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脊髓损伤ASIA评分来判断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并以此制定康复的目标.但ASIA评分并没有评估高位脊髓损伤对患者呼吸系统的影响,而呼吸状况恰恰是临床上应该非常关注的.本文着重阐述高位脊髓损伤后膈神经交叉现象(crossed phrenic phenomenon,CPP)对呼吸的影响及CPP的解剖基础、实验研究进展,为脊髓损伤临床治疗及康复提供借鉴。
【机 构】
: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外科,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外科,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脊髓损伤ASIA评分来判断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并以此制定康复的目标.但ASIA评分并没有评估高位脊髓损伤对患者呼吸系统的影响,而呼吸状况恰恰是临床上应该非常关注的.本文着重阐述高位脊髓损伤后膈神经交叉现象(crossed phrenic phenomenon,CPP)对呼吸的影响及CPP的解剖基础、实验研究进展,为脊髓损伤临床治疗及康复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94岁.右上腹可复性肿块45年,肿块不能同纳且增大3 d,于2008年8月23日入院.患者45年前出现右上腹肿块,平卧时可还纳消失,渐大,无痛.近十余年肿块不能完全回复.3 d前肿块增大不能回缩,伴隐痛,发热,肛门停排气、便,轻腹胀.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史20年,无慢性咳嗽及便秘,无手术及腹外伤史,生育子女6人,均自然分娩.
目的 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MSCT)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术前评估进行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期间住院的225例直肠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MSCT组和MSCT与SAA联合组,联合组术前行MSCT和SAA联合评估,MSCT组术前只行MSCT评估.分别将两组术前T、N、M、TNM分期准确度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手术方案的预测
1997年Nuss等[1]第一次介绍了漏斗胸的Nuss手术,此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切口小,矫正效果好等优点.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我们尝试将5点固定法应用于Nuss手术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记忆中的家乡,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从何处捕捉到它的身影,都会觉得特别亲切,那是一种自幼生长在血液里,不会随时间、空间悄然磨灭的羁绊。 它没有秀丽的山水,也没有引人入胜的人文古迹,有的只是金黄色的稻谷和淳朴热情的家乡人,平淡无奇却哺育我成长,承载着我此生最难忘的记忆。 记忆中的家乡,是一条弯弯曲曲的黄泥路,还有坑洼不平的路面,路旁是浓密的树林,路边繁多的山稔花、桃金娘花……这条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5岁.因乙型肝炎病史10年,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4 d于2008年4月4日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无异常,身高162 cm,体质量67.5kg.化验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杭体(+);HBV-DNA<5×102,肝功能、凝血功能正常,甲胎蛋白(AFP)>2×104μg/L;15 min吲哚靛
病例1 女性,54岁,1990年行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术后反复出现进食后恶心、呕吐.有中度营养不良、输出襻不全性梗阻表现,于2008年9月18日入院,给予禁食、内镜下放置鼻肠管,鼻肠管末端位于胃空肠吻合口远端(输出襻)70 cm处.置管后第2日开始进行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起初耐受较好,但第8天出现腹痛、腹胀伴呕吐,停止EN后症状缓解,继续EN后再次出现腹痛、呕吐症状,考虑输出襻梗阻诊断明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影响下肢的血液供应而出现的运动能力和行走能力的受限,以及躯体功能和生活质最的下降。
有次去济南仲宫应一熟人之约去看梨花,“仙姿白雪帔青霞,月淡春浓意不邪,天上嫦娥人未识,料应清雅似梨花”。后来看到横幅“終军故里欢迎你”,才知道这是终军故里。听说终军这个人名还是在听老师讲的《滕王阁序》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说起《滕王阁序》,讲课老师要求我们会全文背诵,多少年过去了,现在也没有做到全文背诵,十分惭愧,只是记得其中印象比较深
Cantrell五联症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畸形,由Cantrell在1958年首次报道~([1]),其发病率百万分之5.5~([2]).近年来相关报道逐渐增多,一些治疗方法也相继出现,但均属个案报道~([3-4]).Cantrell五联症常有5种畸形同时存在,即胸骨下裂或缺损、膈肌前部缺损、脐上腹壁中线缺如、心包壁层缺损使心包腔与腹腔相通,以及先天性心血管病变.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我
目的 应用核磁共振和三维软件,分析正常人体肩关节外展过程中,盂肱韧带长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2007至2008年对10例肩关节标本进行解剖,细克氏针标记上、中盂肱韧带,下盂肱韧带前、后束的起止点中心.这些标本经CT扫描、软件构建成3D模型.以三维软件的缩放重合功能,将所有韧带起止点坐标记录在其中一个模型之上,并计算出其平均坐标值.腋囊中心的位置设定为关节盂和肱骨头的6点位置.然后MRI扫描14名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