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电针及火罐的减肥疗效。
方法:腹型肥胖患者60例,年龄在30-50岁之间,均为产后女性。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穴:主穴为曲池、内关、中脘、水分、天枢、大横、水道、滑肉门、大巨、外陵、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电针取穴:双侧的大横和水道。根据证型配穴,留针30分钟,隔日1次,20次为1疗程。治疗组在针刺后休息10-15分钟,再在原穴位上加火罐治疗20-30分钟,每周2次,20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4-5天。对照组仅用电针治疗,不加火罐,治疗方法和治疗组一致,2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①6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共30例,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共30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轻、中度肥胖患者治疗效果优于重度肥胖患者。(P<0.05)。②经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腹围、均较治疗前降低。③实验室检查:经治疗后,治疗组结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HDL-C与治疗前比较有所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TG、LDL-C较治疗前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电针合并火罐治疗腹型肥胖,可以降低BMI、改变身材、保持形体、还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并发症。火罐可加强巩固电针的治疗效果,还可达到紧肤塑身的功效,是很好的辅助治疗措施。电针合并火罐减肥是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无损伤、成本低、可作为长期反复使用的减肥方法。
关键词:电针火罐腹型肥胖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08-02
隨着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中年妇女对自己的形象身材也越来越重视。保持较好的身材对生活和工作及健康都有重要的影响,由于药物减肥的副作用较大,以及药物减肥的成本较高,手术减肥风险大,以及对机体的损伤大,运用针灸及火罐的中医减肥方法是有效的,经济的,副作用小[1]的方法,不但可以恢复身材,还可以调节血脂[2],治疗脂肪肝[3],预防并发症。
1临床资料
1.1治疗对象。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针灸科门诊部就诊的腹型肥胖患者60例,年龄在30-50岁之间,均为不在哺乳期的产后女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4]。根据体重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2,国内以(BMI)>25为肥胖,国外以BMI>25-30为超重;BMI>30为肥胖,BMI>40为重度肥胖;根据相对标准体重,根据描述脂肪的分布标准:腹围[4],男性>90cm,女性>80cm[5],超过此标准即可诊断为腹型肥胖。
1.2.2中医辩证分型标准[6]。参照1997年第五届全国肥胖病研究学会学术会议标准,将肥胖病分为五型:①脾虚湿阻型:肥胖、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脉沉细、舌苔薄腻、舌质淡红。②胃热湿阻型:肥胖、头胀、眩晕、消谷善饥、肢重、困楚怠惰、口渴、喜饮、脉滑数、舌苔腻微黄、舌质红。③肝淤气滞型:肥胖、胸肋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闭经、失眠多梦、脉细悬、苔白、舌质暗红。④脾肾两虚型(肾脾阳虚):肥胖、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阳痿、阴寒、脉沉细无力、苔白、舌质淡红。⑤阴虚内热型:肥胖、头晕眼花、头胀、头痛、腰痛酸软、五心烦热、低热、脉细数、微璇苔薄、舌尖红。诊断症候:2-3项以上,舌苔、脉象基本符合者即可诊断为肥胖。
1.3排除标准。①继发性腹型肥胖患者;②正在接受其他方法减肥者;③6个月内接受过其他方法减肥者;④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等重要脏器原发性疾病者;⑤产后或人流术后月经周期未恢复正常者;⑥产后未断奶者;⑦患有皮肤病及传染病者以及剖腹产后伤口未愈合者。
2治疗方法
2.1分组:将60名患者随机单盲法分为电针合并火罐组(治疗组)和单纯电针组(对照组)各30名。
2.2治疗方法。
2.2.1电针合并火罐组[8](治疗组)。治则:健脾益肾、利湿化痰、调和气血。
