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社会,掌握文字表达能力十分重要。小学时期作为学习能力养成的黄金时期,是培养文字表达能力的关键阶段。长久以来,尽管小学生把大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到语文读写中,但是成效并不显著,从宏观上看,小学生读写水平和能力仍旧偏低。所以,本论文对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一方面,为小学生在读写上提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建议,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读写素养。另一方面,也为同类研究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 读写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6-0114-02
一、小学生在读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读写在发展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同样不可或缺。小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都贯穿着读写,虽然学生一直都有读写方面的练习,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无话可说,语言单调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读写对于绝大多数的小学生来说,绝对是最头疼的事情了。他们在平常不会去自发地去读写,大多数小学生读写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奉老师的“命令”。每当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作文时,他们绞尽脑汁,难以下笔:这次作文用什么素材好呢?之前看没看过类似的作文呢?怎么写才能得到高分数呢?这时很多学生就会感到生活的范围十分狭窄,在“家——学校”“学校——家”两点一线围绕,单调且枯燥,他们无事可记,也无情可抒,“失语化”严重。他们读写的出发点不是因为对读写有兴趣,也不是对生活有感悟,只是单纯地去完成一项老师布置并要求完成的作业。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厌恶和害怕读写,大多数小学生读写文只是在完成任务,凑字数。这导致作文毫无新意,不具备创新性,且用词简单枯燥,这样无论写多少篇都不会有多大的改变。在语文考试中,学生看到作文的题目之后更是唉声叹气,写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像是硬挤出来的,这样的文章就是在凑字数。
(二)选材老旧,缺乏新意
作文的题目是给学生一个读写的方向,想要写得出彩,内容丰满,有血有肉,那就需要学生具备一个能力——选材得当。选择合适的素材十分重要,它看似简单,其实一点都不容易。小学生在选材上出现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题材过于陈旧,缺乏新意,不吸引人。例如以“母亲”为话题,学生写的内容往往离不开“妈妈起了个大早为我做早餐”或者“和妈妈大吵了一架之后,妈妈仍然在睡前给我送上一杯热牛奶,让我感受到了无言的母爱,并且引发了我深深的愧疚”等。读者看到这个素材的开头就能猜出来会有怎样的结尾,使得整篇作文毫无吸引力,这样的素材又有什么意思呢?
(三)缺失情感,虚假连篇
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仅需要有出色的文笔、新奇的素材,还需要具备充实的内容,想要把内容写好,写得出彩,就需要有真情实感。小学生虽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较少,但也不是毫无想法,只不过常常被老师口中的“符合主旋律”“积极向上”“有意义”等读写规范所限制了思路,有话不敢说、不敢写。小学生为了迎合教育教学的口味,为了取得较高的成绩,把大量华丽的词藻运用技巧编织在了一起,写出来的作文表面上看文采斐然,实质上没有任何的灵魂,空有其表,毫无韵味。还有些同学为了去追求所谓的真情实感,捏造一些虚假的事例去强行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假话连篇的刻意是一眼就可以被看穿的。
(四)模式单一,千篇一律
翻开现在小学生的各种满分作文选和优秀作文集锦,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的作文模式化严重,形式单一,给人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例如首尾呼应、首段排比句点题、题记凑字数、一详写两略写等等。这样的作文公式化、套路化、格式化,大家都用相同的模板,没有一點新意。学生会生拉硬拽历史书或者政治书中的观点,把它放在自己的作文中。这些学生不会去思考作文的意义,不会在作文中注入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把作文写得有血有肉。再加上平时学习压力大、功课多,写一篇作文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更愿意套用模板去读写。
二、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对策
(一)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作文来源于生活。细心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储备丰富的生活素材,运用到读写当中。看似每天都在发生的日常小事,答案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这些不同之中,给小学生提供了不少值得写的素材。这就要求小学生平时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以下教学任务,来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小学生应该不断地从生活中去发现和挖掘素材,多多参加一些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从中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例如小学生可以参加春游、秋游活动,走进大自然,细心观察大自然中多姿的花草、清澈的溪水、鸟虫的吟唱等;参加演讲比赛、辩论会,激发兴趣,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新思考。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方面和写作方面切入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写作水平。
