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的研究综述

来源 :档案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2005年~2009年间的档案学13种核心期刊发表的204篇有关档案信息资源方面的论文进行统计研究,分析近5年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以概括和揭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特点。并针对档案信息资源研究的不足之处,努力完善档案信息资源的理论体系,以指导档案工作实践,同时,从档案信息资源的实践研究中,不断升华档案信息资源的基本理论。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发展趋势;研究综述
  
  档案信息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档案信息资源主要是指档案信息内容本身;而广义的档案信息资源则既包括档案信息本身,又包括有关提供档案信息的设施、设备、组织、人员、资金等其他资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档案信息”并不等同于“档案信息资源”,只有档案信息中可供利用的部分才能成为档案信息资源。我国的档案信息资源数量巨大,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上至国家机关、各级政府,下至企业、社区,直至家庭、个人,是国家基础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估量的利用价值。笔者在文中,重点分析了2005年至2009年间档案学13种核心期刊(《档案学通讯》、《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档案与建设》、《浙江档案》、《档案管理》、《兰台世界》、《山西档案》、《档案》、《北京档案》、《上海档案》、《四川档案》、《档案时空》)发表的与档案信息资源相关的204篇论文,以概括和揭示我国近5年来档案信息资源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特点。
  
  1 论文检索说明
  
  笔者首先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5年至2009年间收录的论文进行检索,在篇名字段中输入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在刊名字段中输入“档案学通讯、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档案与建设、浙江档案、档案管理、兰台世界、山西档案、档案、北京档案、上海档案、四川档案、档案时空”等档案学13种核心期刊的刊名,检索到相关文献209篇。经过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筛选,剔除5篇重复的论文,最后,统计出13种档案学核心期刊近5年来发表的与档案信息资源相关的论文共有204篇。
  
  2 论文统计分析
  
  2.1 论文的时间特点。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提出了要“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正式拉开了我国档案界对档案信息资源研究的帷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选取2005年至2009年近5年的档案学核心期刊论文,来分析档案信息资源的最新研究进展。由图1可知,2005年至2008年间有关档案信息资源的论文数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到2008年达到顶峰,2009年的论文数量偏少。从总体趋势可以看出,档案信息资源的研究在近些年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
  
  2.2 论文的来源特点。2005年至2009年档案学的13种核心期刊中,只有《中国档案》、《浙江档案》、《上海档案》、《四川档案》没有刊登关于档案信息资源的文章,剩下的9种期刊都刊登了不同研究方向档案信息资源的研究成果,可见,档案信息资源的研究已在档案界占有一席之地,学界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从图2中,我们不难看出,
  
  《兰台世界》关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发文数量几乎占整个档案学核心期刊发文数量的一半,由此可见,《兰台世界》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研究是十分重视的,是档案信息资源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与此同时,《档案学通讯》、《档案与建设》、《山西档案》、《档案管理》依次是档案信息资源研究领域发文数量较多的核心期刊,也是档案信息资源研究的重要基地。总之,档案信息资源的研究作为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研究领域,必将逐渐走向专业化、市场化、合理化。
  
  3 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笔者将13种核心期刊的204篇论文,按照不同的研究主题分为了15类,不同类的文章数量见图3。接下来,笔者对档案信息资源的15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别进行了分析。
  
  3.1 档案信息资源的概念。这一主题有1篇论文。对档案信息资源概念的研究是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开发等研究的出发点,只有档案信息资源概念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我们才能明确档案信息资源的研究方向和范围,才能更好地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而实现档案的价值。档案信息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电子文件时代的到来,也应有相应的调整。档案界普遍认为,档案信息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江静梅认为,“狭义的档案信息资源是指来源于档案的,反映事物特征,运动状态、方式及规律的,已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广义的档案信息资源是指以档案信息为核心的各类档案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这一界定,显然比以往的界定更为直观、全面。档案信息资源概念的重新界定,无疑给档案信息资源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这一主题共有8篇论文。档案信息资源作为社会共享的知识信息资源,是社会前进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冯惠玲认为,档案信息资源是一种综合贡献力,它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捍卫国家利益、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进步、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从这8篇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近5年,档案界对档案信息资源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档案信息资源对经济发展、地质勘探、新闻、电子政务等方面的作用。其中,黄日在其文章中提出,要将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一种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档案信息产业的优势在于其原生性和完整性,但其保密性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另外,由于电子政务是新兴事物,国家对其立法尚未完善,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我们应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以引起档案界的重视。
  
  3.3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这一主题共有11篇论文。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近些年,档案界人士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模式、系统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与探讨,提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社会化建设模式、作用与对策,并在各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来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这一阶段,对于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的政府、企业、非国有、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些问题的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此外,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的运用研究也有一定的进展,具体体现在WebGIS技术在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和网格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的运用。这些技术,虽然暂时还处在试验和初步应用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但我们应看到其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巨大发展前景。
  
