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药学导论》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改革,将药学各分支学科的知识中融入药学职业的岗位教育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教学法,以职业能力的学习为重点,将药学专业的学科知识、工作岗位的职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在一起,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提早了解企业各工作岗位,培养其职业素养,使之树立职业目标,作好职业规划,同时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关键词】 药学导论;职业教育;药学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2
高职院校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材”为目标,丰富了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但高职院校的课程模式尚未形成,仍不能满足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
《药学导论》是面向药学专业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简要地介绍药学的概念、性质、任务、各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况、研究领域、学科进展,使学生早期了解药学热爱药学、献身药学[1]。本课程内容涉及的学科有《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中药学与生药学》、《生物技术制药》、《药事管理学》,这些学科都作为药学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二年级将会进行重点的学习,但对于这些专业性较强的概念等內容的学习,一年级的药学新生会比较吃力,而且没有其它专业基础课的支撑性学习,对专业学科的概念性的学习与认识,也是处于模糊的阶段。
因此,对《药学导论》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将药学职业教育纳入到课程内容的体系中,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开发适应现代药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对于促进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促进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就业模式的转变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就以药学职业教育为导向的《药学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药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我国的本科院校已开设《药学导论》课程,大部分高职院校也已开设《药学导论》及《中医药学导论》课程,但高职院校开设的《药学导论》课程,在知识内容上仅限于将药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理论性的讲授,而未将药学职业教育纳入到《药学导论》课程的教学中,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模糊化,目前,《药学导论》课程教学体系存在以下不足:
1.缺少行业指导性教材,均以本科教材作为高职院校的教材。
2.普遍存在理论性过强而与行业结合教学偏弱的问题。
3.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4.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实训资源相对匮乏、硬件建设还不到位,专业实训基地接纳能力有限,均不能提供较多的见习岗位;实习基地不能发挥作用。
5.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缺乏手段和措施。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为了使高职高专的学生尽快地融入到药学专业的教育中,有必要地对《药学导论》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药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与实践
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对药学专业职业岗位的分析,以及对药学工作岗位的调研,以药学职业工作岗位为主线,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分成三大模块,一是理论讲授:由药学专业基础知识、药品的生产、药品的检验、药品的经营和药品的使用等五个教学任务组成,并在每个学习任务中渗透与之相关联学科和岗位要求,具体如下表1:二是开展专题讲座:邀请药厂、医院和医药公司的行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加深了解这三个就业方向的行业发展前景,工作岗位的设置以及岗位的能力要求;三是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参观本校的模拟药房和外出参观医药公司,让学生对以后的工作岗位有直观和感性的认识。
(一)采用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任务的学习
为完成每个教学任务的教学目标,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采用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教学法,即教师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知识→小组讨论→小组汇报→教师点评与讲授。在整个教学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起着指导和引导的作用,下面以药品的生产这个教学任务为例进行示范性讲解:
1.教师布置任务
根据教学任务,在每个教学任务下选取一个经典的案例,如药品生产方面选取“欣弗事件”,药品检验方面选取“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等作为药学专业经典的教学案例,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四组(设一组长),由组长安排每个案例下查阅的任务,组员查阅资料后,由组长组织组员进行讨论和总结,制作PPT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如第一组分配到查阅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的欣弗事件,则可利用杂志或网络资源对欣弗事件进行了解,在查阅该事件的过程中,学生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是查阅事件发展的经过,事件的处理结果,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事件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事件由什么部门按照什么法规进行处理;第二是该事件与哪些药学专业学科相关;第三是学生要了解注射液生产的流程,药品生产方面中有什么工作岗位,岗位能力要求是什么。
2.课堂上进行引导性的学习
围绕“药品的生产”这个教学任务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创设情境的引导性学习,在组长对欣弗事件进行汇报后,对其汇报的内容进行学科知识和岗位能力的渗透,具体如下表2:
(二)举办专题讲座,扩展知识面
邀请行业的专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院等三个主要就业方向的企业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药厂、医药公司或医院的基本架构,认识各部门的名称、相互关系和主要工作职能,各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以及每个岗位对工作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从而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将来到上述的工作单位,可能会在什么岗位工作,每个岗位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工作中要具备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使之成为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早期接触工作岗位,对今后的择业或就业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三)参观学习,拓展学生视野
利用校内外的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观本校的模拟药房和外出参观医药批发公司,让学生直接地接触药品经营和使用的工作岗位,了解企业各工作岗位的要求和企业文化,培养其职业素养,使其树立职业目标,作好职业规划,并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三、结语
对《药学导论》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适应了新时期人才的培养要适应行业需要的要求,使课程内容与企业各工作岗位紧密接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改革的核心,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分成理论讲授、专题讲座和参观学习三大模块,并以药学职业教育为导向,引入药学行业经典的“药害事件”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渗透药学专业的学科知识和职业岗位知识,对学生进行“三早”模式的培养,让学生早期接触职业岗位,早期规划职业生涯,早期参加职业社会活动。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在12级、13级和14级药学专业的学生中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情况,在一年级时,就树立了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做好职业规划,加强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12级药学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9.9%,并以药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等三大就业方向为主,而13级药学专业学生也顺利地到各药学行业的工作单位进行实习,14级药学专业的学生也以极高的学习热情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由此,可见,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杨世民,药学概论,科学出版社,[M],2009年12月