取穴:主穴为曲池、内关、中脘、水分、天枢、大横、水道、滑肉门、大巨、外陵、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电针取穴为双侧的大横和水道。辩证配穴:①脾虚湿阻型加脾俞、胃俞、心俞、阴陵泉;②胃肠湿热型加内庭、曲池、支沟;③肝郁气滞型加肝俞、血海、太冲、地机;④脾肾两虚型加关元、气海、脾俞、肾俞;⑤阴虚内热型加太溪、肾俞、气海、行间;便秘加腹结、支沟、上巨虚;十二经上穴位均双取。针灸治疗完毕后患者平卧休息10-15分钟,再在穴位上加火罐治疗20-30分钟[9-12]。
2.2.2单纯电针组(对照组)。治则:同治疗组。
取穴:同治疗组。电针治疗完毕后不加火罐治疗。
2.2.3操作方法。
2.2.3.1电针治疗的操作方法。局部常规消毒,选用直径为0.3mm的2寸毫针(苏州环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按补泻手法操作,捻转得气后接G6805-Ⅱ型电针仪,两组电极分别连接于腹部两侧的穴位,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留针30分钟,隔日1次,20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4-5天。
2.2.3.2电针治疗的注意事项。①每次治疗前,检查电针机输出是否正常。②治疗前须告诉病人,使其思想上有所准备,配合治疗。③对患有严重心脏病的病人,应注意避免电流回路经过心脏;不宜在延髓、心前区附近的穴位施用电针。
2.2.3.2.1火罐治疗的操作方法。指导患者取合适的卧位,腹部摩罐时采用平卧位,先在治疗部位腹部均匀涂上润滑剂(医用石蜡油),用闪火法(即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一圈,驱除罐内空气,立即抽出,将罐扣在治疗部位上)将玻璃火罐吸附在皮肤上,力度适中,然后轻提罐体,用适中的力度,以患者能忍受不感觉疼痛为宜,在治疗部位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摩动火罐,其中虚证采用补法即逆时针方向摩法,即先逆时针摩罐5min,接着顺时针摩罐5min,最后逆时针摩罐10~20min;实证采用泻法即顺时针方法,即先顺时针摩罐5min,再逆时针摩罐5min,最后顺时针摩罐10~20min。均以皮肤变为红色为度,腹部和腰背部摩罐时间一般均为20~30min,摩罐结束后在重点部位留罐5min。在治疗部位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摩动火罐,每周两次,20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4-5天。 2.2.3.2.2火罐的注意事项。①月经期间暂停治疗。②摩罐时火罐应瓶口光滑、无破损。③留罐时注意观察皮肤,以防时间过长,出现水泡。④冬季注意保暖。
2.2.4饮食调节:治疗期间均不使用其他减肥方法,提倡清淡饮食、大量吃纤维食品,适量吃蛋白质(尤其是木耳、香菇、豆制品、竹笋等),少吃碳水化合物,忌睡前进食,限制饮酒、高脂[14]、高糖饮食、少食甜食。
3疗效评价
3.1疗效评价标准[7]。根据1992年国际中西医结合联合会制定的,肥胖病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体重减少>5kg或平均腹围减少>10cm;有效:体重减少>2-5kg或平均腹围减少>3-10cm;无效:体重减少2kg或平均腹围减少>3cm。
3.2肥胖相关指数。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并计算体重质量指数(BMI)、BMI=体重/身高2,量腹围,(被测者穿单衣双手下垂站立,双脚分开25~30cm,用皮尺测量呼气末平脐水平线),并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
3.3血脂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
3.4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或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所有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所有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SPSSI3.0)进行分析。确定P>0.05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4治疗结果
4.1两组患者疗效评定对比(图1)。6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共30例,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共30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2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体重、BMI、腹围评定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经统计学分析,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体重、BMI、腹围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腹围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
