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生物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至关紧要的。在众多教学方法中直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教学需要,正确的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 教学方法 直观 原则
在生物教学中,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恰当而灵活地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众多教学方法中直观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观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学习兴趣,还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是传授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手段。生物教学中直观手段的形式很多,例如实物、标本、模型、挂图、剪贴图、活动式教板、投影词仪、电影、电视、录像、生物实验等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明确各种直观手段的意义、作用,才能根据教学需要,正确的选择最恰当的手段,使其发挥最佳的作用,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在直观手段的选择与应用方面,我认为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
生物课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教学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中根据你要讲授的那一部分知识要点,合理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这是教师首先应当明确的。我认为应当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的性质来确定运用哪种手段。例如,在讲授草履虫的运动时,我们应当选择活的草履虫而不是选择模型,只有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活的草履虫,才能使学生真正知道草履虫是依靠纤毛不停地摆动而使身体旋转运动的。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可放一些棉花纤维来控制运动的速度。如果我们要了解它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此时选用模型效果就会比较好。这就是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典型之一。
讲授人的心脏的构造时,最好采用可拆解心脏模型。教师利用心脏模型边讲授、边演示,从外部形态到内部构造、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腔室到血管再到房室瓣,这样的教学形式能让学生很容易掌握心脏是左右不通、上下通,上壁薄于下壁、左壁厚于右壁,是与其功能相符合的。若用挂图或实物(猪的心脏)效果就不及模型。再如,讲眼的结构时,可先用眼球结构的模型。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可使学生了解眼球的内部结构是由眼壁和内容物两大部分构成的。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内容物包括品状体、玻璃体、房水等。然后再结合板画的形式用彩色粉笔描绘出角膜、状体、黄斑、虹膜、睫状体等与形成视觉有关的结构,继而再讲视觉的形成,这样学生较容易掌握。若采用实物(如猪或牛羊的眼代替)和标本,效果可能就不会太好。
探究叶绿素必须在光下形成,教材多数给的例子都是韭黄和韭菜来说明,我们北方基本是不吃韭黄的(也没有卖的),学生对此并不十分理解,我们就采用常吃的马铃薯来说明,选用十个形态和大小基本相同的马铃薯(分五组,每组都有一个见光的,一个不见光放在同一个环境里)进行观察,在这里采用实物效果比较好;再如讲述蚂蚁的生活习性时,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观察一群蚂蚁,要求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任务去观察:它们吃些什么、怎样吃,怎样运送食物,每个蚂蚁的分工如何;蚂蚁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下,在有水、下雨的情况下又有什么表现等一系列的疑问下进行观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的实地观察要好于讲授。
讲授青蛙的发育过程时,由于它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很不容易在同一个时间和地点找到具有各个时期的形态结构特征的个体,这种情况下运用标本就很适合。因标本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并且便于观察。从标本就能清楚地看到青蛙从蝌蚪到成蛙的整上发育过程,以及各个时期个体形态特征。再如各种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蛔虫的生活史等都可用标本来演示。
多媒体是现在常用的直观教学手段,其富含精美的图画,优美的音响效果,可营造出动静结合,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状态中,同时还可以跨越时空,再现情境,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讲授“细胞分裂与分化的”这一节时,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别是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这节运用多媒体来演示细胞分裂基本过程和染色体复制加倍过程,其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使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超越和比拟的。
二、因地制宜的原则
直观教具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季节等因素因地制地进行。例如讲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植物的根、叶脉、叶序、花的结构、果实等,我们周围到处都有,这些实物几乎随时可得。讲授软体动物特征时,我们可以到海鲜市场买一些常见的贝类进行观察;城市学校可在市场上买到各种植物。这些动植物的实物购买以后,既可制成标本,也可暂时放在冰箱中备用。教学中应尽量运用这些实物,因为这样有真实感,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有些内容进行实物观察受季节影响,我们一方面可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调整,使教学内容的讲授顺序与季节同步,另一方面可借助于标本、模型或通过其它的教学手段米弥补。另外,我们应组织学生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做一些自制教具,来满足教学上的需要。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植物园以及大自然中观察。
三、求精忌繁的原则
我们在运用直观手段时还应坚持求精忌繁的原则。如果演示教具过多,我们会忙乱不堪不能对教具进行充分说明,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或者引起感官上的疲劳,影响思考,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单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时,运用挂图、切片、模型多种直观手段进行演示效果不一定很好,若用干玉米茎来演示,从茎中剥离出几条细长的维管束让学生观察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讲苔藓植物葫芦藓的生活史时,可选用剪贴图和板画的方法,在黑板上边画、边贴、边讲,这就要很容易把葫芦的发育过程展示出来。在讲蝗虫口器时利用剪贴图的方法把蝗虫的口器分解组合,使学生很容易记住咀嚼式口器的构造。在讲授种子的萌发、细胞分裂、动物的行为等内容时,选择电影和录像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生物科学是讲究实事求是的,直观手段的选择与运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选择直观手段时,应根据内容的性质来確定采用的手段,使其发挥最佳的作用,达到最好的效果。
