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以“大问题”为中心,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是今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趋势。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在分析小学数学“大问题”教学特征的基础上,主要从突出趣味性、寻找问题切入点、增强提问艺术、挖掘问题价值、重视问题广度等方面探讨小学数学“大问题”教学的合理设计,从而有效改善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大问题” 教学特点 合理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58-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学生学习主体性被凸显了出来,如何更高效地组织小学数学教学,已成为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大问题”成了当前数学教学的热门话题,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依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困惑点、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经验,充分思考“大问题”教学主要特征,并且把握提问的时机和正确方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提出“大问题”的能力,用“大问题”解决学生学习数学的难点内容,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与合作共赢的方式解决学习问题,用“大问题”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大智慧。
一、小学数学“大问题”教学特征
(一)体现教学本质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本质,主要是指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二者的统一,促使学生获取知识技能,拓展学习思维与经验方法,教育者应将教学看作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活动,而并不是“教”与“学”简单的叠加,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但也不能否定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不能剥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应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大问题”正是促使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重要因素,“大問题”必须要体现小学数学教学本质,要精炼、宏大,充分覆盖教学重难点,这样才能依托“大问题”为学生建构起学习支架,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教师辅助,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具有探究难度
“大问题”具有外延广、数量精和问域宽的特点,可为学生提供一种知识牵引力,也就是说,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学生学习特点、知识讲授要求来制订,避免学生过于轻松、简单的就能解决问题,以此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通过一定时间的“琢磨”才能找寻到答案,使得整个课堂教学都在“大问题”的引导下进行。当然,“大问题”难度也要符合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不能完全脱离学生数学知识水平与思维能力,要将学生培养成探究者而非操作手。
如在讲授《长方体的认识》的时候,应以“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为“大问题”,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学具,亲自动手搭建长方体模型,并通过细心观察、交流验证的方式,对长方体的角、棱、面特点进行认知,在“大问题”的基础上建构开放型课堂。当然,教师应在具体教学中化解那些特别难的知识点,适时给予学生点拨和引导,在突出知识重难点的基础上,把握问题的敏锐性和创建性,实现以学定教的目标。
(三)注重问题繁殖
“大问题”具有较强的“繁殖力”,能够催生出很多小问题,正是因 为一连串小问题的出现,才使得教学主线更加明晰,学生也会逐步发现知识规律,当然,教师要注意筛选和优化问题,逐渐推进,为学生探究知识提供持续的动力。“大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主线,一般是以“学什么?如何学?为什么要学?”的思路来提出问题。如在教学《认识百分数》时,“大问题”可如此设计,“百分数是什么?如何表示百分数?学习百分数干什么?”利用这些问题促使学生初步思考,了解知识点特征、学习方法和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找准概念或突破点,在课堂上有更深入的教学设计。
(四)源自学生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大问题”应促使学生充分表达观点想法,与小问题机械问答的解决方法不同,“大问题”之所以“大”,是因为不单靠个体学生就能够高效解决,而是依托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教师找准大问题的发散点,拓展学生思维面,尽量避免机械问题的提出,如在对《圆》进行复习时,不能问一些“这个图形是什么”的问题,而应提出:“关于圆,大家能想起的知识有哪些?”“如何看待圆与其他图形的异同点?”这类问题的探究性较强,通过学生主动比较和思考,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将复习变成更高层次的探究,如将“百分数特征是什么”改换成“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点有哪些”,用这些“大问题”激发小组讨论的热情。
二、小学数学“大问题”教学的合理设计
(一)突出趣味性的问题提出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探究的过程之中,也才能够更深入的思考问题。在“大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问题的趣味性特点,创设一种能够牵引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做到善于提问,增强学生问题意识,促使他们爱问和敢问,改变以往那种硬性灌输的教学方式。
如在讲授《观察物体》内容时,可用古诗导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过思考诗歌中隐含的数学知识点,掌握观察物体的方式方法。又如在讲授《圆》的时候,可以设计“为什么要将车轮设计成圆形?”这样的“大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新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知识源自于生活,又最后要应用于生活实践,设计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感知数学的魅力与价值,为后续研究问题的顺利解决奠定基础,从而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如同滚雪球一样,将知识越“滚”越大,让小学生逐渐形成“小中见大”的学习效果。
