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吉安市新村办的统一安排,4月14日至17日,由市新村办领导带领各县新村办主任、部分重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一行50人,赴婺源、黄山重点就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期间,听取了“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县清华镇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民建房管控经验、情况介绍,实地参观了婺源思溪延、洪村、江湾,黟县西递、宏村等村。考察中,通过看现场、听介绍、谈体会,考察团成员纷纷表示,此次的考察活动使我们感受颇多、收获较大,触动很深,不仅对婺源美丽乡村建设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得到了启发,回去后一定要扎实开展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把自己的家乡建设成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一、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在对婺源、黟县等地的几天考察过程中,我感触较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生态环境好。我们一路走来,主干道两旁绿树葱葱、植被茂盛,江河、溪流清澈见底,当地对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所到的几个村,村内环境干净整洁,这与县、乡(镇)对农村清洁工作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他们每年给予行政村1万元的补助,且县委书记亲自抓,下到各乡镇、村去督促检查农村卫生工作。二是古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结合好。婺源思溪延、洪村、江湾,黟县西递、宏村等村文化底蕴深厚,江湾村的官文化,西递村的徽商文化等等,都历经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沉积,各种徽派建筑保护较好,石雕、木雕、竹雕、砖雕虽年代久远,但都栩栩如生。他们通过深入挖掘古村的徽商文化、官文化、徽派建筑等元素,结合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这些村庄如今已成为众多游客流连往返的旅游圣地。三是注重环境整治。农村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环境整治,要正确认识到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要拼环境,不拼财力,不引进对环境影响大的工商业,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四是规划管控好。无论是整体规划、区域规范还是控制性详规,到一般农民建房的规划,抓的比较好、比较实。例如在主干道沿线两旁,没有开天窗乱批乱建的,村庄内几乎没有土坯房,新建房屋基本是拆旧建新,且农民建房统一徽派风格。五是长效管理机制好。在确定了一个好的发展规划和思路后,一届领导接着一届领导干,没有以领导变换而变化,没有以领导意志的变化而变化,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狠抓这项工作不动摇,形成了境域内主干道沿线村庄上百公里徽派建筑风格,进一步发展传承了徽派文化。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切实做好“一区一带”美丽乡村百里示范带建设。“一区”即把“一城连四镇”打造成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一带”即把敦永公路沿线打造成党建工作、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和扶贫攻坚四位一体的百里示范带,重点打造敦永线上吉安段百里示范带。全面推进可视范围内的房屋坡屋顶改造、村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开发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沿线各乡镇和县直相关帮扶单位把工作着力点向“一区一带”倾斜,乡镇按照新建住宅统一房型、旧房统一坡屋顶改造、房屋外墙统一粉刷、房屋美化统一色调、破旧危房和猪牛栏舍统一拆除的“五统一”要求,对公路沿线村镇进行改造提升。
二是高标准打造106个基础村点。2013年,吉安县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全面推进、重点培育、争创亮点”的要求,围绕村镇联动、村落连片和大村整体推进的重点,着重建设好今年省批106个新农村建设点。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注入庐陵文化元素。整治建设规划结合当代农民需求和乡村居住功能,与“文化庐陵、山水吉安”的大格局相匹配,突出乡村特点、地域特点、文化内涵,重点打造1-2个村镇联动示范点,2-3个整村推进、村落连片示范点,8-10个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示范点。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依托蜜柚、油茶、横江葡萄、畜禽、蔬菜、花木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专业村,推进庭院经济、劳务经济、旅游经济。
三是推进重点圩镇建设。巩固提升敦厚、永和、凤凰、横江、永阳、敖城、桐坪等7个率先启动乡镇的圩镇和镇村联动点建设,全面推进其它12个乡镇的圩镇及镇村联动点建设,县里对12个乡镇分别给予300万元资金支持,并优先安排50亩以上的新增建设用地,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撬动每个乡镇不少于1500万元资金投入到圩镇建设。坚持镇村联动,圩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要与圩镇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高标准打造镇村联动美丽乡村示范点。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结合扶贫移民、农村危旧房改造、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等项目,促进农村人口向圩镇和中心村集中。支持重点乡镇争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十佳乡镇”,加大镇村改造力度,督促12个重点示范镇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四是加强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美丽乡村建设时间跨度大,有一个梯度培育建设的较长过程,要注重建管结合,推行长效管理,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巩固一个显得尤为重要。下一步,全县将健全长效管理工作机构,将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并建立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已创建村日常卫生保洁、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维护等;强化监督考核,将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工作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作者简介]