关键词:生物 教学方法 直观 原则
在生物教学中,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恰当而灵活地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众多教学方法中直观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观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学习兴趣,还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是传授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手段。生物教学中直观手段的形式很多,例如实物、标本、模型、挂图、剪贴图、活动式教板、投影词仪、电影、电视、录像、生物实验等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明确各种直观手段的意义、作用,才能根据教学需要,正确的选择最恰当的手段,使其发挥最佳的作用,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在直观手段的选择与应用方面,我认为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
生物课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教学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中根据你要讲授的那一部分知识要点,合理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这是教师首先应当明确的。我认为应当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的性质来确定运用哪种手段。例如,在讲授草履虫的运动时,我们应当选择活的草履虫而不是选择模型,只有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活的草履虫,才能使学生真正知道草履虫是依靠纤毛不停地摆动而使身体旋转运动的。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可放一些棉花纤维来控制运动的速度。如果我们要了解它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此时选用模型效果就会比较好。这就是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典型之一。
讲授人的心脏的构造时,最好采用可拆解心脏模型。教师利用心脏模型边讲授、边演示,从外部形态到内部构造、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腔室到血管再到房室瓣,这样的教学形式能让学生很容易掌握心脏是左右不通、上下通,上壁薄于下壁、左壁厚于右壁,是与其功能相符合的。若用挂图或实物(猪的心脏)效果就不及模型。再如,讲眼的结构时,可先用眼球结构的模型。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可使学生了解眼球的内部结构是由眼壁和内容物两大部分构成的。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内容物包括品状体、玻璃体、房水等。然后再结合板画的形式用彩色粉笔描绘出角膜、状体、黄斑、虹膜、睫状体等与形成视觉有关的结构,继而再讲视觉的形成,这样学生较容易掌握。若采用实物(如猪或牛羊的眼代替)和标本,效果可能就不会太好。
探究叶绿素必须在光下形成,教材多数给的例子都是韭黄和韭菜来说明,我们北方基本是不吃韭黄的(也没有卖的),学生对此并不十分理解,我们就采用常吃的马铃薯来说明,选用十个形态和大小基本相同的马铃薯(分五组,每组都有一个见光的,一个不见光放在同一个环境里)进行观察,在这里采用实物效果比较好;再如讲述蚂蚁的生活习性时,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观察一群蚂蚁,要求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任务去观察:它们吃些什么、怎样吃,怎样运送食物,每个蚂蚁的分工如何;蚂蚁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下,在有水、下雨的情况下又有什么表现等一系列的疑问下进行观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的实地观察要好于讲授。
讲授青蛙的发育过程时,由于它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很不容易在同一个时间和地点找到具有各个时期的形态结构特征的个体,这种情况下运用标本就很适合。因标本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并且便于观察。从标本就能清楚地看到青蛙从蝌蚪到成蛙的整上发育过程,以及各个时期个体形态特征。再如各种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蛔虫的生活史等都可用标本来演示。
多媒体是现在常用的直观教学手段,其富含精美的图画,优美的音响效果,可营造出动静结合,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状态中,同时还可以跨越时空,再现情境,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讲授“细胞分裂与分化的”这一节时,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别是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这节运用多媒体来演示细胞分裂基本过程和染色体复制加倍过程,其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使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超越和比拟的。
二、因地制宜的原则
直观教具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季节等因素因地制地进行。例如讲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植物的根、叶脉、叶序、花的结构、果实等,我们周围到处都有,这些实物几乎随时可得。讲授软体动物特征时,我们可以到海鲜市场买一些常见的贝类进行观察;城市学校可在市场上买到各种植物。这些动植物的实物购买以后,既可制成标本,也可暂时放在冰箱中备用。教学中应尽量运用这些实物,因为这样有真实感,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有些内容进行实物观察受季节影响,我们一方面可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调整,使教学内容的讲授顺序与季节同步,另一方面可借助于标本、模型或通过其它的教学手段米弥补。另外,我们应组织学生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做一些自制教具,来满足教学上的需要。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植物园以及大自然中观察。
三、求精忌繁的原则
我们在运用直观手段时还应坚持求精忌繁的原则。如果演示教具过多,我们会忙乱不堪不能对教具进行充分说明,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或者引起感官上的疲劳,影响思考,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单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时,运用挂图、切片、模型多种直观手段进行演示效果不一定很好,若用干玉米茎来演示,从茎中剥离出几条细长的维管束让学生观察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讲苔藓植物葫芦藓的生活史时,可选用剪贴图和板画的方法,在黑板上边画、边贴、边讲,这就要很容易把葫芦的发育过程展示出来。在讲蝗虫口器时利用剪贴图的方法把蝗虫的口器分解组合,使学生很容易记住咀嚼式口器的构造。在讲授种子的萌发、细胞分裂、动物的行为等内容时,选择电影和录像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生物科学是讲究实事求是的,直观手段的选择与运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选择直观手段时,应根据内容的性质来確定采用的手段,使其发挥最佳的作用,达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