(二)广泛且有深度的阅读
想要开拓视野,看到更广阔的大千世界,积累更丰富的知识,就必须依靠多多阅读课外书籍了。这里的课外书籍不是指那些没有营养的杂书,而是指学生能够读懂,并且有意义的书籍。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多多积累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读写素材,借鉴读写技巧,学习语言运用,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去学习那些作家是如何观察生活的,切入点和角度是什么?有哪些是不容易捕捉到的?有些看似平凡单调的小事,作者是怎么阐述的?情感表达有什么特色?可以说读的文章越多,理解文章的能力就会提高,知识面就越广,写作能力也就会提高,文章的内容就很丰富。
(三)在阅读中模仿
创造的第一步就是模仿。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模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人孩提的牙牙学语,不就是从对身边人的模仿而来的吗?其实,学习读写何尝不是一种纸上的“牙牙学语”呢?“部编本”语文教材中充分肯定了仿写的作用,认为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所以,小学生学习怎样读写为什么不从模仿开始呢?在阅读文章和书籍时,小学生可以模仿的地方有很多。 (四)在模仿中创新
小学生就应该丢掉“拐棍”,摆脱模仿,自己试着去独立灵活地进行创新,创新一定要大胆,从内心中最真的自己出发,张开想象的翅膀,奋力地翱翔,无拘无束地去创作,有创意地、有个性地表达自我。大胆地去创新写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文章描写得生动,有情趣和感染力。
首先,要素材新。“喜新厌旧”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新鲜感和好奇心是读者阅读的动力。这就要求小学生在读写时,一定要选择一些新鲜的素材或发表一些新鲜的观点,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而不是永远写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用大家都写烂了的东西当素材,这样素材的本身就失去了吸引力。因此,小学生要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多多阅读有益的书籍,学会积累,善于思考,才能在读写时“手到擒来”。
其次,是构思新。一篇作文就算有再好的素材,如果没有好的形式去表达、映衬,也会让人觉得没有趣味。同样的题目,相同的素材,不同的人去写,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小学生在读写文时,要学会对作文的内容和表达效果进行整体性的精细策划和构思,如在形式上,可以采用剧本式、书信式、小说式、日记式等等。这就要求学生要敢想敢写,写出新意,玩出新花样。
最后,还要语言新。在手法上,多多采用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装饰文章。在句式上,灵活运用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同时,学生要善用平时所积累的名言警句和诗词名句、神话典故等,这不仅会使得自己的作文大放异彩,还会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最重要的是小学生一定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注入自己的作文当中去,真挚的情感一定能被读者感受到。
(五)构建冲突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创设的各种情境,以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强调启发式教学。现代建构主义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这些都是以思维为导向,通过问题来启发思维。构建问题情境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首先,教师需要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问题冲突,想要去探究。“营造问题情境的关键在于教师对课堂讨论拿捏得当,在激发学生讨论的同时,保证学生讨论不偏离文本”,可以先自我解疑,再是小组内解疑,最后教师解疑,层层推进。如果在课堂中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可塑性强这一特点,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很多时候,一堂课,教师一个人讲完全部知识,根本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预留几分钟给总结质疑环节,最后的总结不是教师一个人讲完就下课,而是学生提出对文章、对本堂课的问题,或者是自己的评价反思,这也是注重情感体验的一个措施。有的教师习作教学的结构固定,不鼓励学生思维的发散。如在教学习作时,先入为主地举例,导致学生思维受到局限,上交的作业会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故事情境相似。所以,习作课的时候,教师预留给学生的时间应增加,保证学生在思维受到限制时能问。
三、结语
读写是小学生高年级语文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我国教育教学体制中只注重分数的思想,使得小学生的作文偏离了读写的真正意义,从而丧失了作文的灵魂。学生可以通过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广泛而有深度的阅读、在阅读中模仿、在模仿中创新。希望小学生和一线教师能够将其合理地融入学习和教学活动中。因此,读写教学在提升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时,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写作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教育模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读写教学的重视,认真研究和探讨学习和写作方式,积极探索读写教学创新的模式和措施,以新时期创新的读写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加以培养,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慧颖.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问题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96-97.
