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石窟文化繁荣发达,石窟寺数量众多,很多石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些石窟能够保存至今,和古人的聪明才智以及保护措施密不可分,本文以龙门石窟为例,说明古代石窟保护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这些方法在现代石窟保护中的借鉴和使用。
关键词:龙门石窟 保护方法
古人开凿石窟、雕凿佛像,不仅是要做功德和祈福,更重要的是要弘扬佛法、广传佛教,使石窟造像能传之后世、万代永存。基于此,睿智的先人们在石窟开凿之初,就巧妙地将保护措施隐含在其中,以求他们开凿的石窟能够延续万代,长久地保存下去,这在全国很多石窟中都能够找到例子。本文就龙门石窟为例,来谈一谈古代石窟的保护措施及其对现代石窟保护的借鉴意义。
一、采用穹隆顶防止洞窟坍塌
任何一个洞窟,开凿后都不希望坍塌,因此,设计者首先要考虑其结构的稳定性 。开凿在砂岩岩体上的石窟,如云冈石窟、大足石窟、巩县石窟等,洞窟中会有中心柱,中心柱在结构上起到增加石窟稳定性的作用。而龙门石窟的石窟群,由于开凿在中厚层石灰岩山体上,岩石结构较为完整,抗折断力学强度好,因此,在开凿时没有机械地沿用中心柱,而是采用穹隆顶的方法来解决洞窟稳定性问题,龙门石窟大多数洞窟都是这种形式的洞顶。这种圆拱形窟顶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圆拱支撑方法在我国古代应用广泛,隋代的赵州桥就是很好的例证。当然,龙门石窟除了穹隆顶这种做法以外,也有采用平顶的洞窟,如万佛洞,万佛洞是中型的洞窟,尽管采用了平顶,保存依然完好,这要得益于石灰岩良好的抗折断性。龙门石窟无论大小洞窟,都没有中心柱,事实也证明,这种没有中心柱的洞窟,由于岩石的力学强度好,足以支撑窟顶的重力,也不至于坍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奉先寺是唐代开凿的大型窟龛,工程设计合理,具备一定的防雨和防山洪的能力。到了宋代,出于进一步保护的目的,给奉先寺的九尊大像上修建了窟檐,其形制为用立柱支撑的单坡屋檐,分为九间,就是俗称的“九间房”。传说后来“九间房”因火焚毁,所以不存,但是,当年地上的柱孔、壁面上的梁孔以及屋檐在壁面上的嵌槽,都清晰地保存了下来,依稀可见当年屋檐的形制。宋代增修的奉先寺木结构窟檐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起到为雕像遮风蔽雨的作用,但是,它同时破坏了奉先寺作为一组整体雕刻的艺术完整性,开凿在壁面上的梁孔也凿毁了部分壁面雕刻,对像龛造成了破坏。潜溪寺和看经寺在后代也都修过木结构窟檐,这从现在遗存的柱孔、梁孔以及屋檐的嵌槽就可以推断出来。看经寺的窟檐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也无从考证是何时损毁的;潜溪寺的窟檐在清代还进行过改建,也就是说到清代潜溪寺还存在有窟檐,之后才损毁的。现在潜溪寺的窟檐是上世纪90年代重建的木结构窟檐,是龙门石窟试验性修建的几处窟檐之一。
2 修建窟门
修建窟门是另外一种保护洞窟的方法,如宾阳中洞、古阳洞、路洞等,都曾经修建过窟门。修建窟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门洞上凿出门轴槽后装门,另一种是垒砖券门。前一种做法如宾阳中洞和路洞,后一种做法如古阳洞。修建窟门以后,由于洞窟被封闭,不能通风,造成洞窟内常年阴暗潮湿,凝结水聚集,会出现凝结水溶蚀和微生物(如苔藓、藻类、菌类等)繁衍侵蚀现象,对洞窟和雕刻造成破坏,另外,凿槽装门凿毁了雕刻在宾阳中洞门洞上的大梵天神王像和雕刻在路洞门洞上的菩萨像,对雕像造成直接破坏。因此,修建窟门事实上对洞窟和雕像是一种破坏。
3 修补佛像