4.3治疗前后各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糖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评定(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结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软件分析,实验室指标显示,治疗组HDL-C与治疗前比较有所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TG、LDL-C较治疗前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5讨论
5.1腹型肥胖的概念:主要是以脂肪细胞积聚在腹部为特征,腹围增大为信号,在生理上,腹部接近肝门静脉比臀部更近,腹部比臀部的脂肪在代谢上更加活跃,它更容易增加血脂水平,导致肝脏更易吸收,就会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这种情况下冠心病、卒中等疾病就更容易产生[8]。
5.2腹型肥胖的病因。
5.2.1西医病因: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腹型肥胖的发病中发挥约50%的作用。②年龄:腹型肥胖的发生率有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大。③能量摄入:有学者认为腹部内脏脂肪量与能量摄入呈正相关。④脂蛋白脂酶(LPL):LPL与乳糜微粒(VLDI)的脂解产物释放并运送到脂肪细胞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的过程有关。⑤脂解活性:脂肪动员、FFA及TG的释放是由交感神经系统凋节的。儿茶酚胺是人类脂肪细胞分解最强效的促进刹,通过刺激型β1、β2肾上腺素受体和抑制α2肾上腺素受体完成,另外,还有一种刺激型B3肾上腺素受体,主要存在于网膜脂肪细胞。
5.2.2中医病因:①先天禀赋。②饮食不节。③劳逸失度:劳作不足也是肥胖症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④年高体衰。
5.3腹型肥胖的中医病机。
5.3.1脾胃失调:脾胃俱旺,多饮多食,肥甘厚味,蕴生湿热,则胃纳更旺,而脾土湿困,水谷精微转运不及,酿生痰湿,流注皮里腹膜外,形成肥胖;或脾胃俱虚、纳谷不馨、脾失健运,水湿不得运化,则膏脂、痰浊、水湿积聚,形成肥胖。
5.3.2肝失疏泄:多因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郁滞,郁而化火,肝胃火旺,摄纳过多,化生痰湿,形成肥胖。
5.3.3脾肾阳虚:因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根,内藏元阴元阳,维持和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肾阳虚衰,主水无权,水湿泛滥,则凝聚成痰;脾胃运化亦有赖肾阳温煦,若肾阳不足,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而致痰湿内生,形成肥胖。
5.3.4三焦壅滞:三焦贯穿人体上下内外,通行元气,为原气之别使,司人体气化,为水液通行之道路,通调水道,而三焦元气须依赖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滋养,才能充实不衰,《脾胃论》中明确指出:“元气非胃气不能滋之”,“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如果三焦元气失于胃气滋养,则三焦失职、气化不利、水道不畅、津液凝聚、生痰成饮、壅滞三焦导致肥胖[2]。
5.4腹型肥胖的电针治疗依据。腹型肥胖是由于机体内分泌及能量代谢紊乱造成的,针灸可以通过激发自身的调节机制来调整,从而使远期疗效有所保证,并能改善相关的并发症。同时针灸治疗还具有经济、方便、安全等优点。滑肉门、大巨可通利三焦、健脾化湿,和中通便;大横能加强局部的刺激作用而强调治疗肥胖者之腰腹肥大;天枢能双向调节胃肠功能,既能通便,又可以治疗脾虚泄泻;中脘、气海能调节食欲;丰隆化湿祛浊;同时局部取穴能促进局部代谢,消脂减肥,达到局部治疗的目的。针灸治疗立足于脾胃,在整体上调整机体机能。经络对机体各个系统都能发挥多环节、多方面、多途径的调节作用。针灸减肥主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两条途径,并在基因水平影响代谢和摄食。腹型肥胖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对人体生理和精神活动、摄食及物质代谢的调节失常导致,因此针灸对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是减肥的关键。肥胖者合成代谢亢进而分解减少,与正常人相比有着显著差别。脂代谢紊乱,尤其是HDL-C降低、TG、TC、LDL-C升高,与冠心病以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肥胖病人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总脂及游离脂肪酸常增高,呈高脂血症与血脂紊乱。针灸治疗可以增强交感神经功能(即作用于“交感-肾上腺皮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力两个系统),提高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使肥胖患者低于正常水平的cAMP回升,cAMP通过激活蛋白激酶进而激活脂肪酶,促进脂肪分解,达到降低血脂和减肥的目的。