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做合一”源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论,主张在做上教、在做上学。针对目前中职院校电工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生态不容乐观的现状,本文主要探讨在信息化环境下实行“教学做合一”。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 信息化环境 中职电工基础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首创,它强调以“做”为中心。所谓“做”,就是注重实践,师生都要做,才能教学相长实现知识的传承。
电工基础课程是中职院校电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因理论性较强,学生大多觉得该课程枯燥乏味,课上学生睡觉、玩手机和讲话现象比较普遍,课堂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尽管教师多次强调知识重要,重申课堂纪律,但只能让学生暂时消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笔者工作中始终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学思想,边实践边反思,力求寻得最佳教学方法。在电工基础课程中,笔者通过分析其对应的岗位需求,在信息化环境下实施“教学做合一”,虚实有效结合,让学生易学、趣学、乐学,还原孩子活泼好动的本性。
本文以该课程中的“色环电阻器识别”专题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在信息化环境下实行教学做合一的做法。
一、设计思路
课前充分分析教学要素,主要包括教材、学生及岗位需求。电阻这节课的知识点枯燥,纯粹是公式及计算,学生的疑惑主要集中在电阻是什么、如何读取电阻阻值,以及有什么实践要求。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做”让学生体验电阻,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认识电阻。因此,课前首先应搞好企业岗位调查,摸清岗位需求。根据岗位需求与知识间的衔接关系,笔者把课题分为三个任务,即认识色环颜色、识别电阻及选用电阻。其次,应全面分析学生。现在的学生都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喜欢浏览网页、游戏闯关、自编小故事和动手,不喜欢大篇的文字描述。因此,需要把课堂定位为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做合一”,并精心准备和本课题相关的教学资源。
二、实施过程
1.在做中学,自主学习
课前,首先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指导学生下载教师提供的预习任务及课题资源包,借助于网络和资源包预习“何为色环电阻”“如何读数”,并根据数字和色环颜色的对应关系,编写色环小故事,为实际学习做好准备。
课中,学生通过三个关卡实现自我学习,这三个关卡对应于三个任务。
关卡一:认识色环颜色。通过课前自编的色环小故事,进一步学习色环颜色和数字的对应关系。考虑到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分辨颜色,课前制作色环识读卡,帮助学生认清色环颜色。在学习的基础上,学生打开闯关软件——“认识色环颜色”,反复练习,牢记色环颜色和数字的关系。在充分练习基础上,运用闯关软件检测学习成效,得分满分者算闯关成功。
关卡二:识读色环电阻。借助软件及闯关游戏,让学练闯贯穿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其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通过微课“知规律”学习四色环、五色环电阻的识读规律。基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会区分第一道和最后一道色环,过渡到第二步——“找末环”。学生边观看微课“找末环”,边拿起手中的电阻,按照微课讲的招数一一尝试。“找末环”有看颜色、读阻值、找间距、对序列和表测试5招。学生学练结合,在“做”中尝试多种识读方法,在识读中寻求适合自己的一招。
在学的基础上,借助于“色环电阻识别软件”进一步练习识读本领。该软件具备顺向识读和逆向选择电阻的双向选择功能,即根据颜色识读电阻和根据阻值确定色环的双向功能。在学习任务单的指引下,借助于软件识读电阻的标准阻值和误差,进一步训练识读本领。借助软件进行模拟操作,识读是否正确立马呈现,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能够强化识读技能。
学生在充分练习后进入闯关环节,根据闯关要求完成任务,软件自动判断闯关是否成功。 经过学与练,学生闯关通过率明显提高。
关卡三:选用色环电阻。通过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企业化环境,让学生对接岗位,形成职业能力。在企业岗位上,最常见的情形是从工厂元件库里寻找正确的色环电阻器,即根据阻值及误差选用相应的色环电阻。学生两人一组进行闯关比赛,一人扮演考官兼质检员出题,另一人扮演考生兼操作员选出符合要求的电阻,每一轮闯关结束后互换角色。在这种职业体验中,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各组闯关结束后,根据所用的时间和正确率评选出此次课的“技能达人”。
最后学生以8S标准整理完实训场所,有序离开,在“做”中体验职业素养。
通过一系列的关卡体验,学生们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体会到了为何要学,营造了学生动起来、笑起来的课堂生态,他们为在课堂上有事做、有能力做,能成为“技能达人”而由衷地高兴。
