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对虾生产及其贸易特征分析

来源 :南方水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了近20年来世界对虾生产和贸易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世界对虾生产出现了从捕捞到养殖的巨大变化,对虾贸易规模也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对虾贸易具有典型的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特点,2006年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对虾净出口额不低于98.7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以冷冻虾为主,制作保藏虾的比例稳步上升;对虾进口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3大市场,而对虾出口以东南亚和美洲国家为主,但出口国间的竞争优势差异较大,中国对虾出口竞争力较其它东南亚主要出口国明显要弱。
其他文献
文章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鲸类体内持久性有机氯(persistent organochlorines,POs)的研究进展和概况,包括鲸类体内POs残留水平的分析方法;POs进入鲸体内的方式及消除途径;鲸
首先根据急性毒性试验确定了三唑磷对日本[虫寻]的安全浓度为0.27mg·L^-1,然后研究三唑磷蓄积对日本[虫寻]体内5种组织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本[虫寻]体内的保护
1995-2000年在东京湾进行的套网法实验,结果表明:网目尺寸为21.0、18.1、15.5、13,6、11.6mm的笼刚目选择率在星康吉鳗全长0〈l〈25.50cm、0〈l〈22.50cm、0〈l〈18.50cm、0〈l〈18.50cm
根据2003年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春秋2季调查的资料,结合1990~1993年的历史资料,分析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金线鱼的资源现状。结果表明,渔获率有季节变动,秋季(1.13kg·h-1)高于春
根据不同时期在北部湾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北部湾二长棘鲷群体的资源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资源年间数量变动明显,平均渔获率最高为35.8kg·h-1(2000),最低
利用长江口水域20世纪90年代的拖网生产资料以及生物学测定数据,分析该水域拖网生产的渔获种类及优势种的资源变化状况。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各时期长江口水域拖网生产的渔
研究了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其与体重、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黑鲷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升高,随个体的增大而降低;23:00耗氧率最高,为3.16±0.26
我国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的命名较混乱,与日本的P.fucata martensii和澳大利亚的P.imbricata的分类关系存在争议。用ITSs序列和AFLP标记对这3个种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
对鮸鱼Miichthysmiiuy(Basilewsky)胚胎和仔、稚、幼鱼的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鮸鱼的受精卵为圆球形浮性卵,无色透明,在水温25~27℃、盐度31.9的条件下,经19h18mi
根据巢湖水域渔业生态环境的特点,建立了渔业环境优劣评价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结合生物监测、水质监测的结果,用三标度法构造了目标层、指标层、分指标层及方案层间的比较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