(二)寻找准确性问题切入点
“大问题”的设计,目的必须指向学生如何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而不是单纯为了吸引学生目光,这就要求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并着重于教学重难点,以及易混淆的知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快速切入核心问题。在问题设置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由“小问题”转移到“大”框架之上,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全面发动学生思维来解决教学问题。 如在讲授《认识四边形》内容时,教师可抓住学生刚接触知识点的时机,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启发小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自己表达心中的疑问,从而提出诸如:“什么是四边形?”“四边形都是由四个边构成的吗?”“四边形特征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能够充分集中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兴趣,然而随着问题难度的逐渐加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会削弱。对此,教师应抛出“你如何归纳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的异同点?”这样的“大问题”,延伸既有知识,并针对核心内容进行讨论和思考,并由此获取新知,从而顺利引入并解决学习难点。
(三)增强教师课堂提问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问题的提出是一门艺术,如何更好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关系到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普遍存在为难情绪,加之他们更倾向于有趣的知识,而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门很难的学科,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普遍较低,为此教师应注重课堂提问艺术。一是要秉持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掌握问题设置的主要原则与目标。二是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围绕教学重难点知识,引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大问题”的指向性与宽泛性,同时要以点带面,设置不同层次的“大问题”,兼顾学生认知水平与应用能力,预设问题的反馈效果,在学生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或者解决了学习问题的時候,教师应适当给予赞赏和激励,这对喜欢表现自我、乐于体验成就感的小学生十分必要。此外,应不失时机的追问,从而形成新问题,让学生紧紧依托问题解决学习难点。
(四)深层挖掘有价值的问题
数学问题的提出,必须讲求科学性,既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并且要秉持去粗取精的原则,挖掘具有较高探究价值的问题,这不仅要求教师提出具有总括性、延展性的“大问题”,还要由“大问题”裂变成若干小问题,以大问题带动小问题,以小问题解决大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大问题缺乏具体的引导指向,而小问题又必须由一个主线串联,这样的配合才能发挥问题的价值。
如在讲授《圆的面积》内容时,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就只提出:“如何计算圆的面积?用一个圆形纸片能探究吗?”这样的大问题,便会致使学生无从入手,对此可先将圆形转化为近似长方形,然后将大问题分割成三个小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问题一:近似长方形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二: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问题三: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这样,在大问题的统领下,“牵一发而动全身”,再借助小问题配合,由学生分组研究问题, 这样就使课堂教学问题迎刃而解。
当然,有价值的问题不但要能激发学生思考兴趣,而且还必须能够凸显出探究性,这样才能将零散的数学知识变成一个整体,更有利于小学生化繁就简,自己建构知识脉络,真正领会到数学探索的乐趣。
(五)重视问题设计的广度性
在数学教学中,“大问题”的创设应具有较强的广度,从促使学生认知、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养成,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建立一种宏观的知识体系。在具体教学之中,教师应注重问题的层次性与诱导性,这样才能促使“大问题”激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促使小学生思维大爆炸,让探究问题成为贯穿学习过程始终,这样“大问题”就具有了无限的广度,成为学生思维开始的原点,最后引向无穷无尽的知识乐园。如在讲授《圆的周长》知识点时,可先引导学生猜想一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并想方设法进行验证,如此的“大问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且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利用绕绳法、滚动法等各种有效方式来证明圆与其直(半)径有关的结论,以如此的大问题做导向,这样能够扩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从而在富于挑战性的问题下,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问题”是“导”与“学”有机结合的载体,能够激发学生内驱力,让教学走向开放,使课堂逻辑结构发生变化,带给学生很大的思考和表达空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思维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数学教师应通过“大问题”组织教学活动,从而在“大问题”的协助下,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大智慧。
参考文献:
