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更多的时候,我们看不清自己。每个做父母的人,都幻想自己能成为孩子的太阳,照亮他们的一生。可更多的时候,上帝给我们开了个玩笑,我们其实就是一只便利店里卖的手电筒,能照亮自己的生活就算不错了,因为自己最多不过两节二号电池。帮孩子规划人生,思考人生方向,谋划利益获得,教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想起来就头大的事情,更让人觉得父母难当。其实在孩子眼睛里,父母就是一对隐形的翅膀,无需刻意,父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时候的一切点滴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最终跟着他们一起成长。
刘翔平1959年生,1978年以盘锦市文科第二名成绩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1985年硕士毕业后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师从我国心理学大师高觉敷,198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工作,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咨询与临床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心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北京翔平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培训学校校长,全国儿童学习障碍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健康促进会常务理事,国际学校心理学会会员。北京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兼职教授。美国新罕布尔什大学访问学者。
1 姐妹淘型:老妈和我交换情书
九月十号,教师节。刚满24岁的鲲鲲准备给爸爸妈妈寄一张节日卡片,“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但是他们却是专属我的好老师,工作第一年,我要谢谢他们”。像鲲鲲这样刚刚参加工作的80后有这种想法的并不多。接受采访那天,鲲鲲正低头给妈妈发短信,“每天都给她发短信,主动报告一天的情况”。
大学毕业后在媒体工作的鲲鲲是个性情随和的乖乖女。“我老妈更多时候像我的一个姐妹淘”,因为爸爸从事美术工作,常年出去写生,妈妈很早就辞去工作在家做起了专职母亲,全力抚养她。“在我同龄人中这种情况很少见,妈妈年轻的时候为我付出很多”。
说起和母亲建立姐妹淘友谊,还要从交换情书这件事说起。鲲鲲读高中的时候就是班里的小美女,有不少男孩子追求她,班主任给妈妈打电话报告情况,“说让我妈配合老师抓好中学生早恋工作”。没像一般母亲那样听到女儿早恋就歇斯底里,鲲鲲在放学回家后从妈妈手里接过一封信。“那是我爸在日本工作的时候写给我妈的情书,老妈给我看了个开头,然后问我想看吗?想的话拿你同学写给你的情书来交换”。
母女俩顺利交换情书。“看完以后觉得老妈贏我很多,他们那才是爱情啊,我那个小儿科的跟他们一比不值一提”。鲲鲲笑着摇头“我妈看完我的情书后提的建议是:这男孩文笔太差劲了吧,你怎么也得找个文笔跟你爸差不多的才行。所以早恋这事就这么拨过去了”。更让鲲鲲感动的是,妈妈给班主任打电话说,孩子们根本没有早恋,只是很正常的同学关系。从那以后鲲鲲就和妈妈成了同学们都羡慕的姐妹淘。“一直到现在,甚至我对哪个男孩有好感她都是第一时间知道,就觉得妈妈是个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特别信任她”。
虽然爸爸很少在家,鲲鲲说起爸爸还是一脸的幸福“在别人眼睛里他是画家,在我眼里他就是个普通的好爸爸”,尽管从事艺术,爸爸从没强制过女儿去学画画,“我甚至没去碰过画笔,我小时候对爸爸说觉得画画是特没劲一事,因为画画就不能和爱你的人在一起,像他一样老出差在外地。我理想的生活是和自己的另一半恩爱的生活在一起,早上牵手逛逛早市,晚上牵手逛逛公园”。对于鲲鲲这种不怎么算理想的理想,爸爸仍然十分赞同。去年爸爸的画展去了很多朋友,鲲鲲也在现场,当有人问起爸爸哪个是他最满意的作品时,爸爸说,女儿是我最满意的作品。“现在想起来还是特别感动”。
独自一人生活在北京的一间公寓,每天下班的地铁上都跟妈妈发短信报告一天的情况,回到家在MSN上和爸爸交谈心得,鲲鲲会觉得一天的生活很充实。“有一天我做了妈妈,我要完全学我妈妈的样子,和我的孩子交好朋友,但我不确定有没有他们做得好,希望如此吧”,鲲鲲笑着说。
专家点评:
朋友型父母最难当,也是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的,生活中也很少。父母能和儿女成为真正的朋友吗?不可能,与不必要,我认为,父母永远是父母,有权威和威信,能保护儿女,但如果在这个基础上,父母能够蹲下来平等地与孩子相处,能够平等地分享自己的经验,真是子女福气。我甚至觉得,如果孩子看了父母的情书会不会有不自在的反应呢?会不会因此而改变对父母的看法呢?可能我还是传统了,觉得父母还是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为好,成为知心朋友固然可取,但也不能成为像其他朋友一样的朋友,父母如果真要成为孩子的朋友,也一定是特殊的朋友,与众不同的朋友。至于这个度,只有家教的艺术才能把握。
2 包办型:爸妈别再控制我
美国心理学家帕萃斯,埃文斯在她的著作《不要控制我》写到,她一个朋友早在两岁时就第一次“看清楚了自己”。当时,他妈妈把他和姐姐单独留下来几个小时,就在那个时候,他“感到一种安全感,并看清了自己……从那时开始,大多数时候他都能感觉到自我的存在”。
个性鲜明,独立的小琳应该是这少部分人中之一,“我小时候希望父母中的至少一人或两人都尊重我的独立性,尊重我的自我感觉,而不是把他们‘内在的小孩’强加到我头上”。
小琳说起小时候还是一脸无奈“我小时候学习并不错,老师都是肯定的,但是看起来还是没达到他们的标准,也许他们读书的时候太好了,不能相信自己的女儿不拔尖”。
最受伤害的一次是小琳中考时,考完回家那天小琳特别高兴,她觉得自己发挥的不错。结果在成绩单和分数线下来之前的那几天,爸妈不停的请客送礼托关系找人,认为小琳肯定考不上。“结果成绩单下来发现分数超重点,最后还拿了奖学金。尽管这样,那个暑假一点儿也不高兴,就觉得他们能不能对我自信一次”。
小琳是幸运的,她没有被包办型的家庭摧毁。这也许是因为她一直学习很好,所以在父母的高要求之间一直保持着平衡,但很多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他们最终成了包办型家庭的牺牲品。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在他的著作《父母手记:教育好孩子的101种方法》中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心理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了?