石窟开凿以后,历史上曾遭受过多次人为破坏,也进行过修补。据《佛祖统纪》卷四十四记载: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西京龙门龛佛,岁久废坏,上命沙门栖演给工修饰,几一 万七千三百三十九尊。”这是书中记载的在宋代对龙门石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修缮,是龙门石窟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其他时代对龙门石窟是否有过类似的修复,因为没有记载和考古资料,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龙门石窟在历史上一定做过修补,因为龙门石窟至今仍保留有很多古代修补的遗迹,如宾阳中洞外壁南侧残破力士像身上的凿孔、路洞主尊断臂中间的凿孔等等,都是修补时的锚固孔;敬善寺外室北壁菩萨像、东山二莲花南洞南北壁菩萨像头像等,都是被破坏后又补修过的;另外,龙门石窟最大的碑刻伊阙佛龛之碑残破部位修补的痕迹至今尤存。
三、古代保护方法的借鉴使用
龙门石窟古代的保护措施,多数都是科学合理的,不仅对过去石窟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今天石窟的保护维修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修排水沟是拦截、阻断山洪对石窟冲刷的有效手段,这种手段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奉先寺排水沟的做法,在上世纪龙门石窟的保护修复工程中,在宾阳三洞和潜溪寺上方修建了一条排水沟,排水沟沿坡面走势,南高北低,将坡面汇流的雨水引至潜溪寺北侧;现在正在进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在潜溪寺排水沟的上方又修了一条排水沟用来排水,保证了这些洞窟崖壁不再受山洪冲刷。
龙门石窟古代修建的木构窟檐和石板防水雨篷,绝大多数都已经不存在了。建国以后,关于是否要重修这些窟檐,也出现过热烈的讨论。梁思成先生来龙门时,看到奉先寺整组造像开裂、损毁严重,从保护雕像的角度出发,建议重修奉先寺窟檐,恢复其保护作用,其主导思想是重修的窟檐不能喧宾夺主,要突出奉先寺的主体。陈明达先生针对奉先寺窟檐,虽然也提出过三种重修的方案,但认为建窟檐是次要的工作,即使是修建,也要保持整组雕像的空间布局,保持它艺术的完整性。他们的主导思想是正确的,但要做到这样的效果是非常难的,这也是时至今日未重建的重要原因。
上世纪90年代初,龙门石窟在潜溪寺、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石牛溪和药方洞等处试验性修建了窟檐,这几处窟檐使用材料和形制有所区别。潜溪寺是木结构的窟檐;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和石牛溪是水泥板的大型防水雨篷,用嵌入山体的水泥横梁支撑;药方洞使用的是仿屋檐结构的水泥窟檐。这些窟檐的修建,对于防止日晒雨淋,保护雕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6年,我们在维护洞窟时,鉴于古代防水雨篷的做法,对1089号窟的“唐故岐州刺史陇西李府君香城述”碑的防水雨篷做了重修。该碑位于龙门石窟西山中段破窑上方的崖壁上,是一方露天碑刻,原碑上方有檐,现已崩塌,仅存残迹。如遇降雨,坡面径流直接冲刷碑体,加装石板雨篷后使碑刻减少了日晒雨淋,不再受到流水的冲刷。对于一些窟檐或洞顶已经坍塌的洞窟,为了减少日晒雨淋和流水冲刷对雕刻的破坏,我们还用石块做了尝试性的窟顶修复,如开凿在龙门石窟西山老龙洞崖壁上部的683号窟窟檐的修复等,这些洞窟窟顶经过修复以后,能够有效减少雨水冲刷,缓解了风化速度,对保护雕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石窟的保护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我们在龙门石窟的保护维修中,利用了一些古人的措施和方法,对石窟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修缮。这些做法虽然简单,但是经过了千百年的时间检验,对保护石窟切实有效。我们应当保护好古代石窟的保护设施及其遗迹,深入研究传统的技术方法,使之不断发扬光大,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对石窟进行保护。
