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最近上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在试教过程中对教材例2情境导入环节进行了多次的尝试和思考。通过一次次的实践与学习,一遍遍的否定与调整,对情境创设的设计从模糊走向了清晰,对教学的认识经历了从困惑到明朗的过程。
第一次教学设计
第一次试教之前,笔者认真研读了教材,教材中的例2是“量一量课桌有多长”。(如下图)
教学参考书上对此是这样分析的: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个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设计这项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使学生体会到课桌的长度是一个具体的量,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二是如果用不同的工具作单位来测量,不能得到一个确定的、一致的结果。因此,需要采用统一的计量单位来量,引入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尺,进而学习长度单位。
在自认为比较充分地领会教材编写精神和意图的基础上,笔者开始了第一次试教。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课桌有多长,你们知道怎样量吗?
生:用尺子量。
生:用卷尺量。
师:哦,你们都知道用尺量了,真厉害!除了用尺,还能用什么来量呢?
学生迟疑了片刻,一位学生怯怯地举起了手。
生:还可以用铅笔盒量。
师:说得真好,还有不同的吗?
生:用数学书量。
生:用铅笔量。
生:用橡皮量。
……
师:下面就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来量一量课桌有多长。
【反思】从实际教学可以看出,虽然学生不会用直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但对于“尺是用来量长度的”是有生活经验的,因为他们大多在生活中见过用尺来量物体的现象。所以,当教师问及“怎样量课桌的长度”时,学生并不像教材中预设的那样出现多种测量方法。绝大多数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用测量工具尺来量(课后,笔者也到其他平行班级进行了了解,情况一致)。这样一来,如果直接学习用尺量,就失去了例题原本的意图。所以,教师只能引导“还能用什么来量?”学生不得不“搜肠刮肚”地思考,想到用“铅笔盒”来量。后面的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又“被迫”想到了用“数学书”“铅笔”“橡皮”等物体来测量。而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些所谓的多种方法,其实并非源自于学生本身的需要,而仅仅是停留于模仿层面的“跟风”现象,或是为了让教师能将教学延续下去的“友好配合”。
反思整个情境导入的过程,由于笔者对学生原有认知经验把握不够准确,所以没能真正站在学生立场上去设计教学。导致学生弄不明白教师为什么对公认的 “用尺量” 的办法弃之不用,反而要去寻找那些比较麻烦的方法,而且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操作、汇报后,又放弃这些方法重新回到用尺量。为了得到一个教师需要的“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习需求”的缘由,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都随着教师的设计而“兜圈子”。 这不明摆着有捷径不走,偏要走弯路吗?虽然,学生都很善良,他们很乖巧地配合教师完成预先设计好的一个个环节和步骤,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处于“被思考”“被操作”的状态,没有真正的思维和言语的自由,再加上不必要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得整个导入阶段耗时长,内容被动乏味、迂回曲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他教师的导入设计
因为第一次教学效果不佳,笔者对例2导入的处理重新进行了思考:需要吸取教材的编写意图,但对其素材和呈现方式能否改变一下呢?在困惑和不解中笔者搜集了教学杂志中其他教师的案例作为教学参考。正巧在《小学数学教师》2014年第9期上看到了王洁老师的《开而自如
第一次教学设计
第一次试教之前,笔者认真研读了教材,教材中的例2是“量一量课桌有多长”。(如下图)
教学参考书上对此是这样分析的: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个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设计这项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使学生体会到课桌的长度是一个具体的量,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二是如果用不同的工具作单位来测量,不能得到一个确定的、一致的结果。因此,需要采用统一的计量单位来量,引入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尺,进而学习长度单位。
在自认为比较充分地领会教材编写精神和意图的基础上,笔者开始了第一次试教。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课桌有多长,你们知道怎样量吗?
生:用尺子量。
生:用卷尺量。
师:哦,你们都知道用尺量了,真厉害!除了用尺,还能用什么来量呢?
学生迟疑了片刻,一位学生怯怯地举起了手。
生:还可以用铅笔盒量。
师:说得真好,还有不同的吗?
生:用数学书量。
生:用铅笔量。
生:用橡皮量。
……
师:下面就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来量一量课桌有多长。
【反思】从实际教学可以看出,虽然学生不会用直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但对于“尺是用来量长度的”是有生活经验的,因为他们大多在生活中见过用尺来量物体的现象。所以,当教师问及“怎样量课桌的长度”时,学生并不像教材中预设的那样出现多种测量方法。绝大多数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用测量工具尺来量(课后,笔者也到其他平行班级进行了了解,情况一致)。这样一来,如果直接学习用尺量,就失去了例题原本的意图。所以,教师只能引导“还能用什么来量?”学生不得不“搜肠刮肚”地思考,想到用“铅笔盒”来量。后面的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又“被迫”想到了用“数学书”“铅笔”“橡皮”等物体来测量。而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些所谓的多种方法,其实并非源自于学生本身的需要,而仅仅是停留于模仿层面的“跟风”现象,或是为了让教师能将教学延续下去的“友好配合”。
反思整个情境导入的过程,由于笔者对学生原有认知经验把握不够准确,所以没能真正站在学生立场上去设计教学。导致学生弄不明白教师为什么对公认的 “用尺量” 的办法弃之不用,反而要去寻找那些比较麻烦的方法,而且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操作、汇报后,又放弃这些方法重新回到用尺量。为了得到一个教师需要的“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习需求”的缘由,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都随着教师的设计而“兜圈子”。 这不明摆着有捷径不走,偏要走弯路吗?虽然,学生都很善良,他们很乖巧地配合教师完成预先设计好的一个个环节和步骤,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处于“被思考”“被操作”的状态,没有真正的思维和言语的自由,再加上不必要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得整个导入阶段耗时长,内容被动乏味、迂回曲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他教师的导入设计
因为第一次教学效果不佳,笔者对例2导入的处理重新进行了思考:需要吸取教材的编写意图,但对其素材和呈现方式能否改变一下呢?在困惑和不解中笔者搜集了教学杂志中其他教师的案例作为教学参考。正巧在《小学数学教师》2014年第9期上看到了王洁老师的《开而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