针刺丰隆可以降低TC含量,针刺足三里能改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TC、TG随之下降。电针取穴为双侧的大横及水道,大横穴是转运脾经水湿的穴位,水道穴可治疗便秘,调节气血。电针采用疏密波能促进代谢,气血循环。电针的原理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针与电两种刺激[7]相结合,故能提高疗效;能比较正确地掌握刺激参数;代替手法运针。 5.5腹型肥胖的火罐治疗依据。摩罐法是平衡火罐的手法之一,在减肥后皮肤松弛、皱褶增加的情况下运用本法,可以迅速收紧皮肤,原因在于火罐使局部产生负压,使局部达到充血状态,从而打通经络,疏通气血,加速新陈代谢,加强局部代氧量,打散脂肪结,使脂肪和毒素通过人体的淋巴系统和排泄系统迅速排出体外,从而达到全身减重、局部塑形的效果;因此,将摩罐法用于腹型肥胖者,帮助其恢复健康与形体的美观。并且,从根本上改善患者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的状态[13]。选取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为主配合足太阳膀胱经背腧穴,通过刺激相应的腧穴和经脉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脏腑的功能。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的位置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的区域,现代医学表明刺激该部位不仅可以调整植物神经功能,控制食欲,还可以增强胃肠道的排空速度,从而加速脂肪物质的分解起到减肥的作用。如天枢穴能导致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改善肠系膜微循环的物质交换;关元穴可加速机体代谢产物的排泄,保持体液的酸碱平衡[8]。火罐可刺激肥胖者迟钝的自律神经,使功能活跃,增加能量消耗。因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附皮肤表面,牵拉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用这种方法来减肥的原理是:通过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疏通经络,平衡气血,调整内分泌,加速血液循环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肠胃蠕动,从而改善消化功能,产热及脂肪消耗增加,既可减去体表脂肪又可减去体内深层多余脂肪。通过对神经系统的调节,可以抑制胃酸分泌过多,达到不乏力、不饥饿的目的。还可有效调节内分泌紊乱。从而达到安全、保健、不伤害生理的快速减肥目的。
6结论
腹型肥胖是中年产后妇女肥胖的主要症型,由于腹型肥胖引发的疾病较多,是影响健康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应该积极的治疗。由于西医治疗模式过于繁琐,并且副作用较多,疗效并不理想,得不偿失并难以长期维持。电针合并火罐治疗腹型肥胖,可以降低BMI、改变身材、保持形体、还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并发症。火罐可加强巩固电针的治疗效果,还可达到紧肤塑身的功效,是很好的辅助治疗措施。电针合并火罐减肥是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无损伤、成本低、可作为长期反复使用的减肥方法,应该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得平.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5(20):25
[2]邓丽娟,伦志坚.腹型肥胖的病因研究.医学创新研究.2008,5(32):24
[3]尹瑞利,张建军,申鹏飞.针灸治疗脂肪肝一例.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87
[4]梁翠梅,胡慧,李媛媛.腹型肥胖的中医针灸治疗现状.针灸临床杂志,2012;6(20):174
[5]廖志云.腹型肥胖的腰围诊断标准是多少.家庭医学,2010;12(1):63
[6]段红蕾.中医综合治疗在腹型肥胖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1;5(1):187
[7]徐静.针刺配合火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症50例.山东中医药杂志,2011;2(5);74
[8]林师彬.温针灸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5(1):131
[9]梁承凡.电针治疗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5(1):127
[10]宋鹏.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中心型)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5(1):269
[11]赵晶.肝胆俞募配穴治疗中心性肥胖的临床疗效观察.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5(1):168
[12]赖尚洋.腹针治疗中心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5(1):127