罗腾玉,江西省吉安县委农工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上官涛
一、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在对婺源、黟县等地的几天考察过程中,我感触较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生态环境好。我们一路走来,主干道两旁绿树葱葱、植被茂盛,江河、溪流清澈见底,当地对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所到的几个村,村内环境干净整洁,这与县、乡(镇)对农村清洁工作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他们每年给予行政村1万元的补助,且县委书记亲自抓,下到各乡镇、村去督促检查农村卫生工作。二是古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结合好。婺源思溪延、洪村、江湾,黟县西递、宏村等村文化底蕴深厚,江湾村的官文化,西递村的徽商文化等等,都历经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沉积,各种徽派建筑保护较好,石雕、木雕、竹雕、砖雕虽年代久远,但都栩栩如生。他们通过深入挖掘古村的徽商文化、官文化、徽派建筑等元素,结合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这些村庄如今已成为众多游客流连往返的旅游圣地。三是注重环境整治。农村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环境整治,要正确认识到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要拼环境,不拼财力,不引进对环境影响大的工商业,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四是规划管控好。无论是整体规划、区域规范还是控制性详规,到一般农民建房的规划,抓的比较好、比较实。例如在主干道沿线两旁,没有开天窗乱批乱建的,村庄内几乎没有土坯房,新建房屋基本是拆旧建新,且农民建房统一徽派风格。五是长效管理机制好。在确定了一个好的发展规划和思路后,一届领导接着一届领导干,没有以领导变换而变化,没有以领导意志的变化而变化,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狠抓这项工作不动摇,形成了境域内主干道沿线村庄上百公里徽派建筑风格,进一步发展传承了徽派文化。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切实做好“一区一带”美丽乡村百里示范带建设。“一区”即把“一城连四镇”打造成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一带”即把敦永公路沿线打造成党建工作、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和扶贫攻坚四位一体的百里示范带,重点打造敦永线上吉安段百里示范带。全面推进可视范围内的房屋坡屋顶改造、村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开发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沿线各乡镇和县直相关帮扶单位把工作着力点向“一区一带”倾斜,乡镇按照新建住宅统一房型、旧房统一坡屋顶改造、房屋外墙统一粉刷、房屋美化统一色调、破旧危房和猪牛栏舍统一拆除的“五统一”要求,对公路沿线村镇进行改造提升。
二是高标准打造106个基础村点。2013年,吉安县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全面推进、重点培育、争创亮点”的要求,围绕村镇联动、村落连片和大村整体推进的重点,着重建设好今年省批106个新农村建设点。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注入庐陵文化元素。整治建设规划结合当代农民需求和乡村居住功能,与“文化庐陵、山水吉安”的大格局相匹配,突出乡村特点、地域特点、文化内涵,重点打造1-2个村镇联动示范点,2-3个整村推进、村落连片示范点,8-10个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示范点。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依托蜜柚、油茶、横江葡萄、畜禽、蔬菜、花木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专业村,推进庭院经济、劳务经济、旅游经济。
三是推进重点圩镇建设。巩固提升敦厚、永和、凤凰、横江、永阳、敖城、桐坪等7个率先启动乡镇的圩镇和镇村联动点建设,全面推进其它12个乡镇的圩镇及镇村联动点建设,县里对12个乡镇分别给予300万元资金支持,并优先安排50亩以上的新增建设用地,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撬动每个乡镇不少于1500万元资金投入到圩镇建设。坚持镇村联动,圩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要与圩镇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高标准打造镇村联动美丽乡村示范点。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结合扶贫移民、农村危旧房改造、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等项目,促进农村人口向圩镇和中心村集中。支持重点乡镇争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十佳乡镇”,加大镇村改造力度,督促12个重点示范镇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四是加强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美丽乡村建设时间跨度大,有一个梯度培育建设的较长过程,要注重建管结合,推行长效管理,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巩固一个显得尤为重要。下一步,全县将健全长效管理工作机构,将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并建立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已创建村日常卫生保洁、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维护等;强化监督考核,将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工作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作者简介]
罗腾玉,江西省吉安县委农工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上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