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歌意象的教学思考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jlov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歌文化记载着华夏民族的心灵历程,诗歌教学需立足于中华文化的特点,在意象的解读中品味漫漫长河中的文化意蕴和民族精神。
  【关键词】诗歌 意象 教学思考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通过引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来感受诗歌的美。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实现的。
  诗歌中的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客观形象与诗人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一般来说,它由“情”和“景”这两个元素构成。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即借助客观外物这个意象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情景交融”,讲究赋予意象以准确的情绪,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意境。可以说,意象是沟通诗人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是“诗眼”,是诗歌的灵魂。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诗歌意境有富于联想的理解,才会激发深挚的审美情感,从而全面深入地去把握诗歌的内涵,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感情,领略到诗歌的美。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注意对意象的分析,诗歌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
  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我先从课本入手,让学生对诗歌中意象的作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我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意象,并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如诗词中常见的“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成为多情之物,所以古人惯以折柳表惜别;“芳草”,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恰似离别的愁绪,因此喻离恨;“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猿猴”,叫声哀伤、凄厉,引人伤怀……积累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可以将这些常见的意象串联起来,进行比较,从而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领会意象组成的意境,领略意境中透射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倾向。
  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把视野扩展到课外,从更为广阔的诗词空间获取审美的快乐。针对每一首精心选择的诗歌,带领他们从意象入手,再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做到知人论世。在此基础上,将同类诗歌的意象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诗人们在使用这些意象时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然后我们把每一种意象的含义连缀成文,在品味、鉴赏中使学生对所学诗歌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这里试举几例:
  在古典诗歌中经常看到“长天”、“长空”这样的词。天空为什么是“长”的呢?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意象呢?值得细说。
  长,《辞海》中解释:两端之间的距离大,兼指空间和时间。如长途、长夜,引申为永远。显然,长天、长空之长,不是指永远,也不是指两端之间的距离大。然而天和空,都是立体的空间,在文学作品中,也至少是平面的空间。但用一个“长”字来形容天空,反而意境全出,对应了天空的一种茫茫无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古人善用长天、长空之词,尤其在古诗词中,长天、长空的表现非常抢眼。
  先说长天。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千古名句,“长天”一词极其厚重,无可替代。水天相接,苍茫一色,一个“长”字,既解了与上句平仄对仗之结,又把天的辽阔与高远、对天的敬畏和作者胸中气魄表现得淋漓尽致。柳永《戚氏·晚秋天》“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此“长天”显然说的是黑天,但“长天”里有银色月光泄下,有万籁俱寂的沉静和词人心中的无限惆怅,唯有长天才能表达作者对天的认识和面对天时的思绪万千。李白《梁园吟》中“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天长”“水阔”,实为天阔、水长,但修饰语“长”和“阔”互用后反而更有意境,使本来对事物的平铺直叙,变得更富文采,摄人心魄。此处的天长、水阔,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长天”“长空”中天是“长”的。
  再说长空。长空似乎更为常用。杜牧《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长空虽然说的只是头顶的那片天,但在这里也表达了一种于苍茫廖廓之中、充满盛衰不常之感。苏轼、辛弃疾更是多以“长空万里”入词。如苏轼“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辛弃疾“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长空万里,破西风,变灭须臾。”长空万里,不仅是说天空的阔大和无边无际,更表现的是一种胸襟、气势和豪放。心怀天地的词人毛泽东也喜欢用“长空”,如“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可见,长空者,乃广阔的天空之谓,而雄浑、壮丽、辽远是其应有之意。
  与“长天”、“长空”相类似,还有几个词。如“长云”。李益《出塞曲》:“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此长云,不是“长长”的云,而是取壮阔、高远的云之意,这也不是浮云、烟云、积云等具象所能表达的。如“长风”。《高唐赋》:“长风至,而波起兮。”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实为大风,壮阔之风,应与长天、长空意境一致,只是具象不同而已。还如“长河”。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此长河虽借指黄河,但用“长河”,更表现出刚健奔放之气势、喷涌磅礴之动感、苍莽奇丽之意境。还有“长歌当哭”。绝不是长长的歌声,而是意指悲壮。