  
  3.4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主题一直是档案 信息资源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所在,共有101篇论文。其中,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有37篇。在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开发方式”的开发模式,并不断探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途径,“向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对策、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试点工作以及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程度”。对于不同门类的档案信息资源,如,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开发途径和注意事项。对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另外,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背景下的档案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要求。
  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论文有9篇。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研究是从对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病历档案信息资源等不同门类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方式、途径及策略等方面进行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和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因其特殊性,利用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
  兼顾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两方面的论文有55篇。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规划、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政策、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其他门类(城建、家庭、医院、旅游、学位等)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其文章的篇数来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是档案信息资源研究的主流方向。
  
  3.5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这一主题共有14篇论文。信息化时代,信息共享是主流趋势,档案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社会财富,其共享的研究早已被提上日程,成为档案界普遍关注的课题。这5年来,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门类(高校、城建、卫生、网络等)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政务背景下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手段等方面。从其研究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局部研究多,整体研究偏少,技术研究多,理论研究少。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研究虽有涉及,却很不全面,其理论往往对档案工作实践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却没有具体、普遍的实施价值。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注重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理论体系的完善,并不断地从整体着手去研究其本质规律,以更好地指导档案工作实践。
  
  3.6 档案信息资源整合。这一主题共有20篇论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档案信息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人们对其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社会的利用需求,就需要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所谓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就是围绕特定的主题,对分散形成的档案进行信息资源集中,以集中反映某一实践领域或对象的基本情况。”目前,我国档案界对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研究,集中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趋势、措施、策略以及一些局部的(如高校、城建、民生、军事、科技成果等)档案信息资源整合。虽然说这一时期对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运用数字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所取得的成果,但是,对于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研究尚不到位。
  
  3.7 档案信息资源配置与布局。这一主题共有6篇论文。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布局与配置,直接关系到档案信息资源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关系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能否得到最大的效益,关系到档案信息资源的用户需求能否得到最大的满足。首先,我们应明白,档案信息资源的布局与配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布局比配置更为宏观。针对目前我国档案信息资源配置与布局的现状,近5年,档案学者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布局与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档案信息资源合理布局与配置的原则与宏观措施之上,对其具体的操作步骤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
  
  3.8 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这一主题共有4篇论文。这几年,随着档案事业的迅速发展,档案信息资源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档案信息化建设还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档案利用率的重要途径。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必须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由于我国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档案界对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研究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只是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并没有从宏观角度整体把握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流程及技术问题。
  
  3.9 网络档案信息资源。这一主题共有9篇论文。“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递、利用的各种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总和。”它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情报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近5年,档案学者对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保存策略、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和图书利用的对比以及两者的融合、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存储技术以及个性化服务技术等都有所研究,并有一定的研究进展。但在如何发挥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以及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处理、转换等研究方面还有所欠缺。
  
  3.10 档案信息资源服务。这一主题共有9篇论文。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档案工作部门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如何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是当前我国档案工作部门思考的重要课题。近5年,构建新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模式一直是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研究的热点所在,吕元智结合现阶段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两类基本模式提出的“档案信息资源复合动态服务模式”和梁孟华提出的“面向用户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市场服务模式”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另外,这一时期,还集中讨论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问题。
  
  3.11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这一主题共有10篇论文。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根本,离开了档案信息资源就无法谈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也是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落脚点。目前,档案界主要针对高校、企业、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强调应对电子政务及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作出相应的调整。另外,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法制建设也逐渐被提上了日程。
  
  3.12 档案信息资源的流失。这一主题共有2篇论文。档案信息资源的流失现象一直存在。黄贵滨在其文章中,将档案信息资源的流失定义为“档案信息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利用、处于闲置或流散甚至损毁的状态,它不仅包括‘质的流失’即信息失真、实体损坏,也包括‘量的流失’即实体数量散失和价值发挥作用的次数与时机减少或丧失”。他认为,档案信息资源的流失,可分为档案实体的有形流失与档案价 值的无形流失。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普及,电子文件已经成为档案信息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由于电子文件的某些特点,导致档案信息资源在网络传播中,极容易发生信息流失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今后,如何减少网络环境中档案信息资源传播中的流失问题,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3.13 档案信息资源评价。这一主题共有2篇论文。目前,档案界对档案信息资源评价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的确立问题上。曾娜给出的档案信息资源评价指标“可归为3类:文献性资源、电子资源和开发利用。其下共9项具体的评价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个指标,只是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在对具体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评价时,应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合理调整。吕真真给出的档案信息资源质量评价指标如下:“信赖性、匹配性、有用性、及时性、便利性、经济性、服务质量。”这个指标,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动态性,还需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总之,档案信息资源评价指标还只是处于构想阶段,并没有在国家政策层面体现出来,因此,对于档案信息资源评价指标的问题还应进一步深化。
  
  3.14 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这一主题共有3篇论文。这里,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主要是针对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而言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档案信息资源在各项业务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环境的产生与发展,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也给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今天的网络环境下,如何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以及如何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已成为也一直会是档案学者所关心的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中,笔者认为,应尽快引入一些其他行业的网络安全技术来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
  
