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作文评价改革的思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e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最苦恼的莫过于评价学生的作文了。我们把许多的时间花在了作文批改上,但实际效益却是微乎其微。因为学生关注的是“优、良、中、差”的等级或相应的分数,而很少有人去读读评语,反思自己作文的不足,就更不用说动笔修改等高层次的学习活动了。
  【关键词】小学作文评价方法改革
  对于学生来说,作文之后,最令人尴尬的,那真是“几人欢喜几人愁”。评价好的洋洋得意,成功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水平较差的则垂头丧气,兴味索然,不被老师批评,同学笑话就是万幸。少数人的成功喜悦掩盖不了多数学生的失落感。透过以上现象,联系当今作文教学的现状,认为教师对作文的评价导向与指导存在偏差。
  一、当前作文评价中的误区
  1、评价的功能不全。
  很多学生在写作上缺乏兴趣,都是因为他们觉得在班级中作文能拿到“优”的总是那么几个学生,教师不会对他们的作文感兴趣,于是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产生怀疑,对写作失去信心。现行的作文教学中的评价活动过分强调总结性的评价,往往局限于对文章中错字、语句的修改,给一个简单的等第和千篇一律的评语,讲评课多以朗读好学生的作文,这些活动都是在作文完成之后进行的,没有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全体、全面发展的动力功能。大部分的学生对这种传统的评价产生厌恶感,从这种评价中很难获得有建设性建议,更难获得渴望的成就感。
  2、评价的标准简单。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每一课的习作都有一篇例文,很多教师习惯将例文作课文来讲,从文章结构、写作方法、写作特点到思想感情都要一一分析,是为了让学生在习作时以例文为模板。在实际写作时,学生的习作往往从内容到形式甚至到思想感情都出现雷同现象,显然是受到了例文的过分影响,抑制了学生原有的想象力和思考力。
  3、评价的方法单一。
  据调查,50%的学生从不看教师的评语;30%的学生看了教师的评语,认为没有什么帮助;1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评语有帮助。目前教师对于学生习作的评价大部分都以评语的形式出现,可是这种评语仅仅只能对10%的学生产生帮助无疑是失败的。以下摘录了一些评语:“文章语句通顺,思路明确”,“希望你注意少写错字”,“文章中心不明确”等等。一方面空洞、含糊;一方面生硬、严厉,学生看不懂,不理解,自然不愿意看,而且裁判式冷冰冰的评语对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都是无情的挫伤。而这种评语也同样给教师带来了负担,写评语往往只是应付上面的检查,忽视了评语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对话交流,仅仅成为一种形式,且阻碍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4、学习评价的主体“错位”。
  目前,很多学生都依赖于教师的评定来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不懂得如何自己欣赏文章,如何欣赏自己的文章,这也是一种能力的缺失,作文教学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学会评价的目标,而这也正是教师评价的目标之一。从学生的生涯发展来看,学生不能永远依靠教师来评价自己的作品,实际上不会评价自己的人也很难写出出色的作品。就像画家不懂得欣赏自己的作品又如何能画出让别人欣赏的作品呢?现行的学习评价中,教师明显处于主体地位,而被评价者——学生则始终是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地位,这种评价主体“错位”,完全忽视了被评价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他们的评价鉴赏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在作文教学的评价中,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及发展的不同需要,培养学生的自评的意识,提高鉴赏的能力都将势在必行。
  二、多元化评价:新课标下小学作文评价改革大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作文水平”。这就是说作文评价要走多元化评价之路。
  1.多重标准、多个角度、分层评价
  老师面对众多有着不同经历的个体所呈现的水平参差不齐的表达,如果用同一标准去衡量,势必使许多学生的作文潜能没有得以开掘便即告夭折。我们应当尊重差异。小学阶段哪怕是高年级,他们的作文兴趣也是需要呵护的。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作文能手,多出一批心智健全的孩子。当然“尺子”过多,也不利于操作。这里可沿用“优等、中等、一般”的分类进行比较评价——优生对优生、中等对中等、一般对一般,用多重标准进行横向比较。除此之外,更要注意进行个人的纵向比较,尤其对一般的学生。这样好的有被超越的压力,差的有自我超越的愉悦,中等生有跳一跳够得着的动力,从而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积极平衡”。
  2.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分级评价
  以往作文评价师→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极易受到教师个体经验和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也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与新课改的精神是相悖的。因此,利用多种渠道,开发多种形式,让作文评价有更广泛的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每单元一次的“大作文”,我们则主张让学生先自评。这源于老师教授“写字”时,学生每写一张都要先圈出自己满意的字,再由老师圈定。一次比一次重叠的多,即为进步。此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习字兴趣和教学效率。后又将此法迁移到作文教学中。学生每写一文,都用浪线画出最得意的用词或句子,自我品味,同时自我质疑,便于思维丰富充盈。
  3.多个环节、多次修改、全程评价
  (1)关注材料的准备过程
  可以通过训练,练就他们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为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我们倡导了“菜篮子”工程——把所思所想、所见所闻、一丝感动、一点收获简要记录下来,装进“篮子”里,并定期向老师和同学汇报“篮子”里有哪些“菜”及“加工计划”。老师及时地加以评价,予以指导。教师也经常向学生汇报自己的写作计划。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老师的许多素材源于学生),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2)关注修改的过程。
  作文批改是对学生作文指导的延续。这是作文教学的中间一环,而非结果性评价,是为二次作文做准备。只有这样认识,才能做得扎实,有成效。也可这样规定:无论是集体评改的典型文,还是老师的精批细改,或是经过多次修改的“已投稿”、“已发表”的作文都必须对照原文写出修改说明,意为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因为哪怕是一字一词一个标点的变动也自有它的道理,并且尽量做到有高度。
其他文献
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有些教师注重生物学知识传授和复习,忽略习题讲评和新形势下讲评课教学模式优化。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即“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
【摘要】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是培养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让语文教育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不仅是语文教育改革的目的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无论是从语文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角度讲,我们都必须重视语文的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切实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调动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的语文课堂通过以下方法来调动和培养学生的
期刊
长久以来,文言文教育一直困扰教育第一线的老师,老师煞费苦心,学生竭尽全力,最后还是事倍功半。就此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学习古代优秀作品就应该以情感教学为主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价值,学习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体会中华精神;用探究思想引导学生,汲取积极向上的情感,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本文是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自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文言文情感教学的教学方法。  
期刊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直接推动了学习理论的发展,学习方式的改变。多媒体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让学习方式进入了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时代。移动技术的发展,把数字化学习推向
自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在上海主持召开全国第一次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会议至今,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高校后勤的服务保障水平、市场机制的运行效率,以及整体
轨道交通企业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助于企业内控机制的健康运行,而且为企业会计核算活动提供效率提升空间.但是,由于财务信息化建设环境存在优化空间、财务信息系统的应
政府采购制度作为管理市场经济支出的主要制度,在市场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还是保证政府采购工作公开、透明并降低腐败发生几率的主要依据。政府采购制度对我国进行政
【摘要】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词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促使学生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渗透意境教学,品位意境美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意境美  随着新课改的是深入发展,对初中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学生独立鉴赏诗词能力的要求更高。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说》中所言
期刊
【摘要】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和情操,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可以使人终生受益,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基础性的内容,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与情操是语文课程育人的重要任务之一。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是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能为每一个孩子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语文学习 习惯养成预习复习竞争  关于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许多知名教育家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现代企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财务内控问题,而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进程却相对缓慢.事业单位忽视财务内控问题,容易造成财务损失,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