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要谋求长远发展,国际化是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各高职院校需深挖合作内涵,树立品牌意识,加强顶层设计,制订长远规划,整合所有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加大合作力度,实施双向交流,创新办学格局。
关键词:国际交流与合作;高职教育;策略
高职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更好地发展,为社会培养了更多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人才,也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基于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各大高职院校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虽然诸多案例证明教育国际化是一条提升学校办学实力、促进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在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值得我们分析并研究。
一、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为教育部全国高职质量年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全国共有1298所高职院校纳入评价。2017高职质量年报除了一些常规指标之外,还特别增加了国际影响表,并根据综合各项指标,评选出“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极为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根据榜单可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省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水平名列前茅;中西部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和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但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等工作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有16所院校入围。从《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不难发现,有财政专项支持或行业企业背景的高职院校国际化步伐相对要快一些。
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因素
1.高职教育国际化顶层设计缺失
这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化交流、合作办学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但国际化程度却不高。这主要表现为国际合作项目虽逐年增加,可参与院校数量不多;合作项目虽涉及诸多专业,可结构失衡、层次较低;虽然与海外有合作办学项目,但局限于几个主要英语国家。究其原因,一是国际化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二是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和相配套的顶层设计。
2.高等教育国际化区域差异明显
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不平衡,这其实是源于教育基础及政策环境的不平衡。以合作项目和留学生为例,我国有27个省的386所高职院校与国外27个国家(地区)的321个教育机构开展了合作交流,合作项目近900个。合作项目数量排在前三位的是江苏、浙江、上海;招收海外留学生人数较多的高职院校均分布在天津、北京、浙江、江苏、山东等发达地区。各地政策扶持力度也大不相同。比如江苏省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享受同等国际化政策与资源支持,学历教育留学生全面实行生均拨款,大大助推了国际影响力,故有14所院校入围50强。
3.高等教育国际化输入输出失衡
综观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一直离不开对发达国家的借鉴,如德国的“双元制”体系、荷兰的能力本位、美国社区大学的“生计教育”理念、澳大利亚的TAFE体系等。反之,近些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可输出却少之又少,尚未真正“走出去”。
三、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不可否认,部分高职院校近年来在国际化方面所做的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一带一路”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有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国别研究、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研究、“一带一路”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比较研究等。但就整体而言,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不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推动其发展。
1.提升国际化视野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面临着重要的转型,即从扩大办学规模到提升办学内涵。高职院校如果还是停留在原有的传统经验上,势必会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事实上,海外许多国家凭借多年的职业教育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效的管理体制、卓越的社会服务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高职院校需统一思想,用国际化的视野和战略思维进行办学,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资源,深化教学改革。
要培养国际化视野,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就必须提升高职师生的外语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曾提出要“支持高校建设一批外语授课的国际化课程和特色专业,提高双语教学课比例”。高职院校应立足国际化背景明确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计,在提升高职基础和专业课程有效性和实用性的同时,还应强化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这一教学模式,实现高职教学国际化的功能。一方面,在教学中可融入跨文化教学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文化交流环境,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以及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帮助高职学生提升文化敏感度,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使其学会从跨文化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多重文化意识的高技能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2.加强顶层设计
目前,有些高职院校积极投身到国际化活动中,但不免陷入“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的尴尬局面。针对这一情况,在国家高职质量年报中新增了国际合作和国际影响力指标,足以说明我国对职业教育国际化日益重视。接下来,国家层面应及时出台指导性文件,提出国际化办学的要求和举措,对师生交流、合作办学等多模态的国际活动进行梳理和引导,结合区域经济以及行业定位制订发展规划,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尽快完成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在战略层面形成国际化办学的指导思路。
3.推动双向交流
我国高职教育在世界教育服务贸易舞台上同时有教育服务输入国和输出国两种身份,需处理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根据专业建设要求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学习并引进国际先进、地方适用的职业资格认证、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符合国际行业标准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推进办学理念、学术能力提升、高层次师资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我国在经济、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影响力日渐增强,为高职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加之与国际职业教育体制比较,中国高职办学模式颇具中国特色,如工学结合模式、专业建设等,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在此契机下,高职院校要明确国际化发展目标,分阶段推进国际化发展。引进优质资源,输出先进理念,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際化水平。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对发展中国家输出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的同时,加强实践探索,力求在海外多设立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培训机构,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从而推动职业教育从本土化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刘红.2016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及趋势——《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2):5-9.
[2]孙秀延,张志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J].中国培训,2017(6):97-99.
[3]刘任熊,薛茂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实践样态与现实反思——基于2016年32省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6):10-16.
[4]赵其勉,王军福.“一带一路”战略中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差距与路径[J].职教论坛,2017(31):67-72.
