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私是儿童情感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今天,倾向自我甚至自私的孩子多起来。这样的孩子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只想自己不顾他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失去对“重要他人”的情感输出。情感因无须输出再造乏力,则会更加贫乏,心中的“他人”几乎成了空白,其情感世界逐渐呈现出封闭、向内、唯我的特点,也因此几乎中断了与外界的情感交流。当一个孩子“感情流”的“流量”偏低,这样的模式持续累加至成年,则有蜕变成“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危险。这样的群体,甚至连父母等最亲近的人都不放在眼里,更不会记挂在心上,冷漠是他们的标签,群体利益、公共利益与他们无关,他人的痛痒绝难引起同感、同情,从而形成一个又一个感情孤岛。这个群体的扩大,如此“孤岛”在人群中的漂移、碰撞,会造成人与人关系的疏离,冷漠,将给一个社会带来难言的悲剧。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儿童时期是情感的可塑期,通过读书的精细化与深入探讨,来体会、还原、模拟情感的发展路径,唤醒孩子的同情心,引导他们去换位思考,心中装下几个他人,再为他人做点什么,孩子的情感发展或许会是另一番样子。
《铁路边的孩子们》塑造了三个主人公,依次是罗伯塔、彼得、菲莉丝,他们情感世界的丰富,也是按着这个顺序排列的。那么,父母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什么种子呢?种子能够持续地生根、结果吗?他们情感发展的路径是怎样的?
这是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妈妈随时随地准备陪伴孩子,而且陪伴的内容丰富而温馨,做游戏,陪写作业,念书听,样样做得精心。孩子生病了,妈妈写小诗逗其开心,按着诉求做好吃的;孩子过生日,要专门创作小诗,举办庄严的生日仪式,在仪式上抒发独特的爱意;遇到孩子认为隆重的日子,也会认真地去对待……孩子的爸爸也是如此,一有空就在家陪孩子,为他们解决各类难题。即使不能解决,也会作一番解释,给出充分的理由,获得孩子的谅解。家里的物质条件真是优越,“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漂亮衣服、各式玩具应有尽有,并且他们还拥有一条小狗。然而,身处如此幸福家庭的孩子,会有些什么样的感触呢?尽管妈妈爸爸尽心尽力,物质条件异常丰富,生活似乎每天充实并充满乐趣,但是,孩子们却并不觉得特别快活。直到有一天,这样的生活突然失去了,孩子们一下投身到艰难困苦之中,他们才醒悟,发现并感受到了快活!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当一个人在一种环境之中生活得久了,他就会失去敏感性、感知力、判断力,感情被环境改变、同化,并适应了环境,而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这样的情形,与我们沉浸于一本书中不能自拔,或者喜欢一个小动物而不舍,甚至被一个什么故事牵着鼻子走等等是那样的相似。
还好,当“铁路边的”孩子们处于幸福之中,不断被“同化”的时候,妈妈就要求他们“不要总想着自己”。这是一颗情感的种子,让孩子们学着在心中装下他人。这颗种子逐渐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生长,并因为突然的变故而开花。那么,催化这颗种子生根并最终结果,靠的是什么呢?行动!妈妈的行动。妈妈除了告诫孩子“不要总想着自己”之外,还用自己的行动,不断诠释着接纳他人,包容他人,怎样替他人着想的善意与真诚。
正是因为有了妈妈的言传、身教,孩子们与他人交往,首先展露的是善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并很快与之成为朋友。接着,他们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在适当的时间问候对方,为其带来温馨。第三步,当了解到对方特殊的情感需求时,就会策划一个方案,并根据方案行动起来,给对方带来惊喜。
搬运工珀克斯是孩子们的老朋友,曾经教给他们铁路、列车的知识,带来过乐趣,还给予了帮助。当他们从交谈中得知,三十多岁的珀克斯从不过生日时,孩子们就背着珀克斯,在一起精心策划了一个方案。
方案实施的第一步,是到村里的店铺、家庭,去收集大家的问候或者礼物。孩子们的理由是:“珀克斯对大家都这么好,村里一定有许多人愿意祝贺他生日!”但是,大多数人对于这样的做法却并不买账,“有些人客气,有些人不高兴,有些人肯给,有些人不肯给”,以各种理由拒绝他们。孩子们一家接一家地问过去,发现讨东西是如此之难,即使是为别人讨。经过一天的走访,其中有四家给了东西,还有四家答应了,但是需要第二天再去一趟,把东西取来。在收集大家礼物的时候,他们接触到不给礼物还抱怨的兰塞姆太太,她劈头就发牢骚说,生日也不是人人都过,我的生日是明天,可是谁管呢?罗伯塔和菲莉丝受不了这番牢骚,剪来一大蓝玫瑰花,再加上各自的小礼物,还写了一张问候的字条,一大早偷偷送到兰塞姆太太家……
当孩子们费尽心力,千辛万苦把收集到的东西搬运到珀克斯家里,摆满整个院子,禮物打开的时候,珀克斯太太哭泣起来;珀克斯家的孩子狠狠地瞪着他们;珀克斯则满脸怒容,大吼大叫,大发雷霆……
孩子们顿时呆住了,手足无措,不知道做错了什么,更不知道要跟这一家人怎么解释!(待续)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儿童时期是情感的可塑期,通过读书的精细化与深入探讨,来体会、还原、模拟情感的发展路径,唤醒孩子的同情心,引导他们去换位思考,心中装下几个他人,再为他人做点什么,孩子的情感发展或许会是另一番样子。
《铁路边的孩子们》塑造了三个主人公,依次是罗伯塔、彼得、菲莉丝,他们情感世界的丰富,也是按着这个顺序排列的。那么,父母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什么种子呢?种子能够持续地生根、结果吗?他们情感发展的路径是怎样的?
