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不应把大量时间花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应放在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上。学生的思维一般是从对知识的质疑问难开始的,即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个体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是被动的思维。只有当学生的个体思维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还有什么”“怎么办”时,其思维才算真正被启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进程中要摆脱陈旧的一问一答的操作程序,要善于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问题,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设计问题。这种问题设计,就是创设思维情境。
【关键词】思维情境
下面,笔者试着结合平时教学心得谈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树立教育新观念是创设思维情境的前提。
目前的中学历史课堂,虽然有所改革创新,但占据主流地位的教学形式仍然是被动地听与讲,教和学的关系依然是“灌输——接受”的关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种教学传统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因此,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主体教育新观念是历史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一要有全新的教师观:教师不再把自己定位在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站在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地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开发。二要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绝大多数学生无明显的智能差异,相信通过正常努力都能达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关心,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切实保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宽舒、愉悦的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民主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三要有合理的教材观:教师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教材即作“教本”又作“学本”,结合学生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教学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更益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为学生拓展一个开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饶有兴趣,思维活跃地学习。
二、抓住有利时机,精心设计问题,是创设思维情境之基本策略。
创设思维情境,须基于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之上,使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发生恰当的冲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下途径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触发着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第一,设问置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或知识引伸之时,当要引入的新知识与学生已掌握的原有知识发生冲突时,学生就会积极思维,从内心深处产生“要思维”的愿望,进入思维状态,考虑用什么方法致使问题得到解决。例如在讲授《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在导入本节课课题之后,我设问:“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国共两党为什么要合作?”由此引入了本课的新知识,然后我又先后设计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革命要求的有哪几个阶段?他们都采取了哪些方式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结果如何?”师生共同回忆之后,再问:“农民阶级曾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抗争,那么他们的局限又是什么?”接着问:“这时的中国无产阶级虽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有坚强的革命性,且已成立了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但力量又有限,从哪个事件中可以体现出来?”通过这些问题“纽带”把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师生共同探究实现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第二,运用事件知识的比较、对比、类比的方法。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对比、类比,调动学生进行思考。如在讲授《抗日战争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问题上,引导学生从背景、合作形式、矛盾斗争、结局影响几个方面与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比较与分析;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论持久战》的发表”三处设置了三个问题,并将问题系列化。在教学中还引导学生对比两个战场及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的有关项目,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对历史问题进行比较、归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通过“问题解决”既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又进行了历史学习方法的训练。第三,置问于历史规律的认识、探索处。当教师讲完新课,将要全面小结所学内容时,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及对历史事实的熟悉程度与教学目标已相差不远,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把最近发展区”转为“现实发展区”,使学生品尝到只要通过努力便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讲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一课时,在分析完五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之后,请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思考:“从总体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呈现出什么特点?”在学生议论之后进行小结,又问:“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有什么共同原因?”学生的思维火花一次次被点燃,纷纷议论发言,再请一位学生进行小结,接着再问:“为什么同样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经济飞速发展,而俄国却明显落后?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在师生共同思维交流的过程中,看清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不仅突破了重难点,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历史。第四,运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手段巧现“历史情境”。鉴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为了使知识获得解决,可以大量运用文字资料、人物肖像、历史画面、地图、图表和图示,从时空两个维度揭示历史现象,可以收到语言文字不易或不能获得的效果,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正体现了“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的道理。当然,如果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精心制作相关历史课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则更可以打破时空界限,把过去的历史情境直观地再现,面对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学生怎会不跃跃欲试呢?例如讲授“新航路开辟”时,在课件里先向学生展示相关世界地图(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并设问: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你的远洋航行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持?需要为你的远洋航行作好哪些准备?使学生进入思维状态,并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这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最后,我认为运用较高层次的教学语言也不失为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为创造“历史情境”,历史教学语言需要形象、趣味的口语化风格;为科学地认识历史,又需要准确、精炼富有哲理的书面语言色彩;为沟通师生情感,思维的碰撞,语言还需要会话、态势、感情色彩。而且深入浅出、有声有色的有关问题设计和评价学生思维过程的语言,更能活跃课堂气氛。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创设思维情境,精心巧妙地设计问题,是优化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创造智慧的重要手段。以学生为中心是创设思维情境策略教学的主要特征,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乐学、思学,成为会学的主人。