2.在做中教,因材施教
教师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准备教学资源,布置预习任务。
课中首先把学生带入学习环境。通过检查学生学习任务单,确定学生预习效果,以便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其次,展示密码锁及音乐彩灯电路板,让学生寻找电阻器,并归纳这些电阻器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入学习场景。
在关卡一中,教师组织各组学生分享课前自编的色环小故事,加深对色环颜色的记忆。教师介绍小游戏的练习方法和测试要求,帮助学生掌握该关卡中涉及的知识点。在关卡二中,学生在学习色环电阻的识读方法时,与教师一起寻找适合自己的找末环方法;在软件练习时,主要是帮助学生學会使用软件,最终实现学生乐学善学。在关卡三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接企业岗位,感受工作流程。
最后,教师根据学习任务单,将每位学生三个关卡的闯关成绩做成Excel表格,汇总评价并形成柱状图,可以全面了解课堂教学状况并及时查漏补缺。
3.以“做”为中心,注重实践
在该教学设计中,强调“做”,强调师生都要做,实现教学相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找到学习的乐趣,掌握知识与技能。但仅仅只有学生做,还不全面,教师也要做!教师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更详细了解学生操作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课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才能与学生有所交流,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本课题中,教师只有通过自己识读色环电阻,才能明白教学中的难点,即如何确定电阻的末环;只有通过企业实践,才能明确岗位需求;只有通过了解学生特点,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的教学资源。
反观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做合一”的课程实施,教师是关键,需要教师拥有较强的责任心,有童心和童趣,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信息化素养,能设计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方案,能开发适合课堂的信息化资源。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迫在眉睫。面对作为网络时代原住民的学生,教师唯有通过学习、研究、实践,使自己迅速成长为具有课程设计能力、教材开发能力和职业技能操作能力的多面手。虽然电工基础课程原理抽象、内容繁杂,但只要有力求上进、和学生一起在做上下工夫的教师队伍,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 信息化环境 中职电工基础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首创,它强调以“做”为中心。所谓“做”,就是注重实践,师生都要做,才能教学相长实现知识的传承。
电工基础课程是中职院校电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因理论性较强,学生大多觉得该课程枯燥乏味,课上学生睡觉、玩手机和讲话现象比较普遍,课堂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尽管教师多次强调知识重要,重申课堂纪律,但只能让学生暂时消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笔者工作中始终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学思想,边实践边反思,力求寻得最佳教学方法。在电工基础课程中,笔者通过分析其对应的岗位需求,在信息化环境下实施“教学做合一”,虚实有效结合,让学生易学、趣学、乐学,还原孩子活泼好动的本性。
本文以该课程中的“色环电阻器识别”专题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在信息化环境下实行教学做合一的做法。
一、设计思路
课前充分分析教学要素,主要包括教材、学生及岗位需求。电阻这节课的知识点枯燥,纯粹是公式及计算,学生的疑惑主要集中在电阻是什么、如何读取电阻阻值,以及有什么实践要求。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做”让学生体验电阻,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认识电阻。因此,课前首先应搞好企业岗位调查,摸清岗位需求。根据岗位需求与知识间的衔接关系,笔者把课题分为三个任务,即认识色环颜色、识别电阻及选用电阻。其次,应全面分析学生。现在的学生都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喜欢浏览网页、游戏闯关、自编小故事和动手,不喜欢大篇的文字描述。因此,需要把课堂定位为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做合一”,并精心准备和本课题相关的教学资源。
二、实施过程
1.在做中学,自主学习
课前,首先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指导学生下载教师提供的预习任务及课题资源包,借助于网络和资源包预习“何为色环电阻”“如何读数”,并根据数字和色环颜色的对应关系,编写色环小故事,为实际学习做好准备。
