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是最好的老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最喜爱的教育格言。但是,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禁锢的课堂中,又如何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呢?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在这时得到了推广,新的教材,新的教法带来的是新的课堂、新的学法等教育改革的新气象。教师在新课程的推广过程中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处理好一些非常重要的关系,和学生一起步入他们喜爱的课堂,才能使教学得到更好的效果。
一、处理好引导者与学生为本的关系
确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促进课堂师生互动的前提。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如果没有在实质上以这个为前提,任何精彩的互动课堂,实际上是一种假互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作为人有他自身的权利,作为教师,我们要维护他们的尊严,尊重他们的人格;其次要认识到小学生是身心尚未成熟且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我们教师应正确对待,并且要善待他们的失误、错误;再次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在心理、文化等方面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只有根据他们自身不同的特点,我们才可能使他们尽其所能地自由发展;最后,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由于传媒技术的发展,学生在很多方面已经不是后知于教师,而是同知、甚至先知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考老师,欢迎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和不足。此外,老师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协同学生探究知识中的一员,与他们一起探究。鼓励学生相互质疑答疑,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创造精神,启发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有可能创造一种有利于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
二、处理好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化是新课标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之一。从新教材的编排上,我们也不难看出非常明显的生活化色彩。正可谓: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是,在当今教育实践中,我们也不容忽视,一些教师一味片面地追求生活化,常常为生活而生活,而恰恰忽视了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本身所固有的知识的连贯性和科学性。有一位教学研究人员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应警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泛滥的“购物现象”。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中学习材料的生活化要自然,千万不要牵强。
三、处理好教学流程与学生思维过程的关系
以前,我们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许多课堂上所谓的教学亮点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了教师的教育机智。事实上,在落实新课改的工作中,我们也同样非常重视教师的教育机智。只不过我们赋予了它新的内涵。
以往的教育机智更多的是依靠教师本身的素质,依靠教师的瞬时智慧。它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种临场应变和驾驭能力的突然爆发。而在现如今的新课改中,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为针对某个教学环节做好一种或几种教学预案。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今的教育机智更多地强调教师在备课环节时应多下苦功,见仁见智,以备课中的多变应对教学中的一变或几变,从而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
四、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如今课堂上开放性的、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课堂上放得多了就势必存在一个收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教师对学生认识1平方米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在1平方米的纸上站一站,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的亲身体验,所以组织方式非常的重要,即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收放自如,控制好课堂,否则,课堂将一片混乱。一句话,教师在教学中要放手,决不能放任。
五、处理好课堂与学习氛围的关系
创设开放的课堂,是促进师生有效互动的保证。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在课堂中创设开放的人文情境,创设宽松、融洽并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交流氛围,把学生从压抑的心境中解放出来,师生之间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平等交流、协商、讨论、争论……让学生通过交流活动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的发展。也只有这样,师生才会在互动的学习中共同进步,共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注意设置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心理学的观点告诉我们:不确定性是引发动机的根源。教师要注意设置题目条件偏多或不足,或题目结论不唯一、不确定等类型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尝试解决问题的办法、思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路,有效地掌握学生的情况,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足之处、错误在什么地方,找出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2.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要有开放性。这在数学教学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是“一题多解”。它要求将开放的思维引入课堂,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受旧知识和教师教法的局限,也不再局限于本学科之内,而是鼓励学生遇到难题、开放性的题目要乐于探索,勇于创新,想方设法解决。此外,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对同一问题的多种不同解法,教师应积极引导、鼓励,让学生对此做进一步的比较和评价,再通过“多解”找出新颖、独特、简便的最佳“解法”。
3.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开放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有时甚至是不可理解的想法。这时,教师如果横加指责、训斥,将会压抑学生思维。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之中,才能激起内部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客观公证、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教师还应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作用。