夫人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了?夫人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你嫌他笨手笨脚了,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为他谋得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凑近专家问;您怎么知道的?
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
夫人间,以后我该怎么办?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你 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说回小琳,她觉得妈妈现在越来越像小孩子,“有时候很任性,比如找男朋友的问题,就一定要按照她说的去做,现在的男朋友她也正闹着要我分手”,小琳与妈妈的关系,现在有些倒置,妈妈是动不动就使性子的“小孩”,而女儿则是善于站在妈妈的角度上为妈妈考虑的“大人”。女儿希望不惹妈妈生气,也懂妈妈的一片好心,只是毕竟婚姻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妈妈的事情,所以她不愿意妥协,而是希望在这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
“说起来好笑,妈妈为了让我明白婚姻不是儿戏,给我买了一摞书,都是什么《活得好不如嫁得好》,《20岁女人的婚姻生活》这种怪书,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专家点评:
包办型的父母不信任孩子的成长,自身缺少安全感,他们将自己的不成熟与焦虑投射于孩子,自我中心式地觉得孩子离不开自己,其实是他们不成熟,离不开孩子,这种家庭气氛下,很可能形成一个不会独立生活、不会独立决策的懦弱的人格,孩子甚至可能成为精神残疾儿,因为缺少承担责任和选择的机会。记住,爱不是一味地,简单地给予,而是合理的,符合孩子需要的给予。
3 伤害型:压抑的生活让我不堪重负
“从很多年前开始,我就生活在一个基本上近乎于绝望的环境中。”我所得到的,除了伟大的母爱和父爱之外,还有父和母之间刻骨铭心的仇恨,这种仇恨就像黑咖啡,它和哺育我的乳汁掺在一起,喝下去,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苦涩。
应该是从上初中后开始,我变得不爱说话,但我却非常痛恨那些如“老实、呆、憨”的评语,我更痛恨那些给我诸如此类评语的人,当然,我是指那些取笑我的人,而不是关心我的同事和朋友们。
有好多事情,我想改变,但二十几年压抑的生活几乎让我不堪重负。
前一阵,我特别希望把我的经历,具体到每一个细节,说给别人听。但近来我愈发感到我几乎什么都不想说了,这是一种成熟表现,还是彻底厌倦的表现?
心情似乎好些了,打字的速度也在加快。
在很多私下的场合,大家都希望我多写些文字。但我一直无动于衷,其实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自认为并不是一个能写出一手漂亮文章的家伙,而在博客上诉说山水情怀抑或生命感悟,对于我这种时不时精神萎靡的人来说,更是对牛弹琴。
也许我暂时能做到的,只是发泄。
对新城的采访进行的很艰难,以上这些段落也是他在邮箱里发给我的。我们的采访多数时间进行不下去,因为他“对于过往,不想多说什么”。实际上他的确是个有才华的人,他很聪明,敏感,文字常常直击人心。
为了让采访能进行的下去,我跟他开始扯些不相干的话题,谈到去哪个可爱的城市去旅游时,他说“我没有兴趣,我认为我这种人就不该去旅游”。说实话,听到这一句,我很心疼。虽然眼前这个男人并不需要谁的保护。
新城的爸妈在他小时候一直无休止的争吵,“他们感情很差,但是他们总是说,我们若不是为了你早离了”。新城说到这里沉默了一会儿,“他们认为大家都要为了孩子忍,让这个家庭健全下去,他们要的健全不过是健全的冷酷而已,读中学的时候我想对他们说,我宁肯要一个温暖的有责任感的正常的单亲家庭,也不要一个集中营似的家庭地狱,你知道一直到现在我还有心理阴影,我吃饭会很快,我有时候会恍惚,我怕我眼前的盘子会突然被人拿起来摔碎”。
父母在儿时就离异的顾元个性狂放,半年前她在网上跟一个男孩相识,两个人相约第二天去民政局门口见面领结婚证。“我们是闪婚的极端分子,原因就是我不想过分了解跟我结婚的这个人——我的丈夫,我希望他是神秘的”。领结婚证后的那一个月是甜蜜的,他们去了趟越南,还发给我看在海滩上的照片。
两个月后,顾元再次去了民政局。和她神秘的丈夫办离婚手续,“我想我太不了解他,也许我还不能适应成为别人的妻子这个身份,谁知道呢,过不到一起自然就离婚喽”。顾元说起离婚看上去十分轻松,现在的顾元一个人租住在小房子里,很少出门,她说自己是标准的宅女。“父母都有了自己新的家庭,对于我的婚变他们一无所知,当然看起来他们对我不感什么兴趣”。顾元说到这里又露出她的笑容,但是我在她眼睛里看到和新城同样的东西:不快乐。
专家点评:
伤害型的父母的确不少,其实他们有 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婚姻本身缺少爱和沟通,婚姻质量不佳。生活就是很怪,婚姻质量不佳的和彼此下爱的人竟然不影响生孩子,其实孩子不该出生。当父母之间心生恶意时,是不配生孩子的,因为孩子只能是爱的结晶。可偏偏他们生育了孩子,又不得不养育,结果孩子就是绝对的牺牲品。我想对孩子说,父母这样彼此伤害,或者伤害你,不是故意的,也不能说明父母是坏人,是恶人,是因为他们的软弱和可怜,他们足需要帮助的人,可他们的无助,得不到帮助,对你的伤害只是内心的能量的宣泄而己。你只不过是一个出气桶。所以,而对恶毒的语言和恶意,你尽管不要去理睬,不要过于敏感,不要认为你自己是不好的,只是你父母不够好罢了,他们具有不健全的人格,而你自已是健全的,就当他们是生活中一面镜子,你要做的就是把他们当作人生的教训,不重复他们的错误罢了。