课中,学生通过三个关卡实现自我学习,这三个关卡对应于三个任务。
关卡一:认识色环颜色。通过课前自编的色环小故事,进一步学习色环颜色和数字的对应关系。考虑到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分辨颜色,课前制作色环识读卡,帮助学生认清色环颜色。在学习的基础上,学生打开闯关软件——“认识色环颜色”,反复练习,牢记色环颜色和数字的关系。在充分练习基础上,运用闯关软件检测学习成效,得分满分者算闯关成功。
关卡二:识读色环电阻。借助软件及闯关游戏,让学练闯贯穿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其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通过微课“知规律”学习四色环、五色环电阻的识读规律。基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会区分第一道和最后一道色环,过渡到第二步——“找末环”。学生边观看微课“找末环”,边拿起手中的电阻,按照微课讲的招数一一尝试。“找末环”有看颜色、读阻值、找间距、对序列和表测试5招。学生学练结合,在“做”中尝试多种识读方法,在识读中寻求适合自己的一招。
在学的基础上,借助于“色环电阻识别软件”进一步练习识读本领。该软件具备顺向识读和逆向选择电阻的双向选择功能,即根据颜色识读电阻和根据阻值确定色环的双向功能。在学习任务单的指引下,借助于软件识读电阻的标准阻值和误差,进一步训练识读本领。借助软件进行模拟操作,识读是否正确立马呈现,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能够强化识读技能。
学生在充分练习后进入闯关环节,根据闯关要求完成任务,软件自动判断闯关是否成功。 经过学与练,学生闯关通过率明显提高。
关卡三:选用色环电阻。通过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企业化环境,让学生对接岗位,形成职业能力。在企业岗位上,最常见的情形是从工厂元件库里寻找正确的色环电阻器,即根据阻值及误差选用相应的色环电阻。学生两人一组进行闯关比赛,一人扮演考官兼质检员出题,另一人扮演考生兼操作员选出符合要求的电阻,每一轮闯关结束后互换角色。在这种职业体验中,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各组闯关结束后,根据所用的时间和正确率评选出此次课的“技能达人”。
最后学生以8S标准整理完实训场所,有序离开,在“做”中体验职业素养。
通过一系列的关卡体验,学生们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体会到了为何要学,营造了学生动起来、笑起来的课堂生态,他们为在课堂上有事做、有能力做,能成为“技能达人”而由衷地高兴。
2.在做中教,因材施教
教师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准备教学资源,布置预习任务。
课中首先把学生带入学习环境。通过检查学生学习任务单,确定学生预习效果,以便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其次,展示密码锁及音乐彩灯电路板,让学生寻找电阻器,并归纳这些电阻器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入学习场景。
在关卡一中,教师组织各组学生分享课前自编的色环小故事,加深对色环颜色的记忆。教师介绍小游戏的练习方法和测试要求,帮助学生掌握该关卡中涉及的知识点。在关卡二中,学生在学习色环电阻的识读方法时,与教师一起寻找适合自己的找末环方法;在软件练习时,主要是帮助学生學会使用软件,最终实现学生乐学善学。在关卡三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接企业岗位,感受工作流程。
最后,教师根据学习任务单,将每位学生三个关卡的闯关成绩做成Excel表格,汇总评价并形成柱状图,可以全面了解课堂教学状况并及时查漏补缺。
3.以“做”为中心,注重实践
在该教学设计中,强调“做”,强调师生都要做,实现教学相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找到学习的乐趣,掌握知识与技能。但仅仅只有学生做,还不全面,教师也要做!教师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更详细了解学生操作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课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才能与学生有所交流,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本课题中,教师只有通过自己识读色环电阻,才能明白教学中的难点,即如何确定电阻的末环;只有通过企业实践,才能明确岗位需求;只有通过了解学生特点,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的教学资源。
反观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做合一”的课程实施,教师是关键,需要教师拥有较强的责任心,有童心和童趣,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信息化素养,能设计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方案,能开发适合课堂的信息化资源。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迫在眉睫。面对作为网络时代原住民的学生,教师唯有通过学习、研究、实践,使自己迅速成长为具有课程设计能力、教材开发能力和职业技能操作能力的多面手。虽然电工基础课程原理抽象、内容繁杂,但只要有力求上进、和学生一起在做上下工夫的教师队伍,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