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亦是如此,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良。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应用,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也渐趋网络化,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给图书馆采访工作带来较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问题,如经费短缺、文献保障率不够、文献资源形式多样化,采访工作复杂化等;鉴于此,本文结合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网络环境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9.118
高校图书馆工作流程决定着其文献资源建设水平的优劣,而一般来讲采访、编目、流通三大环节起着决定性作用。采访流程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途径。这里的采访,包括选择和采购图书的过程,由专人完成。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高校图书馆的扩建迫在眉睫,同时互联网的深化,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应运而生,所有这些都促成了采访工作环境的复杂化,这就需要采访工作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在识别和选择信息方面提高技能,对需求做出更科学准确的分析。
1 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新形势
1.1 图书馆规模的扩大,藏书量的变化
我国高校扩招始于1999年,自此高校的规模日益增长,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各类高校已达2400余所,在校大学生达2000余万人。按照人均四十册图书最低标准来算,一个拥有1万在校生的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最低必须达到四十万册。以上按每年10%的删除率,高校每年的新书采购量应在10万册左右。对于经费和人员充足的重点高校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了。对于刚刚因扩招而扩充规模的地方高校来说,经费和人员有有限,完成人均40册图书的目标压力很大。
1.2 高校图书馆人员队伍建设问题
一种情况是由于高校扩招,高校图书馆的规模不能与时俱进,图书情报专业人员缺口巨大,馆员不专业,缺乏图书馆专业知识,而相关的文献资源也匮乏,使图书馆的职能局限于借书、还书范畴。再者,就是图书馆的资源和设备完全可以适应本大学的使用,但由于馆员和大学生读者沟通互动太少,造成信息闭塞,难以满足高校学生的新需求,所以,对于新书和电子文献的采访不到位,有的文献是重复购进,有的文献针对性差,直接导致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浪费。
1.3 网络化环境极大地影响了图书馆的业务工作方式
科技时代,信息化、网络化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图书馆也需要跟上时代进步的节奏,传统的采编和流通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高校的需要,而利用成熟的系统软件管理运作图书馆,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运行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到采访方式上,构建了现代化的书目系统平台,减轻了采访人员的工作强度,图书的选择采购工作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进行,既省时又省力。
2 高校图书采访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经费短缺,文献保障率不够
笔者调查发现,虽然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不少,高达百万册,但三分之一的书籍用处不大,如果以师生读者一万人计算,按人均40册的保障量,与目标还存在一定距离。分析原因,经费问题是关键,更多的高校将大量的财力用到了基础建设方面,无形中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而另一个原因也不容忽视,图书资料价格上涨,图书馆的文献书籍更新率低,新书采购周期过长,造成文献保障率不高的现状。
2.2 信息知识更新过快,文献有效期短,更新率需要提高,是采访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许多高校每年的图书招标工作安排在当年的4月、5月,当年的新书送到图书馆已是9月了,然后编目加工送到流通书供师生借阅。有些时效性强的资料,比如时事政治类的已经过期很久了,造成了浪费。还有一些因为图书供给商的原因,图书错送或重复购进,也是造成文献资源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2.3 文献资源形式多样化,采访工作复杂化
一些图书馆里分工不合作,造成资源浪费,比如文献的采购归采编部,而文献管理工作则由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负责。现代化的图书馆,由电子数据库做平台,而采编部工作人员往往将电子文献的采访推到电子阅览室,而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又缺乏采购文献的经验,双方互相推诿,而采购经费又紧张,文献质量难以保障。此外,现阶段市场上的出版机构太多,很多文献种类出自不同出版社,文献多而重,此时图书馆采购如果仅按照要求来进行采购,没有进行筛选,很容易重复购书,浪费图书馆购书资金,所有要选有价值文献还是非常困难的。
3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对策
3.1 制订以读者为导向的采购需求计划