[1]黄爱华,张文质.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2]李焕麟.初探构建小学数学大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J].读与写2014(21)
[3]覃丽萍.小学数学“以大问题”引领,挖掘学生思维潜力[J].读与写,2015(5)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大问题” 教学特点 合理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58-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学生学习主体性被凸显了出来,如何更高效地组织小学数学教学,已成为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大问题”成了当前数学教学的热门话题,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依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困惑点、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经验,充分思考“大问题”教学主要特征,并且把握提问的时机和正确方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提出“大问题”的能力,用“大问题”解决学生学习数学的难点内容,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与合作共赢的方式解决学习问题,用“大问题”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大智慧。
一、小学数学“大问题”教学特征
(一)体现教学本质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本质,主要是指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二者的统一,促使学生获取知识技能,拓展学习思维与经验方法,教育者应将教学看作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活动,而并不是“教”与“学”简单的叠加,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但也不能否定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不能剥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应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大问题”正是促使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重要因素,“大問题”必须要体现小学数学教学本质,要精炼、宏大,充分覆盖教学重难点,这样才能依托“大问题”为学生建构起学习支架,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教师辅助,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具有探究难度
“大问题”具有外延广、数量精和问域宽的特点,可为学生提供一种知识牵引力,也就是说,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学生学习特点、知识讲授要求来制订,避免学生过于轻松、简单的就能解决问题,以此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通过一定时间的“琢磨”才能找寻到答案,使得整个课堂教学都在“大问题”的引导下进行。当然,“大问题”难度也要符合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不能完全脱离学生数学知识水平与思维能力,要将学生培养成探究者而非操作手。
如在讲授《长方体的认识》的时候,应以“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为“大问题”,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学具,亲自动手搭建长方体模型,并通过细心观察、交流验证的方式,对长方体的角、棱、面特点进行认知,在“大问题”的基础上建构开放型课堂。当然,教师应在具体教学中化解那些特别难的知识点,适时给予学生点拨和引导,在突出知识重难点的基础上,把握问题的敏锐性和创建性,实现以学定教的目标。
(三)注重问题繁殖
“大问题”具有较强的“繁殖力”,能够催生出很多小问题,正是因 为一连串小问题的出现,才使得教学主线更加明晰,学生也会逐步发现知识规律,当然,教师要注意筛选和优化问题,逐渐推进,为学生探究知识提供持续的动力。“大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主线,一般是以“学什么?如何学?为什么要学?”的思路来提出问题。如在教学《认识百分数》时,“大问题”可如此设计,“百分数是什么?如何表示百分数?学习百分数干什么?”利用这些问题促使学生初步思考,了解知识点特征、学习方法和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找准概念或突破点,在课堂上有更深入的教学设计。
(四)源自学生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大问题”应促使学生充分表达观点想法,与小问题机械问答的解决方法不同,“大问题”之所以“大”,是因为不单靠个体学生就能够高效解决,而是依托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教师找准大问题的发散点,拓展学生思维面,尽量避免机械问题的提出,如在对《圆》进行复习时,不能问一些“这个图形是什么”的问题,而应提出:“关于圆,大家能想起的知识有哪些?”“如何看待圆与其他图形的异同点?”这类问题的探究性较强,通过学生主动比较和思考,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将复习变成更高层次的探究,如将“百分数特征是什么”改换成“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点有哪些”,用这些“大问题”激发小组讨论的热情。
二、小学数学“大问题”教学的合理设计
(一)突出趣味性的问题提出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探究的过程之中,也才能够更深入的思考问题。在“大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问题的趣味性特点,创设一种能够牵引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做到善于提问,增强学生问题意识,促使他们爱问和敢问,改变以往那种硬性灌输的教学方式。
如在讲授《观察物体》内容时,可用古诗导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过思考诗歌中隐含的数学知识点,掌握观察物体的方式方法。又如在讲授《圆》的时候,可以设计“为什么要将车轮设计成圆形?”这样的“大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新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知识源自于生活,又最后要应用于生活实践,设计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感知数学的魅力与价值,为后续研究问题的顺利解决奠定基础,从而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如同滚雪球一样,将知识越“滚”越大,让小学生逐渐形成“小中见大”的学习效果。