方法:腹型肥胖患者60例,年龄在30-50岁之间,均为产后女性。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穴:主穴为曲池、内关、中脘、水分、天枢、大横、水道、滑肉门、大巨、外陵、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电针取穴:双侧的大横和水道。根据证型配穴,留针30分钟,隔日1次,20次为1疗程。治疗组在针刺后休息10-15分钟,再在原穴位上加火罐治疗20-30分钟,每周2次,20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4-5天。对照组仅用电针治疗,不加火罐,治疗方法和治疗组一致,2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①6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共30例,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共30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轻、中度肥胖患者治疗效果优于重度肥胖患者。(P<0.05)。②经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腹围、均较治疗前降低。③实验室检查:经治疗后,治疗组结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HDL-C与治疗前比较有所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TG、LDL-C较治疗前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电针合并火罐治疗腹型肥胖,可以降低BMI、改变身材、保持形体、还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并发症。火罐可加强巩固电针的治疗效果,还可达到紧肤塑身的功效,是很好的辅助治疗措施。电针合并火罐减肥是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无损伤、成本低、可作为长期反复使用的减肥方法。
关键词:电针火罐腹型肥胖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08-02
隨着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中年妇女对自己的形象身材也越来越重视。保持较好的身材对生活和工作及健康都有重要的影响,由于药物减肥的副作用较大,以及药物减肥的成本较高,手术减肥风险大,以及对机体的损伤大,运用针灸及火罐的中医减肥方法是有效的,经济的,副作用小[1]的方法,不但可以恢复身材,还可以调节血脂[2],治疗脂肪肝[3],预防并发症。
1临床资料
1.1治疗对象。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针灸科门诊部就诊的腹型肥胖患者60例,年龄在30-50岁之间,均为不在哺乳期的产后女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4]。根据体重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2,国内以(BMI)>25为肥胖,国外以BMI>25-30为超重;BMI>30为肥胖,BMI>40为重度肥胖;根据相对标准体重,根据描述脂肪的分布标准:腹围[4],男性>90cm,女性>80cm[5],超过此标准即可诊断为腹型肥胖。
1.2.2中医辩证分型标准[6]。参照1997年第五届全国肥胖病研究学会学术会议标准,将肥胖病分为五型:①脾虚湿阻型:肥胖、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脉沉细、舌苔薄腻、舌质淡红。②胃热湿阻型:肥胖、头胀、眩晕、消谷善饥、肢重、困楚怠惰、口渴、喜饮、脉滑数、舌苔腻微黄、舌质红。③肝淤气滞型:肥胖、胸肋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闭经、失眠多梦、脉细悬、苔白、舌质暗红。④脾肾两虚型(肾脾阳虚):肥胖、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阳痿、阴寒、脉沉细无力、苔白、舌质淡红。⑤阴虚内热型:肥胖、头晕眼花、头胀、头痛、腰痛酸软、五心烦热、低热、脉细数、微璇苔薄、舌尖红。诊断症候:2-3项以上,舌苔、脉象基本符合者即可诊断为肥胖。
1.3排除标准。①继发性腹型肥胖患者;②正在接受其他方法减肥者;③6个月内接受过其他方法减肥者;④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等重要脏器原发性疾病者;⑤产后或人流术后月经周期未恢复正常者;⑥产后未断奶者;⑦患有皮肤病及传染病者以及剖腹产后伤口未愈合者。
2治疗方法
2.1分组:将60名患者随机单盲法分为电针合并火罐组(治疗组)和单纯电针组(对照组)各30名。
2.2治疗方法。
2.2.1电针合并火罐组[8](治疗组)。治则:健脾益肾、利湿化痰、调和气血。
取穴:主穴为曲池、内关、中脘、水分、天枢、大横、水道、滑肉门、大巨、外陵、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电针取穴为双侧的大横和水道。辩证配穴:①脾虚湿阻型加脾俞、胃俞、心俞、阴陵泉;②胃肠湿热型加内庭、曲池、支沟;③肝郁气滞型加肝俞、血海、太冲、地机;④脾肾两虚型加关元、气海、脾俞、肾俞;⑤阴虚内热型加太溪、肾俞、气海、行间;便秘加腹结、支沟、上巨虚;十二经上穴位均双取。针灸治疗完毕后患者平卧休息10-15分钟,再在穴位上加火罐治疗20-30分钟[9-12]。
