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公平:以顶层设计思维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ox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设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推动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高等院校自身价值的体现,同时更是对国家的一种贡献;教育传承文明,更肩负国家兴亡。人们对教育发展的评价不仅体现在受教育的过程,还体现在能否享受到教育发展的成果。建设中国高水平大学及其培养高水平人才,成为我国能否实现和平崛起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因素;因此推动高等教育改革需要顶层设计思维。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改革;设计思维
  一、自由独立是大学的价值核心
  1.“大学是社会的净化器”
  朱清时说:“大学是社会的净化器,大学应该严守高的道德标准。像教学评估这样的事,之所以极力反对,不是反对评估,而是反对评估评到后来许多人造假材料的做法。学校不能在学生面前造假,特别是不能让学生参与造假。如果你做了这样的事情,你怎么还会有道德力量让学生不造假?,这个净土就是学校。学校一定要严守诚信的底线,培养出的学生才会是诚实的,这样社会上即使有造假之风,也终会被净化。如果学校这方净土失守了,也开始造假了,社会就没有希望了。”[1]
  学生在大学接受的教育直接影响到进入社会的生活,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雏形,同时,大学里接受到的思想和理念也是以后社会生活的指导原则。学校四周的高墙还要能抵挡住外界的干扰,社会的不良风气也已经渗透到校园这块纯洁的圣地。
  作为社会的净化器,首先净化自身,方能为人师表;其次是为学生建立一道防火墙,增强学生免疫力。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把大学界定为“以纯知识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机构。而纯学术的研究活动正是大学孤寂和自由的存在形式的内在依据。据此,大学应有一种精神贵族的气质和对纯粹学术的强烈追求,而不考虑社会经济、职业等种种实际需要”。 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克斯纳说:“如果社会科学要作为科学来发展,它们就必须脱离商业行为、政治行为以及这样那样的改革,即使他们需要不断与各种商业现象、政治现象和社会实验现象保持接触。”[2]
  2.“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周易》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学精神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80年前,孙中山先生在中山大学怀士堂前流下名言:“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这种“立志做大事”的精神流传至今,仍铭记在中大学子的心中。陈寅恪等众多学者在中大播下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学精神的第一要义。
  作为一个承担着崇高和巨大社会责任的大学,有必要承担起塑造民族现代精神。站在时代发展风口浪尖的学者,作为“天之骄子”、民族未来的顶梁柱的大学生,要经受时代的考验。《大戴礼·保传》中写道,“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据此,大学应当是学大艺、履大节的地方。《大学》的开篇之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习风气和学术精神一定要成为大学的一个灵魂,否则大学空有其名。
  正如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大学不是风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必须时常给社会一些它需要的东西,而不是社会所想要的东西。”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可以确保大学人不是盲从者、媚俗者,而是洞悉社会发……。[1]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杨旭东眼里,大学由向往、追求理性的人相聚在一起,这些人具有理性的激情和理性的态度。理性和理性的激情是大学推不倒的“围墙”;思想和思想的自由是大学开放的“大门”。
  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陈至立出席教育部2006年度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不能搞“教育产业化”。在十七大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前教育部长周济也表示,我们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
  教育是国家的基础建设,具有公益性,我们常说的“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得到认同。民办的教育发展,体现了教育事业的开放性和竞争性,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对民办教育的法制化管理,能够规范教育市场的有序竞争,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成绩。但是民办教育的发展,不等于教育产业化,现在民办教育的发展进入“教育产业化”的误区,严重地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是“上学难”的主要原因。
  教育产业化就是重点开发教育的产业性,忽视教育的事业性;开发产业,追逐利润,就是教育产业化的思维,把教育当成赚钱的工具,教育失去了公益性和公平性。盲目的追求利润,提高受教育的成本,教育就成了有钱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人和教育无缘,因此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
  教育产业化的追逐利益的本性,只会把教育搞坏。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教育部从来都是反对教育产业化的,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近日提出“有违教育公益性原则”等五大观点,明确反对教育产业化。王旭明说,第一,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教育产业化是与教育公益性原则相违背的;第二,非义务教育的成本分担机制,与教育产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三,发展民办教育不等于教育产业化;第四,经过认真调查,我们发现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把“教育产业化”作为国策;第五,公共政策领域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教育产业化。“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引入市场机制,并不意味着教育产业化”。
  至2008年秋季入学,中国普通高校的毛入学率已达23%,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2008年秋季学年,新入学的大学生达到前所未有的599万人,全国大学生总数达到2700万,毛入学率达最高点23%。据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阶段认定,毛入学率低于15%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超过50%为普及阶段。
  我国教育发展经历了由贵族教育向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平民)教育,是社会的进步表现。世界发展的趋势是全球化、一体化,中国进入世界竞争的行列,徒有13亿的劳动者没有竞争力,要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21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要趋向多规格、多类型;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正在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过渡。因此,教育的质量观也要随之改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如是说。
  高等教育未必把人人培养成才,但能培养具有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辨别能力的人才,没有大学生活的人在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方面俨然具有一定的困惑;就业不是衡量大学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尺,也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一个社会的主要劳动者素质是衡量社会进步水平的标尺,大学生从事的普通岗位的工作更能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相比之下,我国的大学生数量还不够多,13亿人口,大学生数量只有大约2700万左右,更多的岗位是普通劳动者;“21世纪,国力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谁拥有人才,谁就掌握主动权。”以2004年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为例,加拿大为580人,美国为520人,韩国为571人,而我国只有120人;按毛入学率计,1997年欧美等发达国家为61.1%,其中美国、加拿大高达80.7%。我国即使按2004年数字统计,也才刚刚达到19%;与我们同处亚洲的韩国为71.69%,泰国为31.92%。这都充分说明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1]
