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过程,应该重视引入有效的技术措施,从而加强技术创新,不断为其设计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土地整治工作,能够更好的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土地整治工作中,没有对生态环境进行足够重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影响。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变更;原因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人们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为了更好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需要在土地整治中结合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相关措施,促进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更好的促进社会不断发展。
1、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测量工作的特点
1.1土地测量可以反映土地的利用
土地开发整治规划工作首先要了解农作物和植被等对土地占用的情况,将土地按照占用的情况进行分类,在图纸上进行设计标注,在图纸上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不同的记号进行标注,绘制出地界分类线,在测量的图纸上标注测量数据,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1]。
1.2注重对土地界限划分
土地的整治规划设计中,做好土地界限划分,是土地开发测量调整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土地规划的重要凭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整个项目区域内土地的测量工作,需要在土地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做好对土地布局情况新界限的划分。
1.3测量整体范围较大
在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中,测量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测量因素也是各种各样,在进行测量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造成的影响,在进行地形测量时需要考虑到连续性,土地项目测量图纸需要在原有的界限基础上扩大一定范围。
2、土地整治在规划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2.1规划设计未结合实际情况
由于地形因素的限制,严重影响到我国土地的改革,例如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会影响周边部分区域的交通,同时,由于土地整改施工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减少施工成本和调查时间,在前期的土地调查工作中并不能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使该项工作只是走走形式,不能对地形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给后期施工无法充分掌握施工地形的情况。由于周边地形环境的不明确,使规划设计和土地整改不相符,使实际工程状况脱离规划设计,导致施工过程中不能按照原有设计进行,增加工程施工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土地整改的效率。
2.2规划设计缺乏创新性
就目前我国土地整改发展来说,规划设计还存在较为落后的情况,很多规划设计人员还保留传统的观念,不能结合整个生态环境进行规划设计,没有考虑到规划设计对农田环境和周边居住环境的影响,使规划设计不到位,特别是在新形势的背景下,土地整治工作严重与生态规划脱离,没有将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加上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只对土地平整、灌溉工程等方面进行整治,使规划设计中的工程较为单一,造成土地整治规划设计较为片面[2]。
3、减少规划设计变更的措施
3.1创新规划设计理念、重视生态环境工程设计
在进行土地整治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应该将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重点,首先,要了解当地农田生态环境的要素,在进行工程布局时,保证工程内容与环境之间的适宜;其次,要保证工程设计规划的合理性,优化施工工艺,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尽量减少大型、重型机械的使用,避免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地的扰动;再次,要重视农田生态林的建设,在对农林进行规划时,朝着农田林网的方向规划,创造小型的生态循环系统,通过生态循环系统,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侵害,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最后,要建设生态廊道,在同一区域内选择多种生物进行种植,为生物的移动提供帮助,保证当地生物的多样性。
3.2提高规划设计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土地整治项目政策性极强,有时甚至需要根据一个文件精神进行项目规划设计编制,不同类型的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思路不同,因此对规划设计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在规划设计单位内部,也可成立政策、技术钻研小组,专职解读最新的政策文件精神,然后组织小组成员学习,规划设计单位也应积极创造氛围,让不同专业、不同从业时间、不同学习能力的技术员间互相交流、分享经验,提升单位内部技术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3]。
3.3通过“多规合一”减少规划间衔接不足
“多规合一”,即是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以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在项目所在区县还未试行“多规合一”前,减少与其他规划间衔接不足的措施只能尽力收集各涉农部门最终规划或近期即将实施的工程布局情况,优先利用规划中近期实施的工程布局,通过让本项目规划工程与各涉农部门拟实施工程进行叠加分析,对于重合部分调整由涉农部门实施,对于其他涉农部门在规划中拟实施而实际未实施的,通过变更加以解决。
3.4增加单体工程细化设计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单体工程设计图是指导施工依据,其细化程度直接决定能否按图施工。对复杂的单体设计图,如农桥设计,不仅需有平面布置图,还需增加横断面图、剖面图、大样图、配筋图以及桥梁承重测算等;对于在小比例地形图上无法进行设计的,还需根据设计需要增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在大比例地形图上进行设计,提高设计的深度和准确性。
3.5重视生态环境,提高保护意识
土地整治过程中要善于了解农村生态环境的特点,在化肥的生产、农药的使用等方面嚴格管理,提倡纯绿色无公害食物,避免农药和化肥的残留物给环境带来污染。重点保护水资源,大力提倡种植水生物,禁止砍伐芦苇,这样可以有效的净化水资源,同时为陆地上的植物提供干净无污染的水分。
结语: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变更是普遍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造成项目变更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规划设计方案质量本身劣质外,施工时受到当地政府、农民群众过多干预,监理没有有效监督,项目区所在区域规划调整、领导意图改变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均会造成项目变更,但一个高质量的规划设计方案仍然是避免项目变更的有效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邓华.对土地整治规划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4(20):337-338.