2.2.2单纯电针组(对照组)。治则:同治疗组。
取穴:同治疗组。电针治疗完毕后不加火罐治疗。
2.2.3操作方法。
2.2.3.1电针治疗的操作方法。局部常规消毒,选用直径为0.3mm的2寸毫针(苏州环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按补泻手法操作,捻转得气后接G6805-Ⅱ型电针仪,两组电极分别连接于腹部两侧的穴位,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留针30分钟,隔日1次,20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4-5天。
2.2.3.2电针治疗的注意事项。①每次治疗前,检查电针机输出是否正常。②治疗前须告诉病人,使其思想上有所准备,配合治疗。③对患有严重心脏病的病人,应注意避免电流回路经过心脏;不宜在延髓、心前区附近的穴位施用电针。
2.2.3.2.1火罐治疗的操作方法。指导患者取合适的卧位,腹部摩罐时采用平卧位,先在治疗部位腹部均匀涂上润滑剂(医用石蜡油),用闪火法(即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一圈,驱除罐内空气,立即抽出,将罐扣在治疗部位上)将玻璃火罐吸附在皮肤上,力度适中,然后轻提罐体,用适中的力度,以患者能忍受不感觉疼痛为宜,在治疗部位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摩动火罐,其中虚证采用补法即逆时针方向摩法,即先逆时针摩罐5min,接着顺时针摩罐5min,最后逆时针摩罐10~20min;实证采用泻法即顺时针方法,即先顺时针摩罐5min,再逆时针摩罐5min,最后顺时针摩罐10~20min。均以皮肤变为红色为度,腹部和腰背部摩罐时间一般均为20~30min,摩罐结束后在重点部位留罐5min。在治疗部位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摩动火罐,每周两次,20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4-5天。 2.2.3.2.2火罐的注意事项。①月经期间暂停治疗。②摩罐时火罐应瓶口光滑、无破损。③留罐时注意观察皮肤,以防时间过长,出现水泡。④冬季注意保暖。
2.2.4饮食调节:治疗期间均不使用其他减肥方法,提倡清淡饮食、大量吃纤维食品,适量吃蛋白质(尤其是木耳、香菇、豆制品、竹笋等),少吃碳水化合物,忌睡前进食,限制饮酒、高脂[14]、高糖饮食、少食甜食。
3疗效评价
3.1疗效评价标准[7]。根据1992年国际中西医结合联合会制定的,肥胖病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体重减少>5kg或平均腹围减少>10cm;有效:体重减少>2-5kg或平均腹围减少>3-10cm;无效:体重减少2kg或平均腹围减少>3cm。
3.2肥胖相关指数。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并计算体重质量指数(BMI)、BMI=体重/身高2,量腹围,(被测者穿单衣双手下垂站立,双脚分开25~30cm,用皮尺测量呼气末平脐水平线),并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
3.3血脂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
3.4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或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所有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所有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SPSSI3.0)进行分析。确定P>0.05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4治疗结果
4.1两组患者疗效评定对比(图1)。6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共30例,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共30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2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体重、BMI、腹围评定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经统计学分析,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体重、BMI、腹围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腹围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