  3.15 其他门类的档案信息资源。这一主题共有4篇论文。近些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档案信息资源的类型越来越丰富,出现了类似会计档案信息资源、新闻档案信息资源、军事档案信息资源等的提法,档案界对这些档案信息资源分别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零散化的,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
  
  4 小结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共享等问题依旧是档案信息资源研究的主流方向,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建设、服务以及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研究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总之,近些年,档案界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研究既有理论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我们应针对档案信息资源研究的不足之处,努力完善档案信息资源的理论体系,以指导档案工作实践,同时,也应从档案信息资源的实践研究中,不断升华档案信息资源的基本理论。
  
  
其他文献
班级文化建设是指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建立一种班级内部的独特价值观,形成班级特色的行事作风和行为准则。完善农村初中班级文化的建设,有利于通过班级整体的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构建现代化文明校园的需求。  一、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班级文化的载体
题记:蝶变必破茧,破茧见真功  2008年裴庆国被任命为信阳市档案局副局长的时候笔者就认识她,但仅限于认识,彼此并不了解。及至这次深入采访,方才了解其人其事。  一个有心人  老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只要用心专注,全身心投入,再困难的事情也能找到应对的路子、有效的法子。裴庆国就是这样一个人。  2012年8月,52岁的裴庆国走马上任,成为信阳市档案局馆党组书记、局馆长。按常理,当
摘要:《档案界》论坛是档案界重要的网络社区。文章分析了《档案界》论坛的专业性、实时互动性、广泛参与性等特点,以及在档案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交流互动、资源共事、文化休闲等方面的功能,指出《档案界》论坛是业界兼具知识性和文化休闲性的网络社区,并将进一步向网络知识社区方向发展。  关键词:《档案界》论坛;特点;功能;网络社区;知识社区    网络社区是一种新型的虚拟性的社会生活空间,是指一群拥有共同兴趣、
王茂跃简介:王茂跃,1987年7月安徽大学历史系档案学专业本科毕业,从事多年档案管理工作。2003年12月获得研究馆员任职资格。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专职教师,主要讲授《秘书写作》、《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现代社交礼仪》等课程,在省级以上档案和秘书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访谈主持人:张翠平  张翠平:王教授您好!欢迎做客《名家访谈》栏目。现在是学校期末考的阶段,您应该在忙于批改试卷
摘 要:河南省档案信息网站群采用“省局搭建省、市、县、乡四级平台,各地对自己所属网页进行管理更新、省局统一提供技术和后台支持”的“助建”模式,不仅利弊共存,而且有“千人一面”之感。借鉴其他五个省、直辖市档案网站群的“自建”模式,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河南省档案网站群建设要明晰定位、采用“助建 自建”相结合的模式、加强规划与制度建设,以利用服务为核心来推动河南档案网站建设。  关键词:河南档
摘 要:随着记录技术和形式的演进,声音档案作为重要的非文本档案之一已有一定的历史,并且在数字时代受到更多的关注。尤其在国外,无论是在实践经验还是理论研究上都有一定的成果。文章将以澳大利亚国家电影与声音档案馆为主,辅之以美国与加拿大的案例对声音档案的概况、管理的情况进行介绍。最后,基于案例总结对我国声音档案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外国声音档案管理;声音档案;启示  Abstract: with th
摘 要:本文阐述了美、英、澳国家档案馆人员队伍建设方面的举措,重点分析档案人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特点,包括制定战略目标,规划顶层设计;把握技术变革机遇,提升档案人员角色;树立多元、平等理念,彰显人文关怀;立足社会,具有强烈职业使命感。对我国档案人员队伍建设的启示包括:开展档案人员现状调查,制定针对性战略规划;优化档案高等教育培养模式,重视继续专业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提升员工职业发展机会。  关键词
摘 要:数字档案馆建设目前多通过项目管理的方法开展,其中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当前国内数字档案馆建设领域对可研报告编制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实践中也多流于形式。而图书馆行业这方面起步较早,经验较多,可借鉴国内部分数字图书馆可研报告编制流程、内容等,为数字档案馆可研报告编制提供帮助。  关键词:数字档案馆;数字图书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1 数字档案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
“大编研”一词最早见于现任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发表在《档案与史学》1994年第2期的《“大编研”: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趋势和新出路》。该文指出:“所谓‘大编研’,是相对于传统的档案编研而言的,是对传统档案编研的扩展和延伸。传统的档案编研,实际上主要就是档案馆、室以书刊为载体汇编档案在一定范围内加以公布。它的编纂者基本是档案馆、室,它的载体基本是书籍、刊物等印刷物,它的形式基本是文件汇编,它的材料基本是
在纪念法国总统蓬皮社任选总统的50周年之际,法国国家档案馆于7月5日与乔治亚·蓬皮社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在2018年至2019年期间开展合作。这两个机構在过去的30年中也一直进行着有效的交流,国家档案馆是蓬皮社研究所董事会的成员之一,并且对蓬皮社总统的个人档案进行了有效的管理。蓬皮社研究所所长贝尔纳·埃斯坎贝尔和国家档案馆馆长弗朗索瓦·巴纳特都认为这是一项共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