4 火星人型:他们拿我当玩具
为什么要单独列出这个型号的父母,首先就是这种父母很少见,说出来够好玩,其次呢,这种父母可以有娱乐大众的意思。有火星人父母的这个“幸运儿”叫做小淼。她时常对着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说“把你长成现在这样你得感谢我”。
小时候的林小淼遭遇过最离谱的事情是,小学四年级放暑假了,拿着三好学生奖状高高兴兴回到家发现家门紧闭,门口贴一纸条上书:乖女儿,我们去旅游了,你去舅舅或姑姑家过暑假,祝你暑假愉快,记得按时完成暑假作业哦。“这件事情在我心里留下了很灰的阴影”小淼总结到。
“我小时候我妈很喜欢搞恐怖主义拿来调我口味。有一次大概是作业做的不好还是什么小问题,苛刻的淼妈叫我不要背书包上学了,她拿一个当年我家买青菜的绿篮子说,喏,你就用这个拎书去上学好了。然后她自己觉得这个笑话讲得很成功,就得意地哈哈大笑。我就气死了说又说不过她,心里留下了很灰的阴影”。小淼无奈地说“他们拿我当玩具”。
当然小淼的爸爸也不见得比妈妈靠谱到哪里去,淼爸爸十年九不遇送小淼去上小学的路上,父女两人一前一后走着,忽然淼爸爸转身问小淼“嗳,乖女,你读几年级啦?”“我当时气死了,心里留下了很灰的阴影”。
“爸爸只为我开过一次家长会,还是我妈去出差了,爸爸回来还说,你们那班主任还当老师呢,声音太小了,根本听不到!我问怎么回事。爸爸理直气壮的说,我坐最后一排看看他是不是能做到让声音灌到坐在教室每个角落的学生耳朵里,他果然不称职”。 被当作玩具戏弄还有一次,是小时候出去春游,路上遇到了爸爸出诊,(小淼的爸爸是医生)。他坐在医院的急救车里,大概是救病人回来了,所以他才闲得有时间。他看到一排学生走在路上,其中有自己的女儿,于是让车开很慢,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喊他新起给女儿的外号“大葱!”“我觉得丢脸死了”,想急速走开又必须站在队伍里,怒视不敢言,因为老师要求不许交头接耳。他就更得意了不停喊“大葱,你怎么不答应?”“大葱啊,你们去哪里?”这样的话,站我前面的同学发现这个中年男人叫的是我,笑得肩膀不停抖。我气得不行,忍无可忍,大声回到“怎么这么讨厌!茄子把!”(因为我爸做菜烧茄子总爱将茄子把留着,我又很讨厌吃,所以即兴给他起了这样一个绰号)。我爸爸听到回骂马上神清气爽,坐着急救车驶入远方,小淼说“当然,我的大葱的外号也在班上广为传播,心里留下了很灰的阴影”。
“最最不可思议的是”,小淼补充到,“我从小学开始要买什么东西都是要写申请的,比如买双新球鞋,要写一份申请,这个申请要给三个以上的家长(包括七大姑八大姨这种亲戚)签字通过,领导即我妈才给拨款。”申请上要写明必买原因,“必买原因”要完全超过“不买也行”原因家长才给签字,所以很多时候我都嫌麻烦就不申请了。有这样一个火星老爸老妈大概就锻炼了小淼的火星性格,很多时候她总在状况外,不知道此刻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当然快乐也是有很多的,不过我做了妈妈说不定会延续我爸妈的风格继续火星下去,这个谁又能知道呢”。
专家点评:
老实说,我在生活中还没有见到这样充满幽默的家长,虽然这种家长很少,但值得分析。这种幽默是教育中宝贵的因素,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是心理健康的促进要素,多少冲突与尴尬,被幽默化解,但是幽默要分场合与时机,尤其大人的幽默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家长要记住自己的角色,先扮演家长的角色,再扮演员的角色,而不能倒过来,此外,生活也不可能全部是游戏,还耍正戏,生活是游戏与正戏构成的全景。
5 放牛吃草型:教给我人生最宝贵的
“我成长的关键时刻都不是妈妈教我的,说起来有时候会在心里埋怨她的粗心”从事美术工作的橘子说,第一次月经来潮,第一次买文胸,全是好姐妹点拨的。“我高中的时候在同学的指导下才开始买文胸穿,很多女孩子必须要知道的事情我也知道的特别晚,所以我现在还看起来像个小孩子,一点也不成熟”。
尽管如此,妈妈在橘子心里还是十分伟大“她是自己做,做给我看,让我看什么样子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不可以去做的”。妈妈和爸爸的恩爱让橘子看在眼里,妈妈毫不避讳的在橘子面前对爸爸说爱,而且对橘子说“嫁给你爸爸,是我一生最骄傲的事”。“妈妈的例子就是,只要这个人正直,值得你去爱,那就好好爱,忠诚,永不背叛。这是妈妈教给我最宝贵的东西”。
小沐的爸爸妈妈也是放牛吃草型父母,只不过还在人生道路上增设了些挫折的障碍。“我大概是我们这个年龄段最不自恋的一个人”,小沐说“爸妈总是在提醒我,我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个人,多么普通多么平凡,我从小就在这个提醒中成长”。
小沐的父母如果方式得当无疑是对的,我们看到了健康的小沐。幼小的孩子都是自恋的,他们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这是天然的自恋。孩子没走人社会之中时,父母和亲人就代表了社会。做父母的一味溺爱孩子,放纵孩子的一切欲望、要求,就是告诉孩子他的一切欲望都是合理的,社会都该满足的,他的自恋是对的,长此以往,孩子的天然自恋就没有遭遇真正挫折,心中有了这个自我中心的定式,再难走出来。