这是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妈妈随时随地准备陪伴孩子,而且陪伴的内容丰富而温馨,做游戏,陪写作业,念书听,样样做得精心。孩子生病了,妈妈写小诗逗其开心,按着诉求做好吃的;孩子过生日,要专门创作小诗,举办庄严的生日仪式,在仪式上抒发独特的爱意;遇到孩子认为隆重的日子,也会认真地去对待……孩子的爸爸也是如此,一有空就在家陪孩子,为他们解决各类难题。即使不能解决,也会作一番解释,给出充分的理由,获得孩子的谅解。家里的物质条件真是优越,“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漂亮衣服、各式玩具应有尽有,并且他们还拥有一条小狗。然而,身处如此幸福家庭的孩子,会有些什么样的感触呢?尽管妈妈爸爸尽心尽力,物质条件异常丰富,生活似乎每天充实并充满乐趣,但是,孩子们却并不觉得特别快活。直到有一天,这样的生活突然失去了,孩子们一下投身到艰难困苦之中,他们才醒悟,发现并感受到了快活!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当一个人在一种环境之中生活得久了,他就会失去敏感性、感知力、判断力,感情被环境改变、同化,并适应了环境,而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这样的情形,与我们沉浸于一本书中不能自拔,或者喜欢一个小动物而不舍,甚至被一个什么故事牵着鼻子走等等是那样的相似。
还好,当“铁路边的”孩子们处于幸福之中,不断被“同化”的时候,妈妈就要求他们“不要总想着自己”。这是一颗情感的种子,让孩子们学着在心中装下他人。这颗种子逐渐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生长,并因为突然的变故而开花。那么,催化这颗种子生根并最终结果,靠的是什么呢?行动!妈妈的行动。妈妈除了告诫孩子“不要总想着自己”之外,还用自己的行动,不断诠释着接纳他人,包容他人,怎样替他人着想的善意与真诚。
正是因为有了妈妈的言传、身教,孩子们与他人交往,首先展露的是善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并很快与之成为朋友。接着,他们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在适当的时间问候对方,为其带来温馨。第三步,当了解到对方特殊的情感需求时,就会策划一个方案,并根据方案行动起来,给对方带来惊喜。
搬运工珀克斯是孩子们的老朋友,曾经教给他们铁路、列车的知识,带来过乐趣,还给予了帮助。当他们从交谈中得知,三十多岁的珀克斯从不过生日时,孩子们就背着珀克斯,在一起精心策划了一个方案。
方案实施的第一步,是到村里的店铺、家庭,去收集大家的问候或者礼物。孩子们的理由是:“珀克斯对大家都这么好,村里一定有许多人愿意祝贺他生日!”但是,大多数人对于这样的做法却并不买账,“有些人客气,有些人不高兴,有些人肯给,有些人不肯给”,以各种理由拒绝他们。孩子们一家接一家地问过去,发现讨东西是如此之难,即使是为别人讨。经过一天的走访,其中有四家给了东西,还有四家答应了,但是需要第二天再去一趟,把东西取来。在收集大家礼物的时候,他们接触到不给礼物还抱怨的兰塞姆太太,她劈头就发牢骚说,生日也不是人人都过,我的生日是明天,可是谁管呢?罗伯塔和菲莉丝受不了这番牢骚,剪来一大蓝玫瑰花,再加上各自的小礼物,还写了一张问候的字条,一大早偷偷送到兰塞姆太太家……
当孩子们费尽心力,千辛万苦把收集到的东西搬运到珀克斯家里,摆满整个院子,禮物打开的时候,珀克斯太太哭泣起来;珀克斯家的孩子狠狠地瞪着他们;珀克斯则满脸怒容,大吼大叫,大发雷霆……
孩子们顿时呆住了,手足无措,不知道做错了什么,更不知道要跟这一家人怎么解释!(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