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模块化组织的柔性生产机制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模块化组织的业务流程来进行柔性生产机制的探讨。
关键词:业务流程 模块化组织 柔性生产机制
模块化组织的柔性生产机制是模块化组织内的成员根据顾客需要和对未来市场环境的预测,对现有的模块进行组合以实现弹性生产,提高市场适应性的生产过程,模块化组织的柔性生产机制是按照模块化组织的业务流程来展开的。
一、模块化组织的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是为达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由不同的人分别同时完成的一系列活动,而狭义的业务流程,仅仅是与客户价值的满足相联系的一系列活动。模块化组织的业务流程是顾客需求拉动的一个生产过程,它的起点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即一个学习的过程,不仅要采集市场上的顾客需求,对未来市场的发展做出预测,还要制定生产计划所需的规则,及生产过程应用的技术;业务流程的重点是生产过程,主要是产品的设计制造,需要在市场上选择有效的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合理地对功能模块进行组合,并强化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知识管理和信息传导。业务流程的终点是产品的输出,需要通过销售和服务实现。
二、基于业务流程的柔性生产机制分析
依据对模块化组织业务流程的划分,模块化组织的柔性生产机制应包括学习机制、柔性制造机制和管理机制。
(一)学习机制
模块化组织是一种以模块化分工为基础的组织和协调机制,它为组织中的知识流动提供了途径。在模块化组织内部,由知识子系统制定设计规则,同时需要作为子模块的各合同制造商的参与和交流,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交流方式实现知识的流动。技术子系统提供实现生产所需的技术与信息,确保模块化组织在满足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上的准确性。在模块化组织内部采用柔性生产方式,使得信息可以实现多向流动,而且借助于系统设计规则惯性以及"隐含信息"双重作用,组织间协调成本可以大大低于科层企业内的控制成本。
(二)柔性制造机制
柔性制造是柔性生产的重要环节,模块化组织的柔性制造主要存在于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在生产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具有不同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的模块进行组合,这有利于实现批量生产、降低库存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缩短生命周期;模块化系统内的各个子模块之间同时展开工作,这种"背靠背"的竞争具有"淘汰赛"的激励效果,能够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将创新成果迅速应用到生产和制造中;模块化组织内各个子模块之间的不同排列组合实现产品创新,使产品种类更加丰富,能更好的满足个性化需求。
(三)柔性管理机制
柔性管理机制是指灵活地处理模块化组织内部管理及部门沟通以适应变化或超前行动所必备的管理制度、程序及方式方法等。柔性管理机制可以实现快速反应,通过不断组织人力和技术资源,获得竞争优势,是实现柔性生产机制的保障。
1、柔性战略机制
柔性战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战略的灵活性,即随着时间推移调整战略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不可预期的未来事件,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并维持竞争优势。模块化组织的出现使竞争处于复杂的关系中,不仅要考虑各平行模块之间的竞争,也要考虑处于价值链上的相互联系的模块之间的竞争。同时,模块化组织又是一种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手段和战略性资源,需要稳定密切的组织关系来保障组织抵御外来竞争。
2、知识管理机制
知识管理是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到来的必然产物。Carayannis从组织学习的角度提出了元认知、元学习、元知识的概念,他认为加强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以组织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最大化的获取和应用知识,促进"元知识"的学习和发展,并提出了一个支持、监控、获取、评价和不断丰富组织认知能力的知识管理网络[1]。在模块化组织中加强对知识的管理不仅需要管理层的努力,更重要的是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学习,Edmondson和Moingeon认为组织学习能够使组织成员积极主动地利用有关资料与信息来规划自己的行为,从而提高组织持续适应能力[2]。组织持续适应能力的增强,也会促进组织学习的开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能够使组织中的生产技术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
3、信息沟通机制
模块化组织运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通过组织学习充分挖掘组织内各成员的隐性知识,提高组织思考和运作的能力。因此,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能够节约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的成本,有利于增强管理复杂性产品的能力,对于模块化组织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Nunamaker针对"提高沟通效率"提出了电子邮件系统,其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异步沟通",使沟通活动能够跨越时空限制,Briggs针对"加强管理控制"提出了工作流管理系统,它能按照预先定义的规则和过程实时地把工作中的信息传送给处理过程中的下一流程,形成有序的"信息河流"[3]。Sounders根据"减小不确定性"提出了组织数据库检索系统,它实际上是存储了大量信息和知识的文档管理系统,利用它可以快捷地实现多条件检索[4]。这种双向的信息沟通机制,便于组织成员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获得所需信息,系统也会根据用户的偏好,将与其有关的信息主动推送给用户。
三、结论
本文从学习机制、柔性制造机制和柔性管理机制这三个方面对模块化组织的柔性生产机制进行了梳理,但是关于柔性生产机制的理论还不够完善,因此必须深化对柔性生产机制的研究,这对于丰富模块化组织理论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Carayannis Elias &Fostering Synerges.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rial and organizational cognition: the ro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J]. Technovation, 1999, 19, (4): 219-231.
[2]Edmondson, A. and Moingeon, B. "From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o the Organization Learning ",Journal of Management Learning ,1998,29(1):5-20
[3]Nunamaker, J. F. &Briggs, R., Collaboration Technology from Face-to-face to the Office [M].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1992.
[4]Sounders, B., & Georgiadou, E.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and the need for the multifaceted manager[M]. Inspire-Training and teaching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Software Quarterly,1999,(4):193-201.