当然,课堂教学之中的互动要靠教师本人去实现,去挖掘教材,创设互动;但是,一个教师如果能真正转变观念,课堂中的互动就不是“使然”,而是一种“必然”,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精彩的一瞬”,让学生的一个小错误、一个小问题、一个奇怪的想法……成为一个互动的大题材。
一、处理好引导者与学生为本的关系
确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促进课堂师生互动的前提。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如果没有在实质上以这个为前提,任何精彩的互动课堂,实际上是一种假互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作为人有他自身的权利,作为教师,我们要维护他们的尊严,尊重他们的人格;其次要认识到小学生是身心尚未成熟且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我们教师应正确对待,并且要善待他们的失误、错误;再次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在心理、文化等方面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只有根据他们自身不同的特点,我们才可能使他们尽其所能地自由发展;最后,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由于传媒技术的发展,学生在很多方面已经不是后知于教师,而是同知、甚至先知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考老师,欢迎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和不足。此外,老师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协同学生探究知识中的一员,与他们一起探究。鼓励学生相互质疑答疑,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创造精神,启发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有可能创造一种有利于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
二、处理好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化是新课标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之一。从新教材的编排上,我们也不难看出非常明显的生活化色彩。正可谓: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是,在当今教育实践中,我们也不容忽视,一些教师一味片面地追求生活化,常常为生活而生活,而恰恰忽视了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本身所固有的知识的连贯性和科学性。有一位教学研究人员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应警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泛滥的“购物现象”。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中学习材料的生活化要自然,千万不要牵强。
三、处理好教学流程与学生思维过程的关系
以前,我们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许多课堂上所谓的教学亮点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了教师的教育机智。事实上,在落实新课改的工作中,我们也同样非常重视教师的教育机智。只不过我们赋予了它新的内涵。
以往的教育机智更多的是依靠教师本身的素质,依靠教师的瞬时智慧。它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种临场应变和驾驭能力的突然爆发。而在现如今的新课改中,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为针对某个教学环节做好一种或几种教学预案。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今的教育机智更多地强调教师在备课环节时应多下苦功,见仁见智,以备课中的多变应对教学中的一变或几变,从而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
四、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如今课堂上开放性的、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课堂上放得多了就势必存在一个收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教师对学生认识1平方米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在1平方米的纸上站一站,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的亲身体验,所以组织方式非常的重要,即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收放自如,控制好课堂,否则,课堂将一片混乱。一句话,教师在教学中要放手,决不能放任。
五、处理好课堂与学习氛围的关系
创设开放的课堂,是促进师生有效互动的保证。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在课堂中创设开放的人文情境,创设宽松、融洽并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交流氛围,把学生从压抑的心境中解放出来,师生之间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平等交流、协商、讨论、争论……让学生通过交流活动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的发展。也只有这样,师生才会在互动的学习中共同进步,共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注意设置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心理学的观点告诉我们:不确定性是引发动机的根源。教师要注意设置题目条件偏多或不足,或题目结论不唯一、不确定等类型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尝试解决问题的办法、思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路,有效地掌握学生的情况,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足之处、错误在什么地方,找出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2.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要有开放性。这在数学教学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是“一题多解”。它要求将开放的思维引入课堂,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受旧知识和教师教法的局限,也不再局限于本学科之内,而是鼓励学生遇到难题、开放性的题目要乐于探索,勇于创新,想方设法解决。此外,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对同一问题的多种不同解法,教师应积极引导、鼓励,让学生对此做进一步的比较和评价,再通过“多解”找出新颖、独特、简便的最佳“解法”。
3.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开放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有时甚至是不可理解的想法。这时,教师如果横加指责、训斥,将会压抑学生思维。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之中,才能激起内部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客观公证、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教师还应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作用。
当然,课堂教学之中的互动要靠教师本人去实现,去挖掘教材,创设互动;但是,一个教师如果能真正转变观念,课堂中的互动就不是“使然”,而是一种“必然”,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精彩的一瞬”,让学生的一个小错误、一个小问题、一个奇怪的想法……成为一个互动的大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