有些孩子则是幸运的,他们离开父母亲人后,在幼儿园或是小学经受挫折、坎坷,得到宝贵的人生经验,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懂得了自己要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自己。有些则没有这么幸运,一帆风顺地走下去,自我无限膨胀,但当走到真正的社会中时,自我为中心遭到毫不手软的打击,社会环境无情地摧毁了他已经固化的自恋的心理定式。这时,他再以一己之力与社会抗衡,面临的就只是灭顶之灾。
别人不会溺爱你的孩子,做父母的,必须先意识到这一点。孩子在探寻过程中,挫折是必须的体验,也是必然的体验。
专家点评:
家庭教育中“放”与“收”的尺度是一个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微妙事情。如果一味放手不加指导和呵护,孩子会缺少家庭的凝聚力,缺少爱的能力;但过多的干涉则妨碍孩子的独立性。这个还与年龄阶段有关,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可以多多关爱,主动指导;当孩子长大后,家长要抓大放小,在原则事情上指导孩子,给予意见,小事情上尽量让孩子做主。其实过于放的家长,是因为自己工作太忙,或工作压力过大,而无精力教育孩子,而过于收的家长则是不信任孩子成长,总是看到孩子负面行为,夸大负面行为,是把自己的焦虑传达给了孩子。家教是艺术,其要点是灵活和有效。
6 自家萝卜型:爸爸是错的
张名现在认为爸爸全错了,她从出生到现在的工作都是爸爸一手安排,张名从没自己为自己处理过任何事情。“我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我是最棒的,所有的小朋友都不如我,他们都没我聪明”张名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不好意思“到现在,很多时候我也是这么看我的同龄人”。
相貌并不出众的张名在采访中随便翻看时尚杂志,她对模特的评论通常是“这女人长得真丑”。从大学毕业到顺利通过爸爸的关系去一所高等学校当老师,张名认为自己的道路一帆风顺。
“我从来不会用什么ATM机,都是我爸给我现金,我不会取钱,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我爸说聪明人不需要学会做这些俗气的事情。”张名说爸爸曾在自己刚去外地读大学的第一年给自己办了一张银行卡,方便汇款,“但是没办法啊,我就是学不会用,我们班里好几个同学都知道我的密码,都是她们帮我取钱。只有一次,我试着自己取钱,我不知道怎么操作所以银行卡被吞掉。那天排在我身后的人都没取成钱”。张名笑着说“我趴在取款机上不许他们动,后来我爸从北京坐飞机来我们学校帮我解决的这个问题”。
“我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当然我也不屑于做这些俗事,我没有朋友,但是我爸说他们都不配做我的朋友”张名说话的时候很长时间作为采访者的我无法说一句话。我问了些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从没参加过春游,秋游什么的集体活动,我甚至没参加过学校运动会,但凡集体活动我爸都不让我参加,说不安全”。所以现在的张名给同学们上完课后,都是一个人呆在家里看书,听音乐。
“直到去年。我觉得爸爸对我做的全错了,我没有人爱,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爸说我身边的男孩子都配不上我”。张名也去频繁的相亲,但将近30岁的她谁也看不上“我的学生也说我清高,但是清高没什么不好,曲高和寡么”。妈妈去世的早,张名从高中开始就单独和爸爸生活在一起,爸爸对张名毫无保留的爱有时候也让她觉得透不过气“他认为我是个小孩子。我做什么事情都是不安全的”。采访被打断过三次,都是张爸爸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里不停叮嘱女儿“采访结束后赶快回家”。
专家点评:
这个女儿被父亲“催眠了”,从小开始父亲就认为自己全能的上帝,女儿是被保护的对象,“一切都有我呢,你不用怕”。这个全能的父亲强化着女儿对自己的依恋,女儿的依恋反过来强化了父亲的全能,这个恶性循环形成了一个虚幻的家庭气氛,产生了子女的不健康的人格。记得前不久的另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女儿要见某明星受到拒绝,身为教师的老父出面面对媒体,指责明星的行为,最后竟然跳海自杀身亡。当父女都被这种催眠“忽悠”而进入幻想的生活时,真实的生活就会变得很危险,女儿后来因为环境的改变而身处的真实生活不仅变得危险,而且简直是危机重重,因为女儿不知道还存在着真实的生活。正如霍妮形容神经症病人心态时引用的一位病人的话,“生活真危险,居然还充满了现实。”好在女儿的梦幻最终被现实所惊醒,愿她从此开始走上寻找真实的生活之路。
刘翔平1959年生,1978年以盘锦市文科第二名成绩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1985年硕士毕业后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师从我国心理学大师高觉敷,198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工作,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咨询与临床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心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北京翔平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培训学校校长,全国儿童学习障碍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健康促进会常务理事,国际学校心理学会会员。北京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兼职教授。美国新罕布尔什大学访问学者。
