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想象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20051313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观《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的插图艺术
  
  我想,自有书以来,也许就有插图了。我国古代,文字与绘画同源,形义之间,本就难舍难分。对于书籍来说,插图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对于启迪人们的智慧和想象,丰富读者的知识素养,满足人们对美的渴求,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很多人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竟首先是由那些引人入胜的插图引发的。幼年时的鲁迅初次看到绘图的《山海经》时那种惊喜的感受,就很能说明问题。
  通常,为文学作品作插图,使画家们更感兴趣。因为文学作品属于形象思维,画家们仅凭自己的生活感受,就能与文学家之间沟通形象的想象。而为哲学社会科学一类的书籍作插图,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画家们常常感到吃力不讨好。尽管近年来这类书籍也间或带有一些插图,但看过之后,总使人有意犹未足之感,觉着还差点儿什么。
  齐鲁书社最近出版的《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一书却别开生面,使插图艺术和哲学紧密联系起来。《评传》一书,虽然记叙的是人物,但却大都是有着睿智深邃思想的哲学家;他们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可又很难具体考证出他们的确切像貌。为这些古代哲学家作插图或肖像,能否符合人们心目中的想象,想必这是曾使画家们伤过脑筋的问题。当然,象或不象,似乎一作为问题提出来,就不免近于迂腐,但看过本书这些插图后,却往往觉得其中的人物恰恰与自己的想象相合。
  所谓想象中的人物,也绝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它是读者根据哲学家们各自的思想、行状在心目中形成的一个若明若暗的想象。说这些插图恰似自己想象中的人物形象,就是指画家们创造的这些人物是完成了的读者心目中的那个模糊的形象,使原来那个若明若暗的形象具体化了。这无疑是画家与哲学工作者通力合作鱼水相得的共同成果。因此,我认为《评传》的尝试为插图艺术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它吸引着我们第一流的画家们来参加这样的协作。
  
  插图艺术有自己的功能,它不是文字的简单附庸,也不仅仅是内容的重复和模写,而是通过形象补充、强化、深化内容,或突出内容的某个方面,使读者通过可视的艺术形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获得美的享受。成功的插图,具有永久的魅力,往往使人过目之后终生难忘,甚或成为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因此,它除了具有一般造型艺术的功能外,还具有其独特的功能。正因于此,它对艺术家提出的要求就更高,除了要艺术家具备造型能力外,还要求他具备广博深厚的知识修养。为《评传》作插图的画家们以其成功的作品证明了这一点。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评传》中的插图吧。通过画家的艺术处理显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些人物,是那么真实可信,栩栩如生,我们仿佛可以与之接谈,与之交游。
  先看看贺友直为孔丘作的肖像和插图:
  如何全面地正确地评价孔丘,自然不是画家的事,但画家在从事插图之前,必须对这样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有一个全面的历史的了解。从《行教图》和孔丘肖像,我们可以看到,画家紧紧把握住孔丘的气质特征,摒弃一切无关紧要的细节,着力刻划其精神风貌的努力。在这两幅插图的创作中,画家参考了历代孔丘造像,驰骋想象,描摹出这位一生仕途偃蹇,却又诲人不倦的教育家形象。插图中的人物各具神态,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其中哪一个是贫不堪忧的颜回,哪一个是带些武勇气概的子路,……耳畔似闻杏坛的弦歌,两千年前的往事,如状目前。