  通过以上对特定意象的综合分析,同学们就比较容易把握,长天、长空之“长”,乃是包含着浩瀚无垠、壮阔奇丽、苍莽孤寂、高远奔放之意,同学们对整句诗、整首诗的理解就非常容易了。
  以上是我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做法,还需进一步的提高、改进,我愿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四明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讲评课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三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上好讲评课对纠正错误,巩固双基,规范答题,开拓思路,提高能力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讲评课,要遵循五大原则:有的放矢的原则、授人以渔的原则、举一反三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做到“五要”:要有针对性、要给学生一把钥匙、要给学生一个拓展的空间、要给学生一个舞台、要留给学生一段空白的时间。  【关键词】复习 讲评 拓展 落实    讲评是指学
【摘要】本文在对2007、2008年高考试卷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归纳论述了其中透露出的命题观念与思路的新的变化,并作出了价值评判,以期对中学教学及复习备考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高考 命题思路 教学观念 实践能力    高考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教育现象。重视高考文化建设,发掘和培育高考人文精神,对于教改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于德育教育,提升师生教与学的效率和高考成绩
【摘要】文章从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谈起,把课外阅读推到读者眼前,指出要达到“多读,广博”就必须重视课外阅读,进而提出了一系列课外阅读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阅读现状;阅读习惯;阅读兴趣    一、现状    中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一种忽视课外阅读的现象,这必然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硬伤:无趣和贫乏。轻视课外阅读,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抑制了学习的兴趣。  另外,忽略课外阅读致
【摘要】新课改实施后,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多媒体教学与讲读教学、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多元创造与一元标准等几组关系的认识、处理上。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反思,以求正本清源。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矛盾;教学反思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江苏已实施两年了,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新的风貌,让广大的语文教师感到耳目一新。但事物往往过犹不及,语文教学
摘 要:文章以台湾地区的两所高水平大学为案例,分析了高校的学生评教改革如何通过制度设计与系统建构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结合理论架构与案例分析发现,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评教制度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上:在学习成效维度上,主要表现为从“孤立”到“系统”的外部结构转变;在学习过程维度上,主要表现为从“制式化”到“多样化”的内部结构转变;在学习发展维度上,主要表现为从“绩效控制”到“教学改善”
【摘 要】经过新课程理念的洗礼,我对《蜀道难》的教学设计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具体教学流程为以下四个环节:诵读文本,感悟文体——再读文本,文意切探——作者背景介绍、合作探究主旨——自主鉴赏艺术,自我总结诗风。整个课堂有张有弛,有读有思,有说有写,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开放状态,教学效果很好。这得益于让质朴回归课堂、把主权教给学生的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影响。  【关键词】理念 转变 回归 质朴    经过新课
【摘 要】在《全唐诗》中,以“马嵬坡”或“马嵬驿”为题,或以马嵬坡事件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有十几首。这些诗歌,有如下几种态度:一是圣明天子斩断私情,二是女色亡国千年冤情,三是君王也有常人的悲情,四是怜香惜玉之人之常情。同一个历史故事,诗人们有如上种种的反应,由此可见:诗人可以使这个世界感情更加丰富多样,色彩更加绚丽多彩,生活更加有趣美好。  【关键词】马嵬坡事件 历史故事 唐诗 态度    天宝十五
【摘要】应用文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用的重要文体,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既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目标,也是为学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论述了应用文写作的一些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应用 教学方法    应用文是日常生活中办理公务及个人事务所使用的重要文体,也是中小学生习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应用文教学效果,使中小学生打下良好的应用文写作基础,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让学生
【摘要】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传统题型,甚至有逐年加强的趋势。对于此类题型,学生普遍感觉比较难做。本文以近年来各地高考试题为例,分析了回答这类题目的一些方法与技巧,以期对学生的答题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 解题方法    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传统题型,甚至在有些地区的高考命题中逐年强化,因此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诗词选取上,也慢慢
【摘要】高效作文教学训练是一种合理有序高效的作文训练途径:(1)选定兴趣点,突破写作的恐惧心理;(2)选定积累点,突破写作素材缺失的瓶颈;(3)选好读写结合点,突破学生写作与阅读的脱节;(4)选好导练与自练的结合点,突破课内老师引导与课外学生自主写作的游离状态;(5)选好评改结合点,突破作文“练”“评”的不和谐;(6)选定能力点,突破写作训练的随意性;(7)激活发散点,突破寫作的锁链;(8)选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