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需要在不断的变化中创造不朽,不拘泥于固有程式而随心所欲,而最终统一一切为和谐。笔下万物皆生机昂然,灵动中充满着生命的唯美。罗艺的艺术人生就是追求着这样的唯美主义,将身心全部投入其中,忘我的描绘着笔下美丽的事物。
罗艺,四川彭州市人,1987毕业于四川美院,专业画家,现居北京。1991在四川省诗书画院举办个展并获广大影响,在台湾花莲、台北百韵艺术中心举办个展,1997月参加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1998应邀参加美国洛杉机国际艺术博览会。
路遇
罗艺从小生长在蜀中天彭,故土的芬芳和川民特有的艺术感滋养了他的成长,铸就了艺术家的生命。在他七八岁的某一天上学的路上,偶遇一位路边作画的画家,瞬时被笔墨的魅力所吸引,竟忘记了自己该去上学。就那样专注地望着画家笔下的行云流水,双腿则再也无法挪动。他突然发现自己是那样喜欢绘画,也便从此与艺术结缘,不可分离。
坎坷升腾博大
罗艺的人生曾经经历一段布满荆棘、充满晦黯的苦涩的命运旅程,以至于他的画始终洋溢着蓬勃雄壮的美和震撼人们心灵的伟力。小时候赶上文革,弟弟在他的“红色小本”上涂鸦,结果被发现以后,他被定上了“小反革命”的罪名,学校把他开除了。闲下来的罗艺从城里回到了乡下,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练习画画之中。长大以后,他经历的勾心斗角越来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也跟着越来越淡然,从而对于很多事有了强大的包容力。宽广的胸襟衍生博大的视野和胸怀,罗艺很自然地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
抽象中的唯美
唯美主义者通常喜欢在抽象思维的广阔空间里自由遐想,而深深喜爱毕加索、米罗等大师的罗艺同样在将印象派风格进行到底。他从年轻时便开始被毕加索画中的变化感吸引,从中获得启发,并将作画与哲学联系在一起,不断地制造冲突矛盾,再予以解决,最后将画面统一在一起,形成唯美的印象。用他的话讲:“就好像霍元甲的迷踪拳,无套路,随手成法,打破固有的模式才能有更多的变化。中国道家和佛家的学说讲究万法自然,有时候我画画都不知道我在画什么,第一笔下去了紧接着第二笔就来了,而不是在心里形成想法。”
多样的表现
对于作品的变幻,罗艺拥有着多种多样的手法,他的作品融入了剪纸、木雕、瓦当、蜡染、砖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平时他经常接触这些多种多样的形式,久而久之也就自然运用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是一种无意识的应用和结合。自从二十多岁喜欢上毕加索和米罗等大师之后,就一直寻求一些不一样的变化,他始终认为做画不能固执,要寻求诸多变化,放射更生动的表现力。
艺术“璞玉”
参加的展览多了,自身价值在跟着不断地提升,从台北到西班牙,再到日本。罗艺的画走过了许多国家,甚至被西班牙国立马德里美术馆的前馆长卡洛世·阿力安收藏,并且给他的评价是:“罗艺是中国中青年画家中的一块璞玉,能兼纳中国万年的古老艺术传统和西方精致艺术特质于一身,兼融并蓄,入古出新。他不管使用中国传统的宣纸还是西方的油画材料,背景色彩统一,主体颜色鲜明,绘图手艺高超,根据我个人的看法,虽然不是受到毕卡索直接的影响,但人物的构图,方寸间隐约可以嗅出这位大师对年轻的罗艺有些许的启发,还有某些地方款似介于西班牙与摩尔人之间的一些手抄经本的插画中的人物造型,在朴拙中散发出特有的美感。”
自由的生活方式
醉心艺术的罗艺是个喜欢低调而追求自由的“隐士”,在采访他之前甚至很少能获取他的资料,搜索他的名字,所有资料都指向隋朝。关于生活,他只喜欢默默地研究自己的艺术,同这个躁动的年代缺乏纯粹做学问的人形成反衬。“我是个实实在在的人,不会刻意去抄作自己,但如果别人主动来找我,我也不会拒绝,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当然现今艺术的商业化也是可以理解的,人各有志,不过分就好。”他这样淡然地说,“我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画画好。我很满意现在的生存状态,可以甩开生活琐事,不必为柴米油盐分心,专心研究自己的做画艺术。非常喜欢这种自由的状态,自得其乐。艺术家的内在需要就是一种和谐的心态,做一个平静和善的人,画画其实就是这种心态,你的心是怎么样的画出的画就是怎么样的。”
