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物理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犹如禾苗需要雨露滋养,犹如鱼儿需要水的补给,犹如车船需要燃油的供给……,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一个民族要腾飞,必须致力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物理教学,不能囿于传统知识的传授,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这样,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让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54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074-01
  为适应21世纪国际化、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现代教育开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新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用知识,而不是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的贮存知识。下面就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不能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 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递,而忽视对学生能力培养;不能只顾及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素质的提高;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和无知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处理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个向导和顾问。
  二、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首先必须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发展的具体能力及思想品德教育等因素,更应考虑学生所要发展的创新思维,要把具体的教学任务细化到各个章、节的教学目标之中,教师在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都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搞好课堂设计。
  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所遇到的问题,因为有一些教师看来是不起眼的小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创新机会,教师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教学难点、重点、演示实验,也可以是物理学家的创新经历和体验,或者是学生自己的创新成果展示,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迁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使其发展成为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与探索。
  2.改变习题教学。
  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习题教学要跳出以往“题海战术”的误区,要能使学生尽量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同一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形式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能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及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来解答问题。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物理问题,这些物理问题要满足以下要求,一要有适当的难度;二要在教与学两方面富有探索性;三要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三、加强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应用“奇特、新颖、有趣”的实验,创设情景教学活动,实验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出乎意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物理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教师可设计一些探索性实验,使学生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探索性实验不比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物理学科中有些知识非常抽象,人们看不见、摸不着或很难感觉的到,如分子、电子、电流、磁场等,这些知识仅靠口头的描述是很难勾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思维的,这时让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可以创设更加直观、便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把所要教的知识点用图片、幻灯片或动画的形式,配上恰当的旁白或教师在一旁适时的加以口头描述,就能达到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乐趣,让学生由苦学变乐学,培养自主学习的热情。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能把创新意识像春雨一样点点滴滴渗入学生的心田,热情扶持和培养创新意识的萌芽,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持之以恒,我们的教学就会更加生动活泼,我们学生的思想就会更加活跃,从而促进青年一代整体创新意识的增强,促进千千万万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加快成长。
其他文献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什么样的策略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对教学价值的体现、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知识能力  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也是一门基础课程,小学数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数学”是“数学”这座高楼的地基,所以教好小学数学,在教
期刊
【摘要】职校生的礼仪教育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职学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为目标的,这些劳动者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礼仪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强调职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教育教学对当代大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今天历史潮流和国际情势的变化,爱国中某些问题已不可以再延续过去那种传统的思维,凡爱国必论及“抵制日货”。  【关键词】礼仪教育
期刊
【摘要】数形结合,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结合起来,关键是代数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从而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实现从抽象到具体转化,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关键词】数形结合;以形助数;以数辅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数学相对困难。因此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因此,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了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学生的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思维同步,可以高效率获取知识。  【关键词】课堂中;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331.52 【文章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小学语文课不仅是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还要发挥好学科的工具作用,在字、词、句、章四个方面进行扎扎实实的基础训练,使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因此,学习语文重在积累,重在感悟,重在实践,重在获得。  【关键词】字;词;句;章  【中图分类号】G239.32 【文章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从“介绍科学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演示实验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作业及时批改面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改进初中物理教学,不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55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
期刊
【摘要】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巧设教学环节,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  【关键词】数感;培养;钻研;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536.2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069-01
期刊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课堂上一切活动都是以教为中心,制约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张扬。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一、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
期刊
【摘要】正确的舆论又来自集体中的活动准则,来自通过规章制度体现的各种要求,所以班级管理中的规章制度要健全、要明确具体、要深入学生的习灵。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讲真话、正气凛然的好思想、好作风。  【关键词】班风;舆论;活动准则;正气凛然  【中图分类号】G431.4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071-01  班
期刊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是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升的前提与基础。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场所,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的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给学生以下三方面的自主需要,以达到最终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一、需要自主的学习气氛  自主学习气氛的具备需要三个基本要素:自主的学习内容和任务;自主的学习方法和手段;自主的学习过程与体验。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