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初中生教育的特殊困境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k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结合部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兼具城市和农村属性的特殊地带。位于其中的初中生教育因而呈现出多方面异于其他区域的困境。本文以新乡市周边城乡结合部的初中教育为例,运用实地访问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许多一手资料,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了城乡结合部初中生教育的基本现状,并以矛盾特殊性的角度分析出社会环境复杂,家庭教育缺失,学生个性突出及学校管理薄弱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能够为城乡结合部的初中教育起到借鉴作用。
  
  问题的提出
  
  1.本文研究的实践基础
  在2008年的两个学期中,本课题组三人幸运地参加了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和新乡市第二十五中学联合组织的支教活动。二十五中是一所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初中,在支教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发现了初中结合部许多异于其它地区的教育问题,并由此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因此,结合课题组成员支教过程中的认识,在访问和调查新乡市北郊和西郊的四所初中及这些学校的学生家长的基础上,写下这篇论文。由于新乡市城市发展的特点,本文所研究的城乡结合部有略偏于农村地区的特点。例如,我们问卷调查的四百名学生中家长为农民的比例达65.5%,高于全国城乡结合部平均水平的45%,但农民中80%又是以种植为市区服务的大棚蔬菜为主,仍有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的特征。
  2.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笔者认为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多种社会主体共同影响而又极具特殊性的地带,其初中教育既有整个初中教育共同性的问题,又面临着自身的特殊困境。对该地区教育困境分析则应该用普遍联系和特殊矛盾分析的观点去了解和分析。首先,笔者五人与二十五中老师针对新乡城乡结合部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了《关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习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表》和《关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表》。并于2009年一月份用随机抽样调查和实地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该地区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生情况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调查和了解。其中对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情况以实地访问为主,对家庭教育和学生情况以问卷调查为主。学生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新乡市北郊的牧野区和西郊的卫滨区所辖的十一所初中中的四所,向其中的各个年级十二个班发放问卷424份,收回问卷369份,有效回收率为87%,家长调查问卷则向这些学生家长发放424份,回收有效试卷302份,有效回收率为71.2% ,皆符合科学统计要求。调查访问则主要针对问卷发放的四所初中及问卷调查中随机抽取的40名家长。笔者对实地访问记录和问卷统计数据做了认真的分析,获取了许多必需的一手资料,问卷统计数据在文中主要以事实依据体现。
  
  问题的分析
  
  笔者在问题分析后认为城乡结合部的初中教育主要存在着下列特殊困境:
  (一)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
  社会环境是学生教育最广泛又最难以控制的教育主体,一个地区教育的发展与本地区的社会环境状况密不可分,本地区的人员组成、社会文化氛围、与其教育文化基础设施更是孩子能否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为此,要搞好学生教育,就必须首先考虑本地区的社会大环境。总的说来,城乡结合部周边地区的社会环境状况是复杂而又严峻的:
  1.城乡结合部地段属于流动人口的密集地, 居民来源复杂。
  相对固定住户人员主要由本地常住居民、城市搬入居民以及外地来的暂住人员组成。本地常住居民是在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土地社会关系等原因被留在原地的农民和身份上被转为市民的原居民。留在原地的农民以种植大棚蔬菜为主要经济收入,经济条件高于农村地区但整日劳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转为市民的原居民缺乏非农劳动技能,主要依靠收取土地补偿费或住房租贷度日,不劳而获的收入方式又容易形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孩子影响极坏;城市搬入居民大多来自城市居民经济收入中低水平的群体,迫于生存压力而暂时迁居在此,不满入住地环境,生活状态较差。外来务工人员因经济收入不高,以租房的方式聚居在此,居无定所,也忙于生计,难以顾及孩子的教育。对学生而言, 城乡结合部是个陌生复杂的居住地,社会教育环境十分不利。
  2.管理的薄弱和引导的乏力导致社会环境的严峻性
  城乡结合部由于人员流动频繁,社区概念不明显,尤其是出租屋聚居了大量缺乏有效管理的外来人口, 社会控制受到极大挑战,极易滋生各种不良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录像厅、“黑网吧”等不良娱乐设施有从闹市区向城乡结合部转移落户的趋势,而附近又缺少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体育场等文化体育设施。 流连在这些不良的娱乐场所就成了部分学生消磨校外时间的主要选择,很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城乡结合部受到都城市文化的渗透,又保存着本土农村文化特色,外来人员则带来了原籍地文化,文化成分复杂但又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引导,使各种文化无序生长,良莠并存,对学生的正常成长十分不利。