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校级课题“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策略研究——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ky201862)。
作者简介:魏岚(1978— ),女,甘肃天水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责任编辑:庄 源 黄天骏)
关键词:国际交流与合作;高职教育;策略
高职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更好地发展,为社会培养了更多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人才,也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基于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各大高职院校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虽然诸多案例证明教育国际化是一条提升学校办学实力、促进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在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值得我们分析并研究。
一、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为教育部全国高职质量年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全国共有1298所高职院校纳入评价。2017高职质量年报除了一些常规指标之外,还特别增加了国际影响表,并根据综合各项指标,评选出“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极为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根据榜单可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省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水平名列前茅;中西部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和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但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等工作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有16所院校入围。从《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不难发现,有财政专项支持或行业企业背景的高职院校国际化步伐相对要快一些。
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因素
1.高职教育国际化顶层设计缺失
这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化交流、合作办学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但国际化程度却不高。这主要表现为国际合作项目虽逐年增加,可参与院校数量不多;合作项目虽涉及诸多专业,可结构失衡、层次较低;虽然与海外有合作办学项目,但局限于几个主要英语国家。究其原因,一是国际化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二是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和相配套的顶层设计。
2.高等教育国际化区域差异明显
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不平衡,这其实是源于教育基础及政策环境的不平衡。以合作项目和留学生为例,我国有27个省的386所高职院校与国外27个国家(地区)的321个教育机构开展了合作交流,合作项目近900个。合作项目数量排在前三位的是江苏、浙江、上海;招收海外留学生人数较多的高职院校均分布在天津、北京、浙江、江苏、山东等发达地区。各地政策扶持力度也大不相同。比如江苏省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享受同等国际化政策与资源支持,学历教育留学生全面实行生均拨款,大大助推了国际影响力,故有14所院校入围50强。
3.高等教育国际化输入输出失衡
综观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一直离不开对发达国家的借鉴,如德国的“双元制”体系、荷兰的能力本位、美国社区大学的“生计教育”理念、澳大利亚的TAFE体系等。反之,近些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可输出却少之又少,尚未真正“走出去”。
三、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不可否认,部分高职院校近年来在国际化方面所做的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一带一路”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有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国别研究、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研究、“一带一路”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比较研究等。但就整体而言,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不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推动其发展。
1.提升国际化视野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面临着重要的转型,即从扩大办学规模到提升办学内涵。高职院校如果还是停留在原有的传统经验上,势必会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事实上,海外许多国家凭借多年的职业教育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效的管理体制、卓越的社会服务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高职院校需统一思想,用国际化的视野和战略思维进行办学,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资源,深化教学改革。
要培养国际化视野,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就必须提升高职师生的外语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曾提出要“支持高校建设一批外语授课的国际化课程和特色专业,提高双语教学课比例”。高职院校应立足国际化背景明确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计,在提升高职基础和专业课程有效性和实用性的同时,还应强化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这一教学模式,实现高职教学国际化的功能。一方面,在教学中可融入跨文化教学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文化交流环境,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以及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帮助高职学生提升文化敏感度,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使其学会从跨文化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多重文化意识的高技能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2.加强顶层设计
目前,有些高职院校积极投身到国际化活动中,但不免陷入“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的尴尬局面。针对这一情况,在国家高职质量年报中新增了国际合作和国际影响力指标,足以说明我国对职业教育国际化日益重视。接下来,国家层面应及时出台指导性文件,提出国际化办学的要求和举措,对师生交流、合作办学等多模态的国际活动进行梳理和引导,结合区域经济以及行业定位制订发展规划,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尽快完成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在战略层面形成国际化办学的指导思路。
3.推动双向交流
我国高职教育在世界教育服务贸易舞台上同时有教育服务输入国和输出国两种身份,需处理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根据专业建设要求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学习并引进国际先进、地方适用的职业资格认证、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符合国际行业标准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推进办学理念、学术能力提升、高层次师资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我国在经济、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影响力日渐增强,为高职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加之与国际职业教育体制比较,中国高职办学模式颇具中国特色,如工学结合模式、专业建设等,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在此契机下,高职院校要明确国际化发展目标,分阶段推进国际化发展。引进优质资源,输出先进理念,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際化水平。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对发展中国家输出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的同时,加强实践探索,力求在海外多设立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培训机构,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从而推动职业教育从本土化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刘红.2016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及趋势——《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2):5-9.
[2]孙秀延,张志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J].中国培训,2017(6):97-99.
[3]刘任熊,薛茂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实践样态与现实反思——基于2016年32省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6):10-16.
[4]赵其勉,王军福.“一带一路”战略中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差距与路径[J].职教论坛,2017(31):67-72.
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校级课题“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策略研究——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ky201862)。
作者简介:魏岚(1978— ),女,甘肃天水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责任编辑:庄 源 黄天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