[2]殷国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21):238.
[3]李瑞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学周刊,2019(28):123.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 读写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6-0114-02
一、小学生在读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读写在发展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同样不可或缺。小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都贯穿着读写,虽然学生一直都有读写方面的练习,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无话可说,语言单调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读写对于绝大多数的小学生来说,绝对是最头疼的事情了。他们在平常不会去自发地去读写,大多数小学生读写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奉老师的“命令”。每当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作文时,他们绞尽脑汁,难以下笔:这次作文用什么素材好呢?之前看没看过类似的作文呢?怎么写才能得到高分数呢?这时很多学生就会感到生活的范围十分狭窄,在“家——学校”“学校——家”两点一线围绕,单调且枯燥,他们无事可记,也无情可抒,“失语化”严重。他们读写的出发点不是因为对读写有兴趣,也不是对生活有感悟,只是单纯地去完成一项老师布置并要求完成的作业。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厌恶和害怕读写,大多数小学生读写文只是在完成任务,凑字数。这导致作文毫无新意,不具备创新性,且用词简单枯燥,这样无论写多少篇都不会有多大的改变。在语文考试中,学生看到作文的题目之后更是唉声叹气,写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像是硬挤出来的,这样的文章就是在凑字数。
(二)选材老旧,缺乏新意
作文的题目是给学生一个读写的方向,想要写得出彩,内容丰满,有血有肉,那就需要学生具备一个能力——选材得当。选择合适的素材十分重要,它看似简单,其实一点都不容易。小学生在选材上出现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题材过于陈旧,缺乏新意,不吸引人。例如以“母亲”为话题,学生写的内容往往离不开“妈妈起了个大早为我做早餐”或者“和妈妈大吵了一架之后,妈妈仍然在睡前给我送上一杯热牛奶,让我感受到了无言的母爱,并且引发了我深深的愧疚”等。读者看到这个素材的开头就能猜出来会有怎样的结尾,使得整篇作文毫无吸引力,这样的素材又有什么意思呢?
(三)缺失情感,虚假连篇
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仅需要有出色的文笔、新奇的素材,还需要具备充实的内容,想要把内容写好,写得出彩,就需要有真情实感。小学生虽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较少,但也不是毫无想法,只不过常常被老师口中的“符合主旋律”“积极向上”“有意义”等读写规范所限制了思路,有话不敢说、不敢写。小学生为了迎合教育教学的口味,为了取得较高的成绩,把大量华丽的词藻运用技巧编织在了一起,写出来的作文表面上看文采斐然,实质上没有任何的灵魂,空有其表,毫无韵味。还有些同学为了去追求所谓的真情实感,捏造一些虚假的事例去强行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假话连篇的刻意是一眼就可以被看穿的。
(四)模式单一,千篇一律
翻开现在小学生的各种满分作文选和优秀作文集锦,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的作文模式化严重,形式单一,给人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例如首尾呼应、首段排比句点题、题记凑字数、一详写两略写等等。这样的作文公式化、套路化、格式化,大家都用相同的模板,没有一點新意。学生会生拉硬拽历史书或者政治书中的观点,把它放在自己的作文中。这些学生不会去思考作文的意义,不会在作文中注入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把作文写得有血有肉。再加上平时学习压力大、功课多,写一篇作文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更愿意套用模板去读写。
二、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对策
(一)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作文来源于生活。细心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储备丰富的生活素材,运用到读写当中。看似每天都在发生的日常小事,答案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这些不同之中,给小学生提供了不少值得写的素材。这就要求小学生平时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以下教学任务,来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小学生应该不断地从生活中去发现和挖掘素材,多多参加一些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从中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例如小学生可以参加春游、秋游活动,走进大自然,细心观察大自然中多姿的花草、清澈的溪水、鸟虫的吟唱等;参加演讲比赛、辩论会,激发兴趣,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新思考。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方面和写作方面切入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写作水平。
(二)广泛且有深度的阅读
想要开拓视野,看到更广阔的大千世界,积累更丰富的知识,就必须依靠多多阅读课外书籍了。这里的课外书籍不是指那些没有营养的杂书,而是指学生能够读懂,并且有意义的书籍。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多多积累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读写素材,借鉴读写技巧,学习语言运用,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去学习那些作家是如何观察生活的,切入点和角度是什么?有哪些是不容易捕捉到的?有些看似平凡单调的小事,作者是怎么阐述的?情感表达有什么特色?可以说读的文章越多,理解文章的能力就会提高,知识面就越广,写作能力也就会提高,文章的内容就很丰富。