关键词:龙门石窟 保护方法
古人开凿石窟、雕凿佛像,不仅是要做功德和祈福,更重要的是要弘扬佛法、广传佛教,使石窟造像能传之后世、万代永存。基于此,睿智的先人们在石窟开凿之初,就巧妙地将保护措施隐含在其中,以求他们开凿的石窟能够延续万代,长久地保存下去,这在全国很多石窟中都能够找到例子。本文就龙门石窟为例,来谈一谈古代石窟的保护措施及其对现代石窟保护的借鉴意义。
一、采用穹隆顶防止洞窟坍塌
任何一个洞窟,开凿后都不希望坍塌,因此,设计者首先要考虑其结构的稳定性 。开凿在砂岩岩体上的石窟,如云冈石窟、大足石窟、巩县石窟等,洞窟中会有中心柱,中心柱在结构上起到增加石窟稳定性的作用。而龙门石窟的石窟群,由于开凿在中厚层石灰岩山体上,岩石结构较为完整,抗折断力学强度好,因此,在开凿时没有机械地沿用中心柱,而是采用穹隆顶的方法来解决洞窟稳定性问题,龙门石窟大多数洞窟都是这种形式的洞顶。这种圆拱形窟顶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圆拱支撑方法在我国古代应用广泛,隋代的赵州桥就是很好的例证。当然,龙门石窟除了穹隆顶这种做法以外,也有采用平顶的洞窟,如万佛洞,万佛洞是中型的洞窟,尽管采用了平顶,保存依然完好,这要得益于石灰岩良好的抗折断性。龙门石窟无论大小洞窟,都没有中心柱,事实也证明,这种没有中心柱的洞窟,由于岩石的力学强度好,足以支撑窟顶的重力,也不至于坍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奉先寺是唐代开凿的大型窟龛,工程设计合理,具备一定的防雨和防山洪的能力。到了宋代,出于进一步保护的目的,给奉先寺的九尊大像上修建了窟檐,其形制为用立柱支撑的单坡屋檐,分为九间,就是俗称的“九间房”。传说后来“九间房”因火焚毁,所以不存,但是,当年地上的柱孔、壁面上的梁孔以及屋檐在壁面上的嵌槽,都清晰地保存了下来,依稀可见当年屋檐的形制。宋代增修的奉先寺木结构窟檐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起到为雕像遮风蔽雨的作用,但是,它同时破坏了奉先寺作为一组整体雕刻的艺术完整性,开凿在壁面上的梁孔也凿毁了部分壁面雕刻,对像龛造成了破坏。潜溪寺和看经寺在后代也都修过木结构窟檐,这从现在遗存的柱孔、梁孔以及屋檐的嵌槽就可以推断出来。看经寺的窟檐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也无从考证是何时损毁的;潜溪寺的窟檐在清代还进行过改建,也就是说到清代潜溪寺还存在有窟檐,之后才损毁的。现在潜溪寺的窟檐是上世纪90年代重建的木结构窟檐,是龙门石窟试验性修建的几处窟檐之一。
2 修建窟门
修建窟门是另外一种保护洞窟的方法,如宾阳中洞、古阳洞、路洞等,都曾经修建过窟门。修建窟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门洞上凿出门轴槽后装门,另一种是垒砖券门。前一种做法如宾阳中洞和路洞,后一种做法如古阳洞。修建窟门以后,由于洞窟被封闭,不能通风,造成洞窟内常年阴暗潮湿,凝结水聚集,会出现凝结水溶蚀和微生物(如苔藓、藻类、菌类等)繁衍侵蚀现象,对洞窟和雕刻造成破坏,另外,凿槽装门凿毁了雕刻在宾阳中洞门洞上的大梵天神王像和雕刻在路洞门洞上的菩萨像,对雕像造成直接破坏。因此,修建窟门事实上对洞窟和雕像是一种破坏。
3 修补佛像
石窟开凿以后,历史上曾遭受过多次人为破坏,也进行过修补。据《佛祖统纪》卷四十四记载: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西京龙门龛佛,岁久废坏,上命沙门栖演给工修饰,几一 万七千三百三十九尊。”这是书中记载的在宋代对龙门石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修缮,是龙门石窟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其他时代对龙门石窟是否有过类似的修复,因为没有记载和考古资料,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龙门石窟在历史上一定做过修补,因为龙门石窟至今仍保留有很多古代修补的遗迹,如宾阳中洞外壁南侧残破力士像身上的凿孔、路洞主尊断臂中间的凿孔等等,都是修补时的锚固孔;敬善寺外室北壁菩萨像、东山二莲花南洞南北壁菩萨像头像等,都是被破坏后又补修过的;另外,龙门石窟最大的碑刻伊阙佛龛之碑残破部位修补的痕迹至今尤存。