  (二)城乡结合部学生家庭教育状况十分特殊
  随着初中义务教育的开始,很大一部分学生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以及学习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学习上的困难。表面看来,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辍学,学校因素占很大成分,但是在初中教育的大系统中,教育主体是多元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生学习兴趣、情绪、情感、态度意志力等方面的发展。对于城乡结合部这一特殊区域来说,因为城乡结合部家庭除了存在家庭教育的一些普遍问题外还存在着异于城市和乡村家庭教育的特殊因素,家庭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1.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家庭教育认识严重偏差。由于该地区居民结构复杂且以社会弱势群体为主,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问卷调查显示,家长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占所调查人数的近百分之七十,远低于城市居民的平均教育水平,他们教育意识淡薄,认为学生学习家长帮不上大忙,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学校的管理和老师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消极的意识使家长忽略了家庭对于孩子品行和学习习惯的教育功能。
  2.对孩子学习教育期望值不高,使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由于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边缘地带,城乡结合部居民受城市世俗文化影响较大,加上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这一特殊群体存在几种消极的教育倾向,一是典型的暴发户型教育倾向,家长通过租房租地或者农产品的批发买卖几乎是“坐收其利”, 认为不读书也可以挣大钱,只要能混就行;二是普遍存在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影响,认为读书无用,不如早点进入社会,在学校混几年,多认些字,以后进入社会不被骗就行。这些家长教育期望不高的表现,使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
  3.与孩子沟通交流过少,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成长期,是孩子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学习、生活上不免遇到各种问题,需要与家长沟通交流。但是部分城乡结合部家长除了存在家长普遍存在的问题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调查中,一项“当你有委屈时一般想对谁诉说”的问题,选择同学的占40%,谁也不说的占到37%,选择家长的仅占18%。可见这一特殊区域父母和孩子的沟通缺乏程度。调查还发现当孩子遇到心理和学习上的问题时家长态度主要有不闻不问和简单粗暴两类,分别达到了31%和22%。问卷中几位学生最想对父母说的话竟然是“等我把话说完好不好”或“爸爸妈妈,你们了解过我的内心么”。这类家长虽占少数,但对孩子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亲子关系更加紧张和疏远。
  (三)学生自身心理问题和个性特征特殊
  1.厌学等心理问题严重。虽然厌学情绪在每一类学校都存在,但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厌学情绪更为严重。据问卷调查统计,38.6%的学生对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完全不感兴趣,而城市地区为15.3%,农村地区则为22.8%;此外有43.1%的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63.2%的同学回家不常看与学习有关的书,都高于其他地区学生。这主要是该地区文化设施少,学习氛围差和学校教学方式单一造成的。在此次调查中也发现家庭教育方面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大约占到26%.家长简单粗暴或放任不管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学习和心理上的问题无法有效解决,久而久之,孩子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本应由家庭所分担的学习动力也在这种行动偏差中降低了。同时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初中入学初遇到的学习困难也是促使本地区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多,课程内容和难度突然加大,该地区学生在小学教育并不太好的情况下进入初中,面临的学习困难增大却又无法有效及时的解决,继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
  2.因身边不合理的反差现象而产生的矛盾性心理突出,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迷茫和困惑。周边居民生活方式反差导致学生心理失衡。许多城市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迫于生活压力暂居此地,部分村民便借助房子租金或土地补偿费过着轻松充裕的生活。而那些租房务工人员却早出晚归,辛苦工作却仍不尽如意。这就对中学生正在形成的人生观和劳动观造成了冲击。一方面是学校教育提倡劳动是生活价值的源泉,另一方面社会社会现实中劳动的价值被表面化的扭曲,使他们对劳动和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矛盾和困惑。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使学生产生了学习价值上的矛盾。在看到大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投入后,收入却和身边没上过学靠打工的人收入一样多。读书理论上的有用和反映在眼前利益的无用使学生对学习价值产生了矛盾和困惑。是家长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处于矛盾的行为状态,使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产生矛盾和困惑。家长由于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普遍较低,往往在教导孩子过程中言行不一。比如家长成天赋闲在家却要求孩子努力学习找个好工作;家长一方面对孩子的行为表现极不满意,另一方面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又尽量满足……使孩子们在面对学习的时候极其矛盾,动力不足。