[2]李燕.浅谈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模式[J].四川水泥,2014(10):111.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变更;原因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人们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为了更好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需要在土地整治中结合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相关措施,促进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更好的促进社会不断发展。
1、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测量工作的特点
1.1土地测量可以反映土地的利用
土地开发整治规划工作首先要了解农作物和植被等对土地占用的情况,将土地按照占用的情况进行分类,在图纸上进行设计标注,在图纸上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不同的记号进行标注,绘制出地界分类线,在测量的图纸上标注测量数据,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1]。
1.2注重对土地界限划分
土地的整治规划设计中,做好土地界限划分,是土地开发测量调整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土地规划的重要凭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整个项目区域内土地的测量工作,需要在土地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做好对土地布局情况新界限的划分。
1.3测量整体范围较大
在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中,测量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测量因素也是各种各样,在进行测量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造成的影响,在进行地形测量时需要考虑到连续性,土地项目测量图纸需要在原有的界限基础上扩大一定范围。
2、土地整治在规划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2.1规划设计未结合实际情况
由于地形因素的限制,严重影响到我国土地的改革,例如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会影响周边部分区域的交通,同时,由于土地整改施工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减少施工成本和调查时间,在前期的土地调查工作中并不能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使该项工作只是走走形式,不能对地形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给后期施工无法充分掌握施工地形的情况。由于周边地形环境的不明确,使规划设计和土地整改不相符,使实际工程状况脱离规划设计,导致施工过程中不能按照原有设计进行,增加工程施工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土地整改的效率。
2.2规划设计缺乏创新性
就目前我国土地整改发展来说,规划设计还存在较为落后的情况,很多规划设计人员还保留传统的观念,不能结合整个生态环境进行规划设计,没有考虑到规划设计对农田环境和周边居住环境的影响,使规划设计不到位,特别是在新形势的背景下,土地整治工作严重与生态规划脱离,没有将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加上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只对土地平整、灌溉工程等方面进行整治,使规划设计中的工程较为单一,造成土地整治规划设计较为片面[2]。
3、减少规划设计变更的措施
3.1创新规划设计理念、重视生态环境工程设计
在进行土地整治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应该将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重点,首先,要了解当地农田生态环境的要素,在进行工程布局时,保证工程内容与环境之间的适宜;其次,要保证工程设计规划的合理性,优化施工工艺,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尽量减少大型、重型机械的使用,避免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地的扰动;再次,要重视农田生态林的建设,在对农林进行规划时,朝着农田林网的方向规划,创造小型的生态循环系统,通过生态循环系统,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侵害,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最后,要建设生态廊道,在同一区域内选择多种生物进行种植,为生物的移动提供帮助,保证当地生物的多样性。
3.2提高规划设计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土地整治项目政策性极强,有时甚至需要根据一个文件精神进行项目规划设计编制,不同类型的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思路不同,因此对规划设计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在规划设计单位内部,也可成立政策、技术钻研小组,专职解读最新的政策文件精神,然后组织小组成员学习,规划设计单位也应积极创造氛围,让不同专业、不同从业时间、不同学习能力的技术员间互相交流、分享经验,提升单位内部技术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3]。
3.3通过“多规合一”减少规划间衔接不足
“多规合一”,即是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以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在项目所在区县还未试行“多规合一”前,减少与其他规划间衔接不足的措施只能尽力收集各涉农部门最终规划或近期即将实施的工程布局情况,优先利用规划中近期实施的工程布局,通过让本项目规划工程与各涉农部门拟实施工程进行叠加分析,对于重合部分调整由涉农部门实施,对于其他涉农部门在规划中拟实施而实际未实施的,通过变更加以解决。
3.4增加单体工程细化设计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单体工程设计图是指导施工依据,其细化程度直接决定能否按图施工。对复杂的单体设计图,如农桥设计,不仅需有平面布置图,还需增加横断面图、剖面图、大样图、配筋图以及桥梁承重测算等;对于在小比例地形图上无法进行设计的,还需根据设计需要增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在大比例地形图上进行设计,提高设计的深度和准确性。
3.5重视生态环境,提高保护意识
土地整治过程中要善于了解农村生态环境的特点,在化肥的生产、农药的使用等方面嚴格管理,提倡纯绿色无公害食物,避免农药和化肥的残留物给环境带来污染。重点保护水资源,大力提倡种植水生物,禁止砍伐芦苇,这样可以有效的净化水资源,同时为陆地上的植物提供干净无污染的水分。
结语: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变更是普遍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造成项目变更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规划设计方案质量本身劣质外,施工时受到当地政府、农民群众过多干预,监理没有有效监督,项目区所在区域规划调整、领导意图改变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均会造成项目变更,但一个高质量的规划设计方案仍然是避免项目变更的有效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邓华.对土地整治规划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4(20):337-338.
[2]李燕.浅谈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模式[J].四川水泥,2014(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