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城而过的巷道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O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一条巷道,于邈远时光中,藏在小城余庆的皱褶间,谦卑,静默,韬光养晦。多年来,它一直在这里,仿佛于冥冥中,就为了等着我来走进它,触摸它拙朴沉静的神秘,参悟它更多与我生命有关的,去伪存真的细微感动。说起来真要感谢缘分,让我有幸于黔中一隅的小县城发现这条巷道。往后余生,我将继续在这里穿行往返,慢慢地,慢慢地让这条巷道也走进我,融入我的生命,使我超越自己的狭隘而宁静致远。
  与这条巷道邂逅之前,我早已习惯了步行上下班。每周一至周五,我最开始是从家里出门,沿街经中华路至新华书店,再转向文峰路往上,到达单位,下班再沿路返回。后来,我又习惯于走余家巷经老武装部这条路线到单位,下班沿路返回。这两条路比起来,其距离和所花的时间都差不多。而最近,我又找到了这么一条最新的老路,也就是从家里出门,不用上街,直接从我们小区后面余家巷的老街坊,经老政府大院那曲折蜿蜒的巷道,穿城而过抵达单位,下班沿路返回。这条路线,是我尝试着走出来的,就像一场艳遇,或是一种缘分,我们相遇,然后相依相伴。这朝夕相处的融合,使我每一次经过与回首,都无不对其心生敬意,又心怀感恩。
  2
  这条巷道是小城老街的根据地,沿途全是老居民的房前屋后,虽不临街,却也寸土寸金,民房密集,其间,可供穿越的巷道纵横交错,狭窄逶迤,繁复如迷宫。不过,我喜欢这样的静谧和古雅,喜欢途中的起伏转折与微妙内蕴,感觉就像一篇很好的小说,有情节,也有细节,还暗含无数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温慰。其中,最切合我心意的,还是这条巷道有效地避开了街市的流光溢彩和車马喧嚣,没有小贩扯嗓或小喇叭的叫卖,更没有商家促销音响的大功率嘶吼,各种噪音的侵扰这里都不存在。而且这里空气清纯,没有一点灰尘,也没有汽车尾气的污染,没有俗世里各种欲望的诱惑与冲击,更没有人车擦肩的安全威胁。一个人漫不经心地走在这里,看着身边那些新旧参半土洋杂合的建筑群落,品味它们乱中有序组合出来的独具风格的气息,顿觉时光静好岁月安稳的淡定。
  我第一次进来这里,是受一股莫名力量的怂恿,突发奇想地步入了这条巷道。说是突发奇想,其实也并非毫无缘由。或许,是因人到中年,我已开始对一些老旧而神秘的事物产生浓厚兴趣,甚至可谓情有独钟。曾经,在不谙世事的年少之时,我也偏执地认为“老旧”是过时落伍的标志,是没有存在价值和常被人嫌弃的笨拙,甚至愚昧。随岁月流逝,自己也在开始变得老旧起来,才真正意识到老旧的价值与魅力所在。比如这条老旧的巷道,当我多次在这里往返经过,并与之“神交”以后,才从它宁静优雅气定神闲的风姿以及它所蕴藏的故事里,读出一种平实而坚韧,古老而常新的生命力量。想必,这就是小城余庆应有的历史积淀与真实的家常韵味,它不仅见证了县城的历史与发展,同时也用自己的坚守与厚爱,支撑起这座小城的家国情怀与不朽之魂。
  3
  初次走进这条巷道,我心里充满了疑惑与期待,还有作为探索者的新奇。为保持与享受这份感觉,我没向旁人打听此路能否通行,想到路在脚下,只管走过去便是了。不必讳言,我在那时那地也怀揣忐忑,抬眼望去,目击之处全是错落无致的房屋与围墙,鲜有人影或人声,仿佛这一时段,大伙儿都出门挣钱去了,而留守在此的房屋和巷道,就是他们在外打拼的后方,或者说,是等待他们远航归来的宁静港湾。偶尔,我也会在这里零星地遇见一两个人,他们要么是与我狭路相逢擦肩而过,在侧身避让的瞬间,共通了无需言语的善意。要么是遇见某户居民在院里打扫,或在门前闲坐,我们忽然四目相对又相对无言,彼此都唯恐打扰对方,迅速将目光撤回。