1 姐妹淘型:老妈和我交换情书
九月十号,教师节。刚满24岁的鲲鲲准备给爸爸妈妈寄一张节日卡片,“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但是他们却是专属我的好老师,工作第一年,我要谢谢他们”。像鲲鲲这样刚刚参加工作的80后有这种想法的并不多。接受采访那天,鲲鲲正低头给妈妈发短信,“每天都给她发短信,主动报告一天的情况”。
大学毕业后在媒体工作的鲲鲲是个性情随和的乖乖女。“我老妈更多时候像我的一个姐妹淘”,因为爸爸从事美术工作,常年出去写生,妈妈很早就辞去工作在家做起了专职母亲,全力抚养她。“在我同龄人中这种情况很少见,妈妈年轻的时候为我付出很多”。
说起和母亲建立姐妹淘友谊,还要从交换情书这件事说起。鲲鲲读高中的时候就是班里的小美女,有不少男孩子追求她,班主任给妈妈打电话报告情况,“说让我妈配合老师抓好中学生早恋工作”。没像一般母亲那样听到女儿早恋就歇斯底里,鲲鲲在放学回家后从妈妈手里接过一封信。“那是我爸在日本工作的时候写给我妈的情书,老妈给我看了个开头,然后问我想看吗?想的话拿你同学写给你的情书来交换”。
母女俩顺利交换情书。“看完以后觉得老妈贏我很多,他们那才是爱情啊,我那个小儿科的跟他们一比不值一提”。鲲鲲笑着摇头“我妈看完我的情书后提的建议是:这男孩文笔太差劲了吧,你怎么也得找个文笔跟你爸差不多的才行。所以早恋这事就这么拨过去了”。更让鲲鲲感动的是,妈妈给班主任打电话说,孩子们根本没有早恋,只是很正常的同学关系。从那以后鲲鲲就和妈妈成了同学们都羡慕的姐妹淘。“一直到现在,甚至我对哪个男孩有好感她都是第一时间知道,就觉得妈妈是个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特别信任她”。
虽然爸爸很少在家,鲲鲲说起爸爸还是一脸的幸福“在别人眼睛里他是画家,在我眼里他就是个普通的好爸爸”,尽管从事艺术,爸爸从没强制过女儿去学画画,“我甚至没去碰过画笔,我小时候对爸爸说觉得画画是特没劲一事,因为画画就不能和爱你的人在一起,像他一样老出差在外地。我理想的生活是和自己的另一半恩爱的生活在一起,早上牵手逛逛早市,晚上牵手逛逛公园”。对于鲲鲲这种不怎么算理想的理想,爸爸仍然十分赞同。去年爸爸的画展去了很多朋友,鲲鲲也在现场,当有人问起爸爸哪个是他最满意的作品时,爸爸说,女儿是我最满意的作品。“现在想起来还是特别感动”。
独自一人生活在北京的一间公寓,每天下班的地铁上都跟妈妈发短信报告一天的情况,回到家在MSN上和爸爸交谈心得,鲲鲲会觉得一天的生活很充实。“有一天我做了妈妈,我要完全学我妈妈的样子,和我的孩子交好朋友,但我不确定有没有他们做得好,希望如此吧”,鲲鲲笑着说。
专家点评:
朋友型父母最难当,也是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的,生活中也很少。父母能和儿女成为真正的朋友吗?不可能,与不必要,我认为,父母永远是父母,有权威和威信,能保护儿女,但如果在这个基础上,父母能够蹲下来平等地与孩子相处,能够平等地分享自己的经验,真是子女福气。我甚至觉得,如果孩子看了父母的情书会不会有不自在的反应呢?会不会因此而改变对父母的看法呢?可能我还是传统了,觉得父母还是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为好,成为知心朋友固然可取,但也不能成为像其他朋友一样的朋友,父母如果真要成为孩子的朋友,也一定是特殊的朋友,与众不同的朋友。至于这个度,只有家教的艺术才能把握。
2 包办型:爸妈别再控制我
美国心理学家帕萃斯,埃文斯在她的著作《不要控制我》写到,她一个朋友早在两岁时就第一次“看清楚了自己”。当时,他妈妈把他和姐姐单独留下来几个小时,就在那个时候,他“感到一种安全感,并看清了自己……从那时开始,大多数时候他都能感觉到自我的存在”。
个性鲜明,独立的小琳应该是这少部分人中之一,“我小时候希望父母中的至少一人或两人都尊重我的独立性,尊重我的自我感觉,而不是把他们‘内在的小孩’强加到我头上”。
小琳说起小时候还是一脸无奈“我小时候学习并不错,老师都是肯定的,但是看起来还是没达到他们的标准,也许他们读书的时候太好了,不能相信自己的女儿不拔尖”。
最受伤害的一次是小琳中考时,考完回家那天小琳特别高兴,她觉得自己发挥的不错。结果在成绩单和分数线下来之前的那几天,爸妈不停的请客送礼托关系找人,认为小琳肯定考不上。“结果成绩单下来发现分数超重点,最后还拿了奖学金。尽管这样,那个暑假一点儿也不高兴,就觉得他们能不能对我自信一次”。
小琳是幸运的,她没有被包办型的家庭摧毁。这也许是因为她一直学习很好,所以在父母的高要求之间一直保持着平衡,但很多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他们最终成了包办型家庭的牺牲品。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在他的著作《父母手记:教育好孩子的101种方法》中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心理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了?
