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旨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 32例肿瘤均为单发,良性5
【机 构】
:
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旨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 32例肿瘤均为单发,良性5例,潜在恶性10例,恶性17例。CT表现:黏膜下富血供性肿块,形态类圆形或不规则,可有囊变、坏死、出血、钙化。增强后良性者强化均匀,边界清楚,恶性及潜在恶性者强化不均匀,可有邻近结构侵犯。结论 CT能较好的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范围,有助于该病的鉴别诊断、指导制订治疗方案、检出远处转移和评价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针对经典粗糙直觉模糊集理论仅考虑了集合中的最小/最大隶属度与非隶属度,而忽略了介于二者之间的隶属度与非隶属度的问题,从程度粗糙集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将程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的内镜分级及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3月经胃镜诊断的236例RE患者的内镜检查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RE在18~35岁组,36~45岁组,
目的调查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患者伴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为临床综合康复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6例高血压疗养员及60
在大数据处理过程中,系统必须有非常高的数据处理效率。为了满足对大数据实时、高效、稳定处理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接收与处理分离的数据处理模型。该数据处理模型由数据接收单
计算机网络是当前规模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复杂网络之一,如何提升网络安全评价的精准性,并推动其在大规模网络下的实用性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详细总结了攻击模型和脆弱性风险评估等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18F—FDGPET/CT显像特点及其相应病理学表现,以提高对胃肠道问质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8例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PET/CT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
病人,女,11岁。5 h前患者从4 m高处坠落,右肘部着地,感右肘部疼痛并渐起肿胀、畸形,伴右肘关节活动障碍,被动活动时右肘部疼痛明显加重,不敢自主活动,右手有麻木感。查体:右肘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5例,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硬膜外组)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全麻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