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坚持不懈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当好组织者、引导者。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思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独立性和创造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进而达到课堂的高效。
【关键词】主体;习惯;和谐;主动
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抓住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在我看来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在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去掌握知识,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自己半年多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认识及一些具体做法,同时也希望得到各位老师批评与指导。
1. 明确自己地位和作用,当好引导者
新的教育观念告诉我们每一位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把知识点创设成各种问题情景,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与研究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这半年多的教学课改中,几乎在每一节课上我都这样做了,已取得明显的成效。如在讲述《种群与生物群落》时,我以“一位养鱼者,什么时候在他养殖的鱼塘捕捞多少数量的鱼,经济效益最高?”这一问题贯穿于本节内容的教学之中,学生在讨论中开始看书,查资料,很快就有同学回答出来,如种群数量最大、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等,这样便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之中,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因此本节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2. 抓课前预习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促使学生自主、自觉、自我学习的动力。为此,我在教学中一直狠抓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具体做法主要是在悉研教材之后,列出预习提纲,促使学生去完成课前预习。预习提纲的内容分为四部分:一是阅读教材中相关章节的内容即熟读教材;二是阅读资料中相关章节的内容即课外阅读;三是围绕本节重心提出层层紧扣的思考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完成,找出自己的难点问题。四是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理解,增加预习效果,也是检查学生是否预习的途径之一。这种做法一直进行着,在预习提纲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按时完成课前预习,达到了先学后教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问题非常激烈,一些难点问题在课堂就能解决,学习效率较高。但还有一问题,有学生問我,本节课讲习题对吗?我顺便就问:“你们咋知道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没发预习提纲。这时我脑海突然闪出一个念头,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完全依赖预习提纲是不行的,所以我一直也思考着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特别是学生自愿去进行课前预习那就更好了。
3. 用和谐语言构新型师生关系,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我们还要尊重每位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可以信赖的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消除胆怯、依赖的心理,才会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怕出错,不怕失败。学生有了这样的安全感、自由感,才能真正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现在的课堂比以前有很大的变化。刚开学一段时间里,每当我提出问题后,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几乎没有,只有三四个学生随口回答,当我听到较为正确的答案时,我便主动地走到这位学生跟前,并说:“你刚才说什么了?能不能把你刚才说的内容大声地重复一遍,好吗?”此时这位学生便很干脆地说出了问题的答案。随后我又说,咱们俩的想法一样。这时教室里便响起了一阵热烈的鼓掌声……“这不就很好”我微笑着说。经过半学期的锻炼,课堂上举手回答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高涨,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也更强烈了,学生必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由“要我学”自然而然地转变为“我要学”和“我爱学”,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尊重学生需求,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信心,教师要真诚关爱每一位学生。多表扬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动机。教师要把微笑带进教室,要用和蔼慈祥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你说得真好!”、“你的进步真大!”、“老师相信你还会进步的!”、“你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这些热情洋溢并带有鼓励性的语言,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人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造了一个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得到教师的及时肯定、赞扬、赏识,他就会受到教舞,学习的兴趣、热情也随之高涨。当教师一次又一次赏识后,就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坚持不懈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当好组织者、引导者。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思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独立性和创造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才是教师传给学生的有用的法宝。
收稿日期:2013-07-14
【关键词】主体;习惯;和谐;主动
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抓住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在我看来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在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去掌握知识,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自己半年多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认识及一些具体做法,同时也希望得到各位老师批评与指导。
1. 明确自己地位和作用,当好引导者
新的教育观念告诉我们每一位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把知识点创设成各种问题情景,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与研究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这半年多的教学课改中,几乎在每一节课上我都这样做了,已取得明显的成效。如在讲述《种群与生物群落》时,我以“一位养鱼者,什么时候在他养殖的鱼塘捕捞多少数量的鱼,经济效益最高?”这一问题贯穿于本节内容的教学之中,学生在讨论中开始看书,查资料,很快就有同学回答出来,如种群数量最大、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等,这样便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之中,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因此本节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2. 抓课前预习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促使学生自主、自觉、自我学习的动力。为此,我在教学中一直狠抓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具体做法主要是在悉研教材之后,列出预习提纲,促使学生去完成课前预习。预习提纲的内容分为四部分:一是阅读教材中相关章节的内容即熟读教材;二是阅读资料中相关章节的内容即课外阅读;三是围绕本节重心提出层层紧扣的思考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完成,找出自己的难点问题。四是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理解,增加预习效果,也是检查学生是否预习的途径之一。这种做法一直进行着,在预习提纲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按时完成课前预习,达到了先学后教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问题非常激烈,一些难点问题在课堂就能解决,学习效率较高。但还有一问题,有学生問我,本节课讲习题对吗?我顺便就问:“你们咋知道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没发预习提纲。这时我脑海突然闪出一个念头,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完全依赖预习提纲是不行的,所以我一直也思考着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特别是学生自愿去进行课前预习那就更好了。
3. 用和谐语言构新型师生关系,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我们还要尊重每位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可以信赖的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消除胆怯、依赖的心理,才会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怕出错,不怕失败。学生有了这样的安全感、自由感,才能真正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现在的课堂比以前有很大的变化。刚开学一段时间里,每当我提出问题后,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几乎没有,只有三四个学生随口回答,当我听到较为正确的答案时,我便主动地走到这位学生跟前,并说:“你刚才说什么了?能不能把你刚才说的内容大声地重复一遍,好吗?”此时这位学生便很干脆地说出了问题的答案。随后我又说,咱们俩的想法一样。这时教室里便响起了一阵热烈的鼓掌声……“这不就很好”我微笑着说。经过半学期的锻炼,课堂上举手回答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高涨,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也更强烈了,学生必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由“要我学”自然而然地转变为“我要学”和“我爱学”,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尊重学生需求,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信心,教师要真诚关爱每一位学生。多表扬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动机。教师要把微笑带进教室,要用和蔼慈祥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你说得真好!”、“你的进步真大!”、“老师相信你还会进步的!”、“你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这些热情洋溢并带有鼓励性的语言,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人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造了一个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得到教师的及时肯定、赞扬、赏识,他就会受到教舞,学习的兴趣、热情也随之高涨。当教师一次又一次赏识后,就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坚持不懈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当好组织者、引导者。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思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独立性和创造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才是教师传给学生的有用的法宝。
收稿日期:201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