  3.自我学习期望不高,毕业后流向多元化。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本地区很大一部分对学习不抱希望,只是完成义务教育,读书无用论在本地区的扩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他们在初中毕业后直接找工作的想法。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初三学生只有53%的学生有参加中招考试上高中的准备,其他学生则大多进入技校,之后走向社会。这种现象使该地区的大多数学生对待学校不积极,流向多元化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学校管理和教学面临特殊的困境
  经过对城乡结合部特殊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生个性方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位于多种特殊环境合围中又承担教学育人重任的初中面临的困难是要超过城市中学和农村中学的。对于城乡结合部初中教育和管理的困境分析,之前主要集中在学校的经费紧张,基础设施落后和师资力量不足等教育投入不公平方面,这些问题的确是制约该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如果学校的教育投入问题不解决,学校的良好发展就是一句空谈。此外,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依然有三个特殊困境:
  1.学校的生源困境。这一困境在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十分典型而突出,主要又分为生源数量困境和质量困境。河南省现行政策明文规定,小学生毕业后必须按照所在区域就近进入初中完成义务教育。照此规定,该地区初中的生源结构虽然复杂,但仍可以有稳定的生源。但事实上,城乡结合部由于教育质量远低于城市初中而交通条件和经济条件又远优于农村城市,很多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转向市区的重点中学,使该地区生源流失严重。生源的流失对学校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实行按学生数量核定中小学生老师编制,生源流失使新老师无法分配其中,进一步加剧了教师力量的不足。另一方面生源质量的问题严重,该地区生源结构复杂和生源的流失,双差生在该地区初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对学校教育任务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2.教育合力难以形成。在与老师们交流时,一名校长感慨的说,“我们办学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单独办教育,市区学生的家长重视教育,与学校配合积极;农村地区乡风淳朴,不良诱惑少。而城乡结合部地区两个优势都没有,甚至家庭和社会对学校教育起到反向的作用,往往学校辛辛苦苦五天的教育成果在离校的两天全消失了。”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单纯靠学校教育是无法办好教育的。而正如那位校长所说的,城乡结合部初中生教育往往只有学校一个教育主体在苦苦支撑,教育合力难以形成,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3.教学任务艰难特殊。由于城乡结合部学生个性突出,不良习惯较多,学校必须承担起更多德育方面的工作;学生初中毕业后流向多样,学校从因材施教和教育实用的角度出发又必须做好对学生职业准备知识的教育。该地区的许多学校校长和老师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通过开展校园文明月和开设课外知识讲座等活动满足学生的特殊要求。但这项工作开展的困难依然很多,道德教育没有专门的组织体系,活动以间断性为主,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还有许多老师对德育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考试成绩是第一位的,严重影响了学校德育的效果;职业准备教育由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和参与校本改革的滞后等因素的限制,学校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综上所述,城乡结合部初中教育的特殊困境主要在于社会环境复杂,家庭教育缺失,学生个性突出及学校管理薄弱等四个方面。四个方面互相影响,而内部各原因又萦绕交缠,故想要彻底解决该地区的初中教育问题,就要从政府、家庭、学校三个教育主体着手,整合教育合力,家校社共同努力。唯此,方能收到令各方满意的效果。
其他文献
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并逐渐形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到2000年,全球互联网网民已达3亿,50%在美国。据估计到2007年。发达国家80%的居民将成为Internet的用户。截至2003年底,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达7950万,其中中学生约占70%,未成年人约占20%,并且在以每年翻一番的惊人速度发展0。网络社会中,人与人
期刊
摘要 从数控技术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个方面来探讨当前本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关键词 数控技术 教学 探讨    数控技术是机电一体化和机械制造专业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但由于本课程开设时间较短,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设施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下面就结合我院机电工程系开设数控技术这门课程以来的情况,从教学和实习两个方面来探讨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一、理论教学方面