夫人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了?夫人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你嫌他笨手笨脚了,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为他谋得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凑近专家问;您怎么知道的?
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
夫人间,以后我该怎么办?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你 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说回小琳,她觉得妈妈现在越来越像小孩子,“有时候很任性,比如找男朋友的问题,就一定要按照她说的去做,现在的男朋友她也正闹着要我分手”,小琳与妈妈的关系,现在有些倒置,妈妈是动不动就使性子的“小孩”,而女儿则是善于站在妈妈的角度上为妈妈考虑的“大人”。女儿希望不惹妈妈生气,也懂妈妈的一片好心,只是毕竟婚姻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妈妈的事情,所以她不愿意妥协,而是希望在这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
“说起来好笑,妈妈为了让我明白婚姻不是儿戏,给我买了一摞书,都是什么《活得好不如嫁得好》,《20岁女人的婚姻生活》这种怪书,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专家点评:
包办型的父母不信任孩子的成长,自身缺少安全感,他们将自己的不成熟与焦虑投射于孩子,自我中心式地觉得孩子离不开自己,其实是他们不成熟,离不开孩子,这种家庭气氛下,很可能形成一个不会独立生活、不会独立决策的懦弱的人格,孩子甚至可能成为精神残疾儿,因为缺少承担责任和选择的机会。记住,爱不是一味地,简单地给予,而是合理的,符合孩子需要的给予。
3 伤害型:压抑的生活让我不堪重负
“从很多年前开始,我就生活在一个基本上近乎于绝望的环境中。”我所得到的,除了伟大的母爱和父爱之外,还有父和母之间刻骨铭心的仇恨,这种仇恨就像黑咖啡,它和哺育我的乳汁掺在一起,喝下去,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苦涩。
应该是从上初中后开始,我变得不爱说话,但我却非常痛恨那些如“老实、呆、憨”的评语,我更痛恨那些给我诸如此类评语的人,当然,我是指那些取笑我的人,而不是关心我的同事和朋友们。
有好多事情,我想改变,但二十几年压抑的生活几乎让我不堪重负。
前一阵,我特别希望把我的经历,具体到每一个细节,说给别人听。但近来我愈发感到我几乎什么都不想说了,这是一种成熟表现,还是彻底厌倦的表现?
心情似乎好些了,打字的速度也在加快。
在很多私下的场合,大家都希望我多写些文字。但我一直无动于衷,其实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自认为并不是一个能写出一手漂亮文章的家伙,而在博客上诉说山水情怀抑或生命感悟,对于我这种时不时精神萎靡的人来说,更是对牛弹琴。
也许我暂时能做到的,只是发泄。
对新城的采访进行的很艰难,以上这些段落也是他在邮箱里发给我的。我们的采访多数时间进行不下去,因为他“对于过往,不想多说什么”。实际上他的确是个有才华的人,他很聪明,敏感,文字常常直击人心。
为了让采访能进行的下去,我跟他开始扯些不相干的话题,谈到去哪个可爱的城市去旅游时,他说“我没有兴趣,我认为我这种人就不该去旅游”。说实话,听到这一句,我很心疼。虽然眼前这个男人并不需要谁的保护。
新城的爸妈在他小时候一直无休止的争吵,“他们感情很差,但是他们总是说,我们若不是为了你早离了”。新城说到这里沉默了一会儿,“他们认为大家都要为了孩子忍,让这个家庭健全下去,他们要的健全不过是健全的冷酷而已,读中学的时候我想对他们说,我宁肯要一个温暖的有责任感的正常的单亲家庭,也不要一个集中营似的家庭地狱,你知道一直到现在我还有心理阴影,我吃饭会很快,我有时候会恍惚,我怕我眼前的盘子会突然被人拿起来摔碎”。
父母在儿时就离异的顾元个性狂放,半年前她在网上跟一个男孩相识,两个人相约第二天去民政局门口见面领结婚证。“我们是闪婚的极端分子,原因就是我不想过分了解跟我结婚的这个人——我的丈夫,我希望他是神秘的”。领结婚证后的那一个月是甜蜜的,他们去了趟越南,还发给我看在海滩上的照片。
两个月后,顾元再次去了民政局。和她神秘的丈夫办离婚手续,“我想我太不了解他,也许我还不能适应成为别人的妻子这个身份,谁知道呢,过不到一起自然就离婚喽”。顾元说起离婚看上去十分轻松,现在的顾元一个人租住在小房子里,很少出门,她说自己是标准的宅女。“父母都有了自己新的家庭,对于我的婚变他们一无所知,当然看起来他们对我不感什么兴趣”。顾元说到这里又露出她的笑容,但是我在她眼睛里看到和新城同样的东西:不快乐。
专家点评:
