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剪贴图形》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7课的内容,教材主要介绍图形的复制、粘贴、旋转、翻转等绘图操作技巧,是画图模块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内容体系看,剪贴图形既是对学生已有画线、画图形、涂色及修改图形等画图技能的提升,又是后续进行图形创作的主要技能手段。从实践角度看,剪贴图形的操作属于较高层次的技能。通过这种操作,可以创作出许多形态各异的图形,容易让学生产生成就感。
三四年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初步的、粗浅的。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思考问题多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技能、知识点融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动能和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复制/粘贴”、“翻转/旋转”菜单命令的作用,能灵活运用这两条命令进行图形制作。
通过自主、合作式的探究活动,丰富图画元素,变换内容形态。
探究任务一:巧“画”熊猫
师:观察图3中的四只熊猫,它们有什么异同?
生:形状和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师: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的“熊猫.bmp”文件,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命令制作出更多的熊猫。看书本上的讲解,自己尝试制作。
学生交流制作方法。教师请两名学生上讲台演示,并说明操作方法。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不能使用“复制”命令,这是怎么回事啊?
生:使用“复制”命令对图形进行操作时,要先选定该图形。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练习的情况,并及时进行点评。
师(小结):制作几个相同的图形时,我们可以使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选定图形—复制—粘贴—移动—定位。
学生齐读操作步骤,继续进行复制图形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注意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对比“透明方式”设置前后的不同。)
学生演示汇报自己的操作过程,继续完成练习。
探究任务二:旋转熊猫
师(出示图4):熊猫吃饱了,都想活动活动,就开始练习翻跟头。你能画出它翻跟头的动作吗?观察图4中的熊猫,它们有什么异同?
生:形状和大小相同,方向和位置不同。
教师演示向左转、向后转以及转动一圈,帮助学生理解“翻转/旋转”90。、180。和270。的概念。
学生讨论交流。
师: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的“熊猫1.bmp”文件,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命令以及“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命令制作熊猫翻跟头的图片。看书本上的讲解,自己尝试制作。
学生交流制作方法。教师请两名学生上讲台演示,并说明操作步骤。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练习的情况,并及时点评。
师(小结):制作几个形状相同、方向不同的图形时,我们可以使用“复制/粘贴”以及“翻转/旋转”命令来完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选定图形—翻转/旋转—移动—定位(设置透明方式)。
学生齐读两遍操作步骤,继续进行旋转图形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学生独立或协作完成这幅画,保存到“我的文档”,注意使用“另存为”,文件名格式为“××的熊猫”。
教师屏幕转播,评价强化。
设计思想:通过“巧‘画’熊猫”、“旋转熊猫”等任务设置,将“复制/粘贴”、“翻转/旋转”等知识点分散到小的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对操作技巧的掌握。两个小任务,将技术要点进行分解,化难为易,寓教于乐,使学生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3.练习巩固强化认知
根据自己的爱好有选择地完成练习任务,尝试进行创造设计。
必选任务:智搭积木
师:看到大熊猫玩耍时憨态可掬的样子,大家一定很开心吧。动物园里的叔叔经常做一些简易的玩具给它们玩呢。你能用本课学习的方法,参考下面的一些图形(如图5)为熊猫设计一些玩具吗?
学生观察,讨论彩色图形的制作方法。
师:利用学习的剪贴图形的方法,在八分钟内画出图5所示的彩色图形,看谁画得像、画得多!
学生打开“练习1.bmp”,帮助熊猫设计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选择优秀作品讲评,主要讲解图形的布局。
学生进行作品自评。
设计思想:安排基本图形元件进行组合练习,让学生巩固对“复制/粘贴”、“翻转/旋转”等知识要点的掌握。
自选任务一:树叶贴画
师:如果有的同学喜欢工艺制作,还可以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工艺品设计。例如,使用简单的几片树叶,就可以做出漂亮的装饰画。你想试一试吗?
教师出示范画作品(如图6),学生欣赏。
师:打开“练习2.bmp”,用图中提供的树叶创作一幅树叶贴画。
自选任务二:创意设计
师:个人或小组自选任务主题,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创作。例如,温馨的小屋离不开个性化的设计,你能为自己的卧室设计一个富有个性的窗帘吗?试一试。(也可以设计服装图案、家具、玩具、卡通人物等。)
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转播展示作品,评价作品,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自评。
设计思想:设置可选性、开放性的“树叶贴画”及“创意设计”任务练习,重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将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引进课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关注课堂、关注生活的学习意识。开放性练习的难度较大,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拓展延伸引发思考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否对“画图”软件中的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利用剪贴方法进行图形的变化,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绘图效率。请你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趣的事,用“画图”把它画出来!
设计思想: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与练习,学生有了自己创作图形的愿望。教师及时抓住这个契机,将学生的这种愿望加以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地联系生活、发现生活,并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生活。
五、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层次化。这一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为了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本课的重点,解决本课的难点,我把学习目标进行了分解,通过“巧‘画’熊猫”、“旋转熊猫”来学习基本知识;在意义建构阶段,通过“智搭积木”巩固基本技能的操作,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通过设置可选性、开放性的练习“树叶贴画”及“创意设计”,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以发挥的空间。几个环节由浅入深,让学生轻松上手,并在一个又一个最近发展区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学习内容趣味化。教材作为课程指导纲要的一种载体,其呈现方式受一定时空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创造性地开发教材。本课教学紧紧抓住这一主旨,将各个操作的技术要点隐含在不同的任务中,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和故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3.练习内容开放化。教学设计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扩大了信息技术学习的外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树叶贴画”、“创意设计”这些开放性的练习,将信息技术的应用生活化,强化学习认知,完善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且,通过自由选择创作,调动了学生创作图形的积极性,体现了个性化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师专第二附属小学)
三四年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初步的、粗浅的。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思考问题多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技能、知识点融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动能和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复制/粘贴”、“翻转/旋转”菜单命令的作用,能灵活运用这两条命令进行图形制作。
通过自主、合作式的探究活动,丰富图画元素,变换内容形态。
探究任务一:巧“画”熊猫
师:观察图3中的四只熊猫,它们有什么异同?