作为图书馆采访,在采购前的第一项任务是做需求分析,其根据是本校专业特色和文献的需求缺口,这也是新学年的采购文献的总体目标,然后联系书商,对照新书目录进行订购。要做好图书采购工作,要求采编部的员工与图书馆的读者勤交流,多沟通,站在读者需求的角度去制订购书计划,图书馆可以开办信箱,可以网上留言,集思广益收取读者的建议,有的放矢地进行采购,既可节约经费,又提高了图书利用率,做到双赢。考察国外先进的图书馆,“读者决策模式”(PDA)的文献采购系统已经屡见不鲜,按需购买是现代化图书馆的制胜法宝,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文献的利用率高,读者也高度满意。目前,PDA系统在我国方兴未艾,由于使用时间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但传统的文献采购方式早晚会被取代。
3.2 高校合作开发中文图书采访平台网
2010年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合作开发了一个中文图书采访平台,包括书目库、业务交流、书目查重、生成订单等功能,并根据用户不同的身份确定其使用的权限,此系统出现以来,在不少的图书馆得到了实际运用和好评。当然一个系统不可能适合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实际,此系统是基于像武汉大学这样的“985”工程高校,资金和技术雄厚,现阶段许多地方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学校已经普及这个平台,该平台大多是由南京大学开发的汇文图书系统,但仍有学校尚未购置该平台。所以部分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多与同类型的高校进行交流借鉴,自己开发或者选取适合自己的平台,提高采访工作的效率。
3.3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美国的学科馆员制度始于20世纪60年代,清华大学于1998年创立了学科馆员制度,是我国的首例。学科馆员是个新名词,其含义为有相关学科知识,又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人员。虽然我国的学科馆员历时不短,但目前为止全国只有“985”高校图书馆里有学科馆员。而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知识背景落后,在书目选购上就会出现问题。建立强健的学科馆员队伍,图书馆服务水平提高指日可待。
3.4 合理协调纸质图书和电子数据库、中文和外文文献的关系
目前,大多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还不达标,纸质书占有率还很高。高校图书馆中,中文图书占大部分,因为学科需要,外文图书采购也是采访人员的工作,这就需要采访人员采购国际上高尖端的精品文献,采购前与教师、学生多交流,与电子阅览室技术部门人员多沟通,并通力合作,以满足教学和学科研究的质量需要。
通过对图书馆采访业务现况的分析,有利于促进图书馆采访业务的正常开展,有利于图书馆采访业务质量的提升,有利于促进高校图书馆采访整体水平与服务能力的提升,因此,对图书馆采访业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宏宇.谈网络平台建设对高校图书采访工作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15).
[2]沈峥.对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的若干思考[J].科技风,2014(1).
[3]王蕊.有关图书采访工作的一些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9).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网络环境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9.118
高校图书馆工作流程决定着其文献资源建设水平的优劣,而一般来讲采访、编目、流通三大环节起着决定性作用。采访流程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途径。这里的采访,包括选择和采购图书的过程,由专人完成。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高校图书馆的扩建迫在眉睫,同时互联网的深化,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应运而生,所有这些都促成了采访工作环境的复杂化,这就需要采访工作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在识别和选择信息方面提高技能,对需求做出更科学准确的分析。
1 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新形势
1.1 图书馆规模的扩大,藏书量的变化
我国高校扩招始于1999年,自此高校的规模日益增长,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各类高校已达2400余所,在校大学生达2000余万人。按照人均四十册图书最低标准来算,一个拥有1万在校生的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最低必须达到四十万册。以上按每年10%的删除率,高校每年的新书采购量应在10万册左右。对于经费和人员充足的重点高校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了。对于刚刚因扩招而扩充规模的地方高校来说,经费和人员有有限,完成人均40册图书的目标压力很大。
1.2 高校图书馆人员队伍建设问题
一种情况是由于高校扩招,高校图书馆的规模不能与时俱进,图书情报专业人员缺口巨大,馆员不专业,缺乏图书馆专业知识,而相关的文献资源也匮乏,使图书馆的职能局限于借书、还书范畴。再者,就是图书馆的资源和设备完全可以适应本大学的使用,但由于馆员和大学生读者沟通互动太少,造成信息闭塞,难以满足高校学生的新需求,所以,对于新书和电子文献的采访不到位,有的文献是重复购进,有的文献针对性差,直接导致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浪费。
1.3 网络化环境极大地影响了图书馆的业务工作方式