伤害型的父母的确不少,其实他们有 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婚姻本身缺少爱和沟通,婚姻质量不佳。生活就是很怪,婚姻质量不佳的和彼此下爱的人竟然不影响生孩子,其实孩子不该出生。当父母之间心生恶意时,是不配生孩子的,因为孩子只能是爱的结晶。可偏偏他们生育了孩子,又不得不养育,结果孩子就是绝对的牺牲品。我想对孩子说,父母这样彼此伤害,或者伤害你,不是故意的,也不能说明父母是坏人,是恶人,是因为他们的软弱和可怜,他们足需要帮助的人,可他们的无助,得不到帮助,对你的伤害只是内心的能量的宣泄而己。你只不过是一个出气桶。所以,而对恶毒的语言和恶意,你尽管不要去理睬,不要过于敏感,不要认为你自己是不好的,只是你父母不够好罢了,他们具有不健全的人格,而你自已是健全的,就当他们是生活中一面镜子,你要做的就是把他们当作人生的教训,不重复他们的错误罢了。
4 火星人型:他们拿我当玩具
为什么要单独列出这个型号的父母,首先就是这种父母很少见,说出来够好玩,其次呢,这种父母可以有娱乐大众的意思。有火星人父母的这个“幸运儿”叫做小淼。她时常对着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说“把你长成现在这样你得感谢我”。
小时候的林小淼遭遇过最离谱的事情是,小学四年级放暑假了,拿着三好学生奖状高高兴兴回到家发现家门紧闭,门口贴一纸条上书:乖女儿,我们去旅游了,你去舅舅或姑姑家过暑假,祝你暑假愉快,记得按时完成暑假作业哦。“这件事情在我心里留下了很灰的阴影”小淼总结到。
“我小时候我妈很喜欢搞恐怖主义拿来调我口味。有一次大概是作业做的不好还是什么小问题,苛刻的淼妈叫我不要背书包上学了,她拿一个当年我家买青菜的绿篮子说,喏,你就用这个拎书去上学好了。然后她自己觉得这个笑话讲得很成功,就得意地哈哈大笑。我就气死了说又说不过她,心里留下了很灰的阴影”。小淼无奈地说“他们拿我当玩具”。
当然小淼的爸爸也不见得比妈妈靠谱到哪里去,淼爸爸十年九不遇送小淼去上小学的路上,父女两人一前一后走着,忽然淼爸爸转身问小淼“嗳,乖女,你读几年级啦?”“我当时气死了,心里留下了很灰的阴影”。
“爸爸只为我开过一次家长会,还是我妈去出差了,爸爸回来还说,你们那班主任还当老师呢,声音太小了,根本听不到!我问怎么回事。爸爸理直气壮的说,我坐最后一排看看他是不是能做到让声音灌到坐在教室每个角落的学生耳朵里,他果然不称职”。 被当作玩具戏弄还有一次,是小时候出去春游,路上遇到了爸爸出诊,(小淼的爸爸是医生)。他坐在医院的急救车里,大概是救病人回来了,所以他才闲得有时间。他看到一排学生走在路上,其中有自己的女儿,于是让车开很慢,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喊他新起给女儿的外号“大葱!”“我觉得丢脸死了”,想急速走开又必须站在队伍里,怒视不敢言,因为老师要求不许交头接耳。他就更得意了不停喊“大葱,你怎么不答应?”“大葱啊,你们去哪里?”这样的话,站我前面的同学发现这个中年男人叫的是我,笑得肩膀不停抖。我气得不行,忍无可忍,大声回到“怎么这么讨厌!茄子把!”(因为我爸做菜烧茄子总爱将茄子把留着,我又很讨厌吃,所以即兴给他起了这样一个绰号)。我爸爸听到回骂马上神清气爽,坐着急救车驶入远方,小淼说“当然,我的大葱的外号也在班上广为传播,心里留下了很灰的阴影”。
“最最不可思议的是”,小淼补充到,“我从小学开始要买什么东西都是要写申请的,比如买双新球鞋,要写一份申请,这个申请要给三个以上的家长(包括七大姑八大姨这种亲戚)签字通过,领导即我妈才给拨款。”申请上要写明必买原因,“必买原因”要完全超过“不买也行”原因家长才给签字,所以很多时候我都嫌麻烦就不申请了。有这样一个火星老爸老妈大概就锻炼了小淼的火星性格,很多时候她总在状况外,不知道此刻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当然快乐也是有很多的,不过我做了妈妈说不定会延续我爸妈的风格继续火星下去,这个谁又能知道呢”。
专家点评:
老实说,我在生活中还没有见到这样充满幽默的家长,虽然这种家长很少,但值得分析。这种幽默是教育中宝贵的因素,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是心理健康的促进要素,多少冲突与尴尬,被幽默化解,但是幽默要分场合与时机,尤其大人的幽默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家长要记住自己的角色,先扮演家长的角色,再扮演员的角色,而不能倒过来,此外,生活也不可能全部是游戏,还耍正戏,生活是游戏与正戏构成的全景。
5 放牛吃草型:教给我人生最宝贵的
“我成长的关键时刻都不是妈妈教我的,说起来有时候会在心里埋怨她的粗心”从事美术工作的橘子说,第一次月经来潮,第一次买文胸,全是好姐妹点拨的。“我高中的时候在同学的指导下才开始买文胸穿,很多女孩子必须要知道的事情我也知道的特别晚,所以我现在还看起来像个小孩子,一点也不成熟”。
尽管如此,妈妈在橘子心里还是十分伟大“她是自己做,做给我看,让我看什么样子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不可以去做的”。妈妈和爸爸的恩爱让橘子看在眼里,妈妈毫不避讳的在橘子面前对爸爸说爱,而且对橘子说“嫁给你爸爸,是我一生最骄傲的事”。“妈妈的例子就是,只要这个人正直,值得你去爱,那就好好爱,忠诚,永不背叛。这是妈妈教给我最宝贵的东西”。
小沐的爸爸妈妈也是放牛吃草型父母,只不过还在人生道路上增设了些挫折的障碍。“我大概是我们这个年龄段最不自恋的一个人”,小沐说“爸妈总是在提醒我,我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个人,多么普通多么平凡,我从小就在这个提醒中成长”。