4.3治疗前后各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糖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评定(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结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软件分析,实验室指标显示,治疗组HDL-C与治疗前比较有所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TG、LDL-C较治疗前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5讨论
5.1腹型肥胖的概念:主要是以脂肪细胞积聚在腹部为特征,腹围增大为信号,在生理上,腹部接近肝门静脉比臀部更近,腹部比臀部的脂肪在代谢上更加活跃,它更容易增加血脂水平,导致肝脏更易吸收,就会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这种情况下冠心病、卒中等疾病就更容易产生[8]。
5.2腹型肥胖的病因。
5.2.1西医病因: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腹型肥胖的发病中发挥约50%的作用。②年龄:腹型肥胖的发生率有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大。③能量摄入:有学者认为腹部内脏脂肪量与能量摄入呈正相关。④脂蛋白脂酶(LPL):LPL与乳糜微粒(VLDI)的脂解产物释放并运送到脂肪细胞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的过程有关。⑤脂解活性:脂肪动员、FFA及TG的释放是由交感神经系统凋节的。儿茶酚胺是人类脂肪细胞分解最强效的促进刹,通过刺激型β1、β2肾上腺素受体和抑制α2肾上腺素受体完成,另外,还有一种刺激型B3肾上腺素受体,主要存在于网膜脂肪细胞。
5.2.2中医病因:①先天禀赋。②饮食不节。③劳逸失度:劳作不足也是肥胖症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④年高体衰。
5.3腹型肥胖的中医病机。
5.3.1脾胃失调:脾胃俱旺,多饮多食,肥甘厚味,蕴生湿热,则胃纳更旺,而脾土湿困,水谷精微转运不及,酿生痰湿,流注皮里腹膜外,形成肥胖;或脾胃俱虚、纳谷不馨、脾失健运,水湿不得运化,则膏脂、痰浊、水湿积聚,形成肥胖。
5.3.2肝失疏泄:多因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郁滞,郁而化火,肝胃火旺,摄纳过多,化生痰湿,形成肥胖。
5.3.3脾肾阳虚:因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根,内藏元阴元阳,维持和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肾阳虚衰,主水无权,水湿泛滥,则凝聚成痰;脾胃运化亦有赖肾阳温煦,若肾阳不足,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而致痰湿内生,形成肥胖。
5.3.4三焦壅滞:三焦贯穿人体上下内外,通行元气,为原气之别使,司人体气化,为水液通行之道路,通调水道,而三焦元气须依赖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滋养,才能充实不衰,《脾胃论》中明确指出:“元气非胃气不能滋之”,“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如果三焦元气失于胃气滋养,则三焦失职、气化不利、水道不畅、津液凝聚、生痰成饮、壅滞三焦导致肥胖[2]。
5.4腹型肥胖的电针治疗依据。腹型肥胖是由于机体内分泌及能量代谢紊乱造成的,针灸可以通过激发自身的调节机制来调整,从而使远期疗效有所保证,并能改善相关的并发症。同时针灸治疗还具有经济、方便、安全等优点。滑肉门、大巨可通利三焦、健脾化湿,和中通便;大横能加强局部的刺激作用而强调治疗肥胖者之腰腹肥大;天枢能双向调节胃肠功能,既能通便,又可以治疗脾虚泄泻;中脘、气海能调节食欲;丰隆化湿祛浊;同时局部取穴能促进局部代谢,消脂减肥,达到局部治疗的目的。针灸治疗立足于脾胃,在整体上调整机体机能。经络对机体各个系统都能发挥多环节、多方面、多途径的调节作用。针灸减肥主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两条途径,并在基因水平影响代谢和摄食。腹型肥胖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对人体生理和精神活动、摄食及物质代谢的调节失常导致,因此针灸对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是减肥的关键。肥胖者合成代谢亢进而分解减少,与正常人相比有着显著差别。脂代谢紊乱,尤其是HDL-C降低、TG、TC、LDL-C升高,与冠心病以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肥胖病人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总脂及游离脂肪酸常增高,呈高脂血症与血脂紊乱。针灸治疗可以增强交感神经功能(即作用于“交感-肾上腺皮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力两个系统),提高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使肥胖患者低于正常水平的cAMP回升,cAMP通过激活蛋白激酶进而激活脂肪酶,促进脂肪分解,达到降低血脂和减肥的目的。