三、古代保护方法的借鉴使用
龙门石窟古代的保护措施,多数都是科学合理的,不仅对过去石窟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今天石窟的保护维修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修排水沟是拦截、阻断山洪对石窟冲刷的有效手段,这种手段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奉先寺排水沟的做法,在上世纪龙门石窟的保护修复工程中,在宾阳三洞和潜溪寺上方修建了一条排水沟,排水沟沿坡面走势,南高北低,将坡面汇流的雨水引至潜溪寺北侧;现在正在进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在潜溪寺排水沟的上方又修了一条排水沟用来排水,保证了这些洞窟崖壁不再受山洪冲刷。
龙门石窟古代修建的木构窟檐和石板防水雨篷,绝大多数都已经不存在了。建国以后,关于是否要重修这些窟檐,也出现过热烈的讨论。梁思成先生来龙门时,看到奉先寺整组造像开裂、损毁严重,从保护雕像的角度出发,建议重修奉先寺窟檐,恢复其保护作用,其主导思想是重修的窟檐不能喧宾夺主,要突出奉先寺的主体。陈明达先生针对奉先寺窟檐,虽然也提出过三种重修的方案,但认为建窟檐是次要的工作,即使是修建,也要保持整组雕像的空间布局,保持它艺术的完整性。他们的主导思想是正确的,但要做到这样的效果是非常难的,这也是时至今日未重建的重要原因。
上世纪90年代初,龙门石窟在潜溪寺、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石牛溪和药方洞等处试验性修建了窟檐,这几处窟檐使用材料和形制有所区别。潜溪寺是木结构的窟檐;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和石牛溪是水泥板的大型防水雨篷,用嵌入山体的水泥横梁支撑;药方洞使用的是仿屋檐结构的水泥窟檐。这些窟檐的修建,对于防止日晒雨淋,保护雕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6年,我们在维护洞窟时,鉴于古代防水雨篷的做法,对1089号窟的“唐故岐州刺史陇西李府君香城述”碑的防水雨篷做了重修。该碑位于龙门石窟西山中段破窑上方的崖壁上,是一方露天碑刻,原碑上方有檐,现已崩塌,仅存残迹。如遇降雨,坡面径流直接冲刷碑体,加装石板雨篷后使碑刻减少了日晒雨淋,不再受到流水的冲刷。对于一些窟檐或洞顶已经坍塌的洞窟,为了减少日晒雨淋和流水冲刷对雕刻的破坏,我们还用石块做了尝试性的窟顶修复,如开凿在龙门石窟西山老龙洞崖壁上部的683号窟窟檐的修复等,这些洞窟窟顶经过修复以后,能够有效减少雨水冲刷,缓解了风化速度,对保护雕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石窟的保护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我们在龙门石窟的保护维修中,利用了一些古人的措施和方法,对石窟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修缮。这些做法虽然简单,但是经过了千百年的时间检验,对保护石窟切实有效。我们应当保护好古代石窟的保护设施及其遗迹,深入研究传统的技术方法,使之不断发扬光大,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对石窟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