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微量气体的辐射强迫与温室气候效应

来源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 被引量 : 42次 | 上传用户:dahu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改进的辐射对流模式,计算了大气微量气体的辐射强迫与温室气候效应,给出了辐射强迫与气体含量变化的关系式。结果发现:(1)大气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与温室气候效应受到不同气体吸收带重迭的重大影响;(2)大气CO_2以外的其它微量气体(例如CH_4,N_2O和CFCs等)浓度的增加对未来的气候变暖可能起重要作用;(3)目前据认为对大气O_3层有破坏作用的含氯氟烃类物质(如CFC11,CFC12,CFC113,CFC114,CFC115)的代用品(如HCFC124,HFC125等),其O_3消耗潜能(O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对秦岭造山带与其相邻华北地台南缘,以及扬子地台北缘元古宙至第三纪各时代细粒碎屑沉积岩大量样品的主量、微量元素的研究结果,从沉积地球化学的角度论证了华北与扬子板块的对接应发生在志留-泥盆纪.
期刊
根据全球气候变暖和该区温度升高的趋势,我们用水量平衡模型估算了当CO_2倍增时,温度升高2℃和4℃及相应的假设降水量变化为0,±10%,±20%10种气候情景下的径流变化,结果表明:在高寒山区,没有冰川或冰川分布较少的流域,径流量的变化主要依赖于降水量的变化.温度变化对径流的影响,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明显起来.但冰川径流对温度变化的反应较前者敏感的多.
期刊
本文根据1985—1988年期间进行的综合海上调查及室内研究结果确定,黄河径流在口门处形成高密度潜流,是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主要搬运营力.由口门向外沉积物发生结构递变,与潜流及表层羽体流的逐渐衰减有关.水下三角洲堆积体的最大厚度为16m,堆积时间为12—15a,沉积速率达110—130cm/a.
期刊
本文分析了1888年以来南亚夏季风活动长期变化的主要特点,用Mann-KendallRank Statistic方法检测到本世纪20年代夏季风活动突然增强的季风气候突变现象,并且发现这一突变现象与该时期全球迅速增暖几乎是同时的,对突变时期季风区环流和海陆热状况的诊断表明,北半球增暖期间陆地增暖明显大于、早于海洋,陆地和海洋热力差异迅速加大,促使季风低压发展,季风气流中的扰动加强,是夏季风突然增强的
期刊
本文以凝集素为探针,利用蛋白质免疫印渍分析法(Western Blot)观察了家兔妊娠早期(D4至D12,交配日定为D_0)胚泡液中ConA,WGA和PNA三种凝集素结合糖蛋白的变化规律,并用凝胶扫描仪及其分析软件对定性结果作了定量分析。根据实验发现,着床前D4,D6胚泡液中含有分子量约为70 kd的ConA结合糖蛋白,42kd和25kd的WGA结合糖蛋白,180kd和75kd的PNA结合糖蛋白,
期刊
本文发现了一个对受v-Ki-Ras基因恶性转化的小鼠成纤维细胞株DT具有抗癌基因活性的cDNA克隆p14-6。该cDNA克隆系从用正常人cDNA库转染DT造成的回复突变细胞株R14中回收得到的。用p14-6再次转染DT细胞株时,可使约5—15%的DT细胞发生形态回复突变。p14-6所造成的形态回复细胞系RR经体内和体外的恶性检验,证明其确为恶性程度较DT有显著降低的回复突变系。从R14中回收的其它
期刊
本文应用黑质DA神经元单位放电,证明麻醉大白鼠被静注THPBs后,快速而完全地翻转APO所引起的自发放电抑制,并有量效关系。预先静注上述THPBs后,明显地减弱APO的抑制放电,使量效曲线右移。此外,它们还能增加DA神经元单位放电频率。这些结果有力地支持(-)-SPD,(-)-THP和THB是DA受体阻滞剂的结论,它们作用在黑质DA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上的DA自身受体(即D-2型)。本文电药理实验未能
期刊
对于0.2Ma以来的黄土堆积物,其石英“自身成因~(10)Be”主要来源于源区初始~(10)Be,载带着源区侵蚀速率变化信息。中国洛川黄土剖面GL 47(L_1),GL83(L_2)两样品石英“自身成因~(10)Be”浓度分别为5×10~5原子/g,2.2×10~6原子/g。据此计算的源区侵蚀速率为:L_1期(10—90ka),ε_(BeL_1)=1.5×10~(-3)cm/a;L_2期(130—
期刊
岱海位于东南季风区的西北缘,属气候波动的敏感段,最近100ka湖泊连续沉积剖面的分析表明,季风迁移存在不同时间尺度波动的准周期,根据湖泊沉积环境的特点,岱海地区始终表现出干冷和暖湿气候型的交替,说明东南季风的强弱和进退在气候变化中扮演了主导的角色。
期刊
本文用一个带有环境加热项和耗散项的正压准地转模式,实施了6组时间积分大于7天的数值试验。模式大气中,清楚地显示出热带气旋在移动过程中逆时针打转的现象。数值地研究了这种异常路径对计算区域的大小、热源扰动、初值扰动和迭代精度扰动的稳定性问题。认为该异常路径是模式大气中一种比较稳定的运动形态,最后分析了逆时针打转异常路径的可能原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