针刺丰隆可以降低TC含量,针刺足三里能改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TC、TG随之下降。电针取穴为双侧的大横及水道,大横穴是转运脾经水湿的穴位,水道穴可治疗便秘,调节气血。电针采用疏密波能促进代谢,气血循环。电针的原理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针与电两种刺激[7]相结合,故能提高疗效;能比较正确地掌握刺激参数;代替手法运针。 5.5腹型肥胖的火罐治疗依据。摩罐法是平衡火罐的手法之一,在减肥后皮肤松弛、皱褶增加的情况下运用本法,可以迅速收紧皮肤,原因在于火罐使局部产生负压,使局部达到充血状态,从而打通经络,疏通气血,加速新陈代谢,加强局部代氧量,打散脂肪结,使脂肪和毒素通过人体的淋巴系统和排泄系统迅速排出体外,从而达到全身减重、局部塑形的效果;因此,将摩罐法用于腹型肥胖者,帮助其恢复健康与形体的美观。并且,从根本上改善患者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的状态[13]。选取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为主配合足太阳膀胱经背腧穴,通过刺激相应的腧穴和经脉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脏腑的功能。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的位置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的区域,现代医学表明刺激该部位不仅可以调整植物神经功能,控制食欲,还可以增强胃肠道的排空速度,从而加速脂肪物质的分解起到减肥的作用。如天枢穴能导致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改善肠系膜微循环的物质交换;关元穴可加速机体代谢产物的排泄,保持体液的酸碱平衡[8]。火罐可刺激肥胖者迟钝的自律神经,使功能活跃,增加能量消耗。因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附皮肤表面,牵拉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用这种方法来减肥的原理是:通过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疏通经络,平衡气血,调整内分泌,加速血液循环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肠胃蠕动,从而改善消化功能,产热及脂肪消耗增加,既可减去体表脂肪又可减去体内深层多余脂肪。通过对神经系统的调节,可以抑制胃酸分泌过多,达到不乏力、不饥饿的目的。还可有效调节内分泌紊乱。从而达到安全、保健、不伤害生理的快速减肥目的。
6结论
腹型肥胖是中年产后妇女肥胖的主要症型,由于腹型肥胖引发的疾病较多,是影响健康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应该积极的治疗。由于西医治疗模式过于繁琐,并且副作用较多,疗效并不理想,得不偿失并难以长期维持。电针合并火罐治疗腹型肥胖,可以降低BMI、改变身材、保持形体、还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并发症。火罐可加强巩固电针的治疗效果,还可达到紧肤塑身的功效,是很好的辅助治疗措施。电针合并火罐减肥是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无损伤、成本低、可作为长期反复使用的减肥方法,应该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得平.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5(20):25
[2]邓丽娟,伦志坚.腹型肥胖的病因研究.医学创新研究.2008,5(32):24
[3]尹瑞利,张建军,申鹏飞.针灸治疗脂肪肝一例.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87
[4]梁翠梅,胡慧,李媛媛.腹型肥胖的中医针灸治疗现状.针灸临床杂志,2012;6(20):174
[5]廖志云.腹型肥胖的腰围诊断标准是多少.家庭医学,2010;12(1):63
[6]段红蕾.中医综合治疗在腹型肥胖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1;5(1):187
[7]徐静.针刺配合火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症50例.山东中医药杂志,2011;2(5);74
[8]林师彬.温针灸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5(1):131
[9]梁承凡.电针治疗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5(1):127
[10]宋鹏.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中心型)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5(1):269
[11]赵晶.肝胆俞募配穴治疗中心性肥胖的临床疗效观察.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5(1):168
[12]赖尚洋.腹针治疗中心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