  如此这般地走过几回,我发现在小城深处的一隅,这巷道的确有些陈旧与凌乱,但空气清新且每个角落都溢满了大美不言的朴素之美,有如母性的温润爱意,若有若无弥漫其间。与外面不远处那时尚而扰攘的街市相比,这里完全是一个留守的孤寂世界,亦如阅历丰富的智者,内敛而深沉。进入此巷,我感觉如进了深山或是洞穴,越往深处,越是人迹罕至,恍若入无人之境。很多时候,我只身一人在这里踽踽而行,还能清晰地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一步步,如分钟秒针的响动,甚或心灵的脉动,颇有节奏地敲击着我的耳鼓,宛若另一个我在自说自话,又语焉不详。于是,我会在行走间尽量将脚步放轻,再放轻,但无论我怎样轻声慢步,那鞋底与水泥地的摩擦声,都会让我感到无比清晰,甚至刺耳。我知道,这是人少的原因,但明明如此密集的人家,咋会人少?或者说,这里的人都到哪儿去了呢?这问题看似浅显朴素,却在张嘴回答前才知它的复杂与深沉。是的,即便张了嘴,我也唯有叹气的份儿,根本无法谈论,更无法做出准确的回答。然而,人少倒也罢了,蹊跷的是,我在这里往返了这么久,却不曾发现一丁点儿时兴与耀眼的景象。有时,我越走,这巷道就越陌生,感觉像是醒在一场特别冷静和唯美的梦中,那种沉寂、肃穆的感觉,简直恍若隔世,却又实实在在,似鸟鸣山幽的恍惚,更是静水深流的踏实,能让人觉出,这寂静深处的真与善、仁与爱、厚与重,觉出这样的静,是多么多么的——美。
  4
  旧时,这条巷道是历代县衙城池的通道,始建于明代晚期,与小城的主街穿插贯连,井然有序。在清代的多次农民起义和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它都发挥了运兵,运粮,传信和阻击的重要作用。
  清代雍正末年(1735年)和乾隆元年(1736年),湘黔地区的苗民为反抗封建统治而发动了反清起义,起义暴动以古州(今榕江)苗寨为据点,迅速扩大至黔东及东南各地,其中也包括这小城余庆。起义军所到之处拉拢当地苗民,歃血会盟,揭竿而起,迅速扩充军队阵容,并以其无比的勇猛围攻厅城,捣毁营汛,军威所向,连战皆捷,无不让清军闻风丧胆。但可惜这支由自封“苗王”统领的起义军有勇无谋,加之队伍零散,装备简陋,粮草短缺等原因,后来还是被不断增援的清军给残酷地镇压下去了。而到了咸丰九年(1859年),黔南的黄号军又在瓮安天文起义,之后再进军余庆;咸丰十年(1860年)黄号军联合黔东南的残余苗民起义军,再次进攻余庆县城;咸丰十一年(1861年),各路号军与太平军、苗民起义军联合作战,横扫黔北,号军又乘机潜入余庆城内,并于半夜三更突发猛攻,马鸣啸啸……最终,起义军领袖先后被俘或牺牲,或自戕而死,起义彻底失败。但这每一场战争,其实都是两败俱伤,起义军虽被剿杀镇压,同时也沉重地打击和动摇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缩短了大清灭亡的进程。   按说,苗王起义和号军起义均为反抗封建统治暴政,是官逼民反民心所向,却不料起义接连失败,反倒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更大的灾难。就比如,余庆这黔中的小县城,比如这条穿城的巷道,在那狼烟四起兵慌马乱的时期,自然也因国不泰而民不安,颇受战乱殃及,苦不堪言。也正因为这苗王起义和多次号军起义,余庆县城内的衙署、宫殿、教堂、文庙、书院等古建筑才多次遭受狂躁兵痞们放火焚毁,从而造成大量文物丢失,无数居民无辜丧命或无家可归,彼时,这县城一片混乱,水深火热,生灵涂炭。然而,解放余庆县城的时候,人民解放军却对城内建筑与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毫无损毁。