科技时代,信息化、网络化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图书馆也需要跟上时代进步的节奏,传统的采编和流通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高校的需要,而利用成熟的系统软件管理运作图书馆,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运行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到采访方式上,构建了现代化的书目系统平台,减轻了采访人员的工作强度,图书的选择采购工作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进行,既省时又省力。
2 高校图书采访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经费短缺,文献保障率不够
笔者调查发现,虽然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不少,高达百万册,但三分之一的书籍用处不大,如果以师生读者一万人计算,按人均40册的保障量,与目标还存在一定距离。分析原因,经费问题是关键,更多的高校将大量的财力用到了基础建设方面,无形中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而另一个原因也不容忽视,图书资料价格上涨,图书馆的文献书籍更新率低,新书采购周期过长,造成文献保障率不高的现状。
2.2 信息知识更新过快,文献有效期短,更新率需要提高,是采访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许多高校每年的图书招标工作安排在当年的4月、5月,当年的新书送到图书馆已是9月了,然后编目加工送到流通书供师生借阅。有些时效性强的资料,比如时事政治类的已经过期很久了,造成了浪费。还有一些因为图书供给商的原因,图书错送或重复购进,也是造成文献资源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2.3 文献资源形式多样化,采访工作复杂化
一些图书馆里分工不合作,造成资源浪费,比如文献的采购归采编部,而文献管理工作则由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负责。现代化的图书馆,由电子数据库做平台,而采编部工作人员往往将电子文献的采访推到电子阅览室,而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又缺乏采购文献的经验,双方互相推诿,而采购经费又紧张,文献质量难以保障。此外,现阶段市场上的出版机构太多,很多文献种类出自不同出版社,文献多而重,此时图书馆采购如果仅按照要求来进行采购,没有进行筛选,很容易重复购书,浪费图书馆购书资金,所有要选有价值文献还是非常困难的。
3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对策
3.1 制订以读者为导向的采购需求计划
作为图书馆采访,在采购前的第一项任务是做需求分析,其根据是本校专业特色和文献的需求缺口,这也是新学年的采购文献的总体目标,然后联系书商,对照新书目录进行订购。要做好图书采购工作,要求采编部的员工与图书馆的读者勤交流,多沟通,站在读者需求的角度去制订购书计划,图书馆可以开办信箱,可以网上留言,集思广益收取读者的建议,有的放矢地进行采购,既可节约经费,又提高了图书利用率,做到双赢。考察国外先进的图书馆,“读者决策模式”(PDA)的文献采购系统已经屡见不鲜,按需购买是现代化图书馆的制胜法宝,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文献的利用率高,读者也高度满意。目前,PDA系统在我国方兴未艾,由于使用时间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但传统的文献采购方式早晚会被取代。
3.2 高校合作开发中文图书采访平台网
2010年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合作开发了一个中文图书采访平台,包括书目库、业务交流、书目查重、生成订单等功能,并根据用户不同的身份确定其使用的权限,此系统出现以来,在不少的图书馆得到了实际运用和好评。当然一个系统不可能适合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实际,此系统是基于像武汉大学这样的“985”工程高校,资金和技术雄厚,现阶段许多地方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学校已经普及这个平台,该平台大多是由南京大学开发的汇文图书系统,但仍有学校尚未购置该平台。所以部分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多与同类型的高校进行交流借鉴,自己开发或者选取适合自己的平台,提高采访工作的效率。
3.3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美国的学科馆员制度始于20世纪60年代,清华大学于1998年创立了学科馆员制度,是我国的首例。学科馆员是个新名词,其含义为有相关学科知识,又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人员。虽然我国的学科馆员历时不短,但目前为止全国只有“985”高校图书馆里有学科馆员。而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知识背景落后,在书目选购上就会出现问题。建立强健的学科馆员队伍,图书馆服务水平提高指日可待。
3.4 合理协调纸质图书和电子数据库、中文和外文文献的关系
目前,大多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还不达标,纸质书占有率还很高。高校图书馆中,中文图书占大部分,因为学科需要,外文图书采购也是采访人员的工作,这就需要采访人员采购国际上高尖端的精品文献,采购前与教师、学生多交流,与电子阅览室技术部门人员多沟通,并通力合作,以满足教学和学科研究的质量需要。
通过对图书馆采访业务现况的分析,有利于促进图书馆采访业务的正常开展,有利于图书馆采访业务质量的提升,有利于促进高校图书馆采访整体水平与服务能力的提升,因此,对图书馆采访业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宏宇.谈网络平台建设对高校图书采访工作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15).
[2]沈峥.对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的若干思考[J].科技风,2014(1).
[3]王蕊.有关图书采访工作的一些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