  教育大众化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大众化并不是平庸化,大众化是就教育的普及程度而言,一流人才是大学的教育水平,不能因教育大众化轻视教育质量的提高,更不能回到精英教育的老路上去,“能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是衡量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初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所指明的前进方向。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世界各国在风云变幻,唯一不变的就是各国对教育的重视与投入。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年报,朱清时:学校是净土社会才有希望,应守道德高标准, 2008-11-6。http://zqb.cyol.com/node/2009-09/11/zgqnb.htm。
  [2] 转引《科教信息编译参考》(高教版):中国大学需要什么样的理念,2003年第3期。
  [3] 转引自《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9期,李克:陈嘉庚教育思想对培育我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启示。
  作者简介:周冬(1981-),男,汉,四川成都人,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硕士,研究方向:政治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海南岛作为中国的第二大岛和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以其茂密的椰林、温暖的海濱浴场闻名于世。近年来国家为打造海南为“国际旅游岛”而对海南岛实施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海南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在与其他国家竞争国际旅游度假胜地中优势尽显,赴海南岛旅游的外籍游客尤其是俄罗斯游客的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海南岛;旅游;外籍游客;俄罗斯人  海南岛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
期刊
漏电保护器是低压电路中防止人身触电和漏电火灾的保护类电器,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电器,对其进行可靠性研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 本文对漏电保护器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漏电保护器是不频繁动作的保护电器的工作特点以及发生拒动、误动故障的失效模式,采用剩余电流保护成功率、机械操作失效率和瞬动保护成功率作为其可靠性特征量;其次,根据可靠性验证试验理论,本文主要研究了剩余电流保护成功率验证试验,我们据此研制出了漏电保护器的可靠性试验设备,该设备能进行剩余电流保护的特性试验和成
摘 要:师德乃为师之本,辅导员在师德方面的要求尤甚,作为医学院校的辅导员,其师德表现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医德水平。本文从医学院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现实困境和对策思考三个方面对辅导员树立高尚师德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学院校;辅导员;师德;医德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医学院校,医学生秉持“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高尚宗旨,毕业后必须直面病患,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从目前的电力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发展趋势、电力系统备用容量运行状况、电力系统节能的主要途径几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现状。并针目前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情况,提出了加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对策。  关键词: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现;对策  一、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现状  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给我国电力系统经济运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统计数据表明,2009
期刊
摘 要:地铁车辆电气系统故障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工作中应注重对故障前瞻性的研究,优化故障处理程序、加大规章培训、演练的力度;通过对故障事件的分析总结,使工作人员故障处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在遇到电气故障时,能准确查明故障原因,合理正确地排除故障,为安全运营提供充分保障。  关键词:地铁车辆;故障分析;电气检修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安全保障工作涉及众多设备,而在运营过程
期刊
摘 要:CAN总线多应用于现场控制,在微机化测量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节点数字通信的系统。利用CAN总线的控制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实现系统的全分散控制;系统具有开放性;现场设备具有智能化和功能自治性;具有互操作与互用性;具有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关键词:CAN总线;现场控制;设计  0.引言  利用CAN总线技术设计一个较为简单的现场火灾探测系统,来说明CAN总线技术的性能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尤其是在
期刊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风险的存在是工程实施中的必然,因此只有明确了风险防范和规避的方法,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从而提高施工的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的基本特征和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分析了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风险;对策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风险指的是工程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水利水电工程
期刊
摘 要:只有保证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因此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的好坏对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此,本文将围绕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现代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市政建设项目的发展,市政道路作为其中一项建设,近些年也逐渐兴起。市政道路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需要考虑到的因素也比较多,这对市政道路施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水利水电基础工程软基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这对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利水电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提高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这样不仅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还有助于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可持续法。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基础工程  在水利工程中,基础施工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之一,它的施工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下游居民的健康用水以及生命安全,如果
期刊
摘 要:针对某110 kV变电站零序过压保护动作分析,发现保护装置特殊的动作行为是由末端变电站带小水电上网所引起的。在问题原因分析清楚后,通过对二次回路、保护整定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案及对策,以避免该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零序过压保护;动作分析;末端变电站  本文介绍了电网末端变电站所发生的一起故障。此类故障虽然比较常见但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情况比较特殊,完全不同于以往故障后动作行为。通过结合电网实际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