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总是被理解成“学生读”和“教师讲”。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理论认为对于阅读的理解就是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准确地再现作者的原意。多年来的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整体上却仍未摆脱传统阅读理论的束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学生的阅读情感,不注重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本文从传统的阅读理论分析,提倡阅读要从学生情感入手,从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阅读过程。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活动 理解 情感
阅读是人类理解世界、他人和自我的主要途径,是学习之母。教师有指导学生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任务。语文课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课中的基础。语文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情感活动、语言实践活动,也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作者、作品、读者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其中作品是媒介,是联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作者以文字符号为形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者往往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
一、传统的阅读理论及其弊端
中国传统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中的理解就是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准确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意即“复制”作者的本意,把追求作者作文的本意当作是理解的唯一标准。例如,孔子就强调“述而不作”,把阐述圣贤经典的思想当作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己决不参与意义的“创作”。只要把圣贤文章的本意“述”清楚了,也就达到了理解的要求。兴起于汉代的“训诂学”在阅读和解释经典著作时,就极力主张要推究作者的本意,反对“望文虚造而违古意”。宋代著名的大学者朱熹也曾有这样的论述:“大抵读书,且须虚心静态,依傍文义推句脉。看定此句指何意,说何事,略用今人言语体贴,替换一两句,说得古人意思出来。先教自家心里分明利落,如与古人对面说话,彼此对答,无一言一字不相肯可,此外都无闲杂说话,方是得个人处。”他认为“某之捷径,只是解圣贤语意,看其血脉贯通处,为之解释,不敢以己意道理”。不难看出,朱熹将对阅读的理解视为“说得古人意思出来”,并且认为只有达到了“如与古人对面说话,彼此对答,无一言一字不相肯可”的程度,才算是“得个人处”。在朱熹看来,作者的本意在作品中具有绝对的权威,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能带着空白的头脑去钻研、琢磨作者的本意,不能掺杂有个人的见解。简言之,就是要读者忠实地“复制”作者的本意。当然,在理解阅读所产生的意义上,古代也有不同的看法,中国的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现实与解释往往存在着差异。
二、以练代阅读,缺乏主体感
在缺乏主体感悟、探究、发现的以教师越俎代疱讲授的背景下,精讲和多练就成了孪生兄弟。非多练不足以巩固不熟的知识,非多练不足以弥补因缺少自读而忽略的基础与细节的知识,不足以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大量的各种形式的篇目、单元测试题,成了老师的法宝。阅读题本来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诊断和测试的手段,现在却演变成了提高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式,舍弃对文本的阅读,舍弃了学生的广泛阅读与积累感悟,阅读训练纯粹成了技术性的训练,阅读就是为了答题,答题就是阅读训练,这种训练完全剥夺了学生阅读原本的趣味与快乐,使本来充满魅力与情味的阅读变得枯燥无味、面目可憎。以这种训练代替自然的阅读,以技法训练代替了作为根本的文本阅读训练,绕过阅读量的积累而沉入题海,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是违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乃至全面的语文素养的。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三、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阅读过程
传统的阅读理论忽视了学生的阅读先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积累等对阅读活动的参与和影响作用,实际上也就是忽略了学生阅读理解的差异性,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说明了阅读先结构的差异造成了读者对文章的多种理解。在阅读过程中,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阅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阅读,也会有一种不一样的理解。其原因就在于读者和作者常常并不是处于同一时代和同一环境的,’两者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和世界观有很大的不同。正是由于读者阅读结构的差异性,造成了他们对文章理解的多义性。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一句格言,从年轻人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没有那种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和全部力量。”正是由于阅读结构的这种开放性,使得它能够始终站在新的逻辑起点上,为人类的阅读理解活动提供前提条件。阅读鉴赏主要是通过审美直觉的方式去理解作品,正因为如此,读者的阅读先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积累和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其对作品的理解层次和程度。只有那些具有丰富知识积累的读者,才可能从作品中“悟”出较为深刻的内涵;而那些缺乏相关知识储备的读者从阅读理解中所得到的,仅仅只是一种消极意义上的消遣而已,因为他不可能从作品中寻求到那种审美“发现”,自然也就享受不到人在“自我实现”之后所能够获得的那种精神满足。当抛开传统的阅读理论,从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接受美学理论)出发,重新审视阅读活动时,才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阅读先结构对于阅读理解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总之,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语言感知课文传达的情和意,引起大脑神经系统的思维活动,理解知识和获取知识,并不断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进而推动其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是贯穿始终的。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的要求组织指导读写听说训练,使学生又将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这个过程既符合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这个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阅读教学中学生认识过程的特殊规律。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活动 理解 情感