  1949年7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前委决定5兵团进军西南解放贵州,解放军各部以如破竹之势快速挺进黔北。11月12日,该兵团第17军49师侦察连从石阡进入余庆,中午就占领了满溪。其实在此之前,余庆城内的人民群众早就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纷纷行动起来,搜集国民党军的布防情况,为迎接解放军的到来做好了准备。解放军掌握敌情后决定智取县城,先由部队参谋用满溪乡公所的电话与国民党县政府要员通话,自称是从玉屏下来的国民党49军某营长,随后,侦察连指战员扮成“国军”直奔县城,部队在县城东部过河,由国民党县政府派来的人员带领进城。而刚进城不久,就让国民党的常备队长认出,他惊恐之中大喊:解放军进城了!然后转身撒腿就逃。顿时,枪声和惊叫声混杂一片,国军瞬间乱了阵脚。此时,侦察连趋势兵分两路,围击县城南北,并在南街余庆中学处,俘虏了国民党保安团二百余人,而国民党的县政府要员则从西门仓皇出逃。自此,余庆县城就顺利得到了解放。今天,那些战火硝烟早已散尽,城内的这条巷道也静如处子,只管平平静静地过着安稳的日子,淡然从容,与世无争。
  如今我一次又一次地走在这幽深而玄秘,清静又恬淡的巷道,怎么也无法想象,这儿曾经横尸无数血流成河。而我能感知到的,除了安宁祥和,便是空气中弥漫的负氧离子,清新、纯净。有时,我也仿佛觉得,这巷道的某个角落,还有无数隐形的眼睛,在新奇而戒备地窥视着我,打量着我,甚至是警惕着我,唯恐我这不速之客的图谋不轨。它们如狙击手的枪口,静悄悄地盯着我的每一次出现,再目送我从容安分地经过,然后又如期到来……
  5
  我知道,这巷道是这里的居民为方便出行而留出来的随房顺道。它们就像从一棵大树上生发出来的枝杈,事先没有规划,就随缘而遇地生长出来,再随遇而安地固守在此。这种看似随意形成的际遇里,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窘迫与无奈,也呈现出另一种别有意味的美——市井而淳朴,厚重又深刻,恰像老人脸上饱经风霜后的皱纹……总而言之,初次穿行这条巷道,难免会误入歧途,不过还好,毕竟距离不远,大致的方向我心中是有谱的,即便临时错几步,退回来重走便是了。
  我想,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巷道可算是小城这日渐华丽的衣裳皱褶间,藏匿着的一小块补丁,或者进一步地说,是补丁间一绺穿插缝合的细密针脚。弯弯拐拐,都被水泥覆盖,不长草木,却到处布满藤条或蛛网般的电线,而两旁的房屋高低不一,宽窄不齐,恰似某个无知孩童随手拨乱的一堆积木。是的,这样的风景未免就有些单调与干枯。但偶尔,我也会在这巷道的某处看到一棵树或几盆花,或是一段院墙上调皮地探出头来的一颗愣头青涩的瓜果,一墩石头上悄然铺开的一丛绿茵嫩亮的苔藓。这些绿色植物在此处默默地生长,蔓延,放逐潇雨孤独的幽思,见证时光静美的流淌。它们的身体里潜伏着奇异生机,在肉眼难见的微妙中萌发,蓬勃向上,如厚积薄发的梦幻诗意,于恍惚之中,让我呼吸袭人的芬芳,或沉醉于这梦境一般的隽永与绵长。
  6
  在这条巷道的中段,有一口清冽的老井和一壁斑駁的老墙。老井处,井口的石头被磨得光滑细润,井壁也被茂密的苔藓与小株蕨类植物交错掩盖。老墙上,全是特制的大块砖坯和石灰掺杂夯土的砖缝,以及墙面正慢慢风化,欲掉未掉的细密土粒。在这里,随意停留于某一块砖跟前,用心凝视,都能窥见那些被尘埃覆盖过、风雨侵蚀过的痕迹,它们层叠着无数已经远去与正在到来的时光,就像一部厚重的史书,让我深知其间每个文字都有非凡的价值,它们虽从不说话,却彰显出一种掷地有声的美感,拙朴、隐忍、遒劲,默默地记载与演绎着小城余庆的前世与今生。