(二)寻找准确性问题切入点
“大问题”的设计,目的必须指向学生如何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而不是单纯为了吸引学生目光,这就要求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并着重于教学重难点,以及易混淆的知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快速切入核心问题。在问题设置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由“小问题”转移到“大”框架之上,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全面发动学生思维来解决教学问题。 如在讲授《认识四边形》内容时,教师可抓住学生刚接触知识点的时机,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启发小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自己表达心中的疑问,从而提出诸如:“什么是四边形?”“四边形都是由四个边构成的吗?”“四边形特征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能够充分集中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兴趣,然而随着问题难度的逐渐加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会削弱。对此,教师应抛出“你如何归纳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的异同点?”这样的“大问题”,延伸既有知识,并针对核心内容进行讨论和思考,并由此获取新知,从而顺利引入并解决学习难点。
(三)增强教师课堂提问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问题的提出是一门艺术,如何更好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关系到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普遍存在为难情绪,加之他们更倾向于有趣的知识,而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门很难的学科,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普遍较低,为此教师应注重课堂提问艺术。一是要秉持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掌握问题设置的主要原则与目标。二是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围绕教学重难点知识,引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大问题”的指向性与宽泛性,同时要以点带面,设置不同层次的“大问题”,兼顾学生认知水平与应用能力,预设问题的反馈效果,在学生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或者解决了学习问题的時候,教师应适当给予赞赏和激励,这对喜欢表现自我、乐于体验成就感的小学生十分必要。此外,应不失时机的追问,从而形成新问题,让学生紧紧依托问题解决学习难点。
(四)深层挖掘有价值的问题
数学问题的提出,必须讲求科学性,既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并且要秉持去粗取精的原则,挖掘具有较高探究价值的问题,这不仅要求教师提出具有总括性、延展性的“大问题”,还要由“大问题”裂变成若干小问题,以大问题带动小问题,以小问题解决大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大问题缺乏具体的引导指向,而小问题又必须由一个主线串联,这样的配合才能发挥问题的价值。
如在讲授《圆的面积》内容时,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就只提出:“如何计算圆的面积?用一个圆形纸片能探究吗?”这样的大问题,便会致使学生无从入手,对此可先将圆形转化为近似长方形,然后将大问题分割成三个小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问题一:近似长方形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二: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问题三: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这样,在大问题的统领下,“牵一发而动全身”,再借助小问题配合,由学生分组研究问题, 这样就使课堂教学问题迎刃而解。
当然,有价值的问题不但要能激发学生思考兴趣,而且还必须能够凸显出探究性,这样才能将零散的数学知识变成一个整体,更有利于小学生化繁就简,自己建构知识脉络,真正领会到数学探索的乐趣。
(五)重视问题设计的广度性
在数学教学中,“大问题”的创设应具有较强的广度,从促使学生认知、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养成,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建立一种宏观的知识体系。在具体教学之中,教师应注重问题的层次性与诱导性,这样才能促使“大问题”激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促使小学生思维大爆炸,让探究问题成为贯穿学习过程始终,这样“大问题”就具有了无限的广度,成为学生思维开始的原点,最后引向无穷无尽的知识乐园。如在讲授《圆的周长》知识点时,可先引导学生猜想一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并想方设法进行验证,如此的“大问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且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利用绕绳法、滚动法等各种有效方式来证明圆与其直(半)径有关的结论,以如此的大问题做导向,这样能够扩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从而在富于挑战性的问题下,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问题”是“导”与“学”有机结合的载体,能够激发学生内驱力,让教学走向开放,使课堂逻辑结构发生变化,带给学生很大的思考和表达空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思维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数学教师应通过“大问题”组织教学活动,从而在“大问题”的协助下,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大智慧。
参考文献:
[1]黄爱华,张文质.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2]李焕麟.初探构建小学数学大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J].读与写2014(21)
[3]覃丽萍.小学数学“以大问题”引领,挖掘学生思维潜力[J].读与写,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