阅读是人类理解世界、他人和自我的主要途径,是学习之母。教师有指导学生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任务。语文课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课中的基础。语文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情感活动、语言实践活动,也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作者、作品、读者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其中作品是媒介,是联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作者以文字符号为形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者往往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
一、传统的阅读理论及其弊端
中国传统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中的理解就是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准确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意即“复制”作者的本意,把追求作者作文的本意当作是理解的唯一标准。例如,孔子就强调“述而不作”,把阐述圣贤经典的思想当作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己决不参与意义的“创作”。只要把圣贤文章的本意“述”清楚了,也就达到了理解的要求。兴起于汉代的“训诂学”在阅读和解释经典著作时,就极力主张要推究作者的本意,反对“望文虚造而违古意”。宋代著名的大学者朱熹也曾有这样的论述:“大抵读书,且须虚心静态,依傍文义推句脉。看定此句指何意,说何事,略用今人言语体贴,替换一两句,说得古人意思出来。先教自家心里分明利落,如与古人对面说话,彼此对答,无一言一字不相肯可,此外都无闲杂说话,方是得个人处。”他认为“某之捷径,只是解圣贤语意,看其血脉贯通处,为之解释,不敢以己意道理”。不难看出,朱熹将对阅读的理解视为“说得古人意思出来”,并且认为只有达到了“如与古人对面说话,彼此对答,无一言一字不相肯可”的程度,才算是“得个人处”。在朱熹看来,作者的本意在作品中具有绝对的权威,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能带着空白的头脑去钻研、琢磨作者的本意,不能掺杂有个人的见解。简言之,就是要读者忠实地“复制”作者的本意。当然,在理解阅读所产生的意义上,古代也有不同的看法,中国的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现实与解释往往存在着差异。
二、以练代阅读,缺乏主体感
在缺乏主体感悟、探究、发现的以教师越俎代疱讲授的背景下,精讲和多练就成了孪生兄弟。非多练不足以巩固不熟的知识,非多练不足以弥补因缺少自读而忽略的基础与细节的知识,不足以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大量的各种形式的篇目、单元测试题,成了老师的法宝。阅读题本来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诊断和测试的手段,现在却演变成了提高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式,舍弃对文本的阅读,舍弃了学生的广泛阅读与积累感悟,阅读训练纯粹成了技术性的训练,阅读就是为了答题,答题就是阅读训练,这种训练完全剥夺了学生阅读原本的趣味与快乐,使本来充满魅力与情味的阅读变得枯燥无味、面目可憎。以这种训练代替自然的阅读,以技法训练代替了作为根本的文本阅读训练,绕过阅读量的积累而沉入题海,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是违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乃至全面的语文素养的。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三、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阅读过程
传统的阅读理论忽视了学生的阅读先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积累等对阅读活动的参与和影响作用,实际上也就是忽略了学生阅读理解的差异性,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说明了阅读先结构的差异造成了读者对文章的多种理解。在阅读过程中,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阅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阅读,也会有一种不一样的理解。其原因就在于读者和作者常常并不是处于同一时代和同一环境的,’两者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和世界观有很大的不同。正是由于读者阅读结构的差异性,造成了他们对文章理解的多义性。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一句格言,从年轻人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没有那种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和全部力量。”正是由于阅读结构的这种开放性,使得它能够始终站在新的逻辑起点上,为人类的阅读理解活动提供前提条件。阅读鉴赏主要是通过审美直觉的方式去理解作品,正因为如此,读者的阅读先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积累和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其对作品的理解层次和程度。只有那些具有丰富知识积累的读者,才可能从作品中“悟”出较为深刻的内涵;而那些缺乏相关知识储备的读者从阅读理解中所得到的,仅仅只是一种消极意义上的消遣而已,因为他不可能从作品中寻求到那种审美“发现”,自然也就享受不到人在“自我实现”之后所能够获得的那种精神满足。当抛开传统的阅读理论,从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接受美学理论)出发,重新审视阅读活动时,才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阅读先结构对于阅读理解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总之,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语言感知课文传达的情和意,引起大脑神经系统的思维活动,理解知识和获取知识,并不断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进而推动其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是贯穿始终的。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的要求组织指导读写听说训练,使学生又将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这个过程既符合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这个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阅读教学中学生认识过程的特殊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