  这老井,老墙,它们年深月久地守在此处,历经岁月沧桑而风骨如故,永不退场。而关于这老井和老墙的历史,它们何时修建,中途又经历和见证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我全然不知。为了解它们的历史,我曾经查阅过不少史料,却因年代久远,所获甚微。据悉,老墙系衙署围墙,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而老井的历史,却无任何史料记载。为此,我曾在这条巷道中走访过不少高寿老人。据说,这老井始建于明代以前(具体年份无从查考),是当地的郭姓大户人家所打之井,名曰“郭家井”。初时,此井深数十米,四壁全由青石所砌,石上有能工巧匠雕凿的龙凤、鱼虾、祥云以及花草等寓意吉祥的图案。后来,这郭姓人家渐次家业衰败,于清代末年将宅子卖给了城东南的宋姓人家。宋姓人家迁居到此后,在井上建了房屋,将水井封锁了起来,不许周围的贫苦百姓挑水饮用。众所周知,井水是人工开采的地下潜水,它由天然雨水与山川渗水汇集而成。井虽为人工开采,前提却是天地恩赐。人活天地间,上应天文,下宜地理,而井之所系,恩泽生灵,必得人和,众生共享才是。后来,新中国成立,当地百姓一纸诉状将宋姓人家告到了镇远专区,并巧妙地将“郭家井”说成与之谐音的“各家井”,意为“此井自古以来,就是各家各户的水井,是群众之井,人民之井”,为此,宋姓人家就无权独霸此井。镇远专区司法处尊重民意,关爱民生,宣判群众的诉求有理,让宋姓人家立即拆掉水井上的房屋,让当地人民群众共享此井。而在拆房还井时,这宋姓人家心中不服,还故意砸掉了当初砌井的青石,想毁掉此井。而当地百姓却七手八脚地搬来石头,又将此井重新砌成,但很可惜,原井壁上那些绘有龙凤鱼虾等吉祥图案的浮雕,却再也看不到了。好在这经由百姓重砌的“各家井”至今保存完好,清澈、甘甜、纯净,下雨不满溢,久旱不干枯,还是周边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7
  行至这巷道某个逼仄之处,那两边高耸的楼房向内夹拢过来,形成一道阴暗幽深的细长峡谷,不免让人心生怯意,谨慎前行。有时,我壮着胆,故作轻松地从这狭窄与深邃的巷道走过,却不料有一束阳光穿过头顶的楼房,诡谲地那么一闪,有如天水倾泻,砸在我惊讶不已的头上,再点点滴滴地飞溅开去,欢快、舒爽,也似有一串喜气的鞭炮在我跟前悚然炸响,让我于毫无防备的瞬间,有了一种感动。
  更多的时候,我在这穿城的巷道上走着走着,就仿若遁入了秘境——从巷道边某户人家,那被风雨腐蚀了的房门或门前放置的古老石墩上,我的目光可以渗透色泽变暗的木板和表面风化的石雕,从那些暗淡的木纹和凿痕模糊的图案之间,联想到在过去那些无比遥远的年代里,这里是怎样的景象和曾经发生过的动人故事,想到这里的先辈曾经过着的,那种远比今天的人们更靠近心灵的生活方式与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从空气中偶然飘过的一缕菜香味里,我可以嗅到这里某户人家的日常烟火气息,那无比温暖的家庭氛围和饱满幸福的美好滋味儿;从某处木房的屋檐下走过,听到一声屋檐水清脆地从瓦沟滴落到阶沿的青石板上,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儿时在乡下老家度过的那些天真无邪的岁月……
  在这里,我发现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都变得尤为敏锐,感觉有无形的力量在体内复活。此时,我甚至会感觉自己就是这巷中的任何一物,能那么清晰地与自己与所见之物深深地契合。是的,从这里走过,我能真切地看到时光被拉长了的影子,看到一些事物被隐形的显微镜瞬间处理后,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无比精微的样子。这一来,就真让人仿若途经时光的隧道,深情地活过了一回又一回。而彼时,俗世生活里的那些烦恼与焦虑,自然早已被丢开,剩下的就是既纯粹真实又若梦若幻的体验,这恍若隔世的感觉,真可谓是“巷中一刻,世上千年”啊!