(三)在阅读中模仿
创造的第一步就是模仿。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模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人孩提的牙牙学语,不就是从对身边人的模仿而来的吗?其实,学习读写何尝不是一种纸上的“牙牙学语”呢?“部编本”语文教材中充分肯定了仿写的作用,认为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所以,小学生学习怎样读写为什么不从模仿开始呢?在阅读文章和书籍时,小学生可以模仿的地方有很多。 (四)在模仿中创新
小学生就应该丢掉“拐棍”,摆脱模仿,自己试着去独立灵活地进行创新,创新一定要大胆,从内心中最真的自己出发,张开想象的翅膀,奋力地翱翔,无拘无束地去创作,有创意地、有个性地表达自我。大胆地去创新写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文章描写得生动,有情趣和感染力。
首先,要素材新。“喜新厌旧”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新鲜感和好奇心是读者阅读的动力。这就要求小学生在读写时,一定要选择一些新鲜的素材或发表一些新鲜的观点,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而不是永远写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用大家都写烂了的东西当素材,这样素材的本身就失去了吸引力。因此,小学生要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多多阅读有益的书籍,学会积累,善于思考,才能在读写时“手到擒来”。
其次,是构思新。一篇作文就算有再好的素材,如果没有好的形式去表达、映衬,也会让人觉得没有趣味。同样的题目,相同的素材,不同的人去写,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小学生在读写文时,要学会对作文的内容和表达效果进行整体性的精细策划和构思,如在形式上,可以采用剧本式、书信式、小说式、日记式等等。这就要求学生要敢想敢写,写出新意,玩出新花样。
最后,还要语言新。在手法上,多多采用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装饰文章。在句式上,灵活运用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同时,学生要善用平时所积累的名言警句和诗词名句、神话典故等,这不仅会使得自己的作文大放异彩,还会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最重要的是小学生一定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注入自己的作文当中去,真挚的情感一定能被读者感受到。
(五)构建冲突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创设的各种情境,以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强调启发式教学。现代建构主义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这些都是以思维为导向,通过问题来启发思维。构建问题情境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首先,教师需要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问题冲突,想要去探究。“营造问题情境的关键在于教师对课堂讨论拿捏得当,在激发学生讨论的同时,保证学生讨论不偏离文本”,可以先自我解疑,再是小组内解疑,最后教师解疑,层层推进。如果在课堂中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可塑性强这一特点,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很多时候,一堂课,教师一个人讲完全部知识,根本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预留几分钟给总结质疑环节,最后的总结不是教师一个人讲完就下课,而是学生提出对文章、对本堂课的问题,或者是自己的评价反思,这也是注重情感体验的一个措施。有的教师习作教学的结构固定,不鼓励学生思维的发散。如在教学习作时,先入为主地举例,导致学生思维受到局限,上交的作业会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故事情境相似。所以,习作课的时候,教师预留给学生的时间应增加,保证学生在思维受到限制时能问。
三、结语
读写是小学生高年级语文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我国教育教学体制中只注重分数的思想,使得小学生的作文偏离了读写的真正意义,从而丧失了作文的灵魂。学生可以通过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广泛而有深度的阅读、在阅读中模仿、在模仿中创新。希望小学生和一线教师能够将其合理地融入学习和教学活动中。因此,读写教学在提升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时,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写作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教育模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读写教学的重视,认真研究和探讨学习和写作方式,积极探索读写教学创新的模式和措施,以新时期创新的读写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加以培养,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慧颖.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问题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96-97.
[2]殷国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21):238.
[3]李瑞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学周刊,2019(2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