罗艺,四川彭州市人,1987毕业于四川美院,专业画家,现居北京。1991在四川省诗书画院举办个展并获广大影响,在台湾花莲、台北百韵艺术中心举办个展,1997月参加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1998应邀参加美国洛杉机国际艺术博览会。
路遇
罗艺从小生长在蜀中天彭,故土的芬芳和川民特有的艺术感滋养了他的成长,铸就了艺术家的生命。在他七八岁的某一天上学的路上,偶遇一位路边作画的画家,瞬时被笔墨的魅力所吸引,竟忘记了自己该去上学。就那样专注地望着画家笔下的行云流水,双腿则再也无法挪动。他突然发现自己是那样喜欢绘画,也便从此与艺术结缘,不可分离。
坎坷升腾博大
罗艺的人生曾经经历一段布满荆棘、充满晦黯的苦涩的命运旅程,以至于他的画始终洋溢着蓬勃雄壮的美和震撼人们心灵的伟力。小时候赶上文革,弟弟在他的“红色小本”上涂鸦,结果被发现以后,他被定上了“小反革命”的罪名,学校把他开除了。闲下来的罗艺从城里回到了乡下,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练习画画之中。长大以后,他经历的勾心斗角越来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也跟着越来越淡然,从而对于很多事有了强大的包容力。宽广的胸襟衍生博大的视野和胸怀,罗艺很自然地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
抽象中的唯美
唯美主义者通常喜欢在抽象思维的广阔空间里自由遐想,而深深喜爱毕加索、米罗等大师的罗艺同样在将印象派风格进行到底。他从年轻时便开始被毕加索画中的变化感吸引,从中获得启发,并将作画与哲学联系在一起,不断地制造冲突矛盾,再予以解决,最后将画面统一在一起,形成唯美的印象。用他的话讲:“就好像霍元甲的迷踪拳,无套路,随手成法,打破固有的模式才能有更多的变化。中国道家和佛家的学说讲究万法自然,有时候我画画都不知道我在画什么,第一笔下去了紧接着第二笔就来了,而不是在心里形成想法。”
多样的表现
对于作品的变幻,罗艺拥有着多种多样的手法,他的作品融入了剪纸、木雕、瓦当、蜡染、砖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平时他经常接触这些多种多样的形式,久而久之也就自然运用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是一种无意识的应用和结合。自从二十多岁喜欢上毕加索和米罗等大师之后,就一直寻求一些不一样的变化,他始终认为做画不能固执,要寻求诸多变化,放射更生动的表现力。
艺术“璞玉”
参加的展览多了,自身价值在跟着不断地提升,从台北到西班牙,再到日本。罗艺的画走过了许多国家,甚至被西班牙国立马德里美术馆的前馆长卡洛世·阿力安收藏,并且给他的评价是:“罗艺是中国中青年画家中的一块璞玉,能兼纳中国万年的古老艺术传统和西方精致艺术特质于一身,兼融并蓄,入古出新。他不管使用中国传统的宣纸还是西方的油画材料,背景色彩统一,主体颜色鲜明,绘图手艺高超,根据我个人的看法,虽然不是受到毕卡索直接的影响,但人物的构图,方寸间隐约可以嗅出这位大师对年轻的罗艺有些许的启发,还有某些地方款似介于西班牙与摩尔人之间的一些手抄经本的插画中的人物造型,在朴拙中散发出特有的美感。”
自由的生活方式
醉心艺术的罗艺是个喜欢低调而追求自由的“隐士”,在采访他之前甚至很少能获取他的资料,搜索他的名字,所有资料都指向隋朝。关于生活,他只喜欢默默地研究自己的艺术,同这个躁动的年代缺乏纯粹做学问的人形成反衬。“我是个实实在在的人,不会刻意去抄作自己,但如果别人主动来找我,我也不会拒绝,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当然现今艺术的商业化也是可以理解的,人各有志,不过分就好。”他这样淡然地说,“我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画画好。我很满意现在的生存状态,可以甩开生活琐事,不必为柴米油盐分心,专心研究自己的做画艺术。非常喜欢这种自由的状态,自得其乐。艺术家的内在需要就是一种和谐的心态,做一个平静和善的人,画画其实就是这种心态,你的心是怎么样的画出的画就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