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ppo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取知识的一种意向活动。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智力开发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问题。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教师要着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有序地达到一堂课的教学目的,巧妙地导入新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失时机、有步骤地组织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新课导入正是这个前提的起始环节。一个恰到好处、形式活泼、吸引人的导语,就像一篇杰出的序曲,一开始就营造符合主体内容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钻研兴趣,为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把握课文内容起到筑路架桥的作用,更为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生机。导语设计多种多样,运用十分灵活,教师要让课上得轻松、活泼、生动,就应在课文的导入语上下工夫。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及身心发展规律及自己的特长设计运用不同的导语,比如讲故事、唱歌、展示多媒体课件、出示挂图、播放音乐、成语接龙,等等。例如: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室展示一张张优美的夏夜荷塘美图,然后播放名家的配乐朗读,将学生引入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在优美的视觉与听觉享受中已经感悟课文的意蕴,从而为下面的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开始之际就已经成功一半。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语文教学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
  二、注重课堂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需要从具体教学的活动入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获取知识,避免繁琐乏味无效的机械性的练习。进行探究式的课堂活动关键是问题的设计,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水平知识能力、接受知识的能力、思维层次和认知规律,同时也要注意给学生设计一些富有体验性和探究活动性的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可以从教学实际过程中产生问题的途径设计流程:1.学生发现问题。在学生预习课文或初步学习课文时发现的问题,经过小组的讨论交流,教师的点拨与指正或者师生共同解决。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抓住并梳理主要问题,不要纠缠于无意义的讨论。2.教师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出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并让学生在阅读中讨论总结分析,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并适时拓展迁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兴趣。
  三、积极渗透情感,提高学习兴趣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要融洽课堂师生情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形象。教师走进课堂与走上讲台之前应整理仪容,调整心态,精神饱满,情绪高昂,使学生望之精神一振,端坐静盼,从而奠定一堂课的成功基础。(2)沟通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缩短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限度地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使他们从心理上感到他们每一个对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进而为师生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创造有利条件。(3)体现关爱。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中的独特体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给予学生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回答问题或参与讨论时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出现错误时,应当给予指导与帮助;思维阻塞时,应当循循善诱。当学生回答完毕或讨论结束时,一定不要忘记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不要在简单的是非上作评价。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四、挖掘课程资源,提高学习兴趣
  语文的课程资源是包罗万象的,既有课外的又有课堂的。“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技术,扩展语文学习的渠道”。这就把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学生时代是形象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因此,教师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认真研读文本,一方面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积极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凭借教材因素以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文本、课堂搭建一条令人愉悦的学习、欣赏的平台,从而让语文课堂教学永远充盈无限的生机与魅力。虽然语文教材是死的,但课程资源却是活的,教师和学生是具有灵性的生命个体,是语文课程的建设者,语文学习的创造者。尤其是作为语文学习的引导者——语文教师更要有一种化平淡为神奇的能力,善于从教材深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视野,努力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将枯燥的、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变为他们乐于参与的学习乐土;抛一腔热血,引万泓清泉,真正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层层波澜。
  总之,只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会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进而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的人才。
其他文献
目的:老年痴呆,包括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900万患者。VD在我国患病率65岁以上为2%,占全部老年痴呆的35.8~39%,是仅次于AD的第二大痴呆
摘 要: 作者指出应从激发初中学生阅读长篇文学名著的兴趣入手,巧用语文教材、借用多种媒体、撰写阅读笔记、开展课堂演讲等手段,并且联手家长,营造学生阅读长篇文学名著的美好氛围,从而使学生由阅读升华为“悦”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阅读兴趣 激发兴趣 “悦”读名著  文学名著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它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本质上讲是把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平等、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主动积极地、饶有兴趣地投入学习。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自学能力 培养方式  《学习的革命》提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相继出台,表明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与紧迫已进入实践阶段,下面我谈谈在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还应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地、自觉地、主动地学习,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设情境 鼓励质疑 组织交流 倡导组间竞争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和老师交往的过程,是教与学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过程。要使教学有效,就要先让学生的学习有效,而要使学生的学习有效,就必须
摘 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把问题意识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问题意识 教学内容 策略优化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最关键的第一步。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我们所
磁性触发器是WK-4电铲电气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近年来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损坏呈上升趋势。对于磁性触发器,随机只带原理图,而内部各元件参数均未标出。由于购买整机需3000多
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见”。一个是通过文字让自己有所认知,一个是让自己的认知变成文字,可见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可以结合起来
在低年级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上了一幅甚至多幅插图。它们以艳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目光。低年级小学生尤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很容易被直观形
摘 要: 语文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不仅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要求,而且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进行适用于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是摆在当今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首先要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学习动机 教学实践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1]语文教学改革从教师的角度
摘 要: 探索并构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体系是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推进学生语文素养整体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实验性教学为依托,从目标、原则、形式和结果四个层面,初步构筑一个学习评价体系。  关键语: 语文综合性学习 实验性教学 评价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整体教学思路和阶段性课程目标提出并加以强调,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也做出了相应规定。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