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义命观的二重批判性

来源 :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y17866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义利之间,儒家要求挺立道德主体性,坚持义在价值上的优先性,而将一己之利害祸福付之于命,不因外在的穷达遭际而失却内在的精神自足,此之谓儒家义命观的第一重批判性.这种依靠抑制感性生命的精神自足虽证成了道德的价值优先性,但毕竟只是不得已情形之下的选择,而不足以成为常态的价值取向.就后者而言,儒家,特别是荀子,能够正视人的感性生命,肯定感性欲望的合理性,要求道德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恰当地安顿每一个体的感性生命,德福尽可能地趋向一致,从而使人的自我实现朝向一种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融贯为一的真正的完满.由此,义命观的讨论也就延伸到了以制度正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批判理论,此之谓儒家义命观的第二重批判性.传统儒家德治思想如欲在当代语境之下实现有效的哲学重构,这其间所蕴含的早期现代性实在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意义.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算法推荐技术应运而生,它在推动信息生产模式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秩序风险.在算法推荐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算法推动了教育教学精准化;另一方面,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成强有力的冲击.面对算法的冲击,应当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同时,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通过开展跨学科合作,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摒弃算法目的 至上的工具理性;以高校图书馆为基地,开展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开设算法课程,提升大学生的算法素养;拓展算法社交,
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是儒家经学中的大问题,也是自两汉之后儒学发展史上时有起伏的一条主线.因为晚清经学革命的深刻影响,在现代学术话语中,今古文的分际已为人们所熟知,尤以对汉代和清中叶后的学术史叙述为显著.但今古文之别,不简单是文字方面的差异,也不完全是经籍出处和时代先后的问题,而是凝聚了经典形成及其解释过程之中的一系列话题,尤其关涉到对于经典的理解和解经学的方法论问题.如果说两汉经学因为秦火之后拾掇旧篇的缘故,又恰逢大一统政治格局确立之需,今古文的争论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术辨析的范围,那么晚清经学的变化,今文一派
贫困主要由紧缺资源的分配所引发,这种资源既包括有形的物质财富,也包含无形的权利资源.贫困从来都不仅是个体生活困境问题,更是与之相关的环境、制度以及社会公平与公正问题.现代社会风险引发的公共危机致贫有着不确定性、流动性与无边界性的特征.针对这一类型贫困的治理,建构多元融合的发展模式,有其合理性.具体而言,个体自身多重能力的发展,一国内部多中心的差异化发展,与国际格局的多中心协同发展相一致,有利于使因危机而发生的稀缺资源再分配得以有效实施.因此,强调人类共同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共同富裕,正是对抗风险社会中的危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