作者简介:孙金香(1985-),女,山东烟台人,山东经济学院2008级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宿媛媛(1984-),女,山东烟台人,山东经济学院2008级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业务流程 模块化组织 柔性生产机制
模块化组织的柔性生产机制是模块化组织内的成员根据顾客需要和对未来市场环境的预测,对现有的模块进行组合以实现弹性生产,提高市场适应性的生产过程,模块化组织的柔性生产机制是按照模块化组织的业务流程来展开的。
一、模块化组织的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是为达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由不同的人分别同时完成的一系列活动,而狭义的业务流程,仅仅是与客户价值的满足相联系的一系列活动。模块化组织的业务流程是顾客需求拉动的一个生产过程,它的起点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即一个学习的过程,不仅要采集市场上的顾客需求,对未来市场的发展做出预测,还要制定生产计划所需的规则,及生产过程应用的技术;业务流程的重点是生产过程,主要是产品的设计制造,需要在市场上选择有效的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合理地对功能模块进行组合,并强化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知识管理和信息传导。业务流程的终点是产品的输出,需要通过销售和服务实现。
二、基于业务流程的柔性生产机制分析
依据对模块化组织业务流程的划分,模块化组织的柔性生产机制应包括学习机制、柔性制造机制和管理机制。
(一)学习机制
模块化组织是一种以模块化分工为基础的组织和协调机制,它为组织中的知识流动提供了途径。在模块化组织内部,由知识子系统制定设计规则,同时需要作为子模块的各合同制造商的参与和交流,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交流方式实现知识的流动。技术子系统提供实现生产所需的技术与信息,确保模块化组织在满足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上的准确性。在模块化组织内部采用柔性生产方式,使得信息可以实现多向流动,而且借助于系统设计规则惯性以及"隐含信息"双重作用,组织间协调成本可以大大低于科层企业内的控制成本。
(二)柔性制造机制
柔性制造是柔性生产的重要环节,模块化组织的柔性制造主要存在于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在生产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具有不同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的模块进行组合,这有利于实现批量生产、降低库存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缩短生命周期;模块化系统内的各个子模块之间同时展开工作,这种"背靠背"的竞争具有"淘汰赛"的激励效果,能够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将创新成果迅速应用到生产和制造中;模块化组织内各个子模块之间的不同排列组合实现产品创新,使产品种类更加丰富,能更好的满足个性化需求。
(三)柔性管理机制
柔性管理机制是指灵活地处理模块化组织内部管理及部门沟通以适应变化或超前行动所必备的管理制度、程序及方式方法等。柔性管理机制可以实现快速反应,通过不断组织人力和技术资源,获得竞争优势,是实现柔性生产机制的保障。
1、柔性战略机制
柔性战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战略的灵活性,即随着时间推移调整战略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不可预期的未来事件,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并维持竞争优势。模块化组织的出现使竞争处于复杂的关系中,不仅要考虑各平行模块之间的竞争,也要考虑处于价值链上的相互联系的模块之间的竞争。同时,模块化组织又是一种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手段和战略性资源,需要稳定密切的组织关系来保障组织抵御外来竞争。
2、知识管理机制
知识管理是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到来的必然产物。Carayannis从组织学习的角度提出了元认知、元学习、元知识的概念,他认为加强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以组织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最大化的获取和应用知识,促进"元知识"的学习和发展,并提出了一个支持、监控、获取、评价和不断丰富组织认知能力的知识管理网络[1]。在模块化组织中加强对知识的管理不仅需要管理层的努力,更重要的是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学习,Edmondson和Moingeon认为组织学习能够使组织成员积极主动地利用有关资料与信息来规划自己的行为,从而提高组织持续适应能力[2]。组织持续适应能力的增强,也会促进组织学习的开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能够使组织中的生产技术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
3、信息沟通机制
模块化组织运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通过组织学习充分挖掘组织内各成员的隐性知识,提高组织思考和运作的能力。因此,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能够节约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的成本,有利于增强管理复杂性产品的能力,对于模块化组织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Nunamaker针对"提高沟通效率"提出了电子邮件系统,其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异步沟通",使沟通活动能够跨越时空限制,Briggs针对"加强管理控制"提出了工作流管理系统,它能按照预先定义的规则和过程实时地把工作中的信息传送给处理过程中的下一流程,形成有序的"信息河流"[3]。Sounders根据"减小不确定性"提出了组织数据库检索系统,它实际上是存储了大量信息和知识的文档管理系统,利用它可以快捷地实现多条件检索[4]。这种双向的信息沟通机制,便于组织成员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获得所需信息,系统也会根据用户的偏好,将与其有关的信息主动推送给用户。
三、结论
本文从学习机制、柔性制造机制和柔性管理机制这三个方面对模块化组织的柔性生产机制进行了梳理,但是关于柔性生产机制的理论还不够完善,因此必须深化对柔性生产机制的研究,这对于丰富模块化组织理论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Carayannis Elias &Fostering Synerges.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rial and organizational cognition: the ro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J]. Technovation, 1999, 19, (4): 219-231.
[2]Edmondson, A. and Moingeon, B. "From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o the Organization Learning ",Journal of Management Learning ,1998,29(1):5-20
[3]Nunamaker, J. F. &Briggs, R., Collaboration Technology from Face-to-face to the Office [M].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1992.
[4]Sounders, B., & Georgiadou, E.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and the need for the multifaceted manager[M]. Inspire-Training and teaching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Software Quarterly,1999,(4):193-201.
作者简介:孙金香(1985-),女,山东烟台人,山东经济学院2008级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宿媛媛(1984-),女,山东烟台人,山东经济学院2008级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