  插图原本以文字内容为创作契机,然而好的插图,却不仅能道尽文中曲折,而且还能弥补文字表达之不足,甚或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正如好剧本还需要好演员一样,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并不意味着只是背诵台词和完成规定的出场动作。从文字到舞台,成功的表演是一次再创作。舞台上固然不乏拙劣的表演损伤了脚本的例子,但也同样有过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使一个死剧复活的例证。这和插图之于文字内容之间的关系是颇为相似的。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顾炳鑫为嵇康作的两幅插图。嵇康在历史上记载并不多,画家选择了最能突出其性格操守的情节,匠心独运,刻划出这位性格纯真,率性任意,“刚肠疾恶,遇事便发”,处污浊而不染,不肯与时俯仰的思想家的感人的形象。先看《钟会来访图》:一方是心怀险恶,形容猥琐,神色尴尬的钟会;一方是操锤锻铁,襟怀坦荡,旁若无人的嵇康。嵇康此刻的神态,正合鲁迅说过的,“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连眼珠也不转过去”。真伪善恶,一目了然,给读者以多少文字都难能名状的形象感受。我们再来看《嵇康抚琴图》:嵇康虽然隐居不仕,但在司马氏的残暴统治的淫威下,亦难免为人所诬陷,终至被杀。画面上,临刑的嵇康从容端坐,神态自若,索琴抚弹,以生命之音响,叩死亡之鬼门。画面语言简洁干净,深深地传达出画家的痛惜之情。这样的插图,发人深省。它使人联想到,在封建专制主义的残酷迫害下,那许许多多的讲求气节操守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和结局。它对我们理解封建时代的“士”的悲剧,给以形象的启示。
  此外,如林锴的王充像,张广的吕不韦、范缜像;刘继卣的郭象像,楼家本的墨翟像等等,都画得很有个性,表现出画家在刻划历史人物形象的深入探索精神和严肃的创作态度,从而为《评传》一书增色不少。
  为《评传》中的人物插图,画家除了要表现出他们都是屹立在思想史上的杰出人物外,还要着力描绘出每个人物的个性。在这方面,读者也得到了满足。我们看到了威严中见亲切的孔丘,飘逸而沉着的老聃,恢宏大度的墨翟,放达洒脱的庄周等这些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
  但对为这些古代哲学家绘像,也有人持保留态度。其实,仅仅凭历史上的文字作根据褒贬臧否,这是牵强的。古时那些著书立说,议论风生,或叱咤风云,左右历史事件的著名人物,后世读者想见其为人,往往肃然起敬,或以为其身量不知如何高大魁伟,其相貌不知何等超群出众。倘使古人真能幻形显现在我们面前,也许又不免使人感到失望,会说“不过如此”云云。司马迁之于“貌如妇人好女”的张良,就是一例。对于古人,读者通过阅读,有自己的形象联想,画家在创作时,也一样会在思想家的著作言论与史料的映照间,产生自己理想的形象,也一样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于想象产生的。
  我认为,为《评传》插图的画家们所以能成功地创作这些个性不同的历史人物,除了要具备其他条件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因为他们具备一个艺术家最可宝贵的素质——善于想象。没有想象,也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的绘画,只能是僵死的图解。这种图解没有色彩,没有光泽,没有生命,当然更谈不上美感和艺术的魅力。当我们的民族正处在充满美的饥渴,知识的饥渴的今天,愿一切艺术家自由驰骋你们的想象,为人类的文化艺术宝库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吧!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译传》,辛冠洁等主编,齐鲁书社一九八○年九、十一月出版,第一卷〔精〕2.90元,第二卷〔精〕3.40元,第三卷即将出版)
其他文献
正式播出前,没有人知道今年会是“乐队的夏天”,还是“乐队的秋天”。7月25日,《乐队的夏天2》(下简称乐夏2)“虽迟但到”,苦等的乐迷瞬间热血重燃。  如果去年乐夏是通过新裤子、痛仰等“老炮”乐队“出圈”,今年的乐夏2,第一期便让人看到了“后浪”的力量。  首场晋级的6支队伍里,一半都是新手。排名第二的福禄寿,新到摇滚圈也没多少人认识。成员孪生三姐妹全是中央音乐学院科班出身,长得甜、弹得好、唱得稳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说过《西游记》一书:“第十四回至九十九回俱记入竺途中遇难之事,九者究也,物极于九,九九八十一,故有八十一难。”《西游记》所写的,“就是他(唐僧)灾难的簿子。”  引人兴趣的,是书中特写的美猴王——孙悟空。