俞、大肠俞、肾俞,2.中脘、气海、丰隆、阴陵泉、血海、三阴交、太冲等穴。在穴位处固定艾灸盒,艾灸棒点燃后插入艾灸盒,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日一次,每穴20分钟,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治疗一个月后患者月经情况有明显改善,经行腹痛消失,月经质、量均正常;面部皮损有所改善,但仍有散在痤疮及色素沉着。后逐渐改为每周治疗2-3次,维持治疗3个月后痤疮基本消失,偶于食辣后或月经前起一二个疱疹,经治后可很快消失。
按:中医则认为过食肥甘厚味,以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或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冷水渍洗,血热蕴结,均能酿成痤疮。。艾灸穴位能够通过经络的传导,对机体的功能状态起调节的作用,从而温通气血,扶正去邪,达到“温通”的治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池志勇,灸法治疗热性病临床应用举隅[J]浙江中医杂志,2010, 45(9)
[2]郭金洋、李果、闵庆莉等,论热证用灸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 34(1)
[3]任秀梅、热证禁灸与热证可灸辨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6):482-483.
[4]郭娜、赵建国,关于“热证可灸”与“热证忌灸”的思考 [J]-针灸临床杂志2013(2)
[5]崔晨华、戚其华、徐涓,灸法在急症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1, (10)
[6]卓缘圆,张家维. 朱丹溪艾灸治疗热证的机理及临床运用[J]. 针灸临床杂志. 2006(08)
[7]张策平,窦娟. 热证施灸的发展概况[J]. 新疆中医药. 199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