【关键词】 药学导论;职业教育;药学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2
高职院校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材”为目标,丰富了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但高职院校的课程模式尚未形成,仍不能满足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
《药学导论》是面向药学专业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简要地介绍药学的概念、性质、任务、各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况、研究领域、学科进展,使学生早期了解药学热爱药学、献身药学[1]。本课程内容涉及的学科有《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中药学与生药学》、《生物技术制药》、《药事管理学》,这些学科都作为药学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二年级将会进行重点的学习,但对于这些专业性较强的概念等內容的学习,一年级的药学新生会比较吃力,而且没有其它专业基础课的支撑性学习,对专业学科的概念性的学习与认识,也是处于模糊的阶段。
因此,对《药学导论》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将药学职业教育纳入到课程内容的体系中,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开发适应现代药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对于促进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促进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就业模式的转变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就以药学职业教育为导向的《药学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药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我国的本科院校已开设《药学导论》课程,大部分高职院校也已开设《药学导论》及《中医药学导论》课程,但高职院校开设的《药学导论》课程,在知识内容上仅限于将药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理论性的讲授,而未将药学职业教育纳入到《药学导论》课程的教学中,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模糊化,目前,《药学导论》课程教学体系存在以下不足:
1.缺少行业指导性教材,均以本科教材作为高职院校的教材。
2.普遍存在理论性过强而与行业结合教学偏弱的问题。
3.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4.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实训资源相对匮乏、硬件建设还不到位,专业实训基地接纳能力有限,均不能提供较多的见习岗位;实习基地不能发挥作用。
5.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缺乏手段和措施。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为了使高职高专的学生尽快地融入到药学专业的教育中,有必要地对《药学导论》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药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与实践
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对药学专业职业岗位的分析,以及对药学工作岗位的调研,以药学职业工作岗位为主线,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分成三大模块,一是理论讲授:由药学专业基础知识、药品的生产、药品的检验、药品的经营和药品的使用等五个教学任务组成,并在每个学习任务中渗透与之相关联学科和岗位要求,具体如下表1:二是开展专题讲座:邀请药厂、医院和医药公司的行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加深了解这三个就业方向的行业发展前景,工作岗位的设置以及岗位的能力要求;三是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参观本校的模拟药房和外出参观医药公司,让学生对以后的工作岗位有直观和感性的认识。
(一)采用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任务的学习
为完成每个教学任务的教学目标,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采用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教学法,即教师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知识→小组讨论→小组汇报→教师点评与讲授。在整个教学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起着指导和引导的作用,下面以药品的生产这个教学任务为例进行示范性讲解:
1.教师布置任务
根据教学任务,在每个教学任务下选取一个经典的案例,如药品生产方面选取“欣弗事件”,药品检验方面选取“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等作为药学专业经典的教学案例,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四组(设一组长),由组长安排每个案例下查阅的任务,组员查阅资料后,由组长组织组员进行讨论和总结,制作PPT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如第一组分配到查阅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的欣弗事件,则可利用杂志或网络资源对欣弗事件进行了解,在查阅该事件的过程中,学生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是查阅事件发展的经过,事件的处理结果,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事件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事件由什么部门按照什么法规进行处理;第二是该事件与哪些药学专业学科相关;第三是学生要了解注射液生产的流程,药品生产方面中有什么工作岗位,岗位能力要求是什么。
2.课堂上进行引导性的学习
围绕“药品的生产”这个教学任务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创设情境的引导性学习,在组长对欣弗事件进行汇报后,对其汇报的内容进行学科知识和岗位能力的渗透,具体如下表2:
(二)举办专题讲座,扩展知识面
邀请行业的专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院等三个主要就业方向的企业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药厂、医药公司或医院的基本架构,认识各部门的名称、相互关系和主要工作职能,各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以及每个岗位对工作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从而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将来到上述的工作单位,可能会在什么岗位工作,每个岗位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工作中要具备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使之成为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早期接触工作岗位,对今后的择业或就业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三)参观学习,拓展学生视野
利用校内外的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观本校的模拟药房和外出参观医药批发公司,让学生直接地接触药品经营和使用的工作岗位,了解企业各工作岗位的要求和企业文化,培养其职业素养,使其树立职业目标,作好职业规划,并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三、结语
对《药学导论》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适应了新时期人才的培养要适应行业需要的要求,使课程内容与企业各工作岗位紧密接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改革的核心,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分成理论讲授、专题讲座和参观学习三大模块,并以药学职业教育为导向,引入药学行业经典的“药害事件”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渗透药学专业的学科知识和职业岗位知识,对学生进行“三早”模式的培养,让学生早期接触职业岗位,早期规划职业生涯,早期参加职业社会活动。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在12级、13级和14级药学专业的学生中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情况,在一年级时,就树立了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做好职业规划,加强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12级药学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9.9%,并以药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等三大就业方向为主,而13级药学专业学生也顺利地到各药学行业的工作单位进行实习,14级药学专业的学生也以极高的学习热情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由此,可见,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杨世民,药学概论,科学出版社,[M],2009年12月