生:形状和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师: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的“熊猫.bmp”文件,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命令制作出更多的熊猫。看书本上的讲解,自己尝试制作。
学生交流制作方法。教师请两名学生上讲台演示,并说明操作方法。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不能使用“复制”命令,这是怎么回事啊?
生:使用“复制”命令对图形进行操作时,要先选定该图形。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练习的情况,并及时进行点评。
师(小结):制作几个相同的图形时,我们可以使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选定图形—复制—粘贴—移动—定位。
学生齐读操作步骤,继续进行复制图形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注意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对比“透明方式”设置前后的不同。)
学生演示汇报自己的操作过程,继续完成练习。
探究任务二:旋转熊猫
师(出示图4):熊猫吃饱了,都想活动活动,就开始练习翻跟头。你能画出它翻跟头的动作吗?观察图4中的熊猫,它们有什么异同?
生:形状和大小相同,方向和位置不同。
教师演示向左转、向后转以及转动一圈,帮助学生理解“翻转/旋转”90。、180。和270。的概念。
学生讨论交流。
师: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的“熊猫1.bmp”文件,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命令以及“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命令制作熊猫翻跟头的图片。看书本上的讲解,自己尝试制作。
学生交流制作方法。教师请两名学生上讲台演示,并说明操作步骤。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练习的情况,并及时点评。
师(小结):制作几个形状相同、方向不同的图形时,我们可以使用“复制/粘贴”以及“翻转/旋转”命令来完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选定图形—翻转/旋转—移动—定位(设置透明方式)。
学生齐读两遍操作步骤,继续进行旋转图形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学生独立或协作完成这幅画,保存到“我的文档”,注意使用“另存为”,文件名格式为“××的熊猫”。
教师屏幕转播,评价强化。
设计思想:通过“巧‘画’熊猫”、“旋转熊猫”等任务设置,将“复制/粘贴”、“翻转/旋转”等知识点分散到小的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对操作技巧的掌握。两个小任务,将技术要点进行分解,化难为易,寓教于乐,使学生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3.练习巩固强化认知
根据自己的爱好有选择地完成练习任务,尝试进行创造设计。
必选任务:智搭积木
师:看到大熊猫玩耍时憨态可掬的样子,大家一定很开心吧。动物园里的叔叔经常做一些简易的玩具给它们玩呢。你能用本课学习的方法,参考下面的一些图形(如图5)为熊猫设计一些玩具吗?
学生观察,讨论彩色图形的制作方法。
师:利用学习的剪贴图形的方法,在八分钟内画出图5所示的彩色图形,看谁画得像、画得多!
学生打开“练习1.bmp”,帮助熊猫设计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选择优秀作品讲评,主要讲解图形的布局。
学生进行作品自评。
设计思想:安排基本图形元件进行组合练习,让学生巩固对“复制/粘贴”、“翻转/旋转”等知识要点的掌握。
自选任务一:树叶贴画
师:如果有的同学喜欢工艺制作,还可以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工艺品设计。例如,使用简单的几片树叶,就可以做出漂亮的装饰画。你想试一试吗?
教师出示范画作品(如图6),学生欣赏。
师:打开“练习2.bmp”,用图中提供的树叶创作一幅树叶贴画。
自选任务二:创意设计
师:个人或小组自选任务主题,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创作。例如,温馨的小屋离不开个性化的设计,你能为自己的卧室设计一个富有个性的窗帘吗?试一试。(也可以设计服装图案、家具、玩具、卡通人物等。)
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转播展示作品,评价作品,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自评。
设计思想:设置可选性、开放性的“树叶贴画”及“创意设计”任务练习,重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将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引进课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关注课堂、关注生活的学习意识。开放性练习的难度较大,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拓展延伸引发思考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否对“画图”软件中的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利用剪贴方法进行图形的变化,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绘图效率。请你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趣的事,用“画图”把它画出来!
设计思想: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与练习,学生有了自己创作图形的愿望。教师及时抓住这个契机,将学生的这种愿望加以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地联系生活、发现生活,并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生活。
五、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层次化。这一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为了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本课的重点,解决本课的难点,我把学习目标进行了分解,通过“巧‘画’熊猫”、“旋转熊猫”来学习基本知识;在意义建构阶段,通过“智搭积木”巩固基本技能的操作,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通过设置可选性、开放性的练习“树叶贴画”及“创意设计”,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以发挥的空间。几个环节由浅入深,让学生轻松上手,并在一个又一个最近发展区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学习内容趣味化。教材作为课程指导纲要的一种载体,其呈现方式受一定时空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创造性地开发教材。本课教学紧紧抓住这一主旨,将各个操作的技术要点隐含在不同的任务中,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和故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3.练习内容开放化。教学设计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扩大了信息技术学习的外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树叶贴画”、“创意设计”这些开放性的练习,将信息技术的应用生活化,强化学习认知,完善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且,通过自由选择创作,调动了学生创作图形的积极性,体现了个性化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师专第二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