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探寻情境导入的实效性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aob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最近上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在试教过程中对教材例2情境导入环节进行了多次的尝试和思考。通过一次次的实践与学习,一遍遍的否定与调整,对情境创设的设计从模糊走向了清晰,对教学的认识经历了从困惑到明朗的过程。
  第一次教学设计
  第一次试教之前,笔者认真研读了教材,教材中的例2是“量一量课桌有多长”。(如下图)
  教学参考书上对此是这样分析的: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个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设计这项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使学生体会到课桌的长度是一个具体的量,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二是如果用不同的工具作单位来测量,不能得到一个确定的、一致的结果。因此,需要采用统一的计量单位来量,引入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尺,进而学习长度单位。
  在自认为比较充分地领会教材编写精神和意图的基础上,笔者开始了第一次试教。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课桌有多长,你们知道怎样量吗?
  生:用尺子量。
  生:用卷尺量。
  师:哦,你们都知道用尺量了,真厉害!除了用尺,还能用什么来量呢?
  学生迟疑了片刻,一位学生怯怯地举起了手。
  生:还可以用铅笔盒量。
  师:说得真好,还有不同的吗?
  生:用数学书量。
  生:用铅笔量。
  生:用橡皮量。
  ……
  师:下面就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来量一量课桌有多长。
  【反思】从实际教学可以看出,虽然学生不会用直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但对于“尺是用来量长度的”是有生活经验的,因为他们大多在生活中见过用尺来量物体的现象。所以,当教师问及“怎样量课桌的长度”时,学生并不像教材中预设的那样出现多种测量方法。绝大多数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用测量工具尺来量(课后,笔者也到其他平行班级进行了了解,情况一致)。这样一来,如果直接学习用尺量,就失去了例题原本的意图。所以,教师只能引导“还能用什么来量?”学生不得不“搜肠刮肚”地思考,想到用“铅笔盒”来量。后面的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又“被迫”想到了用“数学书”“铅笔”“橡皮”等物体来测量。而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些所谓的多种方法,其实并非源自于学生本身的需要,而仅仅是停留于模仿层面的“跟风”现象,或是为了让教师能将教学延续下去的“友好配合”。
  反思整个情境导入的过程,由于笔者对学生原有认知经验把握不够准确,所以没能真正站在学生立场上去设计教学。导致学生弄不明白教师为什么对公认的 “用尺量” 的办法弃之不用,反而要去寻找那些比较麻烦的方法,而且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操作、汇报后,又放弃这些方法重新回到用尺量。为了得到一个教师需要的“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习需求”的缘由,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都随着教师的设计而“兜圈子”。 这不明摆着有捷径不走,偏要走弯路吗?虽然,学生都很善良,他们很乖巧地配合教师完成预先设计好的一个个环节和步骤,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处于“被思考”“被操作”的状态,没有真正的思维和言语的自由,再加上不必要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得整个导入阶段耗时长,内容被动乏味、迂回曲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他教师的导入设计
  因为第一次教学效果不佳,笔者对例2导入的处理重新进行了思考:需要吸取教材的编写意图,但对其素材和呈现方式能否改变一下呢?在困惑和不解中笔者搜集了教学杂志中其他教师的案例作为教学参考。正巧在《小学数学教师》2014年第9期上看到了王洁老师的《开而自如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分析也应运而生。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借助相关手机APP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多方位的研究,以“长方体(二)”单元练习课为例,提出了一些基于大数据分析下的数学单元练习课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数据分析 单元练习课 思考  单元练习课是针对一个单元所有知识点开展的练习,其知识含量较大,涉及面也较广,要想在40分钟内将所有内容面面俱到地开展练习,显然教学过程只能蜻蜓点水
近年来,许多地方启动了“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結对帮扶活动——青年教师拜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师,一师带一徒,师徒互动,教学相长。在一些学校,“青蓝工程”成为能力提升工程,不少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骨干、当地名师;许多师傅在“后浪”的推动下,焕发职业第二春。   但在此过程中,有些青年教师刻意模仿师傅的教学风格,一味照搬师傅的教学招式,看似提高了自己,却没有超越师傅。   “学我,不能全像我。
【摘 要】一年级学生在学习“用减法解决问题”时,掌握情况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由于情境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出现,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聚焦这两个新的符号,通过“说”符号、“添”符号、“比”符号等手段,帮助学生准确提取信息,切实理解题意,有效掌握方法。  【关键词】用减法解决问题;大括号;问号  【背景】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设计了简单的情境(见图1),使学生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9页~60页及练习十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逐步实现方法的优化。  3. 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
[摘要]园长、教师及家长对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的法律认知与此类事故能否得到公正处理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访谈江西省吉安市两所幼儿园的园长、部分教师和家长,提出要加强对园长、教师及家长的法制教育,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幼儿园伤害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制度,以有效应对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  [关键词]园长;教师;家长;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摘 要】现行使用的北师大版数学四上教材中有“温度”一课,教科版科学三下教材中有“温度和温度计”一课、科学四下教材中有“温度和气温”一课。本文以“温度”一课为例进行了实践研究,围绕“温度”主题,首先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材编排、教学设计、学习材料等方面将两学科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三大关乎课程整合的教学再思考:理顺内容,厘清目标;整合教材,重组内容;引入“微课”,适时整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 要】课堂教学中,通过一定的情境创设,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起点,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算理,在两者之间的不断沟通中开展学习活动,并且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合于生动的活动之中,达到知识的重组和内化;在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进行学习和探索,感受计算所带来的乐趣;通过不断反思计算中的错误,从而减少计算中的错误率。在进行计算教学时,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要让学生的数学
南宋末年,元兵南逼。宋皇从杭州败移福州。景炎帝二年(即公元1277年)的春天。文天祥为了抗击元兵,率大军从闽西进军漳州,听说福州失守,宋帝败逃海上,他只好西撤,翻越闽南与闽西交界的坂寮岭,退到险要的倒岭赶筑营垒,沉着应急。元兵来势凶猛,紧追在后,文天祥的兵马渡过下畲溪的木桥,仰望天空,说了声“天助我!”立即,风起云涌、   电闪雷鸣,咆哮的山洪把元兵阻隔在崎岖的对岸。   那拆掉的虽只是一座木
【摘 要】学本课堂并非弱化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智慧导学,适时把握导的契机,在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处,在学生学习的难点处,在学生对思想方法的感悟处进行导学,从而引领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循序建构数感。  【关键词】智慧导学;数概念;数感  人教版“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起始部分,它上承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又是后
近年来,“学本课堂”逐渐受到关注,所谓“学本课堂”是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学本课堂”是对新课改中“以生为本”理念的课堂实践,顾明远教授提出:“素质教育要以学为本。”《人民教育》在2014年第16期推出了“学本课堂”专辑。由此可见,对“学本课堂”的研究,已经由理念向操作层面推进。那么,在小学数学学科领域,怎样开展“学本课堂”实践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以学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