【关键词】思维情境
下面,笔者试着结合平时教学心得谈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树立教育新观念是创设思维情境的前提。
目前的中学历史课堂,虽然有所改革创新,但占据主流地位的教学形式仍然是被动地听与讲,教和学的关系依然是“灌输——接受”的关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种教学传统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因此,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主体教育新观念是历史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一要有全新的教师观:教师不再把自己定位在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站在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地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开发。二要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绝大多数学生无明显的智能差异,相信通过正常努力都能达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关心,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切实保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宽舒、愉悦的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民主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三要有合理的教材观:教师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教材即作“教本”又作“学本”,结合学生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教学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更益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为学生拓展一个开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饶有兴趣,思维活跃地学习。
二、抓住有利时机,精心设计问题,是创设思维情境之基本策略。
创设思维情境,须基于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之上,使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发生恰当的冲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下途径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触发着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第一,设问置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或知识引伸之时,当要引入的新知识与学生已掌握的原有知识发生冲突时,学生就会积极思维,从内心深处产生“要思维”的愿望,进入思维状态,考虑用什么方法致使问题得到解决。例如在讲授《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在导入本节课课题之后,我设问:“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国共两党为什么要合作?”由此引入了本课的新知识,然后我又先后设计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革命要求的有哪几个阶段?他们都采取了哪些方式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结果如何?”师生共同回忆之后,再问:“农民阶级曾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抗争,那么他们的局限又是什么?”接着问:“这时的中国无产阶级虽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有坚强的革命性,且已成立了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但力量又有限,从哪个事件中可以体现出来?”通过这些问题“纽带”把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师生共同探究实现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第二,运用事件知识的比较、对比、类比的方法。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对比、类比,调动学生进行思考。如在讲授《抗日战争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问题上,引导学生从背景、合作形式、矛盾斗争、结局影响几个方面与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比较与分析;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论持久战》的发表”三处设置了三个问题,并将问题系列化。在教学中还引导学生对比两个战场及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的有关项目,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对历史问题进行比较、归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通过“问题解决”既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又进行了历史学习方法的训练。第三,置问于历史规律的认识、探索处。当教师讲完新课,将要全面小结所学内容时,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及对历史事实的熟悉程度与教学目标已相差不远,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把最近发展区”转为“现实发展区”,使学生品尝到只要通过努力便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讲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一课时,在分析完五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之后,请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思考:“从总体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呈现出什么特点?”在学生议论之后进行小结,又问:“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有什么共同原因?”学生的思维火花一次次被点燃,纷纷议论发言,再请一位学生进行小结,接着再问:“为什么同样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经济飞速发展,而俄国却明显落后?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在师生共同思维交流的过程中,看清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不仅突破了重难点,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历史。第四,运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手段巧现“历史情境”。鉴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为了使知识获得解决,可以大量运用文字资料、人物肖像、历史画面、地图、图表和图示,从时空两个维度揭示历史现象,可以收到语言文字不易或不能获得的效果,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正体现了“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的道理。当然,如果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精心制作相关历史课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则更可以打破时空界限,把过去的历史情境直观地再现,面对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学生怎会不跃跃欲试呢?例如讲授“新航路开辟”时,在课件里先向学生展示相关世界地图(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并设问: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你的远洋航行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持?需要为你的远洋航行作好哪些准备?使学生进入思维状态,并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这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最后,我认为运用较高层次的教学语言也不失为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为创造“历史情境”,历史教学语言需要形象、趣味的口语化风格;为科学地认识历史,又需要准确、精炼富有哲理的书面语言色彩;为沟通师生情感,思维的碰撞,语言还需要会话、态势、感情色彩。而且深入浅出、有声有色的有关问题设计和评价学生思维过程的语言,更能活跃课堂气氛。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创设思维情境,精心巧妙地设计问题,是优化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创造智慧的重要手段。以学生为中心是创设思维情境策略教学的主要特征,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乐学、思学,成为会学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