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少数民族集聚和藏汉等杂居地方的中学相关部门根据实际实行了“一类模式”(即除汉语文之外其他科目都用藏语来上)为主“二类模式”(普通模式加试一门藏语文)为辅的教学模式和“普通模式”为主“二类模式”为辅的教学模式。当然在藏文“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的中学而言,一类模式班级学生的藏语和藏文水平相对较高。二类模式教学班级的学生由于藏语表达能力较差,导致学习藏语文普遍感到吃力。而他们几乎都没有主动学习藏语文的习惯。所以应该加强他们对藏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尤为重要。
在杂居地区从事藏语文教学的老师,深感藏语文教学的“难”,学生对藏语文的学习提不起兴趣,部分同学则放弃对藏语文的学习。我认为这各问题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外,与藏语文教师还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可能因为我们没有激发学生的藏语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能没有注重学生藏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而教师要完成这个重大任务,自己就得继续不断养成这些良好习惯。”心理学家认为,习惯是—种比较固定地、机械地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具体地说,习惯就‘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习惯终身受益。”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任何教学方式都是低效的。那么如何培养藏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根据自己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实际我总结出了一下几条不成熟的观点,在此略作陈述。
一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习藏语文亦如此。而现在许多同学缺乏信心和耐心。读课文时不懂的字词“靠边站”,不去问老师和同学更不去查工具书,只读不思,读完后不知所以然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写字马马虎虎,极不规范,作文东拼西凑,应付了事等等。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学习好藏语文。鉴于此,对刚跨进高中大门的藏族学生,我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首先抓他们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比如:指导他们预习课文时,让每位学生必须会使用工具书,如果工具书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圈画出来课前问老师或上课时加以消化,排除阅读上的障碍,对部分书写不认真、不规范的同学,抽出时间从笔顺笔画开始耐心的指导他们练字,有进步是及时的加以鼓励。藏语文学习中的每—个环节,都要求学生认真去完成。刚开始, 老师也许会觉得麻烦辛苦,但一段时间下来,你会发现这是件“事半功倍”的好差事,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将为你的语文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从实践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其中,对高中生的要求是:“能注意自己所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学会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和表达,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做到清楚表达自己所持的观点,且连续,不偏离话题;注意说话语气,要有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对话和表述能力,能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从《课程标准》要求来看,对于“二类模式”学生,要达到这—要求,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言的训练规律,制定一套循序渐进、行之有效的方法,且要花大量的时间不断地去训练他们。
1立足教学,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要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认真领会课文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和老师自己根据实际有针对性的设计口语交际内容,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积累口语交流的经验。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所以,在藏语文教学之中,我经常精心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让后让学生门实践。因为只有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相符的交际情境,才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才能调动起他们情感的思维,产生共鸣,有感而发。所以我们在上课时,应把握住这一点,千万不要把藏语文课变为老师干巴巴的讲解,让学生觉得藏语文课枯燥无味。要创设情境极力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藏语文学习效率。
2重视生活实践,多形式强化训练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交际活动,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活动开展学习和锻炼。大多数不同地域的民族学生之间,他们平时交谈大都使用“杂语”即不标准的汉语和藏语夹杂使用,这样长期以来造成了“双误”,也就是在平时的交流中既不能用普通话交流也不能用标准的藏语交流。鉴于此我经常深入学生之中,和他们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鼓励他们大胆的用藏语交谈,并及时纠正他们语法方面的错误。比如:藏语都是“动宾倒置”的,他们说藏语时就会犯一些语法上的错误。比如他们把“吃饭”说“饭吃”,把“打球”说成“球打”,交谈中也由此闹出很多笑话,有时让他们开口说话很难。但在与学生的不断交流中,许多不敢开口说话的学生也逐渐敢说出心中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话语也逐渐流畅多了。
口语训练中我还采取了多种训练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高一时,我利用晚自习和课余时间分组分批地让每位同学用藏语作自我介绍(如姓名、家乡、爱好、兴趣等),使他们逐渐得到了锻炼;到高二时,主要训练他们的演讲能力,经常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即席上台演讲,并给予充分肯定,耐心提出不足之处,增强了学生的语言应变能力,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加强实践能力,利用周六或课余时间在充分的准备的前提下让每位同学上台讲一节自己准备的课,高三,主要抓学生辩解的能力,学生不但养成听说的良好习惯,还活跃了思维,增强了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培养学生阅读、背诵的良好习惯
阅读是获得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多读书对学生的极大益处。对藏语都不能顺畅表达的民族学生,更应抓好这一环节的培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因此,对于刚升人高中阶段的学生,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加强朗读,老师应很好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的课内阅读,把读教材放在首位。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就圈画下来,或在旁边做好批注,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生词,了解课文基本含义。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领会文章优美之笔;默读,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反复阅读,解决疑难问题。 适当的时候,首先在班上组织诗歌朗诵会,作品阅读大赛等等,这样既让学生从阅读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认识社会,开阔视野,又可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