小沐的父母如果方式得当无疑是对的,我们看到了健康的小沐。幼小的孩子都是自恋的,他们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这是天然的自恋。孩子没走人社会之中时,父母和亲人就代表了社会。做父母的一味溺爱孩子,放纵孩子的一切欲望、要求,就是告诉孩子他的一切欲望都是合理的,社会都该满足的,他的自恋是对的,长此以往,孩子的天然自恋就没有遭遇真正挫折,心中有了这个自我中心的定式,再难走出来。
有些孩子则是幸运的,他们离开父母亲人后,在幼儿园或是小学经受挫折、坎坷,得到宝贵的人生经验,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懂得了自己要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自己。有些则没有这么幸运,一帆风顺地走下去,自我无限膨胀,但当走到真正的社会中时,自我为中心遭到毫不手软的打击,社会环境无情地摧毁了他已经固化的自恋的心理定式。这时,他再以一己之力与社会抗衡,面临的就只是灭顶之灾。
别人不会溺爱你的孩子,做父母的,必须先意识到这一点。孩子在探寻过程中,挫折是必须的体验,也是必然的体验。
专家点评:
家庭教育中“放”与“收”的尺度是一个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微妙事情。如果一味放手不加指导和呵护,孩子会缺少家庭的凝聚力,缺少爱的能力;但过多的干涉则妨碍孩子的独立性。这个还与年龄阶段有关,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可以多多关爱,主动指导;当孩子长大后,家长要抓大放小,在原则事情上指导孩子,给予意见,小事情上尽量让孩子做主。其实过于放的家长,是因为自己工作太忙,或工作压力过大,而无精力教育孩子,而过于收的家长则是不信任孩子成长,总是看到孩子负面行为,夸大负面行为,是把自己的焦虑传达给了孩子。家教是艺术,其要点是灵活和有效。
6 自家萝卜型:爸爸是错的
张名现在认为爸爸全错了,她从出生到现在的工作都是爸爸一手安排,张名从没自己为自己处理过任何事情。“我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我是最棒的,所有的小朋友都不如我,他们都没我聪明”张名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不好意思“到现在,很多时候我也是这么看我的同龄人”。
相貌并不出众的张名在采访中随便翻看时尚杂志,她对模特的评论通常是“这女人长得真丑”。从大学毕业到顺利通过爸爸的关系去一所高等学校当老师,张名认为自己的道路一帆风顺。
“我从来不会用什么ATM机,都是我爸给我现金,我不会取钱,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我爸说聪明人不需要学会做这些俗气的事情。”张名说爸爸曾在自己刚去外地读大学的第一年给自己办了一张银行卡,方便汇款,“但是没办法啊,我就是学不会用,我们班里好几个同学都知道我的密码,都是她们帮我取钱。只有一次,我试着自己取钱,我不知道怎么操作所以银行卡被吞掉。那天排在我身后的人都没取成钱”。张名笑着说“我趴在取款机上不许他们动,后来我爸从北京坐飞机来我们学校帮我解决的这个问题”。
“我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当然我也不屑于做这些俗事,我没有朋友,但是我爸说他们都不配做我的朋友”张名说话的时候很长时间作为采访者的我无法说一句话。我问了些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从没参加过春游,秋游什么的集体活动,我甚至没参加过学校运动会,但凡集体活动我爸都不让我参加,说不安全”。所以现在的张名给同学们上完课后,都是一个人呆在家里看书,听音乐。
“直到去年。我觉得爸爸对我做的全错了,我没有人爱,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爸说我身边的男孩子都配不上我”。张名也去频繁的相亲,但将近30岁的她谁也看不上“我的学生也说我清高,但是清高没什么不好,曲高和寡么”。妈妈去世的早,张名从高中开始就单独和爸爸生活在一起,爸爸对张名毫无保留的爱有时候也让她觉得透不过气“他认为我是个小孩子。我做什么事情都是不安全的”。采访被打断过三次,都是张爸爸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里不停叮嘱女儿“采访结束后赶快回家”。
专家点评:
这个女儿被父亲“催眠了”,从小开始父亲就认为自己全能的上帝,女儿是被保护的对象,“一切都有我呢,你不用怕”。这个全能的父亲强化着女儿对自己的依恋,女儿的依恋反过来强化了父亲的全能,这个恶性循环形成了一个虚幻的家庭气氛,产生了子女的不健康的人格。记得前不久的另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女儿要见某明星受到拒绝,身为教师的老父出面面对媒体,指责明星的行为,最后竟然跳海自杀身亡。当父女都被这种催眠“忽悠”而进入幻想的生活时,真实的生活就会变得很危险,女儿后来因为环境的改变而身处的真实生活不仅变得危险,而且简直是危机重重,因为女儿不知道还存在着真实的生活。正如霍妮形容神经症病人心态时引用的一位病人的话,“生活真危险,居然还充满了现实。”好在女儿的梦幻最终被现实所惊醒,愿她从此开始走上寻找真实的生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