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特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思想指导,以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参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也要在系部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健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 心理健康 体系构建
一、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
我们要把“以生为本,引导服务”确立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实施途径,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制度、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贫困生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构建院、系、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
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建设
学院应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职辅导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有专职工作人员、系部兼职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学院积极倡导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求一线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将心理学理论有效地运用到工作中去。学院应开辟专门的区域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如建立学院心理咨询室、朋辈咨询室、宣泄室、团体心理辅导室等。
三、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课程体系
学院应以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题讲座,并针对贫困学生举办沙龙等,使学生从中受益。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特点,学院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四、根据贫困学生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系统工作
根据对调查所搜集的数据和资料的分析,贫困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特征总体情况见附表。
1.上下统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氛围。学院应充分认识到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全院教职工人人参与,充分发挥自身岗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特别要求教学一线人员要充分挖掘课程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夯实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阵地。同时,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宿舍,取得较好的成效。
2.全面规划,构建“三全一多”的工作模式,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学校应坚持“以生为本,引导服务”的工作理念,坚持“面向全体,侧重个别,重在教育引导”的工作方针,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结合,全面规划,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全方位渗透、多层次实施的“三全一多”工作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建立院、系、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三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了有序、有效的轨道。
3.重视培训,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教师队伍,提高整体教育水平。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学院应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学校还要实施辅导员持“全国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上岗制度,只有考查合格者才能持证上岗,以有效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时,学校还要积极开展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如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共接受12场专业培训,从而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相关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与工作能力。此外,学校还要加大对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扩充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力量。
4.有效推进,形成良好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促进人才培养工作。学院应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除课堂外,学校应充分利用广播、校刊、橱窗、板报以及校园网络的作用,组织并引导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月、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征文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身体力行,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同时,学院应针对学生共性问题进行团体辅导和教育干预,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咨询,如向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热线、心理信箱、自助阅览、宣泄等服务,构建多元、立体化的服务方式,就能提升服务质量,有力促进人才培养工作。
五、基于贫困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开展工作注意方面
1.主动适应新形势、新需要,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类型、特点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加强学生职业心理特点、职业心理成熟的规律的研究,探索构建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养的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相关教师员工的专业和技能素养。通过培訓、交流不断提高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建设一支专业扎实、经验丰富、水平突出、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课程建设,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和高职院校学生特点、需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贺斌.新建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J].中国公共卫生,2009(9).
[2]季岐卫,刘运全.2008级新生SCL—90测评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190001。
作者简介:
潘玉琴(1965- ),女,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生教育与管理。
(责编 张翼翔)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 心理健康 体系构建
一、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
我们要把“以生为本,引导服务”确立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实施途径,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制度、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贫困生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构建院、系、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
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建设
学院应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职辅导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有专职工作人员、系部兼职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学院积极倡导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求一线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将心理学理论有效地运用到工作中去。学院应开辟专门的区域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如建立学院心理咨询室、朋辈咨询室、宣泄室、团体心理辅导室等。
三、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课程体系
学院应以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题讲座,并针对贫困学生举办沙龙等,使学生从中受益。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特点,学院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四、根据贫困学生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系统工作
根据对调查所搜集的数据和资料的分析,贫困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特征总体情况见附表。
1.上下统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氛围。学院应充分认识到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全院教职工人人参与,充分发挥自身岗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特别要求教学一线人员要充分挖掘课程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夯实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阵地。同时,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宿舍,取得较好的成效。
2.全面规划,构建“三全一多”的工作模式,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学校应坚持“以生为本,引导服务”的工作理念,坚持“面向全体,侧重个别,重在教育引导”的工作方针,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结合,全面规划,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全方位渗透、多层次实施的“三全一多”工作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建立院、系、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三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了有序、有效的轨道。
3.重视培训,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教师队伍,提高整体教育水平。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学院应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学校还要实施辅导员持“全国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上岗制度,只有考查合格者才能持证上岗,以有效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时,学校还要积极开展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如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共接受12场专业培训,从而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相关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与工作能力。此外,学校还要加大对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扩充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力量。
4.有效推进,形成良好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促进人才培养工作。学院应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除课堂外,学校应充分利用广播、校刊、橱窗、板报以及校园网络的作用,组织并引导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月、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征文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身体力行,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同时,学院应针对学生共性问题进行团体辅导和教育干预,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咨询,如向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热线、心理信箱、自助阅览、宣泄等服务,构建多元、立体化的服务方式,就能提升服务质量,有力促进人才培养工作。
五、基于贫困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开展工作注意方面
1.主动适应新形势、新需要,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类型、特点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加强学生职业心理特点、职业心理成熟的规律的研究,探索构建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养的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相关教师员工的专业和技能素养。通过培訓、交流不断提高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建设一支专业扎实、经验丰富、水平突出、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课程建设,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和高职院校学生特点、需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贺斌.新建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J].中国公共卫生,2009(9).
[2]季岐卫,刘运全.2008级新生SCL—90测评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190001。
作者简介:
潘玉琴(1965- ),女,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生教育与管理。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