背诵是学习藏语文的基本功之一。特别对藏族学生,背诵即是在进行各种语言素材的积累。学生的阅读视野本身很狭窄,口语表达又不流畅,所以积累大量的语言必须靠背来完成。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遇到好的篇、段应尽量要求他们去背,通过反复的诵读,这些材料将储存于大脑,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好素材,成为藏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学生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所以,学生一入学,我就为他们定制三年的背诵计划,提出背诵的方法和要求,并适时开展背诵活动,如:诗歌的背诵,课文的背诵等等。对课内背诵的内容,教师一定严格把关,按时抽查,督促每一个学生认真完成,你所教的学生藏语文整体素质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爱写的良好习惯
这里所谈的“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写字”和“写作”。写字尽管从小学练到现在,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字极不规范,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生应“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学写规范、通行的正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从学生步入初中开始,我就把学生练好钢笔字作为语文基本功来抓,并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首先,利用一两周的时间来掌握学生书写习惯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书写的标准和要求。其次是为学生选定一本规范的字帖,指导他们每天坚持练10至20分钟的字。这一期间,作为老师,要严格督查,防止部分学生应付了事。对进步较大的同学及时表扬,对较差的同学要帮助他们指出不妥之处,并多给予鼓励。我主要采用限时抄文章比赛,听课时认真、快速记好笔记,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为一名高中藏语文教师,只要你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写作是高中藏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藏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近些年来,作文教学似乎让老师们费尽心机,学生却越写越不知怎么写。这或许是因为我们老师未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致使学生在作文创新的浪潮中迷失方向。《课程标准》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应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对刚从初中毕业进入高中大门的藏族学生,应该要求他们摒弃一些不好的写作习惯,树立独立的写作意识,培养自主的写作习惯。我要求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必须坚持写句子,让他们有感而发。另外还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个作文素材笔记本,每天坚持积累一些好的素材(好词、好句、名言警句等)每周读一篇优秀作文,并摘抄一篇自认为的佳作。这样一来,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作文中能够“言之有物”,不必为“巧妇难为无迷之炊”而愁;也可根据课内阅读的内容,选择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搞课外练笔。通过一系列的训练,逐渐使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教学的最重要的内驱力。我们可以让学生办班刊,每月出一期,所选作品均是学生创作。对作文差的学生重点指导,多次帮他修改,至少每学期有一两篇在班刊上发表,这样树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班刊中好的作品推荐到校刊上发表,甚至到相关的刊物上公开发表。
总之,藏语文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藏语文学习受益终身。但这毕竟又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每位藏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工作中不断实践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杂居地区从事藏语文教学的老师,深感藏语文教学的“难”,学生对藏语文的学习提不起兴趣,部分同学则放弃对藏语文的学习。我认为这各问题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外,与藏语文教师还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可能因为我们没有激发学生的藏语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能没有注重学生藏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而教师要完成这个重大任务,自己就得继续不断养成这些良好习惯。”心理学家认为,习惯是—种比较固定地、机械地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具体地说,习惯就‘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习惯终身受益。”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任何教学方式都是低效的。那么如何培养藏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根据自己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实际我总结出了一下几条不成熟的观点,在此略作陈述。
一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习藏语文亦如此。而现在许多同学缺乏信心和耐心。读课文时不懂的字词“靠边站”,不去问老师和同学更不去查工具书,只读不思,读完后不知所以然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写字马马虎虎,极不规范,作文东拼西凑,应付了事等等。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学习好藏语文。鉴于此,对刚跨进高中大门的藏族学生,我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首先抓他们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比如:指导他们预习课文时,让每位学生必须会使用工具书,如果工具书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圈画出来课前问老师或上课时加以消化,排除阅读上的障碍,对部分书写不认真、不规范的同学,抽出时间从笔顺笔画开始耐心的指导他们练字,有进步是及时的加以鼓励。藏语文学习中的每—个环节,都要求学生认真去完成。刚开始, 老师也许会觉得麻烦辛苦,但一段时间下来,你会发现这是件“事半功倍”的好差事,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将为你的语文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从实践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其中,对高中生的要求是:“能注意自己所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学会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和表达,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做到清楚表达自己所持的观点,且连续,不偏离话题;注意说话语气,要有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对话和表述能力,能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从《课程标准》要求来看,对于“二类模式”学生,要达到这—要求,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言的训练规律,制定一套循序渐进、行之有效的方法,且要花大量的时间不断地去训练他们。