当他和群猴“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不胜欢乐的时光,他说:“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点远虑,故此烦恼。”众猴听他一片话后,“俱以无常为虑”。原来孙悟空们梦想的,是一个这样的世境: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杭州掌故丛书”中最近又添了一本《说杭州》,钟毓龙著,三十一万字。这是一本写法别致、内容丰富、文字简净的好书。  关于杭州的书,“地志”、“名胜志”、“祠庙志”、“游览志”……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今天看来都各有其局限性。最突出的一点是时代辽远,虽有文献价值,但在今天的读者看来,却都有些隔膜了。一些名胜旧迹,记载上说得花团锦簇,但十九与当前的现状对不上号,想摸索也困难。这就需要一
一九八○年美国总统竞选中,里根向听众们提出一个问题:美国人八○年的生活比七六年好些了吗?回答是一片嘘声。于是,里根提出以削减政府开支促使美国的经济重振霸主地位的方针,而这一方针是他击败卡特、登上总统宝座的比较有力的王牌之一。里根的政策究竟是否行得通,众说不一;但有一点是大部分美国人都承认的:美国的经济已大幅度衰退,需要想一个新的办法。  于是,一场辩论在美国展开了。辨论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美国应该舍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传世名篇。文中“更若役,复若赋”句,“复”字传统解释作“恢复”,亦似毋庸置疑。然读《后汉书·光武皇帝本纪》:“诏复济阳二年摇役。”又:“六年春,正月丙辰,改舂陵乡为章陵县,世世复徭役。”则不疑而疑生矣。  刘秀父亲刘钦曾任济阳令,刘秀称帝后,故特免该县徭役二年。舂陵乡系刘秀故乡,蒙荫世代得免徭役。二句中“复”字,倘作“恢复”解,均不通。《荀子·议兵》:“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北梦琐言》是宋初孙光宪撰写的著名笔记。孙光宪,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县东北)人。《宋史》称他:“博通经史,尤勤学,聚书数千卷,或自抄写,孜孜校,老而不废。”他的著作很多,除《北梦琐言》外,还有《荆台集》《笔佣集》等,但都已散佚。  《北梦琐言》是他在江陵时写的,他在自序里说:“《禹贡》有云土梦作,《传》有畋于江南之梦”,江陵在荆江之北,故题曰《北梦琐言》。他写本书的目的,是鉴于
座谈会侧记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一八六四——一九二○,一译麦克斯·维贝尔)是一位以博学著称的德国社会学家,曾先后在柏林大学、弗莱堡、海德堡和慕尼黑等大学担任教授。韦伯一生的研究领域极为广泛,在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经济学、哲学、宗教学、教育学、文艺学及社会科学方法论等领域都有重要建树。他著述宏富,已出版的著作高达二百三十多种。尽管韦伯生前就已成为一位名声显赫的学者,但当时
2017年10月31日上午,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重溫入党誓词。  文字统筹 许陈静
《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这是罗振玉旧藏中著名的甲骨大版之一。记录了祭祀、田猎、天象等诸多内容。  1936年6月12日,中国考古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时刻。这一天,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村,发现了一个储藏着大量甲骨的窖藏坑。这堆甲骨厚达1.6米,共清理出甲骨17096片,数量为迄今考古发掘之最。  为了永久保存YH127坑的面貌,考古队请了一位技艺高超的石匠,选用汉白玉
五十年代,爱伦堡来过上海。记得在一次座谈会上听他讲过,《真理报》曾约他写社论,可是稿子交去后,第二天主编来了电话:“爱伦堡同志:你的稿子不能用。”“为什么?”“因为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爱伦堡写的。”同《真理报》主编的要求不同,爱伦堡是主张文章要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的。他说,一个熟人,在隔壁房间讲话,你一听就知道他是谁,文章也应如此。  然而,我们有一些理论文章的作者,却好象没有自己的声音。即使是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