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苏东坡不但在文学、诗词方面造诣很深,而且在医学方面亦颇有研究与建树。苏东坡之研究医学,一方面是为了却病延年,另一方面也是出自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同情,立志“济世活人”、“推广仁民之道”。
他任密州知府时,其年蝗旱灾害并起,百姓饥馑、贫病交加。他大力推广《济众方》以治疗民病。任杭州知府时,又遇水旱,苏东坡派人做稀粥接济灾民,并嘱人煎熬药剂,亲自为病者诊病施药。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慷慨解囊捐资办了一所“安乐坊”(相当于现代的医院),收纳贫困病人,给予认真治疗,愈者甚众。后来贬官岭南。见到当地气候炎热,湿度大,蚊蝇多,百姓受“瘴疠之气侵染”而病或亡者不计其数,苏东坡甚为痛心、同情。当地黎族百姓患病以后,“药物酱酢皆无”只是“烹犬羊祀神而已”。为此,苏东坡广泛宣传医药知识,还常亲自拄杖上山采药,为黎族兄弟治病。当他获知治疗瘴气致病可“用姜、葱、豉三物浓煮,呷,无不效者”之后,便积极推广,并曾多次写信给在广州的好友,求取黑豆以作原料。后来他配制成“葱豉汤”治疗疾病,果显神效,初步改善7治病只求神灵的风俗。据史学记载,苏东坡在儋县任职3年,就著有医方10种,抄集验方50卷。
苏东坡与沈括的政治主张相异。但两人都博学善文、精通医药,后人不管其政治观点的同异,将两人疗效显著的药方收集汇编为《苏沈良方》计20卷,其中处方170余剂,论述60条,是古代有影响的医学名著。
苏东坡对养生学也很有研究,著有《问养生》、《论修养寄子由》、《养生偈》等20余篇文章,提出了“药石可以伐病而不可以养生”的论述。他指出,善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能逸能劳而已。此外,苏东坡提出“三养”,即:“一日安分以养福,二日宽胃以养气,三日省弗以养财。”他这样做不完全是因为生活清贫和拮据,主要目的是强身延寿。他还开出了四味药:“一日无事以当贵;二日早寝以当富;三日安步以当车;四日晚食以当肉。”苏东坡正是常“服”上述四药,所以虽一生坎坷多难、常遭贬斥而仍心地坦然。他常年以渔樵为友而欢愉,以粗茶淡饭为食而满足,乃至筋骨强壮,虽年过花甲而仍康健。
苏东坡虚心好学、心胸宽广、广交朋友、不耻下问。他与当时的名医庞安时、王彦若都有较深的友谊。四川灌县有位隐士拥有连儿子也不传的“圣散子方”,竟被苏东坡苦求而得。他获得药方之后一般都必推敲考证,并“必目睹其验”,“始著于篇”。严谨的治学精神使得他在医学上也自成一家。
他任密州知府时,其年蝗旱灾害并起,百姓饥馑、贫病交加。他大力推广《济众方》以治疗民病。任杭州知府时,又遇水旱,苏东坡派人做稀粥接济灾民,并嘱人煎熬药剂,亲自为病者诊病施药。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慷慨解囊捐资办了一所“安乐坊”(相当于现代的医院),收纳贫困病人,给予认真治疗,愈者甚众。后来贬官岭南。见到当地气候炎热,湿度大,蚊蝇多,百姓受“瘴疠之气侵染”而病或亡者不计其数,苏东坡甚为痛心、同情。当地黎族百姓患病以后,“药物酱酢皆无”只是“烹犬羊祀神而已”。为此,苏东坡广泛宣传医药知识,还常亲自拄杖上山采药,为黎族兄弟治病。当他获知治疗瘴气致病可“用姜、葱、豉三物浓煮,呷,无不效者”之后,便积极推广,并曾多次写信给在广州的好友,求取黑豆以作原料。后来他配制成“葱豉汤”治疗疾病,果显神效,初步改善7治病只求神灵的风俗。据史学记载,苏东坡在儋县任职3年,就著有医方10种,抄集验方50卷。
苏东坡与沈括的政治主张相异。但两人都博学善文、精通医药,后人不管其政治观点的同异,将两人疗效显著的药方收集汇编为《苏沈良方》计20卷,其中处方170余剂,论述60条,是古代有影响的医学名著。
苏东坡对养生学也很有研究,著有《问养生》、《论修养寄子由》、《养生偈》等20余篇文章,提出了“药石可以伐病而不可以养生”的论述。他指出,善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能逸能劳而已。此外,苏东坡提出“三养”,即:“一日安分以养福,二日宽胃以养气,三日省弗以养财。”他这样做不完全是因为生活清贫和拮据,主要目的是强身延寿。他还开出了四味药:“一日无事以当贵;二日早寝以当富;三日安步以当车;四日晚食以当肉。”苏东坡正是常“服”上述四药,所以虽一生坎坷多难、常遭贬斥而仍心地坦然。他常年以渔樵为友而欢愉,以粗茶淡饭为食而满足,乃至筋骨强壮,虽年过花甲而仍康健。
苏东坡虚心好学、心胸宽广、广交朋友、不耻下问。他与当时的名医庞安时、王彦若都有较深的友谊。四川灌县有位隐士拥有连儿子也不传的“圣散子方”,竟被苏东坡苦求而得。他获得药方之后一般都必推敲考证,并“必目睹其验”,“始著于篇”。严谨的治学精神使得他在医学上也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