1立足教学,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要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认真领会课文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和老师自己根据实际有针对性的设计口语交际内容,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积累口语交流的经验。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所以,在藏语文教学之中,我经常精心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让后让学生门实践。因为只有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相符的交际情境,才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才能调动起他们情感的思维,产生共鸣,有感而发。所以我们在上课时,应把握住这一点,千万不要把藏语文课变为老师干巴巴的讲解,让学生觉得藏语文课枯燥无味。要创设情境极力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藏语文学习效率。
2重视生活实践,多形式强化训练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交际活动,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活动开展学习和锻炼。大多数不同地域的民族学生之间,他们平时交谈大都使用“杂语”即不标准的汉语和藏语夹杂使用,这样长期以来造成了“双误”,也就是在平时的交流中既不能用普通话交流也不能用标准的藏语交流。鉴于此我经常深入学生之中,和他们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鼓励他们大胆的用藏语交谈,并及时纠正他们语法方面的错误。比如:藏语都是“动宾倒置”的,他们说藏语时就会犯一些语法上的错误。比如他们把“吃饭”说“饭吃”,把“打球”说成“球打”,交谈中也由此闹出很多笑话,有时让他们开口说话很难。但在与学生的不断交流中,许多不敢开口说话的学生也逐渐敢说出心中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话语也逐渐流畅多了。
口语训练中我还采取了多种训练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高一时,我利用晚自习和课余时间分组分批地让每位同学用藏语作自我介绍(如姓名、家乡、爱好、兴趣等),使他们逐渐得到了锻炼;到高二时,主要训练他们的演讲能力,经常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即席上台演讲,并给予充分肯定,耐心提出不足之处,增强了学生的语言应变能力,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加强实践能力,利用周六或课余时间在充分的准备的前提下让每位同学上台讲一节自己准备的课,高三,主要抓学生辩解的能力,学生不但养成听说的良好习惯,还活跃了思维,增强了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培养学生阅读、背诵的良好习惯
阅读是获得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多读书对学生的极大益处。对藏语都不能顺畅表达的民族学生,更应抓好这一环节的培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因此,对于刚升人高中阶段的学生,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加强朗读,老师应很好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的课内阅读,把读教材放在首位。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就圈画下来,或在旁边做好批注,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生词,了解课文基本含义。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领会文章优美之笔;默读,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反复阅读,解决疑难问题。 适当的时候,首先在班上组织诗歌朗诵会,作品阅读大赛等等,这样既让学生从阅读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认识社会,开阔视野,又可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
背诵是学习藏语文的基本功之一。特别对藏族学生,背诵即是在进行各种语言素材的积累。学生的阅读视野本身很狭窄,口语表达又不流畅,所以积累大量的语言必须靠背来完成。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遇到好的篇、段应尽量要求他们去背,通过反复的诵读,这些材料将储存于大脑,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好素材,成为藏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学生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所以,学生一入学,我就为他们定制三年的背诵计划,提出背诵的方法和要求,并适时开展背诵活动,如:诗歌的背诵,课文的背诵等等。对课内背诵的内容,教师一定严格把关,按时抽查,督促每一个学生认真完成,你所教的学生藏语文整体素质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爱写的良好习惯
这里所谈的“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写字”和“写作”。写字尽管从小学练到现在,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字极不规范,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生应“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学写规范、通行的正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从学生步入初中开始,我就把学生练好钢笔字作为语文基本功来抓,并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首先,利用一两周的时间来掌握学生书写习惯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书写的标准和要求。其次是为学生选定一本规范的字帖,指导他们每天坚持练10至20分钟的字。这一期间,作为老师,要严格督查,防止部分学生应付了事。对进步较大的同学及时表扬,对较差的同学要帮助他们指出不妥之处,并多给予鼓励。我主要采用限时抄文章比赛,听课时认真、快速记好笔记,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为一名高中藏语文教师,只要你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写作是高中藏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藏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近些年来,作文教学似乎让老师们费尽心机,学生却越写越不知怎么写。这或许是因为我们老师未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致使学生在作文创新的浪潮中迷失方向。《课程标准》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应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对刚从初中毕业进入高中大门的藏族学生,应该要求他们摒弃一些不好的写作习惯,树立独立的写作意识,培养自主的写作习惯。我要求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必须坚持写句子,让他们有感而发。另外还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个作文素材笔记本,每天坚持积累一些好的素材(好词、好句、名言警句等)每周读一篇优秀作文,并摘抄一篇自认为的佳作。这样一来,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作文中能够“言之有物”,不必为“巧妇难为无迷之炊”而愁;也可根据课内阅读的内容,选择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搞课外练笔。通过一系列的训练,逐渐使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教学的最重要的内驱力。我们可以让学生办班刊,每月出一期,所选作品均是学生创作。对作文差的学生重点指导,多次帮他修改,至少每学期有一两篇在班刊上发表,这样树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班刊中好的作品推荐到校刊上发表,甚至到相关的刊物上公开发表。
总之,藏语文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藏语文学习受益终身。但这毕竟又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每位藏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工作中不断实践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