  8
  一次又一次,我乐此不疲地沿着这条巷道穿城而过,并深切地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小城和这条褊狭的巷道里,我所遇见的,最真实的自己。或者说,那是无数个带着我影子的灵魂,在这条巷道的独特时空中,凝视着每一个穿城而过的我。那第一次和后来无数次出现的我,原本也都是经新陈代谢的变化后,某些初心不忘的执念,在此汇合交融,把生命中所有的喜怒哀乐与爱恨情仇都化解为一地足迹,铺满这条巷道,最后,叠成人生最厚重的幸福。
  我知道,如今的人们出门,大多喜欢朝着宽阔与明亮,朝着现代化的繁荣与奢华去走,而我却庆幸,自己一直待在这小县城里,几十年如一日,往返于单位与家的两点之间,更庆幸自己能在这里寻到这条古雅而恬淡的穿城巷道。這样的庆幸,似乎有些虚伪与矫情,还有那么一点点的“阿Q”,因自身能力差,至今半生已过,仍碌碌无为一事无成,所以才会选择这么一条穿城的巷道,来躲避那些随时有可能朝我扫射过来的蔑视的目光。虽然,我走这条巷道的根本原因并非如此,但也不排除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也有那么一点点儿这方面的原因。因为,无论我承不承认,事实上,现实的情况也的确如此,我必须得接受自己的卑微与无能。
  兴许是我骨子里有天生无法摆脱的自卑与固执,让我在这纷繁的人世中,无奈而自觉地走向属于自己的这条清静之路。我想,或许是上天对我格外的眷顾与垂怜,才先于我的脚步,冥冥之中,为我的上下班安排好了这么一条恰如量身定制的穿城巷道来,让我安心地在这里行走,朝朝暮暮,去去来来。
  9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如今,这巷道在小城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中,越发如过气了的老妇,褪去青春的芳华;亦如深爱着的慈母,甘愿退隐于此,黯沉,缄默,为小城余庆这“积善之家”固守一脉古朴淳厚的历史文化。而我的到来,无意之中成了一个冒然的闯入者,在打扰她深幽雅静的同时,也于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和一景一物一舍一扉之间,聆听她舒缓的心跳,抚摸她厚重的沧桑,感受她温婉的恬适,景仰她低调的高贵。
  人生漫长而短暂,我却在这里日复一日地循环往返,又毫无期望地等待,让这条很不起眼的穿城巷道,尽可能地拽住时间的脚步,让我在此接受心灵的审视,并同这巷中所见之物产生交集与共情,从而忘却红尘俗事与世态炎凉。当然,这样的过程,也让我将某些高贵的觉悟捡拾起来,揣入怀中,甚至铭记于心。同时,我也在自身定时的垃圾清理中,摒弃许多世俗的渣滓,并在日渐老去的后半生,以及这貌似没有终点的抵达与返回之间,将心中所有淤塞的郁闷、烦乱、焦灼等不良情绪全部过滤与疏通。我想,从此以后,我就是一个会准时出现在这条路上的行人,我在慢慢发现这条路上各处风景的同时,也会成为这一路上,所到之处所有目光中的别样风景。慢慢地我会与这一路上的各处细微风景融合,成为一张熟悉的老面孔,让这一路上的居民们,从颇觉诧异的戒备到习以为常的漠然。如此,我就这么来来回回地在这里走着,然后老去。人们就这么熟视无睹地看着,然后遗忘。
  我承认,说不准以后的某一天,我也会在上下班的时候,重新走上另外一条穿城而过的路径。以后的事情是无法料定的未知。但这路不管怎么走,也都是因为上下班所需,我才如此朝朝暮暮地在家和单位这两点之间穿行。想来,这也好比我的人生,在生与死的两点之间,是活着,是在路上,必须脚踏实地地去走,至于这之间的路线,自会有千百万条,而我,在不同时期可能会走不同的路,这当中,有的路是命运的安排,有的路是自我的寻找与选择。但不管怎么说,人活于世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走在适合自己的路上,而路的两端,一端是有班可上,另一端是有家可归。想必从今往后,若不出意外,我自然会安安心心地,在这条穿城的巷道上走下去,直到不用再走的那一天。
  责任编辑 丽娜
  文晓东
  1979年生,贵州余庆人。已在《草原》《延河》《青海湖》《天津文学》《四川文学》《散文百家》《上海诗人》等刊物上发表作品百万余字。
其他文献
野花向天空敞开  野草向马群和羊群敞开  一场秋雨向大地敞开  一束彩虹向过客敞开  逆光疾驰的车窗外  露水在草尖上成片成片地闪亮  跳动的光芒转瞬即逝  寂寞在风中生长  柔弱的河柳把秋风揽入怀中  看惯风吹草地的羊群  目光柔和,欲言又止  一转眼便枯黄的季节  闪烁着边塞诗的光芒  属于秋天的情绪  在体内和体外乱窜  它由来已久  曾被许多人写进泛黄的书卷  它迁徙不断  任何人都是乱窜
期刊
