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总结过去,放眼未来,转变观念,剖析自己,在实践中找到突破口,在教学中要不断的改革,完成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重任。本文针对学校体育改革谈些看法。
【关键词】应试教育;体育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界已开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体育界由“应试教育”向“健身教育”转化,特别是在教育部提出学校体育应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后我国的学校体育应有重大的改革,以适应当前形势和现代社会的要求。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碍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的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从教学最优化的实现条件来讲,教学过程最优化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最优化一起构成的。
1.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现代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七八十年代的青少年,形成了一定的效应。但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地变化进步的。现实中,我们面对的是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再加上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弱,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本来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程的形式单调,同时也无情的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不适应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掌握方法,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发展人际关系,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掌握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的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生长并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这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并不相符。
二、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
1.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①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②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爱护公物。结合当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体育事件,例如足球赌球,让学生正确的看待它,辩证的看问题,不能一味的指责,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提出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的社会聚集更多的正能量,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正直善良,那我们的国家将加速向好的方面发展。
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④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现在的家庭多是4+2+1的模式,即四个老人加爸爸、妈妈加一个孩子,我们的学生多数是在六个大人百般呵护中长大的,他们像温室的花朵,没有经历过挫折,抗压能力差是他们共有的“特点”,作为体育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告诉他们体育比赛有胜就有负,生活也是如此,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对待胜利与失败。
⑤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2.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①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作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③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④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3.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①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②讲授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学中有目的的使学生接触多种体育运动项目,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进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②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5劳动素质的培养
①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
②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的精神。
三、结束语
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振.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体育与健康网,2006.
【关键词】应试教育;体育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界已开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体育界由“应试教育”向“健身教育”转化,特别是在教育部提出学校体育应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后我国的学校体育应有重大的改革,以适应当前形势和现代社会的要求。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碍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的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从教学最优化的实现条件来讲,教学过程最优化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最优化一起构成的。
1.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现代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七八十年代的青少年,形成了一定的效应。但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地变化进步的。现实中,我们面对的是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再加上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弱,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本来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程的形式单调,同时也无情的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不适应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掌握方法,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发展人际关系,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掌握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的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生长并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这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并不相符。
二、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
1.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①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②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爱护公物。结合当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体育事件,例如足球赌球,让学生正确的看待它,辩证的看问题,不能一味的指责,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提出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的社会聚集更多的正能量,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正直善良,那我们的国家将加速向好的方面发展。
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④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现在的家庭多是4+2+1的模式,即四个老人加爸爸、妈妈加一个孩子,我们的学生多数是在六个大人百般呵护中长大的,他们像温室的花朵,没有经历过挫折,抗压能力差是他们共有的“特点”,作为体育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告诉他们体育比赛有胜就有负,生活也是如此,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对待胜利与失败。
⑤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2.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①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作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③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④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3.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①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②讲授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学中有目的的使学生接触多种体育运动项目,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进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②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5劳动素质的培养
①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
②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的精神。
三、结束语
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振.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体育与健康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