期刊
摘要 自鴉片战争以来,西方教会陆续在中国兴办特殊教育。本文简要介绍了教会在中国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枚的情况,分析了教会兴办特殊教育的历史原因和当时的教会特殊教育主要特点,讨论了教会特殊教育在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史中妁历史地位。  关键词 教会 特殊教育 教会学校    一、我国教育特殊教育的发展    我国历来素有善待老弱病残者的传统,关注残疾人的生产和生活。早在《礼记·礼运》中就有“鰥寡孤独废疾者皆有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着眼于社会稳定和时代发展要求,明确提出了“坚持安全发展”的重要理念,使安全发展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教育部又将2009年确定为“学校安全年”。特教学校如何落实安全发展观,开展好学校安全年活动,成为广大特教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的一项重要课题。  特教学校的学生是一些在智力、听力和视力等方面存在一种或几种生理性缺陷和障碍的儿童。安全意识差、自护自救能力欠缺等成为这些孩子的
期刊
考试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检验教育教学质量和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是教育者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的一种方式。也是每个学期对学生学业状况的检验,也是对教学工作水平的一次全面检查。考试的目的是为了真正检测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环节。考试对评价和改进教学,促进学校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开展考试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
期刊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懂孩子,用心去读懂孩子,老师的爱才能开启孩子心灵之门。”黑龙江省鸡东县平阳中学教师张文惠这样说。   1990年,师范学校毕业的张文惠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到她家乡的一所农村中学任教,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教师。19年来,她每天都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班级;19年来,她每天都坚持至少和一名学生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19年来,她把办公桌放在教室里,每天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生活;1
期刊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学校课程改革必须得到教师的支撑,并使教师在观念和技术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钟启泉教授认为:课程改革成功与否,除了受教育外部诸多因素制约之外,从教育内部看,教师的能力恐怕是决定性的因素了。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要调整已有的课程观,更新并发展新的课程观,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教师与课程的关系。  课程与教师之间关系(包括权力、地位、角色、义务等)的性质决定着整个教育实践范式的品
期刊
社会的急剧变迁,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多元文化价值的选择,青少年的成长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心理问题也随之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校的行政部门为依托,方法单一、呆板,不易被学生所接受。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改变了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以“自助”的理念,建立了有效的沟通互动平台,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当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存在着很大
期刊
1、调查背景    2007年以来,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风暴开始浮现,现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严重地影响着用人单位的招聘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部分行业在金融海啸中步履维艰,不少企业取消了招聘计划甚至在进行大批裁员。因此,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就业形势。  另一方面,在近年的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偏好有复合背景的英语专业毕业生。随着中国的开放、英语教育的逐
期刊
三十四年,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马子海这位普通的园丁,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已脚踏实地,默默地耕耘了三十四年。尽管他的两鬓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斑白,但他仍一如既往地沿着自己认准的路前进。    (一)    马子海于1958年从西安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后,先后在靖远、榆中、武威的六所学校工作过。在他三十四年的教师生涯中,有三十年是在艰苦的农村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