一  一条河流,在我的肉体可能是一团模糊的气体时就消逝了,就像旧历年祠堂上供着的祖先,薄薄的灯光漂洗着他们的名字。  它是朱耿河。朱耿河是一条雨水河,它的出身和消逝,像谜一样纠结在我的眉头。“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歌声在我听来,有时就是锯齿,切割着我内心的隐痛。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条童年的河流,但是,我没有。一个没有河流的童年,他的胳膊只能在半空中划来划去,以桨的姿势。  “东朱耿,因位
期刊
东流遗篇  时序已是孟冬,东流古镇边江堤上的杨柳依然郁郁青青,像起伏于西周宫庭里的八佾舞,婆娑招摇。空际不见一片帆席,晚照中的浩浩江流兀自赶奔着它孤寂的行程,对江岸头顶方巾、虬须阔颡的辛弃疾塑像洋洋不睬。  恰似一只背靠大江昂首啼鸣的青蛙的东流古镇,曾是老东流县的县治。史载,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东流场为东流县,属江州。直到1959年5月,合并至德、东流两县成立东至县,堂堂一个县治才降贵纡尊
期刊
出生  奶奶说四九年,生父亲那天  小城的枪炮声  在猛烈了三天后,被大军进城的脚步声  踩停了  父亲的到来,也许不想打破小城  突然来的宁静  睁大着眼睛,面对接生婆的拍打  不愿发出啼哭  当外面响起一阵又一阵鞭炮声  父亲听到了  张大嘴,把洪亮的声音拿出来  仿佛和小城一起庆祝新生  名字  父亲出生后,名字一直空着  奶奶一连想出  好多的名字,等着给前线送粮的爷爷  回来确定  父亲
期刊
题记:“希望你可以记住我,记住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呆过。”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  对身居南方的摄影爱好者苏力来说,祖国版图鸡冠顶端那片国内最大连片的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森林,早就成了他向往的地方。他未曾见面的鄂温克族影友果佳就在那里一个叫阿巴河的原始森林管护站当管护员。  果佳在这片原始森林里出生、长大、狩猎。后来禁猎了,部落也搬迁了,但他不愿离开生他养他的这片森林,于是就和当地一
期刊
1  一条土路,就那样将一个村子的活气,将一个村子的热闹和冷清,拉来又扯走,扯走又拉来。  年年月月,土路依旧,蜿蜒着扯向外面。  年年月月,人们生活照旧,无丝毫变化。  老人和孩子,就成为村子的守护人,守护着凄清,守护着冷清,还有无助,还有苍凉。年轻人一个个都成了候鸟,年初离开,年尾回来。离开的时候,眼泪汪汪的,走一步回一下头挥一下手;回来的时候,则笑嘻嘻的。老人也咧着嘴笑着,不说话,可是心里很
期刊
有一种红,鲜艳如血,殷红中深藏着生命的色素;有一种红,卷动似焰,淬炼升腾涌动着火一般的热情;有一种红,如同朝霞裁剪下火红的一角,挥洒蓬勃朝气,孕育着大地崭新的希望。  这红,便是共和国的国旗红。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曾经三次被国旗红深深感动。  一九九二年,三月。北京。  坐了整整一夜的火车,凌晨四点终于抵达北京。我和同伴下了火车,一边打量着这座心仪已久的陌生城市,一边争论应该先去哪里,最后一致同
期刊
爷爷望向天空的目光,深沉而慈祥  那片靛蓝天空下,飞鸟舒展着翅膀,枫叶红的抒情  我在他的目光里看到来自1949年的闪电  之后,天空万里无云  爷爷总把镜头推向远方。一个我不曾到达的地方  那里水深火热,那里的人们紧紧抱团  星星之火,在黑夜里慢慢燎原  爷爷的脸颊,在那一刻金灿灿  吃过苦的人,必定珍藏幸福。他在藤椅子上纳凉  偶尔喊一句,冲啊,之后目光看向天空  我曾问过父亲,爷爷胸前那一枚
期刊
四哥:  大家约好春节回老家过年,你失约啦!大哥望着团年饭上空着的位置,端上酒杯半天没有说话。  大哥想念我们!  不用说,我知道你至今不回老家过年的原因,你揪心房顶碎裂的瓦片声,那声音砸在了我们心里。但是,我还得遗憾地告诉你,那瓦片的碎裂声今年依然在房顶上响起。  你一直问我一个问题:是不是远远近近所有村支书家除夕夜,都会响起这种瓦片的碎裂声?  我们不敢问大哥,我们也不敢去问远远近近的那些村支
期刊
1  凌晨,灯光刺眼。窗台上栖息的公鸡,迷瞪着眼,往暗影里挪挪,追上刚惊醒的梦。  我往被单里钻,母亲往外拉。父亲厉声吆喝:都起来割麦!公鸡一激灵,应付了事地叫几声。我一骨碌滚下床,迷迷糊糊跟着父母,下地割麦。太疲倦了!二十多年来,一提到收麦,我就像中了蛊,神情萎靡、四体乏力。冥冥中注定,我不是父亲合格的接班人。  2  我最大的贡献,是作为全家的笑料。麦收漫长如“西天取经”,我则是开心果八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