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Le Fort型骨折的CT表现及其分型.方法 对62例Le Fort型骨折患者进行薄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组分析.结果 在62例中,Le Fort Ⅰ型10例,Ⅱ型9例,Ⅲ型8例,复合型35例(其中Ⅰ+Ⅱ型18例,Ⅰ+Ⅱ+Ⅲ型7例,Ⅱ+Ⅲ型10例);55例同时伴发颌面部其他骨折.Le Fort型骨折在二维CT上表现为颌面部多发且杂乱的骨折,虽然在发现细小和深部结构的骨折方面优于三维CT成
【机 构】
:
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325000,温州医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Le Fort型骨折的CT表现及其分型.方法 对62例Le Fort型骨折患者进行薄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组分析.结果 在62例中,Le Fort Ⅰ型10例,Ⅱ型9例,Ⅲ型8例,复合型35例(其中Ⅰ+Ⅱ型18例,Ⅰ+Ⅱ+Ⅲ型7例,Ⅱ+Ⅲ型10例);55例同时伴发颌面部其他骨折.Le Fort型骨折在二维CT上表现为颌面部多发且杂乱的骨折,虽然在发现细小和深部结构的骨折方面优于三维CT成像,但难以作出Le Fort型骨折的诊断;三维CT成像能清晰立体地显示Le Fort型骨折的整体形状及走向,并可明确作出分型.结论 三维CT成像是Le Fort型骨折最有效的诊断方法,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对细小骨折诊断不如二维CT。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骨包虫病的X线、CT及MRI表现,探讨骨包虫病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包虫病影像学资料.7例均摄常规正侧位X线平片,4例行CT扫描,3例行MR扫描.结果 颅骨包虫1例,脊柱包虫3例,髂骨包虫1例,骶骨包虫1例,肋骨包虫1例.X线表现:囊状膨胀性骨破坏5例,其中单囊性改变2例,多囊性骨破坏3例;溶骨性破坏2例,边缘硬化5例,钙化1例,软组织肿块4例.CT表现:4例
目的 分析线圈大小、样品体积对线圈信噪比的影响.方法 在体线圈中,使用1个大球形水模和1个小球形水模,水模置于线圈中央;在头、体及四肢线圈中,使用小球形水模,水模置于线圈中央.选用信噪比测量序列,每次扫描参数相同,检测信噪比.结果 体线圈中小球形水模图像信噪比较大球形水模图像信噪比高出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头及四肢线圈的直径顺序变小,信噪比明显增大,但不呈简单的线性关系.
患者女,39岁.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近1个月加重.病程中无发热、盗汗.既往身体健康。
目的 探讨质子MR波谱(1H-MRS)技术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6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颅脑外伤病例进行MRI及1H-MRS检查,根据MRI的征象将全部病例分为DAI组和非DAI组,再利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随机选择2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利用1H-MRS比较DAI组和非DAI组胼胝体膝部、压部和基底节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和磷酸肌酸(Cr)、胆碱复
由《中华放射学杂志》和《实用放射学杂志》联合举办的全国医学影像学学术会议定于2007年10月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召开。大会除进行学术交流外,还将邀请全国著名医学影像学专家作专题学术讲座,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欢迎广大同仁踊跃投稿、积极参会。经评审录用的论文将编人大会《论文汇编》,并颁发论文证书。优秀论文将推荐在《中华放射学杂志》或《实用放射学杂志》上刊用。所有参加会议者将可获得国家级Ⅰ类继
患者男,17岁,因车祸致头外伤3个月,闻及颅内杂音2个月,双侧眼球外突1个月入院.体检:双侧眼球外突,左眼球明显,结膜充血,左眼内斜视、外展受限,左眼视力20 cm数指,左侧视神经原发性萎缩.双侧眼球、眶部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左侧明显,压迫左侧颈内动脉杂音减轻.颅脑CT检查未见异常.诊断:左侧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